第34章 分化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大明的读书人还是流弊啊!都直接堵官府了!</p>

    许长生坐在酒楼靠窗的位置,面带笑意看着楼下群情激昂的士子们!他不支持这些士子的意见,却很欣赏这种做法!这可比满清哭庙案后万马齐喑的景象强多了。</p>

    纵观大明二百多年,书生闹事那是有传统的。</p>

    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有监生赵麟铤而走险,张贴无名帖,抗议国子监虐待生员。</p>

    赵麟的行为激怒了朱元璋,被杀头示众。</p>

    就这也没彻底吓住士子们,朱元璋不得不在奉天门进行了一次很接地气的讲话。</p>

    “今后学规严紧,若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p>

    其后又严禁生员议论政事,但凡生事者,杖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p>

    尽管有种种严格的规定,士子们遇到事情还是会出头。</p>

    比如宣德四年(1429)八月,临洮卫儒学生员张叙鉴于国家预备仓存在“典守者以粟给民,不以时征还官,或侵盗为己用”等问题,建议有司“查究原储粮数,及未还官者征收入仓”,如此,才能使“国有蓄积,民无饥馁”,对此建议,宣宗从之。</p>

    又比如宣德八年(1433)二月,陕西凤翔知府韩福为官廉洁,将以母忧去官,生员、耆民等九百八十余人诉于巡按御史倪杰、按察副使郭振,“乞为奏留”,宣宗允之,命起复还任。</p>

    许长生以前只是听说过,没想到第一次亲历这种事情竟然和自己有关!</p>

    “顾知府打算怎么处置?”许长生问道。</p>

    坐在另一边的杨世恒正好是顾镜的幕僚,同时也是许长生的人手,所以他并未隐瞒,“府尊原本准备上报提学,请提学出面劝走他们,可是提学大人不巧重病在身无法出门,因此只好另寻他法!”</p>

    这办法倒也可行,读书人可以不怕县令、不怕知府,但他们不能不怕提学,因为提学可以革去他们的功名,现在提学推病不出,明显就是支持士子们么!</p>

    “呵呵。”许长生笑了,“恐怕不是生病,而是不想让朝廷下西洋吧?我记得李提学似乎是黎淳的同年?他就不怕背上结党的罪名么?”</p>

    “府尊亦觉得李提学不是真病,所以已经上书弹劾了!”杨世恒明白许长生的意思,顾镜才刚上任就被当地士子来了这么一手,要是不解决好,他今后几年也就别想做成什么了,福州的官宦都看着呢!</p>

    “光上书弹劾不够,得让那位也动一动!”许长生用筷子指了指宦官阿九居住的方向。</p>

    这件事汪直比顾镜更着急,而且他查处黎淳等人结党的差事还没卸下呢!要是能把李提学给收拾了,顾镜正好借此立威。</p>

    那些官宦人家要是看到堂堂提学都被收拾,今后顾镜但凡有啥命令,他们就算想反对也得掂量掂量!</p>

    “可奏折送到京城需要时间,眼下这些读书人怎么办?要是再不赶走,府尊大人的脸面怕是有些不好看!”杨世恒满脸愁容,读书人毕竟有几分体面在这儿,不好来硬的。</p>try{ggauto();} catch(ex){}

    “此事容易,且附耳过来!”许长生招手在他耳边细语起来,他也是当过钉子户的人,太知道该怎么分化群众了。</p>

    杨世恒越听眼睛越亮,到最后彻底放松下来,乐呵呵地从后门回去给顾镜报信去了。</p>

    不多时,顾镜便召集了福州府上上下下的官员,厉声问道,“外面可有尔等的家人?太祖圣训:生员不得干预政事!看他们的样子,尔等平时是如何管教家人的?若是不赶紧悬崖勒马,那本府就只能追究你们管教无方之责了!”</p>

    分化手段第一招,先找这些士子在体制内的亲戚,让他们去劝说,要是劝不好就别上班儿了,让这些士子的激愤和亲情产生冲突,他们要是再继续,那就是不顾亲戚的情面。</p>

    哪个家族培养一个官员都不容易,如果因为自家后辈行事不谨慎,连累丢了官,那谁受得了?</p>

    知府不好直接出面收拾读书人,给几个下属穿小鞋乃至直接罢了他们的官还是有可能的,这一招让不少人顿时汗流浃背,赶紧出去把自家子弟拉回家去。</p>

    分化手段第二招,让附廓的闽县、侯官两位知县,还有杨世恒拿着纸笔出来,旁边有人对着人群指指点点,似乎在认人,每认出一人便把他们的姓名登记在纸上。</p>

    此招一出,家里没亲戚在府衙当官的书生也提心吊胆起来,他们好多都还没过县试、府试呢,要是提前被知县、知府记住名字,那在考场上遇到了,辛辛苦苦写成的卷子也会被直接黜落吧?</p>

    知县、知府确实不能革除读书人的功名,可人家能让他们过不了县试、府试。</p>

    看知府幕僚杨世恒那笑眯眯看着众读书人的样子,就差直接问他们,诸君,你们也不想过不了县试、府试了。</p>

    “哎呀,小生突然腹中绞痛不已,得赶紧找大夫瞧瞧!”马上就有人抬起袖子遮住脸,弯下腰钻出人群狼狈而逃。</p>

    就算他们心中尚有几分正气,可一旦主持正义的前途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前途,他们就得掂量掂量了。</p>

    许长生也是当过大学生的人,学校一旦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领导只要拿出毕业证、学位证威胁,基本都能按下去!从现在来看,明朝的学生和后世的学生似乎也没太大区别。</p>

    连续两招,堵在门口的读书人立刻散去大半,剩下的人也面带犹豫,不知道究竟该走该留。</p>

    然后,许长生的第三招就出来了,几名同样士子打扮的年轻人急匆匆赶了过来,找到他们的同窗、友人,“你们糊涂啊!这次是哪些暗地里泛海通番的家伙想给知府来个下马威,你们怎么听人一撺掇就过来了呢?”</p>

    “没见那些家里有人当官的都走了么?你们还留在这里干什么?”</p>

    有些读书人信了,还有些也找到了下台的台阶,赶紧跟着友人离开。</p>

    只片刻功夫,现场的读书人已经不剩下几个了!</p></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