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指点
“哥,什么事,这么高兴?”高四如此高兴,让高五很好奇。
“你看看!”
随手把信递给高五,高四来回的走动,一副非常兴奋的样子。
“这是真的吗?”
看完信之后,高五也很兴奋,还有一丝不敢相信的意思。
“对方没有必要骗我们!”回应了一句之后,高四凝重的说道:“让我不解的是,这个书生是谁,如何察觉到我们的目的,怎么得到的地图,又为何要帮我们。”
三个问题,让高五也懵了,这才想到,自己的等人的一切打算,写信之人竟然了如指掌。
收到的信,是一个自称书生的人,写给高四的,上面指点高四,如何裹挟边军造反,成功之后,又要攻击什么地方。
最主要的是,与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很多地方,都是存放武器、银子,以及粮食的地方。
“那我们要不要按照对方的指点做!”高五问了一句。
高四毫不犹豫的开口:“当然要!”
顿了顿,又开口说到:“看对方的举动,对我们没有恶意,至于这个书生是谁,早晚会知道!”
做了决定之后,高四更改了计划,当即叫来几十个手下,低声吩咐着……
而现在军营,已经炸了锅,上千人马,正围着中军大帐,吵嚷着要发饷。
军营的主将,已经派了所有亲兵,守在大帐外,防止发生意外。
“这些该死的**,又闹起来了!”
大帐中,主将恨恨的开口,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一个手下的千户,开口询问,神色非常着急。
“先拖一拖,我已经派人去总兵府求援,等援兵到了,就能收拾局面!”
处理士兵闹响,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安抚,二是以铁血手段镇压。
而军营主将的话,代表着他选择的是后者,打算镇压这次闹响。
“将军,参与闹响的人不少,情绪也很激动,若是时间长了,我担心会出现哗变!”
千总比军营主将,更了解情况,知道闹响之事若是不能尽快平息,局面会十分危险。
“那能怎么办,反正老子没银子!”
主将恶狠狠的开口,一副舍命不舍财的样子。
就在这时,外面的情况升级了,由于军营主将一直不露面,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闹响的士兵,与守卫大帐的亲兵,发生了冲突。
这一动武,局势马上不可收拾,变得混乱不堪。
最后有人亮起了刀,杀了几个闹响的士兵。
见了血之后,闹响的士兵红了眼,也对大帐的守卫动了刀。
守卫大帐的亲兵虽然不少,可闹响的士兵更多,很快被杀个精光。
甚至一些军中将领,也在混乱之中,被闹响的士兵杀死,事情彻底闹大了。
只有军营主将,被几个人绑了起来,跪在闹响的士兵面前。
“呜呜呜!”
被绑的主将,想要说些什么,可嘴巴被堵,根本不能开口。
而闹响的士兵,此时平静下来后,也有些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站了出来,大声喊道:“弟兄们,狗官不给我们活路,是官逼民反,可我们做下这样的事,朝廷也不会轻饶,不知大家打算怎么办?”
此人正是挑动士兵闹响、跟高四见面之人,叫做李典,是军营中的一个哨长。
“李典,你有什么主意?”
马上有人开口询问,其余闹响的士兵,也纷纷把目光看向李典。
“朝廷法度,对于作乱造反的士兵,一律杀无赦,我们此时只有两条路,一是马上逃走,期盼老天爷保佑,不让朝廷找到。
二是干脆加入造反的队伍,听说高家兄弟的农民军,就在榆林府附近,弟兄们索性跟着他们,推翻这个无道的朝廷……”
李典给出了两条路,可谁都知道,逃走是下下策,不说朝廷会追究,就是如今的陕西,已经民不聊生,士兵们就是逃走,恐怕也没有生路。
最后有人开口喊道:“干脆反了,跟着高家兄弟干了……”
有人带头,自然有人起哄,而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注意,随大流的赞同造反。
一时之间,“反了”两个字,传遍整个军营。
之后李典主动要求,去联系高家兄弟,让士兵们等消息。
军营的外围,高四高五兄弟,正看着这一切,当李典走出军营时,兄弟二人相视一笑。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高家兄弟和李典,在军营不远处见了面。
“大哥,这个主意高啊,士兵们没了退路,几乎都要跟着我们干。”
原来的计划,是闹响之后,高家兄弟带人,趁乱抓住军营主将,然后杀之祭旗。
可行动之前,高四收到的信,让他改了主意,并按照信上的指点去做。
首先动手杀人的,都是高家兄弟的心腹,目的是把军营彻底搅乱,让士兵们没了退路。
趁乱杀害军中将领的,也是这些人,并在事后隐藏在人群中,悄悄配合李典。
“我们现在马上回去,免得出了意外!”
信上还有一些指点,高四必须彻底做了,才能掌握这支人马。
很快一行人,进了军营,而士兵们,也用好奇的目光,看着高四等人。
按照信上的指点,高家兄弟没有立刻给士兵们发钱,而是来到军营的一处库房。
将锁砸开之后,里面漏出一箱箱白银、铜钱,足有几万两。
“弟兄们,高某来的这么快,你们一定很奇怪吧!”
说完也不用别人回答,而是自己开口解释:“其实高某今天,已经带着人马,包围了这里,目的,就是这些钱财。”
接着用手一直被绑的军营主将,恶狠狠的说道:“高某早就听说,此人贪婪无度,手中有着大笔钱财,所以想要劫富济贫。
可如今的情况,不能这么做了,既然弟兄们愿意跟着我干,这些钱财,弟兄们平分!”
士兵们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也不像之前那么慌乱。
只是没人想到,闹响之后,他们已经搜便大营,为何没有找到这些钱。
分完钱之后,又安抚了士兵,高家兄弟,算是初步掌握了这支边军。
之后高五独自一人,暗中做了些手脚,让军营主将逃跑,这才来见高四。
“哥,此人已经跑了!”
“好!”
高四漏出笑容,而后开口说道:“估计榆林府的兵马,很快就能来了,到时候,咱们直接占领府城,抢了军备和粮食,就有本钱杀昏君了!”
整个榆林府,除了这支边军之外,府城也有一万多人马。
所以要扑灭这次叛乱,必须要倾巢而出,届时榆林府城空虚,高家兄弟就有了机会。
当然以此二人的头脑,是想不出这种声东击西的主意,这些都是来自神秘书生的指点。
在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军营主将,亡命般的赶往榆林府,很快见到了总兵。
把事情上报之后,榆林总兵也急了,如今永昌帝到了陕西,官员们都在粉饰太平,若是暴露出此事,后果可想而知。
顾不得深思,榆林总兵第一时间调集军队,向事发地赶去。
一万多人出城,自然瞒不过高家兄弟的探子,所以大队兵马未到之前,高家兄弟已经带着边军,和最近裹挟的几千人马,离开军营。
作为逃亡一年多的流寇,高家兄弟经验丰富,知道如何隐藏踪迹,躲开官军。
所以两支队伍,根本没有碰面,在官军抵达军营时,高家兄弟已经带着人,出现在府城外。
府城现在兵力空虚,毫无防备,高家兄弟又带着七八千人,自然毫不费力的拿下城池。
为了彻底收买人心,高家兄弟在洗劫了几座府库之后,把所有钱财分给部下,成功的让刚刚加入的官军归心。
陕西乱起的时候,神京城,贺元盛正看着一份情报,面带凝重之色。
情报是关外的锦衣卫密探,紧急传回来的,说元朝已经开始集结兵马,还有一些粮草,也在向锦州运送。
这种种情况,无疑是证明,元朝即将南下。
带着这份情报,贺元盛紧急入宫,面见太子。
“两国议和才大半年,元朝不会贸然开战吧!”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有些不敢相信。
到是小德子比他清醒许多,马上开口说道:“殿下,不得不防啊!”
靠着勾心斗角、使用手段上位的人,自然不会相信什么议和条约。
“那该怎么办?”
小德子对太子的影响力很大,哪怕他还相信所谓的议和条约,也能听进去对方的话。
“这!”
小德子不知该怎么做了,只能把目光看向贺元盛。
他虽然靠着太子,处理过不少朝政,可军国大事,还是心中没底。
“北元入侵,最大的可能,是偷袭山海关,当务之急,是加强山海关的防御,并让三大营做好准备,一旦战事爆发,立刻增援。”
小德子没有主意,太子又什么都不懂,既然贺元盛提出意见,马上点头同意。
不过兵力的调动,需要内阁支持,所以太子传谕,让内阁首辅入宫。
“你看看!”
随手把信递给高五,高四来回的走动,一副非常兴奋的样子。
“这是真的吗?”
看完信之后,高五也很兴奋,还有一丝不敢相信的意思。
“对方没有必要骗我们!”回应了一句之后,高四凝重的说道:“让我不解的是,这个书生是谁,如何察觉到我们的目的,怎么得到的地图,又为何要帮我们。”
三个问题,让高五也懵了,这才想到,自己的等人的一切打算,写信之人竟然了如指掌。
收到的信,是一个自称书生的人,写给高四的,上面指点高四,如何裹挟边军造反,成功之后,又要攻击什么地方。
最主要的是,与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很多地方,都是存放武器、银子,以及粮食的地方。
“那我们要不要按照对方的指点做!”高五问了一句。
高四毫不犹豫的开口:“当然要!”
顿了顿,又开口说到:“看对方的举动,对我们没有恶意,至于这个书生是谁,早晚会知道!”
做了决定之后,高四更改了计划,当即叫来几十个手下,低声吩咐着……
而现在军营,已经炸了锅,上千人马,正围着中军大帐,吵嚷着要发饷。
军营的主将,已经派了所有亲兵,守在大帐外,防止发生意外。
“这些该死的**,又闹起来了!”
大帐中,主将恨恨的开口,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一个手下的千户,开口询问,神色非常着急。
“先拖一拖,我已经派人去总兵府求援,等援兵到了,就能收拾局面!”
处理士兵闹响,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安抚,二是以铁血手段镇压。
而军营主将的话,代表着他选择的是后者,打算镇压这次闹响。
“将军,参与闹响的人不少,情绪也很激动,若是时间长了,我担心会出现哗变!”
千总比军营主将,更了解情况,知道闹响之事若是不能尽快平息,局面会十分危险。
“那能怎么办,反正老子没银子!”
主将恶狠狠的开口,一副舍命不舍财的样子。
就在这时,外面的情况升级了,由于军营主将一直不露面,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闹响的士兵,与守卫大帐的亲兵,发生了冲突。
这一动武,局势马上不可收拾,变得混乱不堪。
最后有人亮起了刀,杀了几个闹响的士兵。
见了血之后,闹响的士兵红了眼,也对大帐的守卫动了刀。
守卫大帐的亲兵虽然不少,可闹响的士兵更多,很快被杀个精光。
甚至一些军中将领,也在混乱之中,被闹响的士兵杀死,事情彻底闹大了。
只有军营主将,被几个人绑了起来,跪在闹响的士兵面前。
“呜呜呜!”
被绑的主将,想要说些什么,可嘴巴被堵,根本不能开口。
而闹响的士兵,此时平静下来后,也有些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站了出来,大声喊道:“弟兄们,狗官不给我们活路,是官逼民反,可我们做下这样的事,朝廷也不会轻饶,不知大家打算怎么办?”
此人正是挑动士兵闹响、跟高四见面之人,叫做李典,是军营中的一个哨长。
“李典,你有什么主意?”
马上有人开口询问,其余闹响的士兵,也纷纷把目光看向李典。
“朝廷法度,对于作乱造反的士兵,一律杀无赦,我们此时只有两条路,一是马上逃走,期盼老天爷保佑,不让朝廷找到。
二是干脆加入造反的队伍,听说高家兄弟的农民军,就在榆林府附近,弟兄们索性跟着他们,推翻这个无道的朝廷……”
李典给出了两条路,可谁都知道,逃走是下下策,不说朝廷会追究,就是如今的陕西,已经民不聊生,士兵们就是逃走,恐怕也没有生路。
最后有人开口喊道:“干脆反了,跟着高家兄弟干了……”
有人带头,自然有人起哄,而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注意,随大流的赞同造反。
一时之间,“反了”两个字,传遍整个军营。
之后李典主动要求,去联系高家兄弟,让士兵们等消息。
军营的外围,高四高五兄弟,正看着这一切,当李典走出军营时,兄弟二人相视一笑。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高家兄弟和李典,在军营不远处见了面。
“大哥,这个主意高啊,士兵们没了退路,几乎都要跟着我们干。”
原来的计划,是闹响之后,高家兄弟带人,趁乱抓住军营主将,然后杀之祭旗。
可行动之前,高四收到的信,让他改了主意,并按照信上的指点去做。
首先动手杀人的,都是高家兄弟的心腹,目的是把军营彻底搅乱,让士兵们没了退路。
趁乱杀害军中将领的,也是这些人,并在事后隐藏在人群中,悄悄配合李典。
“我们现在马上回去,免得出了意外!”
信上还有一些指点,高四必须彻底做了,才能掌握这支人马。
很快一行人,进了军营,而士兵们,也用好奇的目光,看着高四等人。
按照信上的指点,高家兄弟没有立刻给士兵们发钱,而是来到军营的一处库房。
将锁砸开之后,里面漏出一箱箱白银、铜钱,足有几万两。
“弟兄们,高某来的这么快,你们一定很奇怪吧!”
说完也不用别人回答,而是自己开口解释:“其实高某今天,已经带着人马,包围了这里,目的,就是这些钱财。”
接着用手一直被绑的军营主将,恶狠狠的说道:“高某早就听说,此人贪婪无度,手中有着大笔钱财,所以想要劫富济贫。
可如今的情况,不能这么做了,既然弟兄们愿意跟着我干,这些钱财,弟兄们平分!”
士兵们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也不像之前那么慌乱。
只是没人想到,闹响之后,他们已经搜便大营,为何没有找到这些钱。
分完钱之后,又安抚了士兵,高家兄弟,算是初步掌握了这支边军。
之后高五独自一人,暗中做了些手脚,让军营主将逃跑,这才来见高四。
“哥,此人已经跑了!”
“好!”
高四漏出笑容,而后开口说道:“估计榆林府的兵马,很快就能来了,到时候,咱们直接占领府城,抢了军备和粮食,就有本钱杀昏君了!”
整个榆林府,除了这支边军之外,府城也有一万多人马。
所以要扑灭这次叛乱,必须要倾巢而出,届时榆林府城空虚,高家兄弟就有了机会。
当然以此二人的头脑,是想不出这种声东击西的主意,这些都是来自神秘书生的指点。
在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军营主将,亡命般的赶往榆林府,很快见到了总兵。
把事情上报之后,榆林总兵也急了,如今永昌帝到了陕西,官员们都在粉饰太平,若是暴露出此事,后果可想而知。
顾不得深思,榆林总兵第一时间调集军队,向事发地赶去。
一万多人出城,自然瞒不过高家兄弟的探子,所以大队兵马未到之前,高家兄弟已经带着边军,和最近裹挟的几千人马,离开军营。
作为逃亡一年多的流寇,高家兄弟经验丰富,知道如何隐藏踪迹,躲开官军。
所以两支队伍,根本没有碰面,在官军抵达军营时,高家兄弟已经带着人,出现在府城外。
府城现在兵力空虚,毫无防备,高家兄弟又带着七八千人,自然毫不费力的拿下城池。
为了彻底收买人心,高家兄弟在洗劫了几座府库之后,把所有钱财分给部下,成功的让刚刚加入的官军归心。
陕西乱起的时候,神京城,贺元盛正看着一份情报,面带凝重之色。
情报是关外的锦衣卫密探,紧急传回来的,说元朝已经开始集结兵马,还有一些粮草,也在向锦州运送。
这种种情况,无疑是证明,元朝即将南下。
带着这份情报,贺元盛紧急入宫,面见太子。
“两国议和才大半年,元朝不会贸然开战吧!”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有些不敢相信。
到是小德子比他清醒许多,马上开口说道:“殿下,不得不防啊!”
靠着勾心斗角、使用手段上位的人,自然不会相信什么议和条约。
“那该怎么办?”
小德子对太子的影响力很大,哪怕他还相信所谓的议和条约,也能听进去对方的话。
“这!”
小德子不知该怎么做了,只能把目光看向贺元盛。
他虽然靠着太子,处理过不少朝政,可军国大事,还是心中没底。
“北元入侵,最大的可能,是偷袭山海关,当务之急,是加强山海关的防御,并让三大营做好准备,一旦战事爆发,立刻增援。”
小德子没有主意,太子又什么都不懂,既然贺元盛提出意见,马上点头同意。
不过兵力的调动,需要内阁支持,所以太子传谕,让内阁首辅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