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异同
苏峻之乱的封赏还没下达,但由于东线战事最终战绩斐然,王琅父兄加官进爵已成定局,王琅的身份水涨船高,超过同族里光禄勋王彬的长女□□虎,仅次于丞相王导本人之女,而王导无女,因此她已经是实质上的高门贵女之首,只在名义上低于司马家的公主。
皇帝司马衍还没到设立后宫的年龄,对士族女郎的全部想象来自于母亲庾文君。那是中书令庾亮之妹,于南渡侨族中属于第一流高门出身,嫁给当时还是世子的晋明帝司马绍之前已经名声在外,是天下有数的贤媛,但却是与王琅截然不同的类型。
王家是魏晋风度的代表,治家以乐托为门风,许多子弟多有放荡不羁的名声。庾家则以风格峻正著称,类似三国时屡次廷诉郭嘉不治行检的陈群,从庾亮之父庾琛一辈就持身严正。
庾文君作为庾亮之妹,出嫁前以性情仁和、姿容淑美闻名,丈夫晋明帝司马绍死后,她效仿和熹皇后邓绥旧事临朝摄政,有执掌权力的机会,却没有如邓绥一般握住权力,而把权力完全交给了哥哥庾亮。
简而言之,庾文君是传统儒教思想塑造出的那种贤良淑德的女子,为人妻、为人母都无可指摘,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那种贤妻良母,但也仅限于承担妻子、母亲的角色,不似很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能够自主挣脱儒教束缚,走入新的天地,焕发出独立多姿的个人魅力。
在小皇帝司马衍的认知中,母亲庾文君就是天底下最美好的女人,父亲司马绍也对母亲非常礼敬重视,他无法想象世间还能有什么样的女子比母亲更好,因此认为门第更高贵的王氏女大抵也就能做到和母亲一样。
也是因此,当看到战报里说会稽内史王舒之女自己领兵援助父亲,此后连续三次作战,三次大获全胜,他内心觉得无比茫然。
一个高门士族的贵女,怎么可能和那些凶暴粗野的兵家子混在一起,还屡次战胜那些骁勇的逆贼。如果贤良淑德能够感动苏峻手下的贼人,那他的母亲庾文君又怎么会被逼迫得忧虑自杀呢?
他当时就很想召王丞相问一问,王舒这个女儿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够让那些野蛮无知的士卒听命,又为什么那些他亲眼所见骁勇强悍的贼子在她面前竟好似泥捏纸糊一般,全变成了她手下的战果。但是王丞相有病在身,不常入宫,而且为了给自己解惑这种事劳烦丞相也有点不好,所以他忍住了没有下召,而是先询问当日值班的侍中荀奕。
“陛下,汉魏以来兵祸连绵,许多地方的男丁都在兵祸中消耗殆尽,家中只余妇人支撑门户,教导女儿如教男儿,世间亦涌现诸多不输男子的妇人。皇甫谧诗云,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便是此证。”
荀侍中后来又说了很多,都是在举前朝和本朝女子事例,论证健妇持门户的重要性,认为朝廷应该对此扶植勉励,他听得似懂非懂,所以后来又去问了另一位侍中褚翜。
他年纪尚幼,已经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的道理。
他的母亲出身颍川庾氏,褚翜的母亲也出身颍川庾氏,因此他在心理上对褚翜有一份亲近感。褚翜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说出了荀奕没有告诉他的事:“陛下,先帝曾赞叹过的荀氏灌娘就是故太傅荀崧之女,荀侍中的族人啊。”
“啊……”
荀崧在他还是太子时担任太子太傅,是他的老师,逆贼作乱时,荀崧年龄衰老又有重病,还始终坚持侍奉在他身边,在逆贼手中维护着他,让他非常感动,可惜荀崧叛乱方平就去世了,听到父亲曾赞叹荀崧之女荀灌,他忍不住追问下去。
“建兴三年,荀崧为襄城太守,受困杜曾,想要向平南将军石览求救,却苦于贼兵包围太严,无计可施。崧小女灌时年十三,主动请缨,率领勇士数十人夜间突围出城。贼兵追赶甚急,荀灌督促勉励将士,一边与贼人交战一边前进,终于在鲁阳山甩脱追兵。至石览处后,石览以兵力不足不肯发兵,荀灌当即代替父亲写信给南中郎将周访,表示愿意和他结为兄弟,于是周访派其子周抚亲自率兵三千人与石览会合,共同援救荀崧,贼人见援兵势众,不战而溃,分散逃走。襄城之围得解,理应归功于荀灌。”
“从未有人告诉过朕此事。”
“毕竟陈年旧事,知道的人本也不多,荀崧又如荀侍中般善自谦退。不过荀家毕竟出过这样的奇女子,对王会稽之女事迹想必易于接受。”
司马衍点点头,把事情记在心里。他所不知道的是褚翜其实也没有把话说全——褚翜两次受荀家大恩,深受荀奕父亲荀组提拔,绝不可能反驳荀奕的话。而他心里也很清楚,荀奕和王家走的很近,在王庾之争中偏向王家,又因为荀灌之事对同类事接受度很高,奏章送到皇帝面前时,皇帝身边居然恰好是荀奕,这显然是王家的精心安排,不可能是真正的巧合。
王庾之争这趟浑水不知道还要起多少风波,之前庾亮权倾朝野他就明哲保身毫不掺和,现在庾家声望跌入谷底,王导重新当权,他更不可能为了这点与己无关之事得罪王家。从王家这一手安排察觉出王家在宫中的力量以及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后,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立刻给堂弟褚裒写信,告诉他王家可能要力推王舒的女儿,告诫堂弟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乱说话,他们褚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保持缄默。
基于这些前情,司马衍对王琅的情绪偏向正面,一听到司空府打算为王琅设宴——这当然也是王家透到宫中的消息,受邀参会的几个年轻人里只有何充一人知情,其余尚且都被瞒在鼓里,直到王导发言才知道是为了介绍王琅——就决定带着侍中荀奕一起到司空府走一趟了。
他其实更想带荀崧的儿子荀蕤,不过荀崧刚去世,荀蕤按例辞官为父守孝,想来想去还是荀奕最合适,正好荀奕还是那天读到奏章就在的人,可谓有缘分。
“这位女郎就是王会稽的小女吧?朕读到郗公送来的奏表,里面很是夸赞了一番卿的功劳。”
话语出口,对方回答了什么,司马衍其实没有听到,因为受他发问的对象在回答之前,先抬头看了他一眼。
按从母亲那里接受到的教导,他不曾直视过那位堂而皇之与男子并列出席的女郎,只是蜻蜓点水般掠过,留下的印象仅限于服色整丽,身姿秀拔,直到她抬起头看他——
那是过于明丽慑人的美,第一眼看到,就犹如被曜日灼伤一般,下意识想要错开目光,随后又会因为惦念那种摄人心魄的美而忍不住再次去看。
只是再看之时,对方已经垂下头,将眸光掩盖在阴影之下,如同吝于给予世间一顾的仙山上的神人。即使他遗忘了自幼熏染的礼教,长时间凝望着她的脸,她也没有再回视他,让他心中充满遗憾。
如果她能入宫……
“琳琅之剑舞发人精神,仁祖之琵琶令人得上,剑舞和琵琶的配合确实有不凡之处,我昔日在洛阳才见过这样的盛会,想不到今日能够在小辈中重见,足以慰藉人的心怀。”
从左边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司马衍的想象,他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红着脸猝然收回视线,回道:“丞相这般说,教人心神向往。”
他还是稍稍吐露了一点自己的心思,希望能够将话题继续下去,不过在席中人看来,这个话题似乎已经讨论够了,再说下去有夸耀过度,怠慢皇帝和客人的嫌疑,宴席切换回原本的清淡环节。
王导问荀奕陛下最近读到《论语》里哪一章节,荀奕回答,王导便以该章节为引,抽离出两个彼此对立的论题,请在座众人分别讲述自己的理解,等众人各自陈述完毕,他才出来收尾,以主持者的身份又讲了百余言,语义都是方才几人没提到的方向。
司马衍年龄还小,名士们不会在他面前清谈,这样的体验对他而言也是第一次,他不知不觉听得入神,觉得多人往来辩驳要比太傅讲课要更有意思一些,能够相互补充不足,而丞相不愧为丞相,即使他没有完全听懂,也能听出丞相的见解远在诸人之上。
等到离开司徒府,他才想起来今天本来的目的似乎是为了给王琅加恩赏。
侍中荀奕觉得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态度十分不以为然:“序劳计功,有司自会负责,陛下若觉得不妥或想要另加封赏,届时命尚书省再议便是,王家难道会因为迟了这一点点时间而跟陛下计较不成。”
“丞相忠诚可信,自然不会如此。”
想想道理确实是这样,他不再坚持,返回建平园。
皇帝司马衍还没到设立后宫的年龄,对士族女郎的全部想象来自于母亲庾文君。那是中书令庾亮之妹,于南渡侨族中属于第一流高门出身,嫁给当时还是世子的晋明帝司马绍之前已经名声在外,是天下有数的贤媛,但却是与王琅截然不同的类型。
王家是魏晋风度的代表,治家以乐托为门风,许多子弟多有放荡不羁的名声。庾家则以风格峻正著称,类似三国时屡次廷诉郭嘉不治行检的陈群,从庾亮之父庾琛一辈就持身严正。
庾文君作为庾亮之妹,出嫁前以性情仁和、姿容淑美闻名,丈夫晋明帝司马绍死后,她效仿和熹皇后邓绥旧事临朝摄政,有执掌权力的机会,却没有如邓绥一般握住权力,而把权力完全交给了哥哥庾亮。
简而言之,庾文君是传统儒教思想塑造出的那种贤良淑德的女子,为人妻、为人母都无可指摘,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那种贤妻良母,但也仅限于承担妻子、母亲的角色,不似很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能够自主挣脱儒教束缚,走入新的天地,焕发出独立多姿的个人魅力。
在小皇帝司马衍的认知中,母亲庾文君就是天底下最美好的女人,父亲司马绍也对母亲非常礼敬重视,他无法想象世间还能有什么样的女子比母亲更好,因此认为门第更高贵的王氏女大抵也就能做到和母亲一样。
也是因此,当看到战报里说会稽内史王舒之女自己领兵援助父亲,此后连续三次作战,三次大获全胜,他内心觉得无比茫然。
一个高门士族的贵女,怎么可能和那些凶暴粗野的兵家子混在一起,还屡次战胜那些骁勇的逆贼。如果贤良淑德能够感动苏峻手下的贼人,那他的母亲庾文君又怎么会被逼迫得忧虑自杀呢?
他当时就很想召王丞相问一问,王舒这个女儿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够让那些野蛮无知的士卒听命,又为什么那些他亲眼所见骁勇强悍的贼子在她面前竟好似泥捏纸糊一般,全变成了她手下的战果。但是王丞相有病在身,不常入宫,而且为了给自己解惑这种事劳烦丞相也有点不好,所以他忍住了没有下召,而是先询问当日值班的侍中荀奕。
“陛下,汉魏以来兵祸连绵,许多地方的男丁都在兵祸中消耗殆尽,家中只余妇人支撑门户,教导女儿如教男儿,世间亦涌现诸多不输男子的妇人。皇甫谧诗云,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便是此证。”
荀侍中后来又说了很多,都是在举前朝和本朝女子事例,论证健妇持门户的重要性,认为朝廷应该对此扶植勉励,他听得似懂非懂,所以后来又去问了另一位侍中褚翜。
他年纪尚幼,已经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的道理。
他的母亲出身颍川庾氏,褚翜的母亲也出身颍川庾氏,因此他在心理上对褚翜有一份亲近感。褚翜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说出了荀奕没有告诉他的事:“陛下,先帝曾赞叹过的荀氏灌娘就是故太傅荀崧之女,荀侍中的族人啊。”
“啊……”
荀崧在他还是太子时担任太子太傅,是他的老师,逆贼作乱时,荀崧年龄衰老又有重病,还始终坚持侍奉在他身边,在逆贼手中维护着他,让他非常感动,可惜荀崧叛乱方平就去世了,听到父亲曾赞叹荀崧之女荀灌,他忍不住追问下去。
“建兴三年,荀崧为襄城太守,受困杜曾,想要向平南将军石览求救,却苦于贼兵包围太严,无计可施。崧小女灌时年十三,主动请缨,率领勇士数十人夜间突围出城。贼兵追赶甚急,荀灌督促勉励将士,一边与贼人交战一边前进,终于在鲁阳山甩脱追兵。至石览处后,石览以兵力不足不肯发兵,荀灌当即代替父亲写信给南中郎将周访,表示愿意和他结为兄弟,于是周访派其子周抚亲自率兵三千人与石览会合,共同援救荀崧,贼人见援兵势众,不战而溃,分散逃走。襄城之围得解,理应归功于荀灌。”
“从未有人告诉过朕此事。”
“毕竟陈年旧事,知道的人本也不多,荀崧又如荀侍中般善自谦退。不过荀家毕竟出过这样的奇女子,对王会稽之女事迹想必易于接受。”
司马衍点点头,把事情记在心里。他所不知道的是褚翜其实也没有把话说全——褚翜两次受荀家大恩,深受荀奕父亲荀组提拔,绝不可能反驳荀奕的话。而他心里也很清楚,荀奕和王家走的很近,在王庾之争中偏向王家,又因为荀灌之事对同类事接受度很高,奏章送到皇帝面前时,皇帝身边居然恰好是荀奕,这显然是王家的精心安排,不可能是真正的巧合。
王庾之争这趟浑水不知道还要起多少风波,之前庾亮权倾朝野他就明哲保身毫不掺和,现在庾家声望跌入谷底,王导重新当权,他更不可能为了这点与己无关之事得罪王家。从王家这一手安排察觉出王家在宫中的力量以及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后,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立刻给堂弟褚裒写信,告诉他王家可能要力推王舒的女儿,告诫堂弟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乱说话,他们褚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保持缄默。
基于这些前情,司马衍对王琅的情绪偏向正面,一听到司空府打算为王琅设宴——这当然也是王家透到宫中的消息,受邀参会的几个年轻人里只有何充一人知情,其余尚且都被瞒在鼓里,直到王导发言才知道是为了介绍王琅——就决定带着侍中荀奕一起到司空府走一趟了。
他其实更想带荀崧的儿子荀蕤,不过荀崧刚去世,荀蕤按例辞官为父守孝,想来想去还是荀奕最合适,正好荀奕还是那天读到奏章就在的人,可谓有缘分。
“这位女郎就是王会稽的小女吧?朕读到郗公送来的奏表,里面很是夸赞了一番卿的功劳。”
话语出口,对方回答了什么,司马衍其实没有听到,因为受他发问的对象在回答之前,先抬头看了他一眼。
按从母亲那里接受到的教导,他不曾直视过那位堂而皇之与男子并列出席的女郎,只是蜻蜓点水般掠过,留下的印象仅限于服色整丽,身姿秀拔,直到她抬起头看他——
那是过于明丽慑人的美,第一眼看到,就犹如被曜日灼伤一般,下意识想要错开目光,随后又会因为惦念那种摄人心魄的美而忍不住再次去看。
只是再看之时,对方已经垂下头,将眸光掩盖在阴影之下,如同吝于给予世间一顾的仙山上的神人。即使他遗忘了自幼熏染的礼教,长时间凝望着她的脸,她也没有再回视他,让他心中充满遗憾。
如果她能入宫……
“琳琅之剑舞发人精神,仁祖之琵琶令人得上,剑舞和琵琶的配合确实有不凡之处,我昔日在洛阳才见过这样的盛会,想不到今日能够在小辈中重见,足以慰藉人的心怀。”
从左边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司马衍的想象,他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红着脸猝然收回视线,回道:“丞相这般说,教人心神向往。”
他还是稍稍吐露了一点自己的心思,希望能够将话题继续下去,不过在席中人看来,这个话题似乎已经讨论够了,再说下去有夸耀过度,怠慢皇帝和客人的嫌疑,宴席切换回原本的清淡环节。
王导问荀奕陛下最近读到《论语》里哪一章节,荀奕回答,王导便以该章节为引,抽离出两个彼此对立的论题,请在座众人分别讲述自己的理解,等众人各自陈述完毕,他才出来收尾,以主持者的身份又讲了百余言,语义都是方才几人没提到的方向。
司马衍年龄还小,名士们不会在他面前清谈,这样的体验对他而言也是第一次,他不知不觉听得入神,觉得多人往来辩驳要比太傅讲课要更有意思一些,能够相互补充不足,而丞相不愧为丞相,即使他没有完全听懂,也能听出丞相的见解远在诸人之上。
等到离开司徒府,他才想起来今天本来的目的似乎是为了给王琅加恩赏。
侍中荀奕觉得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态度十分不以为然:“序劳计功,有司自会负责,陛下若觉得不妥或想要另加封赏,届时命尚书省再议便是,王家难道会因为迟了这一点点时间而跟陛下计较不成。”
“丞相忠诚可信,自然不会如此。”
想想道理确实是这样,他不再坚持,返回建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