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源
此次南巡视察,与李阳一起南下的,除了五百羽林,还有工部尚书何章。毕竟,此次是为了造船之事去的,而造船是工部负责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行的队伍当中,还有一位大秦公报的“记者”随行。
原本,韩信也是想随行护卫的,不过却被李阳拒绝了。
因为韩信是兵部尚书,等于是后世的国防部长,身担社稷安危重任。如今始皇帝带着蒙恬远渡少昊了,此时如果韩信离朝南巡的话,万一秦国发生军情要事,朝廷的军中群龙无首,那么大秦将危。
所以,韩信留在朝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此次南巡之路线规划,李阳计划为时数月,出咸阳,经河南行省、安徽行省,至江苏行省,然后沿海岸,乘船经浙江行省、福建行省,到广东行省。
回程,则全部改由陆路,出广东,入湖南,经湖北,至巴蜀,回咸阳。
可以说,这样一条路线安排,直接涵盖了东南部沿海行省,中部及中西部行省,等于几乎巡视了大半个大秦帝国。
一行人,出咸阳,沿途一路,李阳最在乎的就是巡视庄稼长势,以及百姓生活状况。
出了咸阳,便入河南省,南阳郡。
烈日当空,蝉鸣阵阵,官道两旁,出现了一片稻田。放眼望去,稻田里绿油油一片,禾苗长势喜人。
李阳见到这番田园景象,不由停了下来,察看禾苗长势。
此时的禾苗,还不是杂交稻,所以禾苗显得是又长又细。
田地旁边,有一青石小道,弯弯曲曲,穿入竹林。
在官道与这条青石小道分岔的路口,立有一碑,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桃源亭。
很显然,小道竹林深处,有一个村庄。
看到这里,李阳倒是一时来了兴趣,想深入到乡亭里去看看。
于是便命羽林于官道稍息,自己和何章,在羽林校尉的保护下,走下官道,顺着青石小道,一直往前走去。
穿过竹林,眼前是一条小溪,溪水边处处是花香,河中更是能清楚的看见鱼儿游来游去。
而在小溪的对面,一处村庄出现在了那里。
不一会儿,李阳和何章就来到了那个村子的外面。
整个村子,全是土坯茅房,一座座的农家小院,座落在这处竹林之中,充满着祥和的感觉。
顺着进村的青石小道,一直往前走,穿过一丛翠竹林,接着耳边传来一阵郎朗的孩童的读书声:“我是秦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咸阳城是国都,华夏是我们的民族……”
“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身上流着同样的血,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是秦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华夏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华夏先民,分为许多部落,始皇帝将华夏一统。华夏民族,千年兮,文明璀璨,天下一!”
“始皇帝曰: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化身龙魂,佑我华夏永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
“镇国君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听到这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李阳停了下来,因为这些孩童读的,正是教育部编著的大秦义务教育国文教材里的文章。
幽有青石小道,朗朗书声,此情此景,着实让李阳颇感特别。
“有人读书,是《我爱祖国》和《圣言》!”
何章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也是一愣,不由惊讶道:“这里有学堂!”
所谓《我爱祖国》,是国文教材的第一课,其教育意义在于,让大秦孩童都明白自己的民族是华夏民族,自己的祖国是大秦帝国。
而《圣言》,乃是国文教材里的第二课,就是始皇帝立誓词,与李阳发愿词。
因为教育部当时在编著国文教材时,一致认为始皇帝和李阳这两句话,当可算得是圣言名句,应万世流传,举国铭记,于是就编进了国文教科书中。
其对大秦孩童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大秦人都学习始皇帝那样,用生命热爱大秦,用灵魂护佑华夏民族,生是大秦人,死亦护华夏。
同时,又要学习镇国君李阳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实话,听到孩童们诵读着自己盗用张载的名句,李阳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不过,好在他例来脸皮厚,很快就将羞愧之意压了下去,然后饶有兴致的道:“走,去看看!”
几个人寻声穿过竹林,接着整个村子都呈现在了几人的眼前。
这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院子里种满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完全就是世外桃源一般无二。
再配上那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李阳就不由自主地念了起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垂髫,并怡然自乐。好,好啊,桃源亭,当真是如世外之桃源。”
此情此景,李阳确实觉得此地完全符合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且奇妙的是,这个村庄的名字,居然正好又叫桃源亭。
赞叹了一句,李阳继续往前走,几十步后,朗朗的读书声越加的清晰了,就是从前方的一栋学堂里传出来的。
李阳几步来到学堂前,朝里头一看,只见里面坐着十一二个孩童,正跟着教书先生摇头晃脑的朗读着。
读了几遍,教书先生便要求那些孩童必须熟背文章。
这时,一位孩童似有疑异,突然站了起来,问道:“先生,为何我们要背这些文章?”
另一个孩童也附和道:“对啊,我们为何不能像以前一样玩,每日都要上学?”
教书先生道:“学,是为明道义,读了书,便懂铭志向,今后方可如镇国君一般,为心中之大志,一展胸中所学。”
孩童又道:“镇国君学了很多知识吗?”
教书先生点点头:“镇国君精通百家学问,自然是学识渊博,所以他才独具通天之智,身怀旷世绝学,兵法谋略,治国治世,无一不精,可谓是智慧卓绝,世上无人可比。”
“镇国君,好厉害!”学子们震惊道。
教书先生点点头:“他师承仙人,自是不一般了。”
听着教书先生这一顿夸,李阳都觉得有些夸得太过头了。
一旁的何章伸出了一个大拇指,笑道:“院长威武!”
李阳翻了个白眼,觉得有必要去说几句,让学子们明白读书的意义。
于是他咳了一声,走了进去。
“这位小兄弟,有事乎”教书先生正说得来劲,突然见到门外有一年轻人走入,不由停了下来,转头问道。
李阳施了一礼,道:“适逢路过于此,听闻先生授课,曰‘学,是为明道义’此言可谓是直击读书之要意,故而忍不住走了进来。”
听到李阳一番赞言,教书先生心中大悦。
不过,李阳接着又道:“不过,在下又以为,学,除了明道义,学又是为长知识,是为开智慧。所以,学,于幼时极为重要。”
教书先生听到这话,不由诧异的看了一眼李阳,揖了一礼,道:“小兄弟此言,才是真正的学之要意。老夫,受教矣。”
李阳笑道:“先生客气了。另外,先生关于李阳的评价,却是太过夸张了,有失偏颇。李阳虽有仙师,但他终是凡人,既是凡人……”
话还没说完,教书先生顿时眉头一拧,斥道:“大胆!休得胡言,镇国君之才,岂容你质疑!镇国君之名讳,更不容你直呼!”
李阳:“我只是想说……”
“住口!”教书先生大怒,胡须一颤,横眉朝门外一指:“你,给我出去!”
很显然,教书先生不容李阳轻蔑一句“镇国君”。
“…………”李阳惊呆了。
要不要这么凶啊?
不过,看到教书先生这恼怒的模样,李阳也只好知趣的退了出去。
只是,刚走到门口,他才反应过来,不对呀,老子就是镇国君本人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行的队伍当中,还有一位大秦公报的“记者”随行。
原本,韩信也是想随行护卫的,不过却被李阳拒绝了。
因为韩信是兵部尚书,等于是后世的国防部长,身担社稷安危重任。如今始皇帝带着蒙恬远渡少昊了,此时如果韩信离朝南巡的话,万一秦国发生军情要事,朝廷的军中群龙无首,那么大秦将危。
所以,韩信留在朝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此次南巡之路线规划,李阳计划为时数月,出咸阳,经河南行省、安徽行省,至江苏行省,然后沿海岸,乘船经浙江行省、福建行省,到广东行省。
回程,则全部改由陆路,出广东,入湖南,经湖北,至巴蜀,回咸阳。
可以说,这样一条路线安排,直接涵盖了东南部沿海行省,中部及中西部行省,等于几乎巡视了大半个大秦帝国。
一行人,出咸阳,沿途一路,李阳最在乎的就是巡视庄稼长势,以及百姓生活状况。
出了咸阳,便入河南省,南阳郡。
烈日当空,蝉鸣阵阵,官道两旁,出现了一片稻田。放眼望去,稻田里绿油油一片,禾苗长势喜人。
李阳见到这番田园景象,不由停了下来,察看禾苗长势。
此时的禾苗,还不是杂交稻,所以禾苗显得是又长又细。
田地旁边,有一青石小道,弯弯曲曲,穿入竹林。
在官道与这条青石小道分岔的路口,立有一碑,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桃源亭。
很显然,小道竹林深处,有一个村庄。
看到这里,李阳倒是一时来了兴趣,想深入到乡亭里去看看。
于是便命羽林于官道稍息,自己和何章,在羽林校尉的保护下,走下官道,顺着青石小道,一直往前走去。
穿过竹林,眼前是一条小溪,溪水边处处是花香,河中更是能清楚的看见鱼儿游来游去。
而在小溪的对面,一处村庄出现在了那里。
不一会儿,李阳和何章就来到了那个村子的外面。
整个村子,全是土坯茅房,一座座的农家小院,座落在这处竹林之中,充满着祥和的感觉。
顺着进村的青石小道,一直往前走,穿过一丛翠竹林,接着耳边传来一阵郎朗的孩童的读书声:“我是秦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咸阳城是国都,华夏是我们的民族……”
“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身上流着同样的血,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是秦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华夏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华夏先民,分为许多部落,始皇帝将华夏一统。华夏民族,千年兮,文明璀璨,天下一!”
“始皇帝曰: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化身龙魂,佑我华夏永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
“镇国君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听到这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李阳停了下来,因为这些孩童读的,正是教育部编著的大秦义务教育国文教材里的文章。
幽有青石小道,朗朗书声,此情此景,着实让李阳颇感特别。
“有人读书,是《我爱祖国》和《圣言》!”
何章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也是一愣,不由惊讶道:“这里有学堂!”
所谓《我爱祖国》,是国文教材的第一课,其教育意义在于,让大秦孩童都明白自己的民族是华夏民族,自己的祖国是大秦帝国。
而《圣言》,乃是国文教材里的第二课,就是始皇帝立誓词,与李阳发愿词。
因为教育部当时在编著国文教材时,一致认为始皇帝和李阳这两句话,当可算得是圣言名句,应万世流传,举国铭记,于是就编进了国文教科书中。
其对大秦孩童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大秦人都学习始皇帝那样,用生命热爱大秦,用灵魂护佑华夏民族,生是大秦人,死亦护华夏。
同时,又要学习镇国君李阳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实话,听到孩童们诵读着自己盗用张载的名句,李阳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不过,好在他例来脸皮厚,很快就将羞愧之意压了下去,然后饶有兴致的道:“走,去看看!”
几个人寻声穿过竹林,接着整个村子都呈现在了几人的眼前。
这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院子里种满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完全就是世外桃源一般无二。
再配上那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李阳就不由自主地念了起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垂髫,并怡然自乐。好,好啊,桃源亭,当真是如世外之桃源。”
此情此景,李阳确实觉得此地完全符合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且奇妙的是,这个村庄的名字,居然正好又叫桃源亭。
赞叹了一句,李阳继续往前走,几十步后,朗朗的读书声越加的清晰了,就是从前方的一栋学堂里传出来的。
李阳几步来到学堂前,朝里头一看,只见里面坐着十一二个孩童,正跟着教书先生摇头晃脑的朗读着。
读了几遍,教书先生便要求那些孩童必须熟背文章。
这时,一位孩童似有疑异,突然站了起来,问道:“先生,为何我们要背这些文章?”
另一个孩童也附和道:“对啊,我们为何不能像以前一样玩,每日都要上学?”
教书先生道:“学,是为明道义,读了书,便懂铭志向,今后方可如镇国君一般,为心中之大志,一展胸中所学。”
孩童又道:“镇国君学了很多知识吗?”
教书先生点点头:“镇国君精通百家学问,自然是学识渊博,所以他才独具通天之智,身怀旷世绝学,兵法谋略,治国治世,无一不精,可谓是智慧卓绝,世上无人可比。”
“镇国君,好厉害!”学子们震惊道。
教书先生点点头:“他师承仙人,自是不一般了。”
听着教书先生这一顿夸,李阳都觉得有些夸得太过头了。
一旁的何章伸出了一个大拇指,笑道:“院长威武!”
李阳翻了个白眼,觉得有必要去说几句,让学子们明白读书的意义。
于是他咳了一声,走了进去。
“这位小兄弟,有事乎”教书先生正说得来劲,突然见到门外有一年轻人走入,不由停了下来,转头问道。
李阳施了一礼,道:“适逢路过于此,听闻先生授课,曰‘学,是为明道义’此言可谓是直击读书之要意,故而忍不住走了进来。”
听到李阳一番赞言,教书先生心中大悦。
不过,李阳接着又道:“不过,在下又以为,学,除了明道义,学又是为长知识,是为开智慧。所以,学,于幼时极为重要。”
教书先生听到这话,不由诧异的看了一眼李阳,揖了一礼,道:“小兄弟此言,才是真正的学之要意。老夫,受教矣。”
李阳笑道:“先生客气了。另外,先生关于李阳的评价,却是太过夸张了,有失偏颇。李阳虽有仙师,但他终是凡人,既是凡人……”
话还没说完,教书先生顿时眉头一拧,斥道:“大胆!休得胡言,镇国君之才,岂容你质疑!镇国君之名讳,更不容你直呼!”
李阳:“我只是想说……”
“住口!”教书先生大怒,胡须一颤,横眉朝门外一指:“你,给我出去!”
很显然,教书先生不容李阳轻蔑一句“镇国君”。
“…………”李阳惊呆了。
要不要这么凶啊?
不过,看到教书先生这恼怒的模样,李阳也只好知趣的退了出去。
只是,刚走到门口,他才反应过来,不对呀,老子就是镇国君本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