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滑天下之大稽
新国所谓的残明政权,或者说巴蜀一方所谓的大明,总之是朱厚熜领导下的政权,他们最近一直在闭关锁国。《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当然内务方面他们并没有放下,不断地派出人手去学习新国先进的技术,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制造一些新式武器。当然遇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新国锦衣卫情报组织的阻拦,以及西域方面西凉的阻挡,总之好多原材料都无法顺利运进来,不过千辛万苦之下总算是搞定了些许。
同时在民生方面,朱厚熜有所改善,不敢再选秀女了,或者说此时已经没心情做这种事儿了。朱厚熜此段时间励精图治倒是十分勤勉,宛如刚刚在北京即位的时候一样,国号依然延续嘉靖。其实朱厚熜若是早这样,虽然可能依然比不上现在的新国,但也绝对不会落个现在半壁河山落入他人之手的下场。
巴蜀之地百姓不少,招兵也就不那么难了,竖起招兵棋自有吃粮食人。有了俞大猷和戚景通两位当世之名将,再有陈洪这等懂军事明事理的内臣,两方内外配合无往而不利。
在军事方面,因为虽然经历了毁灭式的打击,但朝廷兵马的精锐基本还都在,起码剩下的也都是些老兵了。老兵的作用很大,他们有战场上自己那一套的生存法则,还有相对的忠诚度,同时也可以带领新兵,给新兵指教,总之是军中的中流砥柱。
虽然有些老兵有些兵痞作风,但战争之中他们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些许性格以及生活的瑕疵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尤其是在大明这样的军规之下。老兵的作用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举个例子说,比如对方骑兵和己方步兵相遇,骑兵乃是步兵的天敌,但若是步兵结成长矛阵紧紧相连互相依靠防御,还是可以打退。甚至是逆转局势打败骑兵的。
正确的方法是外围的前排士兵用盾甲包裹,分两人到三人抵住,防止马匹冲阵,只要力量用对了,长矛抵住盾牌足以抗住战马的奔腾。然后身后再配合长矛刺出射杀骑兵,一层二层三层皆是长矛。宛如一只硕大的刺猬一般。
阵中的四层五层乃是刀斧手,此时若是骑兵冲到这里,速度就已经慢了,需要滚地而行砍马腿划马肚方可破敌。其实骑兵居高临下,还是长矛对敌最为占优。防止马上近距离的劈砍,只不过因为前面三层皆是长矛阵,如果四层五层还是长矛阵,难以调转枪头,产生混乱,枪头林立动弹不得,反而不妙。另外枪头矛头容易拨挡,不如刀斧那般灵活。狭小空间内刀斧有灵活性,而冲入敌营的骑兵同样难以调转马头,此时被围住宛如困兽一般。因为前面的阵列的精密。故此阵内相对拥挤一些,所以在这里排布刀斧手是最好的调配方法,兵法中虽然未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兵法阵型,这是汉人对敌骑兵部队通过鲜血所积累出来的经验之谈。
在刀斧手之后才再是长矛手,这般就有了冲击间隔。也有了挥动长矛的空间。刀斧手攻击下路,长矛手刺上路和马匹。骑士就无法全面顾忌的到了。再往后就是火铳手,如果能冲到这里来的骑兵肯定已经不多了。若不是的话那就是全面溃败了。所以在没有溃败的情况下,骑兵的数量很少速度变慢,只需零星射击就能解决,根本不需后面的人动手了。火铳手之后是各种兵种,包括自己的骑兵部队,一旦打散敌军就一涌而出开始击杀零散分布的对手,分而击之。而阵法的最中心的则是弓弩手,仰射从头到尾杀伤敌人。
这是小阵法,如果人多了可把弓弩手的位置变化一些,配合廉勾,铁索,弓弩,火铳等近十个小阵使用,威力更加无穷。根据地形,阵型可方可圆没什么固定的变化。利用这样的阵型,或许可以力挽狂澜,改变骑兵是步兵天敌的定律。
不过重中之重就在外排的盾甲兵以及长矛兵身上,他们必须受的住冲击,坚定不移,即便是一座大山移动而来也决不能退却慌乱。当然如果是正规大批骑兵的话,这样的方针最终会被冲破,可即便冲破也不能溃退,否则会引起后面的骚乱或者更大的丧亡,对身后阵型的发挥也是十分不利的。故此冲破后需自己结成阵型,互相依靠防御,本来人就跑不过马,而且奔跑中背后冲着敌人,更容易受到攻击,所以这般一来反而伤亡减小了。更何况这些自发结成的小队形就宛如洪流中的小岛一般,可以把骑兵的潮水分割成好几条甚至分割成段,如此便能更方便后方的击杀了,否则骑兵依然可以组成队列,后排的速度依然很快,就无法发挥威力了。
说着简单,但做起来难的多,当新兵看到来势汹汹的敌人,看到那奔腾的战马,看到雷霆万钧尘烟滚滚的阵仗,听到马蹄声隆隆作响宛如打雷一般的时候,没有几个初上战场之人会不胆寒,一点也不慌乱的可以称作天生的战士了。阵法之中最讲究的就是配合,如果有人撤退了就会影响全局,引发惶恐和众人的逃窜,导致不攻自破毁灭性的溃败,兵败如山倒形容这样的景象并不为过。
故此老兵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此时只要有老兵混迹其中,插科打诨就能减轻一些心理压力。对于老兵而言这样的景象实在太正常了,当年陆家军哪一部不是这样的路数,宛如多名恶鬼一般汹涌而来,这不自己还是活了下去吗?总之经历过生死的人在相对情况下,就不那么畏惧死亡了,这是老兵心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队列中的新兵也会把自己的精神寄托放在老兵和上司身上,平时老看向他们,只要他们不逃自己就有希望,跟着老兵一定能活下来。纵然最初的时候士兵可能会有些害怕。可一旦打起来也就顾不上这些了,也就是俗称的杀红了眼了,到时候老兵的作用反而就不那么打了,大家都能竭尽全力的战斗。所以无非是只要不是不战而败,落荒而逃。自己败坏了阵型,按照阵法行事那就一切不成问题。这是个例子,其他的阵型之中,行军之中,训练的时候,老兵都有相应的作用。可以告诉士兵怎么绑腿不至于腿痛腿肿等等。
对于残明而言,万幸这样的老兵还有不少,也都经历过跟陆家军的对决,有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虽然这些经验相对都是失败的经验。但总算能够总结一些了。厉兵秣马之下,残明的士兵战斗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除此之外,朱厚熜高筑城广积粮,并在东部联络原有大臣,打开出川同道,在关隘上依靠危势,做誓死守卫的态势。纵然陆炳牙口好,想要啃下残明。估计也是要隔掉两颗大牙的,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学习先进技术之后,朱厚熜还想到了许多应对之策。集思广益发明先进武器,故此说战争有时候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经之路,而人被逼到困境的时候必定会为了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生存有所创新的。
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物产丰富,朱厚熜也渐渐地恢复了些许元气,实力日益强盛起来。在陈洪等一众新任大臣的辅助下。朱厚熜恢复了斗志,虽说出击的实力或许不足。但防御却是势在必得。只等着陆炳来犯,自己坚守城池关卡。然后消耗敌方兵力和资源,从而转守为攻再度逐鹿中原。
在皇帝和主要官员的勤勉之下,巴蜀的贪官污吏迅速减少,好官出现了不少,百姓民生倒是有所改善,而且朱厚熜并没有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狂加税负,只是和平常一样,甚至有所减免。故此,在闭关锁国和内部调整双重影响下,百姓对新国的渴望也渐渐淡化了一些。
朱厚熜除了积极备战之外,还做了两件大事儿,一件就是联合乌斯藏,一起对抗新国。乌斯藏被来就属于明朝控制,后来响应陆炳,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幻想中的好处才起事的,所以和残明政权的关系有点尴尬。不过朱厚熜张开双臂既往不咎,声称如果打败新国共分天下,这虽然不至于迷惑乌斯藏让他们天真的信以为真,却也是面子上下来了台,愿意与明政权洽谈合作事项了。
除此之外,朱厚熜还加封了一人,给其一些虚名,三少三公之位,也就是少保少傅少师,太师太保太傅,这人也成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个有三公三少所有荣位的人,在历史上也很是少见,仅见于此人。而加封的人既不是现如今备受崇信大权在握的陈洪,也不是掌管兵权的戚景通和俞大猷。出乎预料的是,此人乃是新国皇帝陆炳。
这让巴蜀残明政权全国哗然,引起了众人的瞩目,随即又引起了许多残明的追随者,皇权正统思想的拥护者的叫好。这就好比在说,陆炳依然是我大明的臣子,所以才会被加封,而新国不过是个大明大臣建立起来的政权罢了,属于不合法的叛逆政权。而新国的领土还属于大明,因为就连他们的皇帝都是大明的臣子,家天下家天下,家主都是人家的,国土还用说吗。
陆炳并未有封锁消息,此时传入了新国境内,除了让百姓感到鄙视和义愤填膺外,更被引为一段笑谈,好似朱厚熜也就会弄这种自我宣布胜利的小把戏了,如此不过只是过过嘴瘾罢了。新国人现在以为陆炳的天下是陆家的也是百姓的,所有的百姓都是陆家人,在陆炳的作用下已经有不少人这么想了。国家是我的我是国家的主人,爱国情绪自然很高涨,颇有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而新国百姓看来,残明这样的国家,这样的首脑,实在是不足为据甚是可笑,所以朱厚熜这番侮辱和讥讽宛如泥牛入海一样,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更没有对新国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打击。
—————————————————————————————————————
新国再度向广西混乱的政权递交了国书,想要进入广西进行收编。这次广西没有出尔反尔,大家已经打烦了打腻了。虽然自古以来广西起义不断战争没停,不过这次骚动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平静的日子离着众人太遥远了,从朱厚熜未登基就已经开始,至今广西已经足足乱战了三十几年了。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所有人成了为了战争而活着。
所以自上而下,都希望能够结束这场混乱,但又不甘心被对手征服,现如今陆炳统一新国,建立政权,听说对待百姓不错,对降将更是不错。故此这群将士们决定归顺陆炳,求个平静的生活,然后还能在当地为官岂不快哉?
基于这种目的之下,一直是混战的广西各方政权竟然统一同意调和与归顺事宜,派出韦银豹,林银汉,韦朝奉和王振虎,以及狼兵总兵官王明瑞,五人组成谈判组,与陆寻为首的新国谈判归降事宜。
新国一年十月,陆寻带领两万整装待发的陆家军进入广西,陪同的还有崔凌。这两万陆家军尽数来自南疆军区,乃是陆绎手下的精兵悍将,其中还有从京城借来的一支锦衣卫中的百炼精兵。
广西兵马长期泡于战火之中,本来就悍勇的很,打起仗来也都是不要命的打法,故此才有狼兵一出平天下的说法。只不过后来这些狼兵失控了,导致了广西更加的混乱。可今日一见,这群身经百战枪林弹雨中出来的广西士兵却叹为观止,这群陆家军一看就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眼神中就能看出来凶悍和杀人后的野性。可是他们并没有广西兵马的混乱与猖狂,开入城中的军队那样的整齐有序,安营扎寨的时候没有交头接耳的,快速选好地方进行安置,看选址就能看出将领也非等闲之辈,深知用兵之道,选择的地方是可以迅速夺城之地,易守难攻。士兵们则动作利索,简洁明了,片刻后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大营就建造完成了。
而陆家军的整体给人一股肃杀之气,让人不寒而栗,好似这是一支不会说话的军队,沉默的令人可怕,虽然沉默但并不消沉,各个士兵精气神十足,浑身散发着无限的活力,随时可以转化成上阵杀敌的战斗力。
除了狼兵曾经归陆炳调度外,其余四人皆于陆炳为敌过,当时他们结盟抗击陆炳,而陆炳也只是到了后期才上了陆家军和些许蒙古骑兵,大部分还是用的朝廷兵马。而今,在对比之下,众人看到了装备精良的陆家军,他们带着的兵器前所未见五花八门,但寒光闪闪带着死亡的威胁,这更令广西众人叹为观止。陆家军服装统一,马匹占有量极大,全军行进速度很快,可谓是兵坚器厉鲜衣怒马。
前来谈判的广西方面五人纷纷面面相觑,深知若是此次谈判不利,一旦开战,只怕陆家军将会全力以赴,到时候只怕己方很难抵挡。这正是陆寻的心理战术,他选择了先兵后礼的武力震慑,想跟陆家谈判吗?那就先夹起尾巴,老老实实的再说吧。(未完待续)
( 大锦衣 )
同时在民生方面,朱厚熜有所改善,不敢再选秀女了,或者说此时已经没心情做这种事儿了。朱厚熜此段时间励精图治倒是十分勤勉,宛如刚刚在北京即位的时候一样,国号依然延续嘉靖。其实朱厚熜若是早这样,虽然可能依然比不上现在的新国,但也绝对不会落个现在半壁河山落入他人之手的下场。
巴蜀之地百姓不少,招兵也就不那么难了,竖起招兵棋自有吃粮食人。有了俞大猷和戚景通两位当世之名将,再有陈洪这等懂军事明事理的内臣,两方内外配合无往而不利。
在军事方面,因为虽然经历了毁灭式的打击,但朝廷兵马的精锐基本还都在,起码剩下的也都是些老兵了。老兵的作用很大,他们有战场上自己那一套的生存法则,还有相对的忠诚度,同时也可以带领新兵,给新兵指教,总之是军中的中流砥柱。
虽然有些老兵有些兵痞作风,但战争之中他们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些许性格以及生活的瑕疵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尤其是在大明这样的军规之下。老兵的作用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举个例子说,比如对方骑兵和己方步兵相遇,骑兵乃是步兵的天敌,但若是步兵结成长矛阵紧紧相连互相依靠防御,还是可以打退。甚至是逆转局势打败骑兵的。
正确的方法是外围的前排士兵用盾甲包裹,分两人到三人抵住,防止马匹冲阵,只要力量用对了,长矛抵住盾牌足以抗住战马的奔腾。然后身后再配合长矛刺出射杀骑兵,一层二层三层皆是长矛。宛如一只硕大的刺猬一般。
阵中的四层五层乃是刀斧手,此时若是骑兵冲到这里,速度就已经慢了,需要滚地而行砍马腿划马肚方可破敌。其实骑兵居高临下,还是长矛对敌最为占优。防止马上近距离的劈砍,只不过因为前面三层皆是长矛阵,如果四层五层还是长矛阵,难以调转枪头,产生混乱,枪头林立动弹不得,反而不妙。另外枪头矛头容易拨挡,不如刀斧那般灵活。狭小空间内刀斧有灵活性,而冲入敌营的骑兵同样难以调转马头,此时被围住宛如困兽一般。因为前面的阵列的精密。故此阵内相对拥挤一些,所以在这里排布刀斧手是最好的调配方法,兵法中虽然未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兵法阵型,这是汉人对敌骑兵部队通过鲜血所积累出来的经验之谈。
在刀斧手之后才再是长矛手,这般就有了冲击间隔。也有了挥动长矛的空间。刀斧手攻击下路,长矛手刺上路和马匹。骑士就无法全面顾忌的到了。再往后就是火铳手,如果能冲到这里来的骑兵肯定已经不多了。若不是的话那就是全面溃败了。所以在没有溃败的情况下,骑兵的数量很少速度变慢,只需零星射击就能解决,根本不需后面的人动手了。火铳手之后是各种兵种,包括自己的骑兵部队,一旦打散敌军就一涌而出开始击杀零散分布的对手,分而击之。而阵法的最中心的则是弓弩手,仰射从头到尾杀伤敌人。
这是小阵法,如果人多了可把弓弩手的位置变化一些,配合廉勾,铁索,弓弩,火铳等近十个小阵使用,威力更加无穷。根据地形,阵型可方可圆没什么固定的变化。利用这样的阵型,或许可以力挽狂澜,改变骑兵是步兵天敌的定律。
不过重中之重就在外排的盾甲兵以及长矛兵身上,他们必须受的住冲击,坚定不移,即便是一座大山移动而来也决不能退却慌乱。当然如果是正规大批骑兵的话,这样的方针最终会被冲破,可即便冲破也不能溃退,否则会引起后面的骚乱或者更大的丧亡,对身后阵型的发挥也是十分不利的。故此冲破后需自己结成阵型,互相依靠防御,本来人就跑不过马,而且奔跑中背后冲着敌人,更容易受到攻击,所以这般一来反而伤亡减小了。更何况这些自发结成的小队形就宛如洪流中的小岛一般,可以把骑兵的潮水分割成好几条甚至分割成段,如此便能更方便后方的击杀了,否则骑兵依然可以组成队列,后排的速度依然很快,就无法发挥威力了。
说着简单,但做起来难的多,当新兵看到来势汹汹的敌人,看到那奔腾的战马,看到雷霆万钧尘烟滚滚的阵仗,听到马蹄声隆隆作响宛如打雷一般的时候,没有几个初上战场之人会不胆寒,一点也不慌乱的可以称作天生的战士了。阵法之中最讲究的就是配合,如果有人撤退了就会影响全局,引发惶恐和众人的逃窜,导致不攻自破毁灭性的溃败,兵败如山倒形容这样的景象并不为过。
故此老兵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此时只要有老兵混迹其中,插科打诨就能减轻一些心理压力。对于老兵而言这样的景象实在太正常了,当年陆家军哪一部不是这样的路数,宛如多名恶鬼一般汹涌而来,这不自己还是活了下去吗?总之经历过生死的人在相对情况下,就不那么畏惧死亡了,这是老兵心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队列中的新兵也会把自己的精神寄托放在老兵和上司身上,平时老看向他们,只要他们不逃自己就有希望,跟着老兵一定能活下来。纵然最初的时候士兵可能会有些害怕。可一旦打起来也就顾不上这些了,也就是俗称的杀红了眼了,到时候老兵的作用反而就不那么打了,大家都能竭尽全力的战斗。所以无非是只要不是不战而败,落荒而逃。自己败坏了阵型,按照阵法行事那就一切不成问题。这是个例子,其他的阵型之中,行军之中,训练的时候,老兵都有相应的作用。可以告诉士兵怎么绑腿不至于腿痛腿肿等等。
对于残明而言,万幸这样的老兵还有不少,也都经历过跟陆家军的对决,有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虽然这些经验相对都是失败的经验。但总算能够总结一些了。厉兵秣马之下,残明的士兵战斗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除此之外,朱厚熜高筑城广积粮,并在东部联络原有大臣,打开出川同道,在关隘上依靠危势,做誓死守卫的态势。纵然陆炳牙口好,想要啃下残明。估计也是要隔掉两颗大牙的,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学习先进技术之后,朱厚熜还想到了许多应对之策。集思广益发明先进武器,故此说战争有时候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经之路,而人被逼到困境的时候必定会为了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生存有所创新的。
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物产丰富,朱厚熜也渐渐地恢复了些许元气,实力日益强盛起来。在陈洪等一众新任大臣的辅助下。朱厚熜恢复了斗志,虽说出击的实力或许不足。但防御却是势在必得。只等着陆炳来犯,自己坚守城池关卡。然后消耗敌方兵力和资源,从而转守为攻再度逐鹿中原。
在皇帝和主要官员的勤勉之下,巴蜀的贪官污吏迅速减少,好官出现了不少,百姓民生倒是有所改善,而且朱厚熜并没有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狂加税负,只是和平常一样,甚至有所减免。故此,在闭关锁国和内部调整双重影响下,百姓对新国的渴望也渐渐淡化了一些。
朱厚熜除了积极备战之外,还做了两件大事儿,一件就是联合乌斯藏,一起对抗新国。乌斯藏被来就属于明朝控制,后来响应陆炳,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幻想中的好处才起事的,所以和残明政权的关系有点尴尬。不过朱厚熜张开双臂既往不咎,声称如果打败新国共分天下,这虽然不至于迷惑乌斯藏让他们天真的信以为真,却也是面子上下来了台,愿意与明政权洽谈合作事项了。
除此之外,朱厚熜还加封了一人,给其一些虚名,三少三公之位,也就是少保少傅少师,太师太保太傅,这人也成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个有三公三少所有荣位的人,在历史上也很是少见,仅见于此人。而加封的人既不是现如今备受崇信大权在握的陈洪,也不是掌管兵权的戚景通和俞大猷。出乎预料的是,此人乃是新国皇帝陆炳。
这让巴蜀残明政权全国哗然,引起了众人的瞩目,随即又引起了许多残明的追随者,皇权正统思想的拥护者的叫好。这就好比在说,陆炳依然是我大明的臣子,所以才会被加封,而新国不过是个大明大臣建立起来的政权罢了,属于不合法的叛逆政权。而新国的领土还属于大明,因为就连他们的皇帝都是大明的臣子,家天下家天下,家主都是人家的,国土还用说吗。
陆炳并未有封锁消息,此时传入了新国境内,除了让百姓感到鄙视和义愤填膺外,更被引为一段笑谈,好似朱厚熜也就会弄这种自我宣布胜利的小把戏了,如此不过只是过过嘴瘾罢了。新国人现在以为陆炳的天下是陆家的也是百姓的,所有的百姓都是陆家人,在陆炳的作用下已经有不少人这么想了。国家是我的我是国家的主人,爱国情绪自然很高涨,颇有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而新国百姓看来,残明这样的国家,这样的首脑,实在是不足为据甚是可笑,所以朱厚熜这番侮辱和讥讽宛如泥牛入海一样,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更没有对新国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打击。
—————————————————————————————————————
新国再度向广西混乱的政权递交了国书,想要进入广西进行收编。这次广西没有出尔反尔,大家已经打烦了打腻了。虽然自古以来广西起义不断战争没停,不过这次骚动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平静的日子离着众人太遥远了,从朱厚熜未登基就已经开始,至今广西已经足足乱战了三十几年了。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所有人成了为了战争而活着。
所以自上而下,都希望能够结束这场混乱,但又不甘心被对手征服,现如今陆炳统一新国,建立政权,听说对待百姓不错,对降将更是不错。故此这群将士们决定归顺陆炳,求个平静的生活,然后还能在当地为官岂不快哉?
基于这种目的之下,一直是混战的广西各方政权竟然统一同意调和与归顺事宜,派出韦银豹,林银汉,韦朝奉和王振虎,以及狼兵总兵官王明瑞,五人组成谈判组,与陆寻为首的新国谈判归降事宜。
新国一年十月,陆寻带领两万整装待发的陆家军进入广西,陪同的还有崔凌。这两万陆家军尽数来自南疆军区,乃是陆绎手下的精兵悍将,其中还有从京城借来的一支锦衣卫中的百炼精兵。
广西兵马长期泡于战火之中,本来就悍勇的很,打起仗来也都是不要命的打法,故此才有狼兵一出平天下的说法。只不过后来这些狼兵失控了,导致了广西更加的混乱。可今日一见,这群身经百战枪林弹雨中出来的广西士兵却叹为观止,这群陆家军一看就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眼神中就能看出来凶悍和杀人后的野性。可是他们并没有广西兵马的混乱与猖狂,开入城中的军队那样的整齐有序,安营扎寨的时候没有交头接耳的,快速选好地方进行安置,看选址就能看出将领也非等闲之辈,深知用兵之道,选择的地方是可以迅速夺城之地,易守难攻。士兵们则动作利索,简洁明了,片刻后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大营就建造完成了。
而陆家军的整体给人一股肃杀之气,让人不寒而栗,好似这是一支不会说话的军队,沉默的令人可怕,虽然沉默但并不消沉,各个士兵精气神十足,浑身散发着无限的活力,随时可以转化成上阵杀敌的战斗力。
除了狼兵曾经归陆炳调度外,其余四人皆于陆炳为敌过,当时他们结盟抗击陆炳,而陆炳也只是到了后期才上了陆家军和些许蒙古骑兵,大部分还是用的朝廷兵马。而今,在对比之下,众人看到了装备精良的陆家军,他们带着的兵器前所未见五花八门,但寒光闪闪带着死亡的威胁,这更令广西众人叹为观止。陆家军服装统一,马匹占有量极大,全军行进速度很快,可谓是兵坚器厉鲜衣怒马。
前来谈判的广西方面五人纷纷面面相觑,深知若是此次谈判不利,一旦开战,只怕陆家军将会全力以赴,到时候只怕己方很难抵挡。这正是陆寻的心理战术,他选择了先兵后礼的武力震慑,想跟陆家谈判吗?那就先夹起尾巴,老老实实的再说吧。(未完待续)
( 大锦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