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1章 带直播系统的女人31
郑太后事后将王夫人说的话跟儿子说了,皇帝听了也非常生气,毕竟他想宠幸谁,就宠幸谁,轮得到王家安排?手也未免伸的太长了!什么玩意儿!
于是王家人想让皇帝宠幸王贤妃,皇帝就越不想宠幸了。
当下想着王家姑娘小,只怕不知道什么是同房,于是便表面上宠幸了,但其实根本没跟王姑娘圆房。
王姑娘进宫前,虽然也看过母亲给的几张避火图,但到底是小姑娘,不好意思仔细看,再加上年纪小,就算看,也看不太明白那画的抽象的画,所以果然不知道皇帝其实根本没宠幸她,只以为皇帝在她这儿过夜了,就是宠幸她了,高兴不已,以为很快就会有孩子了,其实根本没有宠幸,也就无从谈起孩子。
皇帝之所以没直接拒绝跟王贤妃同房,而是还装了下样子,是因为皇帝不想跟王家人扯皮,另外,皇帝暂时也不想跟王家撕破脸,毕竟还要制衡另外一个重臣呢,所以就这样敷衍他们了。
也不怪皇帝这样对王家人,实在是王家人的所作所为,皇帝看不顺眼罢了。
皇帝会看王家人不顺眼,也很正常,毕竟不管哪个皇帝,被人不尊重自己的意愿,就往宫里塞女人,还要他封妃位,然后又催他宠幸,都会看对方不顺眼的。
而王家做了这么多事,还期望皇帝对他们有好脸色么?
王夫人和王大人在家里虽然不像皇帝和郑太后想的那样,说过嚣张跋扈的话,但他们直接用行动展示了。
其实不得不说,王家人按自己的意愿送女儿进宫,又催皇帝宠幸自家女儿,的确有隐隐的嚣张,不怪他们女儿,有样学样。
而之所以这样,是他们觉得,皇帝是自己扶持上去的,他们该得到这些回报。
他们并不怕这样做了,皇帝不高兴,能怎么着他们家,因为他们觉得,皇帝不能怎么着他们,皇帝没那个能力。
说到底就是,他们不怕皇帝,不将皇帝放在眼里。
所以皇帝和郑太后,从王家人和王贤妃的言行举止,感觉到了王家人对他们的轻慢,倒也不算空穴来风,王家人还的确有一点这方面的傲慢,所以会让皇帝和郑太后厌恶他们,也很正常。
王家人暂时还不知道皇帝玩的猫腻,只看皇帝果然召幸了自家女儿,就不由松了口气,想着现在好了,接下来只要等女儿怀孕了,生了皇子,再扶外孙上位就行了。
皇帝要知道他们是这样想的,肯定会在生气之余冷笑,想着让你们等去吧,等一辈子也等不到。
就是不知道等个一年半载,王贤妃没怀孕,王家人是不是又要想什么办法,让王贤妃怀孕呢?不会要求他不许临幸别人,专心临幸王贤妃,直到王贤妃怀上孩子,才许他临幸别人吧?
要是王家人真不知好歹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肯定不会再忍了,会联合另一个重臣,将王家收拾了的。
虽然为了制衡,他其实并不想弄死两个大臣中的一个,免得失去制衡作用,但如果王家一直挑战他的底线,这样的事,他也是会做的,毕竟他可不想一直纵容着他们。
按理,王家人想的也有道理,自己扶持皇帝上位,本来就是为了得到好处的,要是得不到好处,他为什么要扶持这个皇帝上位,当时皇子很多的,他完全可以扶持其他皇子上位嘛。
新帝接受了他们的扶持,其实就是默认他们将来能得到某些好处,包括送姑娘进宫为后,将来的继承人从王家出,等,要不是他们之间有这种默契,他为什么要扶持郑太后的儿子上位?
但对皇帝来说,当初王家和另一家扶持他上位时,他的确许诺了不少东西,但多是前朝的事,反正前朝的事,他当时想着,他也不太会管,就交给他们好了。
但并不包括后宫的事。
因为新帝知道自己是颜控,不想为难自己,接收自己不喜欢的女人进宫,当然了,更不想宠幸这样的女人。
所以他当时并未许这样的承诺,刚好另外一家没兴趣往宫里送女儿,所以没提这方面的要求,而王家看另外一家没提这样的要求,也不好意思提,所以当时也没提。
既然当时没说一定要送一个女儿进宫,并且生下皇子,将来那个皇子必须做皇帝——王家也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另外一家肯定不会允许他提这样的要求的,要不然另外一家在这一场从龙之中,岂不是回报太少了,毕竟人家都将下一代皇帝预定了。
既然王家没提这样的事,那现在塞女儿进宫,还逼着新帝临幸,自然就让新帝不高兴,并且没按王家的要求做了。
就安然看来,新帝这样做,并没违背诺言,倒是王家有些仗势欺人,大概是觉得新帝没能力,不敢怎么着王家吧,毕竟王家其他男丁虽然科举一般,但王大人混到现在这位置,且年富力强,还能照顾王家很多年呢,只要有王大人在,王家暂时不用担心新帝对王家如何的,所以才敢这样嚣张,但凡王大人年纪大一点,老了病了,然后王家又后继无人,也不敢这样嚣张的。
但就安然对皇帝的观察,如果王家继续这样嚣张,迟早有一天,会逼的皇帝绞尽脑汁,也要将王家灭了。
就要看王家懂不懂得收敛了,要不然,太嚣张了,哪天被灭了,别说皇帝是鸟尽弓藏就好,毕竟是他们自己先嚣张,惹人生厌的。
王家懂不懂得收敛,安然不知道,但王贤妃显然不是懂得收敛的人。
之前皇帝不宠幸她,她还有点担心皇帝讨厌她,收敛过一段时间,想巴结讨好皇帝,好得到宠幸,毕竟要是一直没宠幸,她什么事也办不成了。
自从得到宠幸后,她觉得家里交代给自己的生皇子的任务快了,当太后就在眼前了,就故态复萌,继续嚣张了。
当下,王贤妃跟郑太后提了一个事,说是她想要宫里的管理权,也就是凤印。
于是王家人想让皇帝宠幸王贤妃,皇帝就越不想宠幸了。
当下想着王家姑娘小,只怕不知道什么是同房,于是便表面上宠幸了,但其实根本没跟王姑娘圆房。
王姑娘进宫前,虽然也看过母亲给的几张避火图,但到底是小姑娘,不好意思仔细看,再加上年纪小,就算看,也看不太明白那画的抽象的画,所以果然不知道皇帝其实根本没宠幸她,只以为皇帝在她这儿过夜了,就是宠幸她了,高兴不已,以为很快就会有孩子了,其实根本没有宠幸,也就无从谈起孩子。
皇帝之所以没直接拒绝跟王贤妃同房,而是还装了下样子,是因为皇帝不想跟王家人扯皮,另外,皇帝暂时也不想跟王家撕破脸,毕竟还要制衡另外一个重臣呢,所以就这样敷衍他们了。
也不怪皇帝这样对王家人,实在是王家人的所作所为,皇帝看不顺眼罢了。
皇帝会看王家人不顺眼,也很正常,毕竟不管哪个皇帝,被人不尊重自己的意愿,就往宫里塞女人,还要他封妃位,然后又催他宠幸,都会看对方不顺眼的。
而王家做了这么多事,还期望皇帝对他们有好脸色么?
王夫人和王大人在家里虽然不像皇帝和郑太后想的那样,说过嚣张跋扈的话,但他们直接用行动展示了。
其实不得不说,王家人按自己的意愿送女儿进宫,又催皇帝宠幸自家女儿,的确有隐隐的嚣张,不怪他们女儿,有样学样。
而之所以这样,是他们觉得,皇帝是自己扶持上去的,他们该得到这些回报。
他们并不怕这样做了,皇帝不高兴,能怎么着他们家,因为他们觉得,皇帝不能怎么着他们,皇帝没那个能力。
说到底就是,他们不怕皇帝,不将皇帝放在眼里。
所以皇帝和郑太后,从王家人和王贤妃的言行举止,感觉到了王家人对他们的轻慢,倒也不算空穴来风,王家人还的确有一点这方面的傲慢,所以会让皇帝和郑太后厌恶他们,也很正常。
王家人暂时还不知道皇帝玩的猫腻,只看皇帝果然召幸了自家女儿,就不由松了口气,想着现在好了,接下来只要等女儿怀孕了,生了皇子,再扶外孙上位就行了。
皇帝要知道他们是这样想的,肯定会在生气之余冷笑,想着让你们等去吧,等一辈子也等不到。
就是不知道等个一年半载,王贤妃没怀孕,王家人是不是又要想什么办法,让王贤妃怀孕呢?不会要求他不许临幸别人,专心临幸王贤妃,直到王贤妃怀上孩子,才许他临幸别人吧?
要是王家人真不知好歹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肯定不会再忍了,会联合另一个重臣,将王家收拾了的。
虽然为了制衡,他其实并不想弄死两个大臣中的一个,免得失去制衡作用,但如果王家一直挑战他的底线,这样的事,他也是会做的,毕竟他可不想一直纵容着他们。
按理,王家人想的也有道理,自己扶持皇帝上位,本来就是为了得到好处的,要是得不到好处,他为什么要扶持这个皇帝上位,当时皇子很多的,他完全可以扶持其他皇子上位嘛。
新帝接受了他们的扶持,其实就是默认他们将来能得到某些好处,包括送姑娘进宫为后,将来的继承人从王家出,等,要不是他们之间有这种默契,他为什么要扶持郑太后的儿子上位?
但对皇帝来说,当初王家和另一家扶持他上位时,他的确许诺了不少东西,但多是前朝的事,反正前朝的事,他当时想着,他也不太会管,就交给他们好了。
但并不包括后宫的事。
因为新帝知道自己是颜控,不想为难自己,接收自己不喜欢的女人进宫,当然了,更不想宠幸这样的女人。
所以他当时并未许这样的承诺,刚好另外一家没兴趣往宫里送女儿,所以没提这方面的要求,而王家看另外一家没提这样的要求,也不好意思提,所以当时也没提。
既然当时没说一定要送一个女儿进宫,并且生下皇子,将来那个皇子必须做皇帝——王家也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另外一家肯定不会允许他提这样的要求的,要不然另外一家在这一场从龙之中,岂不是回报太少了,毕竟人家都将下一代皇帝预定了。
既然王家没提这样的事,那现在塞女儿进宫,还逼着新帝临幸,自然就让新帝不高兴,并且没按王家的要求做了。
就安然看来,新帝这样做,并没违背诺言,倒是王家有些仗势欺人,大概是觉得新帝没能力,不敢怎么着王家吧,毕竟王家其他男丁虽然科举一般,但王大人混到现在这位置,且年富力强,还能照顾王家很多年呢,只要有王大人在,王家暂时不用担心新帝对王家如何的,所以才敢这样嚣张,但凡王大人年纪大一点,老了病了,然后王家又后继无人,也不敢这样嚣张的。
但就安然对皇帝的观察,如果王家继续这样嚣张,迟早有一天,会逼的皇帝绞尽脑汁,也要将王家灭了。
就要看王家懂不懂得收敛了,要不然,太嚣张了,哪天被灭了,别说皇帝是鸟尽弓藏就好,毕竟是他们自己先嚣张,惹人生厌的。
王家懂不懂得收敛,安然不知道,但王贤妃显然不是懂得收敛的人。
之前皇帝不宠幸她,她还有点担心皇帝讨厌她,收敛过一段时间,想巴结讨好皇帝,好得到宠幸,毕竟要是一直没宠幸,她什么事也办不成了。
自从得到宠幸后,她觉得家里交代给自己的生皇子的任务快了,当太后就在眼前了,就故态复萌,继续嚣张了。
当下,王贤妃跟郑太后提了一个事,说是她想要宫里的管理权,也就是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