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皇帝落子胜负定
听到这样匪夷所思的答案,皇帝依然保持着平静的表情,他对卢非悟说道:“卢非悟,在朕面前,不可胡说。”</p>
卢非悟大声道:“皇上,小臣并未乱说,愿以项上人头担保。”</p>
皇帝说道:“你的人头值几个钱,还是自己留着吧。”</p>
然后转头看向忠顺王,说道:“王兄,这些人,攀扯太子不成,现在又来攀扯王兄,朕该如何是好?”</p>
皇帝看似在维护忠顺王,实则在责问,顺便让忠顺王表个态。。</p>
忠顺王面露苦色,犹豫半天,这才说道:“皇上,此事或许如皇上所言,是有人要攀扯本王,或许乃是府中下人私下所为,无论何种,臣全然不知,望皇上明鉴。”</p>
忠顺王选择不表态,而是直接一推干净,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p>
皇帝面对这个答案,似乎也没有失望,继续说道:“原来王兄不知,我还以为是王兄看不得太子被人欺负,私下便找人替太子奔走呢。”</p>
忠顺王连忙表示不敢:“臣乃宗室,不敢私下联络朝臣。”</p>
皇帝继续说:“既然王兄不知,便将这个孙祥叫过来,当堂问问,看是谁在指使他。夏守忠,夏守忠,人呢?”</p>
皇帝喊夏守忠去办事,喊了两声却没人答应。</p>
御座下方,一个机灵的小黄门便说道:“回皇上,夏总管去办事还未回来。”</p>
皇帝这才记起,夏守忠回安王府抓内奸去了。现在抓孙祥的事情让谁去呢?</p>
皇帝转头看了一圈,感觉没几个靠谱的,最后他只能看向戴权说道:“戴总管,此事是你查明,这抓捕孙祥的事,朕也交给你了。”</p>
皇帝当堂下令,戴权还能拒绝不成?只能领旨办事。可怜他堂堂太上皇面前的第一得宠之人,从来都是他指使别人办事,没想到现在却被新皇当做跑腿的使唤。</p>
将戴权支使出去,皇帝端端正正坐好,还伸手整理了一下冠冕。然后边面色严肃的说道:</p>
“虽然孙祥还未缉拿归案,但是,此案已然明了,乃是别有企图者作祟,于太子毫无关系。朕所言,众位爱卿以为然否?”</p>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皇帝胜券在握,没有人想在这时候搞事情。</p>
所有人齐声高喊:“圣明无过皇上”。</p>
见没有人反对,皇帝便说道:“既然各位爱卿都同意,今天的事情就到此,剩下交给刑部和大理寺处理吧。刑部尚书何在?”</p>
闻言,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出列,弯腰说道:“臣,刑部尚书赵永年,恭听圣令。”</p>
皇帝说道:“此案剩下的事情,你和沈爱卿一起办了,务必要查明真相。”</p>
沈惟严和赵永年齐声说道:</p>
“臣,领旨”</p>
这二位退下后,皇帝继续说:“谢希恕,此案乃是你力主清查,现在案情明朗,你可还有其它疑惑?”</p>
皇帝明着询问谢希恕意见,实则是把群臣目光引到此人身上。</p>
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谢希恕,其中还有几人满脸戏谑。他们可还记得,皇帝原本想将此案押后,谢希恕却来了一出死谏,逼得皇帝不得不在登基的当天,就在朝堂上审案,可谓狼狈至极。</p>
现在,皇帝在太上皇的帮助下,不但快速查清了案子,帮助太子洗脱嫌疑;还让大家都知道,太上皇对新皇是很支持的,以后谁要想利用皇帝刚登基,政务不熟,去暗中搞点东西,要好好掂量掂量了。</p>
面对大家的目光,谢希恕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镇静,一脸苦涩的弯腰回答皇帝的问题。</p>
“臣,昏聩无能。未将实情查明,便轻信他人言语,被人蛊惑,轻易上此奏折,造成现下局面。臣已经无颜面对陛下和朝中百官,请求陛下,免去臣的官职,让臣回家了此残生。”</p>
皇帝闻言,瞪了谢希恕一眼说道:“惹了事就想回家躲起来?想都别想。朕已经替你想好了去处,朕听说琼州府一年四季,温暖如夏,是个好去处,你就去那里吧。”</p>
谢希恕闻言,脸色变得苍白,几乎就和忠顺王一样摔倒在地。</p>
他没想到,自己都已经主动求去,皇帝还不打算放过自己,定要将自己论罪处理,发配琼州府。</p>
那地方,的确如皇帝说的一样,四季如夏,可也是荒蛮边疆,听说瘴气密布,蚊虫横行,中原人过去,十不存一。</p>
看样子,今天的上奏,的确把皇帝得罪狠了,不弄死自己不罢休。</p>
朝中百官,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记仇。</p>
有几个平日和谢希恕关系较好的官员,面露不忍之色。</p>
还有一些官员,欲言又止,估计是想劝谏皇帝,其中竟然有谢希恕的对头沈惟严。</p>try{ggauto();} catch(ex){}
皇帝扫视一圈,看到沈惟严后说道:“沈爱卿,你可是有话要对朕说?”</p>
沈惟严听到皇帝点到自己,一咬牙出列说道:“回皇上,臣确实有话要说。”</p>
皇帝点头到:“说吧。”</p>
沈惟严说道:“皇上,谢中丞今日上奏,虽不合时宜,却也是为了太子清誉着想,因此,臣认为,不宜对谢中丞处罚过甚,以免以后朝臣,因害怕处罚而不敢直言。”</p>
皇帝听完这段话,盯着沈惟严看了半天,看的沈惟严浑身不自在了,才把目光挪开,说道:</p>
“你沈惟严果然如传言一般,施法不严,对他谢希恕都能宽大处理。”</p>
说完这句似调侃,似警告的话,皇帝又看向大家,说道:“除了沈爱卿,你们还有谁想给谢希恕求情。”</p>
皇帝话音一落,百官中走出二人,其中一个是让涂承钰印象颇深的老泥鳅洪林。</p>
这二人出来,齐声说道:“臣,请求陛下开恩,从轻处罚谢中丞。”</p>
皇帝没有理会他们两个,又把目光看向朝堂其他人,在经过政事堂老大人们那里,目光还刻意停顿了一下,看到这群老大人们装作和无事人一样,便不再等待,说道:</p>
“还有没有人替谢希恕求情?”</p>
此时,谁也摸不准皇帝的态度,原先几个想求情的,也没不敢出面。</p>
皇帝见没人出来,便说道:“谢希恕,朕原本想重重处罚你,却没想到沈惟严能出面替你求情,他与你政见不同,朝堂上也常有争执,却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可见其人品行性情,非同一般。朕便看在他的面子上,轻饶了你,不过,琼州你还是要去,去当个琼州知府怎么样?”</p>
谢希恕还能说什么,只能领旨谢恩。</p>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众人,不由得打量起沈惟严。这位沈大人,竟然有如此排面,能一言让新皇改了旨意,莫非他已经私下偷偷靠向了皇帝?</p>
沈惟严现在也有点反应过来,自己这次求情莽撞了,好似被皇帝抓住机会利用了。他偷偷的瞄了一眼政事堂老大人们站立的位置,看到老恩师闭目养神,不关心朝堂之事的样子,心里有点发慌。</p>
此时,朝堂上还有另一人,比沈惟严还心慌,那就是吏部尚书。</p>
国朝官员,尤其是州府官员的任命,正常来说,都是吏部推荐人选,政事堂择优选人,皇帝下旨任命。</p>
即使皇帝有自己的人选,也要提前给政事堂和吏部打招呼。</p>
现在,皇帝却略过了所有的步骤,直接在朝堂上给谢希恕换了官职。</p>
吏部尚书却不能出面阻拦,因为一则,皇帝已经说出口,皇帝之言口含天宪,岂是能随意收回的。</p>
二则,谢希恕的官,是其他人求情得来的,他一旦出面阻拦,皇帝要是顺势收回成命,将谢希恕重新发配。</p>
他不但会得罪谢希恕手下那帮愣头青御史,还会得罪朝中其他官员。他们可不会考虑吏部尚书的难处,只会认为吏部尚书打压同僚。</p>
吏部尚书心中叹口气,谁说新皇以前是闲散王爷,初登大宝,不懂得朝堂算计。这一石二鸟之计,玩的不是挺熟嘛!</p>
皇帝可不管百官如何想,此时正待得寸进尺,他说到:“谢希恕改任琼州府,都察院便无人主持,朕…”</p>
“陛下!”皇帝还没说完,便被急匆匆出列的吏部尚书打断。他不得不打断皇帝的话,不然皇帝把新御史中丞的人选说出来,你认还是不认。认了,政事堂老大人们岂能轻饶他这个吏部尚书。不认,你难道要皇帝当朝收回圣旨。</p>
所以,他只能冒死打断皇帝的话。</p>
皇帝被打断话语,倒也没有生气,而是问道:“吴爱卿,你有何事?”</p>
吏部吴尚书答到:“回皇上,御史中丞乃是九卿之一,按照朝廷章程,其任命需经过庭推方可。”</p>
吴尚书言外之意,您可别再乱来,把吏部架在火山烤。</p>
皇帝不知有没有听懂吴尚书的言外之意,笑着说道:“你出来的正好,朕正要说此事,御史中丞,位置何其重要,不能让其空缺,朕就是提醒你们,尽快挑出人选,以便下次朝堂商议。”</p>
看到皇帝没有在乱来,吴尚书松了口气,领旨谢恩,回到原位。</p>
虽然没有达成全部的目的,皇帝也很高兴,站起来说道:“时候不早了,想必众爱卿都饿了,赐宴吧。”</p>
说完,不等众臣反应,就起身回中和殿还朝服去了。</p>
留下大眼瞪小眼的百官,还有惶恐难安的王御史和不知所措的忠顺王。</p></div>
卢非悟大声道:“皇上,小臣并未乱说,愿以项上人头担保。”</p>
皇帝说道:“你的人头值几个钱,还是自己留着吧。”</p>
然后转头看向忠顺王,说道:“王兄,这些人,攀扯太子不成,现在又来攀扯王兄,朕该如何是好?”</p>
皇帝看似在维护忠顺王,实则在责问,顺便让忠顺王表个态。。</p>
忠顺王面露苦色,犹豫半天,这才说道:“皇上,此事或许如皇上所言,是有人要攀扯本王,或许乃是府中下人私下所为,无论何种,臣全然不知,望皇上明鉴。”</p>
忠顺王选择不表态,而是直接一推干净,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p>
皇帝面对这个答案,似乎也没有失望,继续说道:“原来王兄不知,我还以为是王兄看不得太子被人欺负,私下便找人替太子奔走呢。”</p>
忠顺王连忙表示不敢:“臣乃宗室,不敢私下联络朝臣。”</p>
皇帝继续说:“既然王兄不知,便将这个孙祥叫过来,当堂问问,看是谁在指使他。夏守忠,夏守忠,人呢?”</p>
皇帝喊夏守忠去办事,喊了两声却没人答应。</p>
御座下方,一个机灵的小黄门便说道:“回皇上,夏总管去办事还未回来。”</p>
皇帝这才记起,夏守忠回安王府抓内奸去了。现在抓孙祥的事情让谁去呢?</p>
皇帝转头看了一圈,感觉没几个靠谱的,最后他只能看向戴权说道:“戴总管,此事是你查明,这抓捕孙祥的事,朕也交给你了。”</p>
皇帝当堂下令,戴权还能拒绝不成?只能领旨办事。可怜他堂堂太上皇面前的第一得宠之人,从来都是他指使别人办事,没想到现在却被新皇当做跑腿的使唤。</p>
将戴权支使出去,皇帝端端正正坐好,还伸手整理了一下冠冕。然后边面色严肃的说道:</p>
“虽然孙祥还未缉拿归案,但是,此案已然明了,乃是别有企图者作祟,于太子毫无关系。朕所言,众位爱卿以为然否?”</p>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皇帝胜券在握,没有人想在这时候搞事情。</p>
所有人齐声高喊:“圣明无过皇上”。</p>
见没有人反对,皇帝便说道:“既然各位爱卿都同意,今天的事情就到此,剩下交给刑部和大理寺处理吧。刑部尚书何在?”</p>
闻言,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出列,弯腰说道:“臣,刑部尚书赵永年,恭听圣令。”</p>
皇帝说道:“此案剩下的事情,你和沈爱卿一起办了,务必要查明真相。”</p>
沈惟严和赵永年齐声说道:</p>
“臣,领旨”</p>
这二位退下后,皇帝继续说:“谢希恕,此案乃是你力主清查,现在案情明朗,你可还有其它疑惑?”</p>
皇帝明着询问谢希恕意见,实则是把群臣目光引到此人身上。</p>
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谢希恕,其中还有几人满脸戏谑。他们可还记得,皇帝原本想将此案押后,谢希恕却来了一出死谏,逼得皇帝不得不在登基的当天,就在朝堂上审案,可谓狼狈至极。</p>
现在,皇帝在太上皇的帮助下,不但快速查清了案子,帮助太子洗脱嫌疑;还让大家都知道,太上皇对新皇是很支持的,以后谁要想利用皇帝刚登基,政务不熟,去暗中搞点东西,要好好掂量掂量了。</p>
面对大家的目光,谢希恕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镇静,一脸苦涩的弯腰回答皇帝的问题。</p>
“臣,昏聩无能。未将实情查明,便轻信他人言语,被人蛊惑,轻易上此奏折,造成现下局面。臣已经无颜面对陛下和朝中百官,请求陛下,免去臣的官职,让臣回家了此残生。”</p>
皇帝闻言,瞪了谢希恕一眼说道:“惹了事就想回家躲起来?想都别想。朕已经替你想好了去处,朕听说琼州府一年四季,温暖如夏,是个好去处,你就去那里吧。”</p>
谢希恕闻言,脸色变得苍白,几乎就和忠顺王一样摔倒在地。</p>
他没想到,自己都已经主动求去,皇帝还不打算放过自己,定要将自己论罪处理,发配琼州府。</p>
那地方,的确如皇帝说的一样,四季如夏,可也是荒蛮边疆,听说瘴气密布,蚊虫横行,中原人过去,十不存一。</p>
看样子,今天的上奏,的确把皇帝得罪狠了,不弄死自己不罢休。</p>
朝中百官,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记仇。</p>
有几个平日和谢希恕关系较好的官员,面露不忍之色。</p>
还有一些官员,欲言又止,估计是想劝谏皇帝,其中竟然有谢希恕的对头沈惟严。</p>try{ggauto();} catch(ex){}
皇帝扫视一圈,看到沈惟严后说道:“沈爱卿,你可是有话要对朕说?”</p>
沈惟严听到皇帝点到自己,一咬牙出列说道:“回皇上,臣确实有话要说。”</p>
皇帝点头到:“说吧。”</p>
沈惟严说道:“皇上,谢中丞今日上奏,虽不合时宜,却也是为了太子清誉着想,因此,臣认为,不宜对谢中丞处罚过甚,以免以后朝臣,因害怕处罚而不敢直言。”</p>
皇帝听完这段话,盯着沈惟严看了半天,看的沈惟严浑身不自在了,才把目光挪开,说道:</p>
“你沈惟严果然如传言一般,施法不严,对他谢希恕都能宽大处理。”</p>
说完这句似调侃,似警告的话,皇帝又看向大家,说道:“除了沈爱卿,你们还有谁想给谢希恕求情。”</p>
皇帝话音一落,百官中走出二人,其中一个是让涂承钰印象颇深的老泥鳅洪林。</p>
这二人出来,齐声说道:“臣,请求陛下开恩,从轻处罚谢中丞。”</p>
皇帝没有理会他们两个,又把目光看向朝堂其他人,在经过政事堂老大人们那里,目光还刻意停顿了一下,看到这群老大人们装作和无事人一样,便不再等待,说道:</p>
“还有没有人替谢希恕求情?”</p>
此时,谁也摸不准皇帝的态度,原先几个想求情的,也没不敢出面。</p>
皇帝见没人出来,便说道:“谢希恕,朕原本想重重处罚你,却没想到沈惟严能出面替你求情,他与你政见不同,朝堂上也常有争执,却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可见其人品行性情,非同一般。朕便看在他的面子上,轻饶了你,不过,琼州你还是要去,去当个琼州知府怎么样?”</p>
谢希恕还能说什么,只能领旨谢恩。</p>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众人,不由得打量起沈惟严。这位沈大人,竟然有如此排面,能一言让新皇改了旨意,莫非他已经私下偷偷靠向了皇帝?</p>
沈惟严现在也有点反应过来,自己这次求情莽撞了,好似被皇帝抓住机会利用了。他偷偷的瞄了一眼政事堂老大人们站立的位置,看到老恩师闭目养神,不关心朝堂之事的样子,心里有点发慌。</p>
此时,朝堂上还有另一人,比沈惟严还心慌,那就是吏部尚书。</p>
国朝官员,尤其是州府官员的任命,正常来说,都是吏部推荐人选,政事堂择优选人,皇帝下旨任命。</p>
即使皇帝有自己的人选,也要提前给政事堂和吏部打招呼。</p>
现在,皇帝却略过了所有的步骤,直接在朝堂上给谢希恕换了官职。</p>
吏部尚书却不能出面阻拦,因为一则,皇帝已经说出口,皇帝之言口含天宪,岂是能随意收回的。</p>
二则,谢希恕的官,是其他人求情得来的,他一旦出面阻拦,皇帝要是顺势收回成命,将谢希恕重新发配。</p>
他不但会得罪谢希恕手下那帮愣头青御史,还会得罪朝中其他官员。他们可不会考虑吏部尚书的难处,只会认为吏部尚书打压同僚。</p>
吏部尚书心中叹口气,谁说新皇以前是闲散王爷,初登大宝,不懂得朝堂算计。这一石二鸟之计,玩的不是挺熟嘛!</p>
皇帝可不管百官如何想,此时正待得寸进尺,他说到:“谢希恕改任琼州府,都察院便无人主持,朕…”</p>
“陛下!”皇帝还没说完,便被急匆匆出列的吏部尚书打断。他不得不打断皇帝的话,不然皇帝把新御史中丞的人选说出来,你认还是不认。认了,政事堂老大人们岂能轻饶他这个吏部尚书。不认,你难道要皇帝当朝收回圣旨。</p>
所以,他只能冒死打断皇帝的话。</p>
皇帝被打断话语,倒也没有生气,而是问道:“吴爱卿,你有何事?”</p>
吏部吴尚书答到:“回皇上,御史中丞乃是九卿之一,按照朝廷章程,其任命需经过庭推方可。”</p>
吴尚书言外之意,您可别再乱来,把吏部架在火山烤。</p>
皇帝不知有没有听懂吴尚书的言外之意,笑着说道:“你出来的正好,朕正要说此事,御史中丞,位置何其重要,不能让其空缺,朕就是提醒你们,尽快挑出人选,以便下次朝堂商议。”</p>
看到皇帝没有在乱来,吴尚书松了口气,领旨谢恩,回到原位。</p>
虽然没有达成全部的目的,皇帝也很高兴,站起来说道:“时候不早了,想必众爱卿都饿了,赐宴吧。”</p>
说完,不等众臣反应,就起身回中和殿还朝服去了。</p>
留下大眼瞪小眼的百官,还有惶恐难安的王御史和不知所措的忠顺王。</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