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
仙侠版水浒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七章传国玉玺…</p>
江鸿飞拿出来的这个东西,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其背螭钮五盘,钮间有小窍,用以贯组,又得玉螭首一,白如膏,亦温润,其方圆四寸,缺一角,以金镶嵌之,是为金镶玉,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p>
传国玉玺!!!</p>
有那对传国玉玺的历史了解的人知道,当时王莽篡汉时,让他的弟弟王舜去找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大怒,破口大骂王舜,拒绝交出传国玉玺。王舜一再逼迫,王政君无奈,只能把传国玉玺扔在地上,于是传国玉玺的一角便被摔坏了。王莽登基以后,重新请工匠修复了传国玉玺。工匠用黄金镶嵌的工艺补上了传国玉玺上被摔坏的缺口,从此之后这方传国玉玺也被称为金镶玉。</p>
后来传国玉玺经多次辗转流传,这个金镶玉的标志反而成为识别真假传国玉玺的记号之一。</p>
又有,汉献帝延康元年,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使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p>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到这方传国玉玺,更是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p>
根据这几个已知的特征,任谁在江鸿飞拿出来的传国玉玺上,都看不出毛病来。</p>
方腊、田虎、王庆不约而同地问:“你怎么会有此物?!!!”</p>
江鸿飞将传国玉玺放在桌上,以便方腊等人继续观看这方传国玉玺,同时说道:</p>
“我有一位兄弟,名叫时迁,绰号“鼓上蚤”,乃天下第一神偷,一年前高俅那老贼为夺取我另一個兄弟金枪手徐宁家传之宝“雁翎圈金甲”,而将徐宁兄弟刺配到沙门岛,我一方面亲起人马去沙门岛将徐宁兄弟救了回来,一方面遣时迁兄弟去将雁翎圈金甲取回来,不想时迁兄弟艺高人胆大,将东京汴梁城的达官贵胄偷了个遍,末了他还去皇宫中走一遭,给我带回来了不少礼物,其中之一便是这方传国玉玺。”</p>
听江鸿飞说完,方腊等人全都被震惊得无以复加!</p>
“时迁?”</p>
“偷玉玺?”</p>
这方传国玉玺竟然是从赵宋皇宫中偷出来的?!!!</p>
乔道清想起似乎有这么一件事,遂道:“去年八月,一个从东京来投我龙虎山的兄弟言,京城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一伙偷天的大盗,将京城的众多达官贵胄家里都偷了,后来那伙大盗竟然跑到官家禁宫中去了,也不知丢了甚么,京城禁了七日,开封府缉拿不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最终开封府尹被免职,此事也不了而了之。”</p>
李助则说:“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玉玺,送至朝廷。后经蔡京等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玉玺。哲宗大喜,号为“天授传国受命宝”,还将年号改为元符。至徽宗时,道君皇帝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p>
江鸿飞笑道:“那十方玉玺,有八方在我这里。”</p>
说话间,江鸿飞手一挥,立即就又有八方玉玺出现在桌上。</p>
这八方玉玺分别是:‘镇国宝’、‘受命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p>
这其中后六种为先帝六玺,合者是为天子八宝!</p>
这回,方腊等人完全相信,江鸿飞手上的传国玉玺是来自赵宋皇宫了,否则,江鸿飞手上不可能有这么多赵宋的玉玺。</p>
方腊等人看着那方传国玉玺不禁口干舌燥!</p>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p>
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嬴政之命,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秦之后,不少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p>
这方传国玉玺在千百年间时起时落,得者莫不以天命自居,纵然英雄如孙坚,在得此传国玉玺后,也是举止失常,拔腿就走。</p>
陈箍桶感慨:“当初宋太祖登基时,就是因为没有得到这方传国重宝,自刻受命玄玺,被天下人笑称“白版皇帝”,由此可知此物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道君皇帝失了此宝,若是传扬出去,再被人讥讽事小,若被人疯传为国运转移、气数已尽,那才是塌天的大事。”</p>
听了陈箍桶此言,方腊等人的眼睛更亮了。</p>
而且,有了这方传国玉玺,登高一呼,肯定从者如云。</p>
这么说吧,如果方腊得到了这方传国玉玺,那他的起义,绝对可以用声势浩荡来形容,而若是田虎或者王庆能得到这方传国玉玺,也肯定能让他们的实力迅速膨胀!</p>
可以说,不论谁得到这方传国玉玺,其带来的好处,都将会叫那人受用无穷。</p>
那这方传国玉玺有没有可能是假的?</p>
其实不是没有这种可能。</p>
真正的传国玉玺,当年于始皇帝南巡之时,便被掷于洞庭湖底,此事司马迁早有记载。</p>
沉玺八年之后,假托水神进献那方玉玺,很可能是李斯伪制的!</p>
若真论其真假,秦后流传之传国玉玺,可能都是伪造之物!</p>
退一步说,这方传国玉玺就算当年真被打捞起来,但经过千百年里的沉浮,也难辨其真假了。</p>
而这方传国玉玺最近一回失踪,就要数二百多年前李从珂怀此玺登玄武楼自焚。</p>
故而这方传国玉玺的来历就更显可疑!</p>
当然,这只是纯粹从玉玺的本身真假来看,至于其它意义,就不是简单一句真假可以囊括的!</p>
而且,这方传国玉玺当初在宋哲宗朝出现时,朝野有识之士就多疑其伪。</p>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方传国玉玺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琱法中绝,真不似当今之物。</p>
因此,就算这方传国玉玺是假的,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仿制出来的。</p>
好吧。</p>
其实无论眼前这方传国玉玺本质上是真是假,都无关紧要!</p>
因为它已然经蔡京十三位赵宋王朝的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为始皇帝所制传国玉玺,换而言之,官方已经认定了这方传国玉玺是真的。</p>
而江鸿飞的这方传国玉玺,就是赵宋王朝官方认定的那方。</p>
所以,即便这方传国玉玺本质上是假的,现在也变成是真的了,天下人也认为这方传国玉玺是真的。</p>
田虎的大眼珠子转了转,随即伸手就去抓传国玉玺,同时他嘴上说道:“贤弟用传国玉玺换河北一事,俺答应了!”</p>
就在田虎即将碰到传国玉玺的一霎那,江鸿飞一把就抓住了田虎的手腕,下一瞬间,传国玉玺连同那八方玉玺全都消失不见了。</p>try{ggauto();} catch(ex){}
见此,田虎沉着脸道:“怎么,贤弟莫非出尔反尔?”</p>
江鸿飞笑着说:“话还没说清楚,兄长急甚么?”</p>
江鸿飞又给田虎吃了一个定心丸:“放心,我江衍行走江湖这些年来,何曾说话不做数过?”</p>
想到江鸿飞良好的口碑,田虎压下他心中的急切,说道:“你想说清楚甚么?”</p>
江鸿飞说:“我若将这传国玉玺给你,在赵宋彻底灭亡之前,你及你的人不可来河北,包括河北东路的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沧州、清州、雄州、棣州、滨州、德州、博州、冀州、莫州、霸州、恩州、永静军、信安军、保定军,以及河北西路的真定府、怀州、卫州、相州、磁州、洺州、邢州、赵州、深州、祁州、定州、保州、广信军、安肃军、顺安军、永宁军、安利军。”</p>
田虎这个人太不准了,因此江鸿飞必须得将话跟他说得清清楚楚,省得他钻空子。</p>
田虎很痛快地就答应道:“行,我答应你。”</p>
江鸿飞没出声。</p>
田虎知道,江鸿飞这是不信他,所以他伸出三根手指发誓道:“我田虎发誓,江衍贤弟若将传国玉玺给我,在赵宋彻底灭亡之前,我及我手下的人绝不来河北,绝不染指江衍贤弟刚刚说得那些州县,若违此誓,教我田虎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p>
听田虎发完誓,江鸿飞才将传国玉玺又拿了出来。</p>
王庆见了,劝道:“兄长,三思啊!”</p>
江鸿飞看向王庆。</p>
王庆立马说道:“只要兄长将传国玉玺给小弟,小弟愿意出兵帮兄长灭掉田胖子,河东之地小弟寸土不取,尽归兄长所有,将来你我两家画大河而治,如何?”</p>
王庆此言一出,不等田虎发怒,方腊就先阴沉着脸说:“王骚!你是真没将我摩尼教放在眼里啊,甚么教伱与江衍贤弟画大河而治?那我摩尼教呢?”</p>
王庆反应很快,他立马就补救道:“我是说,我中路与江衍兄长画大河而治,你东路继续你与江衍兄长定好的画大江而治,我们互不干涉,我说这话有错吗?”</p>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南下,主要有三大路线。第一条是东线,走江淮平原到长江下游,直抵江南;第二条是中线,走南阳,襄阳,荆州,到长江中游;第三条是西线,走关中,汉中到蜀地,然后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合围江南。</p>
如果按这三条线划分,王庆补救得并没有问题,方腊也说不出什么。</p>
方腊转过头去,也劝江鸿飞:“江衍贤弟,传国玉玺乃至宝,岂可轻易送人,你慎重啊!”</p>
其实,方腊也想要传国玉玺,只是还没起事的他,毫无筹码,又没法从江鸿飞手上抢走传国玉玺,所以他只能希望并不看重传国玉玺的江鸿飞可以再保管一段时间传国玉玺,等他有筹码了之后,再跟江鸿飞换走传国玉玺。</p>
不想,虽然王庆和方腊都阻止江鸿飞将传国玉玺交给田虎,但江鸿飞还是将传国玉玺送到田虎面前,说道:“人无信不立。且田虎兄长处于四困之地,赵宋西军又确实难敌,他若无传国玉玺增势,安能向西发展?”</p>
田虎反应非常快,他一把就抢过传国玉玺,并将之塞入怀中,然后才说:“还是江衍贤弟大气!不像某两个看不得人好的小人!”</p>
方腊和王庆知道田虎在骂他们,可是他们先挡田虎的好事的,田虎骂他们,他们也得听着。</p>
不然双方就动手。</p>
当然,前提是,江鸿飞让他们动手。</p>
而很显然,江鸿飞不可能让他们动手。</p>
所以,方腊和王庆只能不约而同地重“哼”了一声!</p>
田虎也不理方腊和王庆这两个明显在嫉妒他的家伙,而是豪气干云地对江鸿飞说:“贤弟放心,我回龙虎山后,立即做准备,过了年我便过黄河向陕西发展,赵宋西军我田虎为大家挡了!”</p>
这其实正是江鸿飞将传国玉玺给田虎的真正原因。</p>
赵宋西军太难缠了,仅凭现在的田虎,想挡住赵宋西军,哪怕是被赵佶君臣调走一半精锐的赵宋西军,都不可能。</p>
而田虎要是靠着传国玉玺壮大一波,那情况可能就大不同了。</p>
见江鸿飞真将传国玉玺给了田虎,方腊和王庆惋惜不已,两人都在想用什么办法能将传国玉玺从田虎那里抢过来?</p>
这时,江鸿飞手一翻,那方“受命宝”玉玺出现在了江鸿飞的手上。</p>
江鸿飞边把玩着“受命宝”玉玺,边对王庆说:“贤弟,我用这方玉玺跟你换江州如何?”</p>
这方“受命宝”玉玺的名头远没有传国玉玺大,但它是赵匡胤刻的那方“受命”玄玺,如果按照赵宋王朝的礼法,实际上“受命宝”玉玺才代表赵宋王朝的传承。</p>
王庆如果获得这方“受命宝”玉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也是天命所归。</p>
老实说,用江州换这方“受命宝”玉玺,王庆也说不上他是赚是赔。</p>
可王庆想到,田虎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传出去了之后,到时候三山五岳的好汉竞相去投,他要是没有一个托词,只怕他手下那些联系并不紧密的山头、强人也会去投田虎。</p>
再加上,王庆就算是将江州给了江鸿飞,他也还有洪州,照样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去攻打东南。</p>
所以王庆说:“兄长只要保证,这江州不给方妖,小弟便跟兄长换了。”</p>
江鸿飞说:“我只能跟你保证,在赵宋灭亡前,我不会轻易将江州给任何人。”</p>
接着,江鸿飞就补充道:“我之所以将传国玉玺让给田虎兄长,之所以跟你要江州,都是希望我们四家不要内耗,先齐心协力灭宋,如果你们不违反这个大原则,在赵宋被我们灭掉前,我不会跟你们三家中的任何一家为敌,而如果谁想破坏这个大原则,我肯定会帮守这个大原则的人打不守这个大原则的人。”</p>
明白江鸿飞是什么意思了之后,王庆又权衡了一下利弊,然后说道:“好,我换!”</p>
见江州落到了江鸿飞的手上,王庆肯定有所收敛,方腊也长出了一口气。</p>
——这样,方腊就可以安心起义了。</p>
至于将来怎么从江鸿飞手上拿到江州或者怎么从王庆手上夺取洪州,那将来再说好了。</p>
让方腊万万没想到的是,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江鸿飞竟然将那方‘皇帝之宝’玉玺悄悄地塞到了他的手上。</p>
方腊大喜过望!</p>
同时,方腊越发地觉得,他将方百花和方金芝嫁给江鸿飞跟江鸿飞联合在一起,是他最英明的选择。</p>
而等方腊、田虎、王庆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之后,江鸿飞手一挥,传国玉玺和天子八宝,竟然一个不少地又出现在了桌子上……</p>
……</p>
</p></div>
江鸿飞拿出来的这个东西,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其背螭钮五盘,钮间有小窍,用以贯组,又得玉螭首一,白如膏,亦温润,其方圆四寸,缺一角,以金镶嵌之,是为金镶玉,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p>
传国玉玺!!!</p>
有那对传国玉玺的历史了解的人知道,当时王莽篡汉时,让他的弟弟王舜去找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大怒,破口大骂王舜,拒绝交出传国玉玺。王舜一再逼迫,王政君无奈,只能把传国玉玺扔在地上,于是传国玉玺的一角便被摔坏了。王莽登基以后,重新请工匠修复了传国玉玺。工匠用黄金镶嵌的工艺补上了传国玉玺上被摔坏的缺口,从此之后这方传国玉玺也被称为金镶玉。</p>
后来传国玉玺经多次辗转流传,这个金镶玉的标志反而成为识别真假传国玉玺的记号之一。</p>
又有,汉献帝延康元年,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使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p>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到这方传国玉玺,更是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p>
根据这几个已知的特征,任谁在江鸿飞拿出来的传国玉玺上,都看不出毛病来。</p>
方腊、田虎、王庆不约而同地问:“你怎么会有此物?!!!”</p>
江鸿飞将传国玉玺放在桌上,以便方腊等人继续观看这方传国玉玺,同时说道:</p>
“我有一位兄弟,名叫时迁,绰号“鼓上蚤”,乃天下第一神偷,一年前高俅那老贼为夺取我另一個兄弟金枪手徐宁家传之宝“雁翎圈金甲”,而将徐宁兄弟刺配到沙门岛,我一方面亲起人马去沙门岛将徐宁兄弟救了回来,一方面遣时迁兄弟去将雁翎圈金甲取回来,不想时迁兄弟艺高人胆大,将东京汴梁城的达官贵胄偷了个遍,末了他还去皇宫中走一遭,给我带回来了不少礼物,其中之一便是这方传国玉玺。”</p>
听江鸿飞说完,方腊等人全都被震惊得无以复加!</p>
“时迁?”</p>
“偷玉玺?”</p>
这方传国玉玺竟然是从赵宋皇宫中偷出来的?!!!</p>
乔道清想起似乎有这么一件事,遂道:“去年八月,一个从东京来投我龙虎山的兄弟言,京城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一伙偷天的大盗,将京城的众多达官贵胄家里都偷了,后来那伙大盗竟然跑到官家禁宫中去了,也不知丢了甚么,京城禁了七日,开封府缉拿不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最终开封府尹被免职,此事也不了而了之。”</p>
李助则说:“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玉玺,送至朝廷。后经蔡京等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玉玺。哲宗大喜,号为“天授传国受命宝”,还将年号改为元符。至徽宗时,道君皇帝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p>
江鸿飞笑道:“那十方玉玺,有八方在我这里。”</p>
说话间,江鸿飞手一挥,立即就又有八方玉玺出现在桌上。</p>
这八方玉玺分别是:‘镇国宝’、‘受命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p>
这其中后六种为先帝六玺,合者是为天子八宝!</p>
这回,方腊等人完全相信,江鸿飞手上的传国玉玺是来自赵宋皇宫了,否则,江鸿飞手上不可能有这么多赵宋的玉玺。</p>
方腊等人看着那方传国玉玺不禁口干舌燥!</p>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p>
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嬴政之命,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秦之后,不少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p>
这方传国玉玺在千百年间时起时落,得者莫不以天命自居,纵然英雄如孙坚,在得此传国玉玺后,也是举止失常,拔腿就走。</p>
陈箍桶感慨:“当初宋太祖登基时,就是因为没有得到这方传国重宝,自刻受命玄玺,被天下人笑称“白版皇帝”,由此可知此物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道君皇帝失了此宝,若是传扬出去,再被人讥讽事小,若被人疯传为国运转移、气数已尽,那才是塌天的大事。”</p>
听了陈箍桶此言,方腊等人的眼睛更亮了。</p>
而且,有了这方传国玉玺,登高一呼,肯定从者如云。</p>
这么说吧,如果方腊得到了这方传国玉玺,那他的起义,绝对可以用声势浩荡来形容,而若是田虎或者王庆能得到这方传国玉玺,也肯定能让他们的实力迅速膨胀!</p>
可以说,不论谁得到这方传国玉玺,其带来的好处,都将会叫那人受用无穷。</p>
那这方传国玉玺有没有可能是假的?</p>
其实不是没有这种可能。</p>
真正的传国玉玺,当年于始皇帝南巡之时,便被掷于洞庭湖底,此事司马迁早有记载。</p>
沉玺八年之后,假托水神进献那方玉玺,很可能是李斯伪制的!</p>
若真论其真假,秦后流传之传国玉玺,可能都是伪造之物!</p>
退一步说,这方传国玉玺就算当年真被打捞起来,但经过千百年里的沉浮,也难辨其真假了。</p>
而这方传国玉玺最近一回失踪,就要数二百多年前李从珂怀此玺登玄武楼自焚。</p>
故而这方传国玉玺的来历就更显可疑!</p>
当然,这只是纯粹从玉玺的本身真假来看,至于其它意义,就不是简单一句真假可以囊括的!</p>
而且,这方传国玉玺当初在宋哲宗朝出现时,朝野有识之士就多疑其伪。</p>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方传国玉玺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琱法中绝,真不似当今之物。</p>
因此,就算这方传国玉玺是假的,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仿制出来的。</p>
好吧。</p>
其实无论眼前这方传国玉玺本质上是真是假,都无关紧要!</p>
因为它已然经蔡京十三位赵宋王朝的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为始皇帝所制传国玉玺,换而言之,官方已经认定了这方传国玉玺是真的。</p>
而江鸿飞的这方传国玉玺,就是赵宋王朝官方认定的那方。</p>
所以,即便这方传国玉玺本质上是假的,现在也变成是真的了,天下人也认为这方传国玉玺是真的。</p>
田虎的大眼珠子转了转,随即伸手就去抓传国玉玺,同时他嘴上说道:“贤弟用传国玉玺换河北一事,俺答应了!”</p>
就在田虎即将碰到传国玉玺的一霎那,江鸿飞一把就抓住了田虎的手腕,下一瞬间,传国玉玺连同那八方玉玺全都消失不见了。</p>try{ggauto();} catch(ex){}
见此,田虎沉着脸道:“怎么,贤弟莫非出尔反尔?”</p>
江鸿飞笑着说:“话还没说清楚,兄长急甚么?”</p>
江鸿飞又给田虎吃了一个定心丸:“放心,我江衍行走江湖这些年来,何曾说话不做数过?”</p>
想到江鸿飞良好的口碑,田虎压下他心中的急切,说道:“你想说清楚甚么?”</p>
江鸿飞说:“我若将这传国玉玺给你,在赵宋彻底灭亡之前,你及你的人不可来河北,包括河北东路的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沧州、清州、雄州、棣州、滨州、德州、博州、冀州、莫州、霸州、恩州、永静军、信安军、保定军,以及河北西路的真定府、怀州、卫州、相州、磁州、洺州、邢州、赵州、深州、祁州、定州、保州、广信军、安肃军、顺安军、永宁军、安利军。”</p>
田虎这个人太不准了,因此江鸿飞必须得将话跟他说得清清楚楚,省得他钻空子。</p>
田虎很痛快地就答应道:“行,我答应你。”</p>
江鸿飞没出声。</p>
田虎知道,江鸿飞这是不信他,所以他伸出三根手指发誓道:“我田虎发誓,江衍贤弟若将传国玉玺给我,在赵宋彻底灭亡之前,我及我手下的人绝不来河北,绝不染指江衍贤弟刚刚说得那些州县,若违此誓,教我田虎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p>
听田虎发完誓,江鸿飞才将传国玉玺又拿了出来。</p>
王庆见了,劝道:“兄长,三思啊!”</p>
江鸿飞看向王庆。</p>
王庆立马说道:“只要兄长将传国玉玺给小弟,小弟愿意出兵帮兄长灭掉田胖子,河东之地小弟寸土不取,尽归兄长所有,将来你我两家画大河而治,如何?”</p>
王庆此言一出,不等田虎发怒,方腊就先阴沉着脸说:“王骚!你是真没将我摩尼教放在眼里啊,甚么教伱与江衍贤弟画大河而治?那我摩尼教呢?”</p>
王庆反应很快,他立马就补救道:“我是说,我中路与江衍兄长画大河而治,你东路继续你与江衍兄长定好的画大江而治,我们互不干涉,我说这话有错吗?”</p>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南下,主要有三大路线。第一条是东线,走江淮平原到长江下游,直抵江南;第二条是中线,走南阳,襄阳,荆州,到长江中游;第三条是西线,走关中,汉中到蜀地,然后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合围江南。</p>
如果按这三条线划分,王庆补救得并没有问题,方腊也说不出什么。</p>
方腊转过头去,也劝江鸿飞:“江衍贤弟,传国玉玺乃至宝,岂可轻易送人,你慎重啊!”</p>
其实,方腊也想要传国玉玺,只是还没起事的他,毫无筹码,又没法从江鸿飞手上抢走传国玉玺,所以他只能希望并不看重传国玉玺的江鸿飞可以再保管一段时间传国玉玺,等他有筹码了之后,再跟江鸿飞换走传国玉玺。</p>
不想,虽然王庆和方腊都阻止江鸿飞将传国玉玺交给田虎,但江鸿飞还是将传国玉玺送到田虎面前,说道:“人无信不立。且田虎兄长处于四困之地,赵宋西军又确实难敌,他若无传国玉玺增势,安能向西发展?”</p>
田虎反应非常快,他一把就抢过传国玉玺,并将之塞入怀中,然后才说:“还是江衍贤弟大气!不像某两个看不得人好的小人!”</p>
方腊和王庆知道田虎在骂他们,可是他们先挡田虎的好事的,田虎骂他们,他们也得听着。</p>
不然双方就动手。</p>
当然,前提是,江鸿飞让他们动手。</p>
而很显然,江鸿飞不可能让他们动手。</p>
所以,方腊和王庆只能不约而同地重“哼”了一声!</p>
田虎也不理方腊和王庆这两个明显在嫉妒他的家伙,而是豪气干云地对江鸿飞说:“贤弟放心,我回龙虎山后,立即做准备,过了年我便过黄河向陕西发展,赵宋西军我田虎为大家挡了!”</p>
这其实正是江鸿飞将传国玉玺给田虎的真正原因。</p>
赵宋西军太难缠了,仅凭现在的田虎,想挡住赵宋西军,哪怕是被赵佶君臣调走一半精锐的赵宋西军,都不可能。</p>
而田虎要是靠着传国玉玺壮大一波,那情况可能就大不同了。</p>
见江鸿飞真将传国玉玺给了田虎,方腊和王庆惋惜不已,两人都在想用什么办法能将传国玉玺从田虎那里抢过来?</p>
这时,江鸿飞手一翻,那方“受命宝”玉玺出现在了江鸿飞的手上。</p>
江鸿飞边把玩着“受命宝”玉玺,边对王庆说:“贤弟,我用这方玉玺跟你换江州如何?”</p>
这方“受命宝”玉玺的名头远没有传国玉玺大,但它是赵匡胤刻的那方“受命”玄玺,如果按照赵宋王朝的礼法,实际上“受命宝”玉玺才代表赵宋王朝的传承。</p>
王庆如果获得这方“受命宝”玉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也是天命所归。</p>
老实说,用江州换这方“受命宝”玉玺,王庆也说不上他是赚是赔。</p>
可王庆想到,田虎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传出去了之后,到时候三山五岳的好汉竞相去投,他要是没有一个托词,只怕他手下那些联系并不紧密的山头、强人也会去投田虎。</p>
再加上,王庆就算是将江州给了江鸿飞,他也还有洪州,照样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去攻打东南。</p>
所以王庆说:“兄长只要保证,这江州不给方妖,小弟便跟兄长换了。”</p>
江鸿飞说:“我只能跟你保证,在赵宋灭亡前,我不会轻易将江州给任何人。”</p>
接着,江鸿飞就补充道:“我之所以将传国玉玺让给田虎兄长,之所以跟你要江州,都是希望我们四家不要内耗,先齐心协力灭宋,如果你们不违反这个大原则,在赵宋被我们灭掉前,我不会跟你们三家中的任何一家为敌,而如果谁想破坏这个大原则,我肯定会帮守这个大原则的人打不守这个大原则的人。”</p>
明白江鸿飞是什么意思了之后,王庆又权衡了一下利弊,然后说道:“好,我换!”</p>
见江州落到了江鸿飞的手上,王庆肯定有所收敛,方腊也长出了一口气。</p>
——这样,方腊就可以安心起义了。</p>
至于将来怎么从江鸿飞手上拿到江州或者怎么从王庆手上夺取洪州,那将来再说好了。</p>
让方腊万万没想到的是,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江鸿飞竟然将那方‘皇帝之宝’玉玺悄悄地塞到了他的手上。</p>
方腊大喜过望!</p>
同时,方腊越发地觉得,他将方百花和方金芝嫁给江鸿飞跟江鸿飞联合在一起,是他最英明的选择。</p>
而等方腊、田虎、王庆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之后,江鸿飞手一挥,传国玉玺和天子八宝,竟然一个不少地又出现在了桌子上……</p>
……</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