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领证啦!
“姐,你们一家住到人家家里要注意一些,他这个房子不算是国家分配的公房,是他的私房,所以他是有权力把房子收回去的。”</p>
“尤其是现在姐夫跟妞妞还没有京城户口,在这边属于黑户。”</p>
“等过几天忙完了,姐夫你先回东北,首先把你的工作关系调动一下,要不然,你在这边根本留不住。”</p>
李长河在路上,冲着李晓君一家仔细的叮嘱说道。</p>
陈爱国的工作不是李长河帮忙找的,而是沈玉秀帮忙找的,是学校后勤上面的一个代班岗。</p>
所谓代班岗,就是岗位上是别人的名号,他代替别人上班,算是临时工的一种,但是待遇比临时工要好一些。</p>
这种代班岗,一般来说,就是城镇职工家里突然空缺出了工作岗位,但是对方家里的人还不够年龄接班这种,所以中间为了保住岗位,采取的一种临时顶替措施。</p>
这种岗位一般都是私下交易,而且安排的都是无足轻重的工作,不影响大局。</p>
这种情况下,上面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反对阻止,保留岗位的人家继续领工资待遇,然后将工资待遇分一部分给代班的人。</p>
拥有代班岗位的人找代班人员的时候往往喜欢找农村人,因为农村人没有商品粮户口,他想留在城里只能靠这个岗位,好拿捏。</p>
相比之下,城里有商品粮户口的无业者则是很容易借着代班岗转正乃至偷岗,而且待遇也更高。</p>
可即便是待遇低,很多农村人对这种代班岗也是趋之若笃,因为这年头城里的工作随便做点都比乡下好。</p>
陈爱国这个岗位,沈玉秀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毕竟这年头谁没几个穷亲戚啊,有的人更乐意找自己的乡下亲属。</p>
沈玉秀跟人家谈的是工资不要,各种票据和生活物资陈爱国只拿一半,才把这個岗位谈了下来。</p>
钱老李家不缺,缺的是票,因为这年头很多物资口粮都是按人头定的分量。</p>
这个年代的粮票分配,一是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其次就是按照劳动工种分类。</p>
比如说重体力劳动者一个月能分到54斤,但是大部分成年人一个月就30斤的定额。</p>
这个跟级别的关系不是很大,即便李立山两口子都在学校,也很难有多余的口粮。</p>
更何况还是陈爱国和妞妞两张嘴。</p>
现在有了这个代班岗,哪怕到手的粮食少一点,李长河再给点全国粮票帮他补一下,日常生活就没什么问题的。</p>
按照李长河的记忆,再坚持一年,明年京城好像就出现议价粮了,能拿钱买粮,那就更没问题了。</p>
毕竟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p>
其实李长河也想过看能不能帮陈爱国和妞妞农转非,可是在研究了政策以后发现,太难了。</p>
1977年11月出台的户籍政策,给城镇商品粮户口和农业户口之间划上了一道天堑。</p>
而京城,魔都,津城这三个城市的商品粮户口,跟其他城市比,又在天堑的上面继续加了好几道天堑。</p>
前世看到很多年代文里那些主角轻轻松松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李长河还不觉得有什么。</p>
但是现在真实研究了以后,他觉得全都是扯淡,尤其是京津海三地的户口,难度实在是太大了。</p>
1977年新出的《户口迁移规定》几乎锁死了所有农转非的渠道。</p>
以婚姻为例,以前孩子的户口随母亲户口迁移,但是77年的新规定明确说了,农村户口跟城镇户口人员结合的婚姻,生育子女一律农村户口。</p>
也就是说即便是李晓君转成商品粮户口,她的女儿也只能是农业户口,不能跟着她成为城镇户口,陈爱国也只能继续维持农业户口属性,变不成城镇户口。</p>
除非陈爱国变成残废,然后家里亲属全死光了,丧失自理能力,只能靠李晓君照顾,这种可以。</p>
此外,去年还规定,农业户口人员一律不得无故脱离劳动,一经发现,永远取消户口迁移资格。</p>try{ggauto();} catch(ex){}
像陈爱国这种正常来说,只能是开具介绍信证明送老婆来学校,送完之后他得立刻返回农村,不能随意出来,得继续留在农村干活。</p>
要是他偷偷滞留京城,当地遣返不说,GA会立刻取消他农转非的资格,一辈子留在农村,再也没有转成城镇户口的机会。</p>
当然,有人说可以通过职工招录获得京城户口,但是李长河在研究了条件之后,只能说你想的太简单了。</p>
这个年代,职工招录优先城镇户口,想农村户口录取也行,一个是有特殊职业技能,另一个就是拿过全国劳模。</p>
特殊职业技能就是比如说开车,这个年代就是特殊职业技能。</p>
李长河倒是会开车,可问题是这个年代,他去哪里弄车教陈爱国呢?</p>
这两个,哪个都很难实现,而且即便有技能或者劳模荣誉,你想农转非还有一条就是得靠留京指标的。</p>
也就是说,符合了政策还不算,你还得等到有空余的指标才行。</p>
如今全国的指标数据,是不超过当地非农业人口的1.5%。</p>
京城农转非的指标不是没有,可是这个指标数额太少,尤其是今年,光大学生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他们能留城农转非的名额就是从这个指标出。</p>
剩下的另一部分分给各单位,但是各单位也只有举荐权,最后的审核权在GA,GA有专门的户籍民警,实地考察,确认你的真实状况。</p>
而且GA还不是自己审核,要跟粮食,劳动,人事,民政等多个部门联合审批,只要有一环不通过,就没戏。</p>
也难怪未来为了回城会那么多离婚的,因为这年头回城难度确实大,尤其是京津海三地。</p>
不过李长河估计这种天堑难度大概也就持续一两年,毕竟随着大规模的人员回城,这种锁死渠道的方法根本不可取。</p>
而且他记得八十年代以后农转非好像就没那么严格了。</p>
“等你结完婚,我就回去。”</p>
陈爱国这时候瓮声瓮气的说道,他没想到,丈母娘沈玉秀还帮他安排了工作。</p>
带着李晓君一家来到了四合院,给引荐了一番之后,李晓君一家就打扫起了另一间厢房。</p>
另一间厢房跟李长河那个屋一样大,也有床桌子什么的,只要收拾干净了,直接铺床入住就行。</p>
李长河又把自己屋里的炉子搬到了这屋,接通烟道,帮李晓君一家收拾好。</p>
然后,李长河就离开了。</p>
一眨眼,时间来到了1978年的2月19,距离李长河开学没几天了。</p>
这一天周末,宜结婚,安床,祈福,求子。</p>
一大清早,李长河和朱啉就拿着早已经准备好的各种材料,然后去了中关村公社。</p>
这个时代结婚登记的地方在G委会下面各大公社,公社里面有专门的婚姻登记员。</p>
但是实际流程并不是说去了就登记这么简单。</p>
这个年代的婚姻登记,要婚姻登记员和计划生育,妇联,G青团等部门共同审查,包括晚婚年龄这些。</p>
不过李长河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朱啉更不用说,妥妥的晚婚了。</p>
两个人的登记很顺利,就是结婚证跟李长河后世想的不太一样,也没有贴照片的地方。</p>
上面只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和年龄,然后就是时间。</p>
这年头,结婚证还不是全国统一,各地有各地独有的结婚证。</p>
领完证之后,李长河跟朱啉此刻就结成合法夫妻了。</p>
从公社走出,李长河看着自己手里的结婚证明,再看了看旁边的朱啉,李长河此刻好像在梦幻中一样。</p>
前世大名鼎鼎的女儿国主朱啉,今天终于成了他合法的妻子。</p>
这感觉,真的是太棒了!</p></div>
“尤其是现在姐夫跟妞妞还没有京城户口,在这边属于黑户。”</p>
“等过几天忙完了,姐夫你先回东北,首先把你的工作关系调动一下,要不然,你在这边根本留不住。”</p>
李长河在路上,冲着李晓君一家仔细的叮嘱说道。</p>
陈爱国的工作不是李长河帮忙找的,而是沈玉秀帮忙找的,是学校后勤上面的一个代班岗。</p>
所谓代班岗,就是岗位上是别人的名号,他代替别人上班,算是临时工的一种,但是待遇比临时工要好一些。</p>
这种代班岗,一般来说,就是城镇职工家里突然空缺出了工作岗位,但是对方家里的人还不够年龄接班这种,所以中间为了保住岗位,采取的一种临时顶替措施。</p>
这种岗位一般都是私下交易,而且安排的都是无足轻重的工作,不影响大局。</p>
这种情况下,上面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反对阻止,保留岗位的人家继续领工资待遇,然后将工资待遇分一部分给代班的人。</p>
拥有代班岗位的人找代班人员的时候往往喜欢找农村人,因为农村人没有商品粮户口,他想留在城里只能靠这个岗位,好拿捏。</p>
相比之下,城里有商品粮户口的无业者则是很容易借着代班岗转正乃至偷岗,而且待遇也更高。</p>
可即便是待遇低,很多农村人对这种代班岗也是趋之若笃,因为这年头城里的工作随便做点都比乡下好。</p>
陈爱国这个岗位,沈玉秀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毕竟这年头谁没几个穷亲戚啊,有的人更乐意找自己的乡下亲属。</p>
沈玉秀跟人家谈的是工资不要,各种票据和生活物资陈爱国只拿一半,才把这個岗位谈了下来。</p>
钱老李家不缺,缺的是票,因为这年头很多物资口粮都是按人头定的分量。</p>
这个年代的粮票分配,一是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其次就是按照劳动工种分类。</p>
比如说重体力劳动者一个月能分到54斤,但是大部分成年人一个月就30斤的定额。</p>
这个跟级别的关系不是很大,即便李立山两口子都在学校,也很难有多余的口粮。</p>
更何况还是陈爱国和妞妞两张嘴。</p>
现在有了这个代班岗,哪怕到手的粮食少一点,李长河再给点全国粮票帮他补一下,日常生活就没什么问题的。</p>
按照李长河的记忆,再坚持一年,明年京城好像就出现议价粮了,能拿钱买粮,那就更没问题了。</p>
毕竟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p>
其实李长河也想过看能不能帮陈爱国和妞妞农转非,可是在研究了政策以后发现,太难了。</p>
1977年11月出台的户籍政策,给城镇商品粮户口和农业户口之间划上了一道天堑。</p>
而京城,魔都,津城这三个城市的商品粮户口,跟其他城市比,又在天堑的上面继续加了好几道天堑。</p>
前世看到很多年代文里那些主角轻轻松松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李长河还不觉得有什么。</p>
但是现在真实研究了以后,他觉得全都是扯淡,尤其是京津海三地的户口,难度实在是太大了。</p>
1977年新出的《户口迁移规定》几乎锁死了所有农转非的渠道。</p>
以婚姻为例,以前孩子的户口随母亲户口迁移,但是77年的新规定明确说了,农村户口跟城镇户口人员结合的婚姻,生育子女一律农村户口。</p>
也就是说即便是李晓君转成商品粮户口,她的女儿也只能是农业户口,不能跟着她成为城镇户口,陈爱国也只能继续维持农业户口属性,变不成城镇户口。</p>
除非陈爱国变成残废,然后家里亲属全死光了,丧失自理能力,只能靠李晓君照顾,这种可以。</p>
此外,去年还规定,农业户口人员一律不得无故脱离劳动,一经发现,永远取消户口迁移资格。</p>try{ggauto();} catch(ex){}
像陈爱国这种正常来说,只能是开具介绍信证明送老婆来学校,送完之后他得立刻返回农村,不能随意出来,得继续留在农村干活。</p>
要是他偷偷滞留京城,当地遣返不说,GA会立刻取消他农转非的资格,一辈子留在农村,再也没有转成城镇户口的机会。</p>
当然,有人说可以通过职工招录获得京城户口,但是李长河在研究了条件之后,只能说你想的太简单了。</p>
这个年代,职工招录优先城镇户口,想农村户口录取也行,一个是有特殊职业技能,另一个就是拿过全国劳模。</p>
特殊职业技能就是比如说开车,这个年代就是特殊职业技能。</p>
李长河倒是会开车,可问题是这个年代,他去哪里弄车教陈爱国呢?</p>
这两个,哪个都很难实现,而且即便有技能或者劳模荣誉,你想农转非还有一条就是得靠留京指标的。</p>
也就是说,符合了政策还不算,你还得等到有空余的指标才行。</p>
如今全国的指标数据,是不超过当地非农业人口的1.5%。</p>
京城农转非的指标不是没有,可是这个指标数额太少,尤其是今年,光大学生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他们能留城农转非的名额就是从这个指标出。</p>
剩下的另一部分分给各单位,但是各单位也只有举荐权,最后的审核权在GA,GA有专门的户籍民警,实地考察,确认你的真实状况。</p>
而且GA还不是自己审核,要跟粮食,劳动,人事,民政等多个部门联合审批,只要有一环不通过,就没戏。</p>
也难怪未来为了回城会那么多离婚的,因为这年头回城难度确实大,尤其是京津海三地。</p>
不过李长河估计这种天堑难度大概也就持续一两年,毕竟随着大规模的人员回城,这种锁死渠道的方法根本不可取。</p>
而且他记得八十年代以后农转非好像就没那么严格了。</p>
“等你结完婚,我就回去。”</p>
陈爱国这时候瓮声瓮气的说道,他没想到,丈母娘沈玉秀还帮他安排了工作。</p>
带着李晓君一家来到了四合院,给引荐了一番之后,李晓君一家就打扫起了另一间厢房。</p>
另一间厢房跟李长河那个屋一样大,也有床桌子什么的,只要收拾干净了,直接铺床入住就行。</p>
李长河又把自己屋里的炉子搬到了这屋,接通烟道,帮李晓君一家收拾好。</p>
然后,李长河就离开了。</p>
一眨眼,时间来到了1978年的2月19,距离李长河开学没几天了。</p>
这一天周末,宜结婚,安床,祈福,求子。</p>
一大清早,李长河和朱啉就拿着早已经准备好的各种材料,然后去了中关村公社。</p>
这个时代结婚登记的地方在G委会下面各大公社,公社里面有专门的婚姻登记员。</p>
但是实际流程并不是说去了就登记这么简单。</p>
这个年代的婚姻登记,要婚姻登记员和计划生育,妇联,G青团等部门共同审查,包括晚婚年龄这些。</p>
不过李长河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朱啉更不用说,妥妥的晚婚了。</p>
两个人的登记很顺利,就是结婚证跟李长河后世想的不太一样,也没有贴照片的地方。</p>
上面只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和年龄,然后就是时间。</p>
这年头,结婚证还不是全国统一,各地有各地独有的结婚证。</p>
领完证之后,李长河跟朱啉此刻就结成合法夫妻了。</p>
从公社走出,李长河看着自己手里的结婚证明,再看了看旁边的朱啉,李长河此刻好像在梦幻中一样。</p>
前世大名鼎鼎的女儿国主朱啉,今天终于成了他合法的妻子。</p>
这感觉,真的是太棒了!</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