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是站是卧
那小监飞快起身,麻利地解下身上披衫、束口袴,并除去木屐,陈滢招手唤来一个吏员,拿托盘装起三件衣物。
她首先拿起最大的披衫,转圈儿展示给众人看,旋即返身面朝堂前:“三位大人请看这件披衫,尤其请注意一下这上头的血迹。”
随后,她取出布袋中乔小弟的披衫,两手各执一件,高高举起,面上笑容古怪:“民女想要问一问大人们,这两件披衫上的血迹,相同么?”
“很不同。”赵无咎很快便给出了答案,就像个最好的应和者,有问必答,不偏不倚。
他指着乔小弟的披衫道:“这件衣衫之上,血迹遍布,下摆处亦沾染了很多。”他又指指小监才解下的那件:“这件却仅后背有大块血迹,而下摆则是干净的。”
“木屐与束口袴也不一样。”徐元鲁接下话头,视线扫过托盘上剩余衣物,目光锐利:“乔小弟的木屐后跟、束口袴后部,皆有血迹,而托盘中两件,则干净如新。”
“两位大人目光如炬,民女万分感谢。”陈滢点头致意,搁下衣物,徐徐踱步:“咱们且回到曹大人之前的第二种假设。曹大人认为,乔小弟有可能不慎摔倒,于是紫绮从背后趁机刺死了他。而就在方才,孙大监亲自了演示这一假设。”
她举起托盘,沉静淡然:“乔小弟的刀伤全部集中于背部,如果他是倒地后被刺死,则血迹亦也只会集中于上半身,就如这托盘中所示。”
她重又提起乔小弟的三件衣物,话锋一转:“可是,乔小弟的披衫下摆、束口袴与竹屐,皆有血迹,这就表明,他是站着中刀的,且中刀后站立的时间还不短,血向下流,沾满全身。”
曹子廉“哼”了一声,手指敲着桌面儿:“这也并不难解罢。万一他先是倒地后被刺,后又挣扎着志身,最终因体力不支再度倒地,人犯上前补刀。这也是有可能的。”
“曹大人所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有个前提。那就是乔小弟挨的第一刀,并不致命。”
陈滢回至小漆案前,拿起卷宗,翻到其中一页,念道:“……死者中指骨节突立、虎口有茧,应为习武之人。”
她举起卷宗,面上的笑容愈发古怪:“曹大人似乎忘记了,乔小弟是会拳脚的,有仵作验证为凭,而在押期间,亦有人对紫绮多番测试,得知其只是个普通女子,并不曾习武。”
她的声音拉长了些,意味深长地道:“两者力量如此悬殊。以死者的身高体力,紫绮若不能第一时间使其丧失抵抗力,曹大人以为,她能杀得了乔小弟吗?只怕乔小弟一只手就能反杀了她去。”
曹子廉一时语塞。
“此外,曹大人似乎还忘记了另一点,便是乔小弟手臂上的挫伤与擦伤。”陈滢继续翻看卷宗,头也不抬:
“乔小弟两臂皆有伤痕,其中两处为锐物划过所致,推测为刀伤。这便表明,乔小弟死前曾与凶手正面接触,并扭打挣扎。若凶手是紫绮,那么,紫绮的身上也该留下扭打痕迹,可她却又没有。”
她终是举眸,环视众人,如水语声回荡在每个人耳畔,清亮而又干净:“如此一来,乔小弟身上的伤,便成了一个悖论。”
首先提出结语,复又述及前因:“诸位皆看到到,大人们提出的三种假设,民女已然逐一演示,却无一能够成立。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只要凶手是紫绮,那么,乔小弟身上的伤,就绝不会呈现此种情形。”
她凝注前方,视线似是穿透三位官员,看向屏风后的元嘉帝:“现在,大人们还是坚持认为,紫绮便是凶手么?”
堂上堂下,再度一片寂静。
众人至此方才明白,这所谓的“辩护”,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堂举证、当场演示,陈滢将紫绮可能杀死乔小弟的全部情形,尽皆展示,再逐个推翻。
这样的讼师,实是他们平生仅见。
刹时间,一道道或明或暗、或喜或怒的视线,投注在陈滢的身上。
这阵安静,并未持续太久。
首先打破沉默的,还是赵无咎。
“陈大姑娘,本案死者有二,除乔小弟外,周九娘之死,你又有何解释?”他说道。
曹子廉登时沉下了脸。
赵无咎这话一出,就算是变相地表示,他认同了陈滢的推断。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周九娘死在谁手上,无关紧要,而乔小弟之死若不能与国公府扯上关系,那就有些不妙了。毕竟,国公府惯走廖有方的路子,与他们宋派向有嫌隙,若能借机打击,他自是乐见。
只是,陈滢的演示一目了然,十分经得起推敲,一时之间,曹子廉也想不出驳斥的借口。
“周九娘的伤势,其实也存在相同的疑点。”陈滢没有回避赵无咎的问题,转身走到了放纸人之处。
之前那瘦小胥吏就立在一旁,见状主动上前,提起排在第一的“周九娘一号”,帮陈滢抬到了堂前。
“多谢你。”陈滢和声道,又道:“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小人叫蔡九。”瘦小胥吏说道。
陈滢又谢了他一声,道:“一事不烦二主,稍后还要请你帮忙演示。”
“好说,好说。”蔡九点头哈腰地道,顺势就站在了一旁。
徐元鲁对此毫无反应,只目注陈滢,身上煞气犹浓:“周九娘的伤势又有何疑点?莫非又是刀口走向问题?”
“徐大人高见。”陈滢没什么诚意地赞了一句,走到“周九娘一号”面前,翻转其身,展示她身上的两处刀伤,说道:“周九娘身上这两处刀伤,一位于下腹部、一位于上腹部,俱皆很深,几乎捅了个对穿。”
说话间,她仍旧将纸人侧对三位官员,抬手掰下了一小部分腹部,露出横剖面,续道:“几位大人请看,这一刀的插入处与透出处,是一条向下的斜线。”
她连接后腰与前腹部伤口,画出一条“↘”状斜线,其后又将第二处刀伤起止处相连,得出了相同的“↘”状斜线。
她首先拿起最大的披衫,转圈儿展示给众人看,旋即返身面朝堂前:“三位大人请看这件披衫,尤其请注意一下这上头的血迹。”
随后,她取出布袋中乔小弟的披衫,两手各执一件,高高举起,面上笑容古怪:“民女想要问一问大人们,这两件披衫上的血迹,相同么?”
“很不同。”赵无咎很快便给出了答案,就像个最好的应和者,有问必答,不偏不倚。
他指着乔小弟的披衫道:“这件衣衫之上,血迹遍布,下摆处亦沾染了很多。”他又指指小监才解下的那件:“这件却仅后背有大块血迹,而下摆则是干净的。”
“木屐与束口袴也不一样。”徐元鲁接下话头,视线扫过托盘上剩余衣物,目光锐利:“乔小弟的木屐后跟、束口袴后部,皆有血迹,而托盘中两件,则干净如新。”
“两位大人目光如炬,民女万分感谢。”陈滢点头致意,搁下衣物,徐徐踱步:“咱们且回到曹大人之前的第二种假设。曹大人认为,乔小弟有可能不慎摔倒,于是紫绮从背后趁机刺死了他。而就在方才,孙大监亲自了演示这一假设。”
她举起托盘,沉静淡然:“乔小弟的刀伤全部集中于背部,如果他是倒地后被刺死,则血迹亦也只会集中于上半身,就如这托盘中所示。”
她重又提起乔小弟的三件衣物,话锋一转:“可是,乔小弟的披衫下摆、束口袴与竹屐,皆有血迹,这就表明,他是站着中刀的,且中刀后站立的时间还不短,血向下流,沾满全身。”
曹子廉“哼”了一声,手指敲着桌面儿:“这也并不难解罢。万一他先是倒地后被刺,后又挣扎着志身,最终因体力不支再度倒地,人犯上前补刀。这也是有可能的。”
“曹大人所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有个前提。那就是乔小弟挨的第一刀,并不致命。”
陈滢回至小漆案前,拿起卷宗,翻到其中一页,念道:“……死者中指骨节突立、虎口有茧,应为习武之人。”
她举起卷宗,面上的笑容愈发古怪:“曹大人似乎忘记了,乔小弟是会拳脚的,有仵作验证为凭,而在押期间,亦有人对紫绮多番测试,得知其只是个普通女子,并不曾习武。”
她的声音拉长了些,意味深长地道:“两者力量如此悬殊。以死者的身高体力,紫绮若不能第一时间使其丧失抵抗力,曹大人以为,她能杀得了乔小弟吗?只怕乔小弟一只手就能反杀了她去。”
曹子廉一时语塞。
“此外,曹大人似乎还忘记了另一点,便是乔小弟手臂上的挫伤与擦伤。”陈滢继续翻看卷宗,头也不抬:
“乔小弟两臂皆有伤痕,其中两处为锐物划过所致,推测为刀伤。这便表明,乔小弟死前曾与凶手正面接触,并扭打挣扎。若凶手是紫绮,那么,紫绮的身上也该留下扭打痕迹,可她却又没有。”
她终是举眸,环视众人,如水语声回荡在每个人耳畔,清亮而又干净:“如此一来,乔小弟身上的伤,便成了一个悖论。”
首先提出结语,复又述及前因:“诸位皆看到到,大人们提出的三种假设,民女已然逐一演示,却无一能够成立。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只要凶手是紫绮,那么,乔小弟身上的伤,就绝不会呈现此种情形。”
她凝注前方,视线似是穿透三位官员,看向屏风后的元嘉帝:“现在,大人们还是坚持认为,紫绮便是凶手么?”
堂上堂下,再度一片寂静。
众人至此方才明白,这所谓的“辩护”,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堂举证、当场演示,陈滢将紫绮可能杀死乔小弟的全部情形,尽皆展示,再逐个推翻。
这样的讼师,实是他们平生仅见。
刹时间,一道道或明或暗、或喜或怒的视线,投注在陈滢的身上。
这阵安静,并未持续太久。
首先打破沉默的,还是赵无咎。
“陈大姑娘,本案死者有二,除乔小弟外,周九娘之死,你又有何解释?”他说道。
曹子廉登时沉下了脸。
赵无咎这话一出,就算是变相地表示,他认同了陈滢的推断。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周九娘死在谁手上,无关紧要,而乔小弟之死若不能与国公府扯上关系,那就有些不妙了。毕竟,国公府惯走廖有方的路子,与他们宋派向有嫌隙,若能借机打击,他自是乐见。
只是,陈滢的演示一目了然,十分经得起推敲,一时之间,曹子廉也想不出驳斥的借口。
“周九娘的伤势,其实也存在相同的疑点。”陈滢没有回避赵无咎的问题,转身走到了放纸人之处。
之前那瘦小胥吏就立在一旁,见状主动上前,提起排在第一的“周九娘一号”,帮陈滢抬到了堂前。
“多谢你。”陈滢和声道,又道:“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小人叫蔡九。”瘦小胥吏说道。
陈滢又谢了他一声,道:“一事不烦二主,稍后还要请你帮忙演示。”
“好说,好说。”蔡九点头哈腰地道,顺势就站在了一旁。
徐元鲁对此毫无反应,只目注陈滢,身上煞气犹浓:“周九娘的伤势又有何疑点?莫非又是刀口走向问题?”
“徐大人高见。”陈滢没什么诚意地赞了一句,走到“周九娘一号”面前,翻转其身,展示她身上的两处刀伤,说道:“周九娘身上这两处刀伤,一位于下腹部、一位于上腹部,俱皆很深,几乎捅了个对穿。”
说话间,她仍旧将纸人侧对三位官员,抬手掰下了一小部分腹部,露出横剖面,续道:“几位大人请看,这一刀的插入处与透出处,是一条向下的斜线。”
她连接后腰与前腹部伤口,画出一条“↘”状斜线,其后又将第二处刀伤起止处相连,得出了相同的“↘”状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