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疯狂的训练
第166章疯狂的训练</p>
成军典礼之后的第二天,黄埔十一期第二总队的军校学生即就地毕业,开始分发,何炜虽然对这些和自己同期但是并不同总队的同学并不熟悉,但毕竟是同期的同学。</p>
在这些同学离校时,每开走一车,拉走一车同学,何炜都要上前与其道别,那是一种无法演说的感情,何炜也只能用一句句道别和祝福来给这些奔赴战场的同学加油打气,祈愿他们能在战场上痛击日寇,早日凯旋,当然,何炜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不会等到凯旋胜利的那一天,他们会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祖国的土地。</p>
但愿朝阳长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p>
十一期第二总队毕业之后没几天,中央军校内的黄埔十三期学生也陆续离校,日军连续不断的空袭和城内糟糕的治安已经严重影响了十三期学生的日常训练和课程,他们将离开南京,转移到武昌继续训练学习。</p>
偌大的中央军校,现在只剩下何炜的特务营。</p>
而特务营成军之后,摆在何炜面前的头等大事,便是训练,中央军校在城区内,虽然训练场地足够大,可是目标也大,是日军的重点空袭目标,经过何炜向宪兵司令部申请,获得了移防的允准,全营开到位于中山陵附近的孝陵卫营区驻扎训练。</p>
孝陵卫位于NJ市玄武区的东部,紫金山南麓。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次年马皇后去世,就安葬于此。洪武二十五年,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与马皇后合葬孝陵,孝陵地宫正式启用。</p>
永乐三年,孝陵工程全部竣工。孝陵规模宏大,周长约22.5公里,四周建有围墙,今中山陵环陵公路原为墙基所在。为保卫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后的一个月内,即设孝陵卫和神宫监驻守。</p>
在明代,孝陵卫一直是重要的军队驻地,最初是为明太祖朱洪武守陵而设的军队番号,后来逐步转变味地名,而在清朝,孝陵卫也是清军江南大营的驻地,洪杨之乱时,清军将领向荣即率部队驻扎于此,后又被太平军攻破。</p>
而到了民国,孝陵卫也多次成为战场,直至一九三三年,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进驻孝陵卫,以孝陵卫营房为教导总队营区,并以挖路沟的形式不断扩建,形成了一个近似于方形的庞大营区,时至今日,孝陵卫营区依旧在不断动工扩建。</p>
何炜在申请通过后,立刻率部移防孝陵卫,移防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教导总队全总队目前都在淞沪前线与日军血战,营区内只有一小部分的留守人员,绝大多数的营房都空着,交割接洽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毕竟自己现在名声很大,何炜要干点什么基本都会给开绿灯,在分配到营房之后,何炜立刻开始组织训练。</p>
何炜对特务营的训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战斗教练,所谓基本战斗教练,就是完成步兵操典上规定的单兵必备科目,从基本队列,到步机枪的射击,分解,保养和手榴弹的投掷训练,这一部分没什么说的,其实就是要训练士兵作为一个军人的基本素质,以及掌握最基本战斗武器的各项保养操作和使用,如步枪和轻机枪的射击,步枪的刺杀术等。</p>
何炜的特务营,绝大部分士兵都是老兵,其军人基本素质都算过得去,基本的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也都会用。</p>
无非是以前他们用的可能是老汉阳造和中正式,捷克式,现在换上了全新的捷克造步枪和比利时轻机枪,这些枪械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其实都相差无几,很容易上手。</p>
该部分的训练重点就是加强对捷克步枪,比利时fnd轻机枪等新装备的掌握,并且不断提升对这些武器的使用素质,说白了就是让士兵们掌握这些武器后不断的提高射击精度,而何炜的训练方法也十分粗暴,那就是用子弹喂。</p>
那些补充给自己的欧洲进口七点九二毫米枪弹,何炜并不打算在训练中使用,进口的子弹性能上确实要比国产的子弹好一些,国产子弹有时会出现卡壳和退弹不顺的情况,而进口的枪弹虽然也偶尔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概率却是要比国产子弹低很多。</p>
所以,何炜定下了进口子弹用于作战,国产子弹用于训练的章程,配发给何炜的库存国产子弹非常多,而且南京有金陵兵工厂,随时随地都在出产子弹,所以何炜完全不用担心训练用弹药不够的问题。</p>
训练重于作战,是他一贯的看法,他宁可在训练的时候多用些弹药,也不愿自己的士兵们因为战斗素质不到位而在战场上送命。</p>
步枪的刺杀术,则重点训练何炜在国军现有刺杀术的基础上融合美式刺杀术的改进版刺杀术。</p>
这部分的训练是全营官兵都需要参训,包括炮兵连,通信排和辎重排这些非战斗步兵单位也必须要训练,何炜要求他的部队无论是不是步兵单位,人人都需要掌握武器使用和刺杀这些基本技能,这样一来,非步兵单位的士兵们也有了自卫的能力,而且一旦战局突变,这些非步兵单位的士兵也可以拿起步枪机枪投入到第一线战斗中。</p>
第二部分是班排战斗教练,班排战斗教练即按照何炜修改编订的步兵操典进行班一级和排一级的攻防战术训练演习,这部分训练的重点在于步兵班的最基层单位-伍的训练。</p>
何炜将每个班都分成了若干个伍,以伍作为最小的基本战斗单元,这一部分的训练相较于第一部分,难度较大,因为那些新近补充进来的补充兵,战斗素质还过得去,但是战术素养比较差劲,而且以前他们搞训练时还用的是旧式操典,何炜跟这些士兵交流过,也看过他们使用的战术训练操典,是民国十七年式操典。</p>
这种操典其实是日军大正时代步兵操典的翻译版,这本操典中的步兵战术,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散兵线战术,即以连排为基本战斗单位,以多层次的密集散兵线进行作战,是相当落后的战术。</p>
何炜现在则要完全将其改换成以步兵班和伍为最小基本战斗单位的战术,好在第六连的老兵在忻口时就被何炜灌输了这种概念,并在实战之中应用,而全营的绝大部分班长和各个班的伍长都是原第六连的老兵,有这些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弟兄担任骨干,何炜相信新补充来的士兵应该很快能适应全新的战术。</p>
当然,这部分的训练只是步兵连队来练,炮兵连,通信排和辎重排则无需训练步兵战术,而是进行专业技术训练,炮兵连训练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和四十七毫米平射炮的各项操作规范和射击战术,通信排需要对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作业规程进行训练,辎重排则要按照辎重兵操典进行训练。</p>try{ggauto();} catch(ex){}
训练的第三部分,就是协同训练,到了这一阶段,各个步兵连已经完成了基本连排战斗教练的训练,非步兵单位也完成了各自的技术训练,那接下来就是各个单位之间的协同训练,比如步兵和炮兵的协同,步兵与通信兵的协同,乃至于不同步兵连和通信兵与炮兵之间的协同。</p>
而贯穿各部分训练的,则是每日雷打不动的体能与越障训练,体能训练即三公里武装跑步,步兵要呈战斗着装,穿着战术背心,水壶灌满水,子弹包装满子弹,带上各自的武器跑,炮兵,通信兵和辎重兵要求稍低,只穿上战术背心跑步徒手跑即可。</p>
越障训练,又可以称五百障碍,和三公里武装跑步的着装要求相同,但改为要求单兵通过五百米长的障碍场地,内有高低杠、爬竿、板墙、高跳台、跳壕沟、独木桥与低绊网等,旨在训练士兵通过复杂地形地段的能力。</p>
对于特务营的战斗力,何炜的定位是,当和日军中队及以下单位作战时,要具备全歼对方的能力,当和日军大队级单位作战时,要能重创敌军,当遇到日军步兵大队以上级别的单位时,要能顶得住日军的攻击且能做到全身而退。</p>
何炜相信,通过这三部分的训练,要达成这一目标不是难事,仅就火力而言,何炜的这个特务营远超日军的步兵大队。</p>
日军的步兵大队一般下属三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关枪中队和一个步兵炮小队,其步兵中队的主要装备是步枪,轻机枪和掷弹筒,特务营步兵连的装备是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通用机枪,在步机枪火力上,特务营对日军的步兵中队是完全的碾压,而日军的近战冲锋枪火力则是空白,特务营步兵连则装备了大量的花机关枪,对日军的步兵中队也占有绝对优势。</p>
唯一的缺憾,便是日军的步兵中队装备有五十毫米掷弹筒,而特务营的步兵连则没有对应的火力,不是何炜不想装备,也不是没有掷弹筒给特务营装备,掷弹筒这种东西中国早已经大量仿制,在南京的军火仓库之中就有大批大沽兵工厂生产的仿日本大正十年五十毫米掷弹筒,可何炜却没有给特务营配备。</p>
因为在何炜看来,掷弹筒实在不是什么好武器,这玩意其实属于是一种类似轻型迫击炮的东西,威力射程都还够用,可是没有完整的专用瞄具和射击支撑设备,射手的瞄准全靠经验和感觉,要想训练出一名合格的掷弹筒射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弹药,何炜现在却没有这个时间,故而,何炜没有给自己的部队配备掷弹筒。</p>
其实在他心中,最为合适的步兵连级曲射爆破火力是六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迫击炮配备有炮架和专门的瞄准具,要比掷弹筒好用的多。</p>
当下最为经典的法国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已经诞生了两年,这种经典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后来又被美国人仿制改进,成为了m2式六十毫米迫击炮,而中国的六三式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最初原型,也是这型法国造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不得不说,法国人搞迫击炮实在是一把好手。</p>
因为有苏罗通机枪的前车之鉴,何炜还特意和宪兵部队以及之前领取装备的弹药库沟通接洽过,询问他们有没有法国造的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可惜,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也就是说此时这型迫击炮还没有进入中国,何炜给特务营配备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想法只得作罢。</p>
而且何炜对自己的特务营定位是快速作战为主,毕竟他的部队人数有限,不可能玩阵地战死打硬拼,从这个角度来说,步兵连一级缺乏曲射爆破火力也说的过去。</p>
营一级的炮兵火力,特务营对日军的步兵大队同样是完全碾压,日军的一个大队就只有两门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特务营的炮兵连却配备有四门法国造布朗德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和两门四十七毫米平射炮,日军步兵大队那两门破九二步兵炮连个毛都算不上,就是日军的步兵联队将联队炮加强到步兵大队,在特务营面前也是不够看!</p>
歼灭中队,重创大队,顶住联队,只要训练按照自己的规定进行下去并顺利完成,何炜完全有信心达成这一目标。</p>
........</p>
孝陵卫营区,枪声大作,在营区的靶场上,三个步兵连的步机枪一起轰鸣,吐出了洪怒的火力,捷克造步枪,比利时fnd轻机枪和苏罗通通用机枪打出的绵密弹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可怖的火网,何炜已经完全将自己不用在意弹药的训练思想灌输给了手下人,既然如此,何炜手下的人也不客气,每天都要打光整箱整箱的弹药,可劲儿的造,库存见底儿了也不要紧,缺子弹直接管宪兵司令部要条子去金陵兵工厂拉!</p>
“打的不错,有进步。”</p>
何炜坐在自己的那台奔驰越野车上,举起望远镜看着一个接着一个被打倒的靶标,为了便于观察弹道,判断射手的射击效果,特务营在实弹射击训练时使用了大量的曳光弹,教导总队的靶场非常先进,不但有各种距离上的固定靶标,甚至有使用电控的移动靶标,现在使用的就是移动靶标,而根据何炜看到的弹道和靶标被击中的情况,他可以看出士兵们的射击水平的确是进步神速,果然,优秀的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p>
叮叮-忽然,何炜座车后座传来了电话响铃,何炜立刻拿起送话器接通电话,听到电话响,何炜就不由得想起通信排的排长孙希圣,孙希圣虽然在中央军校学的是步兵科,但是相比于步兵,孙希圣更喜欢钻研通信技术,在军校读书时,孙希圣便自学通信兵操典并主动钻研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的原理,于是在军校毕业之后被送到了陆军通信兵学校专门学习了几个月的通信兵技术。</p>
这位通信排长为了训练自己排里官兵开设有线通信网的能力,在训练场上架了一堆电话,还把电话架到了何炜的越野车上,光电话线就用了好几百米,按照孙希圣对何炜所讲,他认为战场上的通信联络胜于一切,甚至比各种支援火力还要重要。</p>
“喂,怎么了?”</p>
电话里面传来了孙希圣急促的声音。</p>
“营长,宪兵来人了,说是有敌军袭击,就在陵园新村一带,他们处理不了。”</p></div>
成军典礼之后的第二天,黄埔十一期第二总队的军校学生即就地毕业,开始分发,何炜虽然对这些和自己同期但是并不同总队的同学并不熟悉,但毕竟是同期的同学。</p>
在这些同学离校时,每开走一车,拉走一车同学,何炜都要上前与其道别,那是一种无法演说的感情,何炜也只能用一句句道别和祝福来给这些奔赴战场的同学加油打气,祈愿他们能在战场上痛击日寇,早日凯旋,当然,何炜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不会等到凯旋胜利的那一天,他们会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祖国的土地。</p>
但愿朝阳长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p>
十一期第二总队毕业之后没几天,中央军校内的黄埔十三期学生也陆续离校,日军连续不断的空袭和城内糟糕的治安已经严重影响了十三期学生的日常训练和课程,他们将离开南京,转移到武昌继续训练学习。</p>
偌大的中央军校,现在只剩下何炜的特务营。</p>
而特务营成军之后,摆在何炜面前的头等大事,便是训练,中央军校在城区内,虽然训练场地足够大,可是目标也大,是日军的重点空袭目标,经过何炜向宪兵司令部申请,获得了移防的允准,全营开到位于中山陵附近的孝陵卫营区驻扎训练。</p>
孝陵卫位于NJ市玄武区的东部,紫金山南麓。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次年马皇后去世,就安葬于此。洪武二十五年,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与马皇后合葬孝陵,孝陵地宫正式启用。</p>
永乐三年,孝陵工程全部竣工。孝陵规模宏大,周长约22.5公里,四周建有围墙,今中山陵环陵公路原为墙基所在。为保卫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后的一个月内,即设孝陵卫和神宫监驻守。</p>
在明代,孝陵卫一直是重要的军队驻地,最初是为明太祖朱洪武守陵而设的军队番号,后来逐步转变味地名,而在清朝,孝陵卫也是清军江南大营的驻地,洪杨之乱时,清军将领向荣即率部队驻扎于此,后又被太平军攻破。</p>
而到了民国,孝陵卫也多次成为战场,直至一九三三年,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进驻孝陵卫,以孝陵卫营房为教导总队营区,并以挖路沟的形式不断扩建,形成了一个近似于方形的庞大营区,时至今日,孝陵卫营区依旧在不断动工扩建。</p>
何炜在申请通过后,立刻率部移防孝陵卫,移防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教导总队全总队目前都在淞沪前线与日军血战,营区内只有一小部分的留守人员,绝大多数的营房都空着,交割接洽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毕竟自己现在名声很大,何炜要干点什么基本都会给开绿灯,在分配到营房之后,何炜立刻开始组织训练。</p>
何炜对特务营的训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战斗教练,所谓基本战斗教练,就是完成步兵操典上规定的单兵必备科目,从基本队列,到步机枪的射击,分解,保养和手榴弹的投掷训练,这一部分没什么说的,其实就是要训练士兵作为一个军人的基本素质,以及掌握最基本战斗武器的各项保养操作和使用,如步枪和轻机枪的射击,步枪的刺杀术等。</p>
何炜的特务营,绝大部分士兵都是老兵,其军人基本素质都算过得去,基本的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也都会用。</p>
无非是以前他们用的可能是老汉阳造和中正式,捷克式,现在换上了全新的捷克造步枪和比利时轻机枪,这些枪械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其实都相差无几,很容易上手。</p>
该部分的训练重点就是加强对捷克步枪,比利时fnd轻机枪等新装备的掌握,并且不断提升对这些武器的使用素质,说白了就是让士兵们掌握这些武器后不断的提高射击精度,而何炜的训练方法也十分粗暴,那就是用子弹喂。</p>
那些补充给自己的欧洲进口七点九二毫米枪弹,何炜并不打算在训练中使用,进口的子弹性能上确实要比国产的子弹好一些,国产子弹有时会出现卡壳和退弹不顺的情况,而进口的枪弹虽然也偶尔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概率却是要比国产子弹低很多。</p>
所以,何炜定下了进口子弹用于作战,国产子弹用于训练的章程,配发给何炜的库存国产子弹非常多,而且南京有金陵兵工厂,随时随地都在出产子弹,所以何炜完全不用担心训练用弹药不够的问题。</p>
训练重于作战,是他一贯的看法,他宁可在训练的时候多用些弹药,也不愿自己的士兵们因为战斗素质不到位而在战场上送命。</p>
步枪的刺杀术,则重点训练何炜在国军现有刺杀术的基础上融合美式刺杀术的改进版刺杀术。</p>
这部分的训练是全营官兵都需要参训,包括炮兵连,通信排和辎重排这些非战斗步兵单位也必须要训练,何炜要求他的部队无论是不是步兵单位,人人都需要掌握武器使用和刺杀这些基本技能,这样一来,非步兵单位的士兵们也有了自卫的能力,而且一旦战局突变,这些非步兵单位的士兵也可以拿起步枪机枪投入到第一线战斗中。</p>
第二部分是班排战斗教练,班排战斗教练即按照何炜修改编订的步兵操典进行班一级和排一级的攻防战术训练演习,这部分训练的重点在于步兵班的最基层单位-伍的训练。</p>
何炜将每个班都分成了若干个伍,以伍作为最小的基本战斗单元,这一部分的训练相较于第一部分,难度较大,因为那些新近补充进来的补充兵,战斗素质还过得去,但是战术素养比较差劲,而且以前他们搞训练时还用的是旧式操典,何炜跟这些士兵交流过,也看过他们使用的战术训练操典,是民国十七年式操典。</p>
这种操典其实是日军大正时代步兵操典的翻译版,这本操典中的步兵战术,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散兵线战术,即以连排为基本战斗单位,以多层次的密集散兵线进行作战,是相当落后的战术。</p>
何炜现在则要完全将其改换成以步兵班和伍为最小基本战斗单位的战术,好在第六连的老兵在忻口时就被何炜灌输了这种概念,并在实战之中应用,而全营的绝大部分班长和各个班的伍长都是原第六连的老兵,有这些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弟兄担任骨干,何炜相信新补充来的士兵应该很快能适应全新的战术。</p>
当然,这部分的训练只是步兵连队来练,炮兵连,通信排和辎重排则无需训练步兵战术,而是进行专业技术训练,炮兵连训练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和四十七毫米平射炮的各项操作规范和射击战术,通信排需要对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作业规程进行训练,辎重排则要按照辎重兵操典进行训练。</p>try{ggauto();} catch(ex){}
训练的第三部分,就是协同训练,到了这一阶段,各个步兵连已经完成了基本连排战斗教练的训练,非步兵单位也完成了各自的技术训练,那接下来就是各个单位之间的协同训练,比如步兵和炮兵的协同,步兵与通信兵的协同,乃至于不同步兵连和通信兵与炮兵之间的协同。</p>
而贯穿各部分训练的,则是每日雷打不动的体能与越障训练,体能训练即三公里武装跑步,步兵要呈战斗着装,穿着战术背心,水壶灌满水,子弹包装满子弹,带上各自的武器跑,炮兵,通信兵和辎重兵要求稍低,只穿上战术背心跑步徒手跑即可。</p>
越障训练,又可以称五百障碍,和三公里武装跑步的着装要求相同,但改为要求单兵通过五百米长的障碍场地,内有高低杠、爬竿、板墙、高跳台、跳壕沟、独木桥与低绊网等,旨在训练士兵通过复杂地形地段的能力。</p>
对于特务营的战斗力,何炜的定位是,当和日军中队及以下单位作战时,要具备全歼对方的能力,当和日军大队级单位作战时,要能重创敌军,当遇到日军步兵大队以上级别的单位时,要能顶得住日军的攻击且能做到全身而退。</p>
何炜相信,通过这三部分的训练,要达成这一目标不是难事,仅就火力而言,何炜的这个特务营远超日军的步兵大队。</p>
日军的步兵大队一般下属三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关枪中队和一个步兵炮小队,其步兵中队的主要装备是步枪,轻机枪和掷弹筒,特务营步兵连的装备是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通用机枪,在步机枪火力上,特务营对日军的步兵中队是完全的碾压,而日军的近战冲锋枪火力则是空白,特务营步兵连则装备了大量的花机关枪,对日军的步兵中队也占有绝对优势。</p>
唯一的缺憾,便是日军的步兵中队装备有五十毫米掷弹筒,而特务营的步兵连则没有对应的火力,不是何炜不想装备,也不是没有掷弹筒给特务营装备,掷弹筒这种东西中国早已经大量仿制,在南京的军火仓库之中就有大批大沽兵工厂生产的仿日本大正十年五十毫米掷弹筒,可何炜却没有给特务营配备。</p>
因为在何炜看来,掷弹筒实在不是什么好武器,这玩意其实属于是一种类似轻型迫击炮的东西,威力射程都还够用,可是没有完整的专用瞄具和射击支撑设备,射手的瞄准全靠经验和感觉,要想训练出一名合格的掷弹筒射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弹药,何炜现在却没有这个时间,故而,何炜没有给自己的部队配备掷弹筒。</p>
其实在他心中,最为合适的步兵连级曲射爆破火力是六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迫击炮配备有炮架和专门的瞄准具,要比掷弹筒好用的多。</p>
当下最为经典的法国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已经诞生了两年,这种经典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后来又被美国人仿制改进,成为了m2式六十毫米迫击炮,而中国的六三式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最初原型,也是这型法国造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不得不说,法国人搞迫击炮实在是一把好手。</p>
因为有苏罗通机枪的前车之鉴,何炜还特意和宪兵部队以及之前领取装备的弹药库沟通接洽过,询问他们有没有法国造的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可惜,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也就是说此时这型迫击炮还没有进入中国,何炜给特务营配备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想法只得作罢。</p>
而且何炜对自己的特务营定位是快速作战为主,毕竟他的部队人数有限,不可能玩阵地战死打硬拼,从这个角度来说,步兵连一级缺乏曲射爆破火力也说的过去。</p>
营一级的炮兵火力,特务营对日军的步兵大队同样是完全碾压,日军的一个大队就只有两门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特务营的炮兵连却配备有四门法国造布朗德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和两门四十七毫米平射炮,日军步兵大队那两门破九二步兵炮连个毛都算不上,就是日军的步兵联队将联队炮加强到步兵大队,在特务营面前也是不够看!</p>
歼灭中队,重创大队,顶住联队,只要训练按照自己的规定进行下去并顺利完成,何炜完全有信心达成这一目标。</p>
........</p>
孝陵卫营区,枪声大作,在营区的靶场上,三个步兵连的步机枪一起轰鸣,吐出了洪怒的火力,捷克造步枪,比利时fnd轻机枪和苏罗通通用机枪打出的绵密弹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可怖的火网,何炜已经完全将自己不用在意弹药的训练思想灌输给了手下人,既然如此,何炜手下的人也不客气,每天都要打光整箱整箱的弹药,可劲儿的造,库存见底儿了也不要紧,缺子弹直接管宪兵司令部要条子去金陵兵工厂拉!</p>
“打的不错,有进步。”</p>
何炜坐在自己的那台奔驰越野车上,举起望远镜看着一个接着一个被打倒的靶标,为了便于观察弹道,判断射手的射击效果,特务营在实弹射击训练时使用了大量的曳光弹,教导总队的靶场非常先进,不但有各种距离上的固定靶标,甚至有使用电控的移动靶标,现在使用的就是移动靶标,而根据何炜看到的弹道和靶标被击中的情况,他可以看出士兵们的射击水平的确是进步神速,果然,优秀的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p>
叮叮-忽然,何炜座车后座传来了电话响铃,何炜立刻拿起送话器接通电话,听到电话响,何炜就不由得想起通信排的排长孙希圣,孙希圣虽然在中央军校学的是步兵科,但是相比于步兵,孙希圣更喜欢钻研通信技术,在军校读书时,孙希圣便自学通信兵操典并主动钻研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的原理,于是在军校毕业之后被送到了陆军通信兵学校专门学习了几个月的通信兵技术。</p>
这位通信排长为了训练自己排里官兵开设有线通信网的能力,在训练场上架了一堆电话,还把电话架到了何炜的越野车上,光电话线就用了好几百米,按照孙希圣对何炜所讲,他认为战场上的通信联络胜于一切,甚至比各种支援火力还要重要。</p>
“喂,怎么了?”</p>
电话里面传来了孙希圣急促的声音。</p>
“营长,宪兵来人了,说是有敌军袭击,就在陵园新村一带,他们处理不了。”</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