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 养家糊口的营生
回到家中,张大柱一家还守在屋中,高悦已经睡着。
高家遭遇的一切高升没有说,这么晚了先让张大柱,和田氏带张石回去休息。
临走的时候,田氏看他脸色阴沉,知道他在高家定是遇上了糟心事,将正要询问经过的丈夫直接拽回了家。
等到张大柱一家走远,高升睡不着,索性将灶台里的草木灰全部收集起来,而后过滤加热做成了碱水。
看着满满一桶碱水,忙到深夜的高升嘴角微翘,漏出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
翌日。
天刚蒙蒙亮,高升起身穿戴整齐,见高悦依旧在睡着,呼吸平稳,这才放心洗漱。
而后,他将昨夜剩下的馒头,用豆油一煎,喷香的煎馒头出炉。
他正准备吃过早饭就准备准备,去上河村走一趟,就在这时,茅草房的破烂木门被人敲得咚咚响。
高升心里纳闷,这么早谁会那么急来找他?
拉开给人敲得快散架的房门,就看见了一张熟悉的国字脸。
“你小子是踩着饭点过来的么?”
“三哥,昨夜里俺回去想想,俺还是跟你去一趟上河村为妙,免得你一个人忙不开。”
张大柱提着一个沉重的袋子,里面不知道装的是啥,在门外尴尬的笑着。
高升微微一怔,心里奇怪就张大柱缺根弦的脑瓜子,一夜之间居然能改变主意,要跟自己去上河村根本就不可能,一定是田氏的主意。
他并没有对张大柱刨根问底,招呼张大柱进来一同吃早餐。
张大柱进门坐定之后,将口袋递给高升,脸色有些为难的对他道:“三哥,俺娘子让俺给你和丫丫带点黍米面,可别嫌少。”
张大柱将鼓囊囊的袋子递给他。
“三哥就当这袋黍米面是你的入伙凑的份子。”
高升没有拒绝张大柱带来的这袋黍米面,倒不是他现在揭不开锅的原因。
二人这是从小同穿开裆裤的情谊,就像高升要做什么营生,第一个想着让张大柱入伙一样。
张大柱虽然不知道高升要做什么营生,可是从小他对高升都是马首是瞻,又有田氏的支持,他觉得高升的营生就算不能发家致富,高升也一定不会坑了他。
当吃到外焦里嫩的煎馒头,张大柱更确定了心中的想法,高升做的馒头那么好吃,就算卖馒头那也是一门养家糊口的营生。
……
将高悦拜托给田氏之后,准备妥当的高升和张大柱,在清晨骄阳的沐浴下赶往上河村。
今日正好是上河村赶圩的日子,十里八乡老百姓,和附近村庄的货郎、工匠之流都会云集在上河村。
上河村顾名思义,和下河村一样,都是河畔的村庄,还是同一条河,只不过上河村在河的上游,下河村在下游。
上河村原来庄户已到三百多户,自从朝廷将上河村划归郑王食户范围,又带来了一百庄户。
现在的上河村,一共有五百多账户,在唐朝都赶上小县城的规模,属镇以上的级别了,若不是上河村属于郑王食户范围内,恐怕官府早就设镇来管辖。
村里有各式做小买卖的,还有铁匠、瓦匠诸多工匠云集,甚至还有酒肆、食庄这些消费娱乐场所。
临近几个村子的货郎,十有八九在这里贩卖各式商品。
当然也可以去京城长安,可长安城路途遥远,而且长安城内贩卖商品,也不准你满大街贩卖。
长安城内贩卖商品只能在东市、西市两个市场,这两个市场是长安城的两个CBD中央商业区。
但这两个市场,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谁也不敢开张做买卖?
城外郊区农村一个货郎,辛辛苦苦赶到长安城,中午开市之后,日落之前就闭市,还得往家里赶回,否则错过时辰,连市坊都出不来,更别说出城了。
这是做买卖还是比拼脚力?
所以临近几个村子的货郎宁可一早来到上河村摆摊做小买卖,也不去长安城东、西两市凑热闹,免得天色晚了归不了家。
高升和张大柱来到上河村,许多货郎已经抵达上河村的村坊摆摊设位。
高升并没有与这些货郎抢黄金地段,直接带着张大柱来到了位于上河村村市对面的郑王别院大门前,在一颗大树下安营扎寨,而后让张大柱挑来的物品一一摆开。
“三哥,做营生不是在村市里,跑这这地儿谁来买咱的馒头?”张大柱一脸疑惑的问。
“谁告诉你三哥要卖馒头了?”
高升不满的看了一眼张大柱,心道,在村子里卖馒头有几个钱?
“你不卖馒头啊!”
张大柱一愣,他挑来了他拿给高升的全部黍米面、能让老面不发酸的汤,以及柴河、各种锅碗瓢盆蒸笼,他还以为高升带着他现场蒸馒头卖呢。
“少问,多看。”
高升对张大柱翻翻白眼,也不想跟一个古代田舍汉解释,问道:“昨日三哥做馒头,你都看见了,可学会了?”
张大柱点点头。
“架锅做馒头,今日的馒头比昨日小一半。”
张大柱又傻了,这还是准备卖馒头啊。
张大柱虽然疑惑,可还是按照高升的交代开始支摊、架锅、和面。
高升默默的看着张大柱忙碌,一言不发,对于自己的摊位,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对了,是广告。
“大柱,身上带钱没?”高升问正在忙碌的张大柱。
“带了。”张大柱急忙从衣袍里掏出一个用麻布手巾,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钱袋,一层层打开来,再递给高升。
“早上出门,俺媳妇塞给俺的,还说三哥手头紧,咱和三哥做营生,三哥出手艺,这本钱咱得出。”
钱袋在手中挺沉,打开钱袋,里面有三十多个开元通宝,高升微微邹眉,这田氏好大的手笔。
平日里接触的田氏对张大柱都是扣扣索索的,恨不得从牙缝里省钱,今日如此大方,还鼓励张大柱跟着他做营生,哪里是寻常的为人?
“大柱,看着摊子,俺去去就来。”
现在不是纠结田氏变得大方的时候,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正在和面的张大柱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高升笑笑,转身走向村市的时候,幽幽的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郑王别院大门,嘴角上翘,漏出了一个志在必得的笑容。
此刻天色还早,村市里的货郎比行人多,高升寻了个代写书信、对联、祭文营生的书铺,径直走了进去……
高家遭遇的一切高升没有说,这么晚了先让张大柱,和田氏带张石回去休息。
临走的时候,田氏看他脸色阴沉,知道他在高家定是遇上了糟心事,将正要询问经过的丈夫直接拽回了家。
等到张大柱一家走远,高升睡不着,索性将灶台里的草木灰全部收集起来,而后过滤加热做成了碱水。
看着满满一桶碱水,忙到深夜的高升嘴角微翘,漏出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
翌日。
天刚蒙蒙亮,高升起身穿戴整齐,见高悦依旧在睡着,呼吸平稳,这才放心洗漱。
而后,他将昨夜剩下的馒头,用豆油一煎,喷香的煎馒头出炉。
他正准备吃过早饭就准备准备,去上河村走一趟,就在这时,茅草房的破烂木门被人敲得咚咚响。
高升心里纳闷,这么早谁会那么急来找他?
拉开给人敲得快散架的房门,就看见了一张熟悉的国字脸。
“你小子是踩着饭点过来的么?”
“三哥,昨夜里俺回去想想,俺还是跟你去一趟上河村为妙,免得你一个人忙不开。”
张大柱提着一个沉重的袋子,里面不知道装的是啥,在门外尴尬的笑着。
高升微微一怔,心里奇怪就张大柱缺根弦的脑瓜子,一夜之间居然能改变主意,要跟自己去上河村根本就不可能,一定是田氏的主意。
他并没有对张大柱刨根问底,招呼张大柱进来一同吃早餐。
张大柱进门坐定之后,将口袋递给高升,脸色有些为难的对他道:“三哥,俺娘子让俺给你和丫丫带点黍米面,可别嫌少。”
张大柱将鼓囊囊的袋子递给他。
“三哥就当这袋黍米面是你的入伙凑的份子。”
高升没有拒绝张大柱带来的这袋黍米面,倒不是他现在揭不开锅的原因。
二人这是从小同穿开裆裤的情谊,就像高升要做什么营生,第一个想着让张大柱入伙一样。
张大柱虽然不知道高升要做什么营生,可是从小他对高升都是马首是瞻,又有田氏的支持,他觉得高升的营生就算不能发家致富,高升也一定不会坑了他。
当吃到外焦里嫩的煎馒头,张大柱更确定了心中的想法,高升做的馒头那么好吃,就算卖馒头那也是一门养家糊口的营生。
……
将高悦拜托给田氏之后,准备妥当的高升和张大柱,在清晨骄阳的沐浴下赶往上河村。
今日正好是上河村赶圩的日子,十里八乡老百姓,和附近村庄的货郎、工匠之流都会云集在上河村。
上河村顾名思义,和下河村一样,都是河畔的村庄,还是同一条河,只不过上河村在河的上游,下河村在下游。
上河村原来庄户已到三百多户,自从朝廷将上河村划归郑王食户范围,又带来了一百庄户。
现在的上河村,一共有五百多账户,在唐朝都赶上小县城的规模,属镇以上的级别了,若不是上河村属于郑王食户范围内,恐怕官府早就设镇来管辖。
村里有各式做小买卖的,还有铁匠、瓦匠诸多工匠云集,甚至还有酒肆、食庄这些消费娱乐场所。
临近几个村子的货郎,十有八九在这里贩卖各式商品。
当然也可以去京城长安,可长安城路途遥远,而且长安城内贩卖商品,也不准你满大街贩卖。
长安城内贩卖商品只能在东市、西市两个市场,这两个市场是长安城的两个CBD中央商业区。
但这两个市场,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谁也不敢开张做买卖?
城外郊区农村一个货郎,辛辛苦苦赶到长安城,中午开市之后,日落之前就闭市,还得往家里赶回,否则错过时辰,连市坊都出不来,更别说出城了。
这是做买卖还是比拼脚力?
所以临近几个村子的货郎宁可一早来到上河村摆摊做小买卖,也不去长安城东、西两市凑热闹,免得天色晚了归不了家。
高升和张大柱来到上河村,许多货郎已经抵达上河村的村坊摆摊设位。
高升并没有与这些货郎抢黄金地段,直接带着张大柱来到了位于上河村村市对面的郑王别院大门前,在一颗大树下安营扎寨,而后让张大柱挑来的物品一一摆开。
“三哥,做营生不是在村市里,跑这这地儿谁来买咱的馒头?”张大柱一脸疑惑的问。
“谁告诉你三哥要卖馒头了?”
高升不满的看了一眼张大柱,心道,在村子里卖馒头有几个钱?
“你不卖馒头啊!”
张大柱一愣,他挑来了他拿给高升的全部黍米面、能让老面不发酸的汤,以及柴河、各种锅碗瓢盆蒸笼,他还以为高升带着他现场蒸馒头卖呢。
“少问,多看。”
高升对张大柱翻翻白眼,也不想跟一个古代田舍汉解释,问道:“昨日三哥做馒头,你都看见了,可学会了?”
张大柱点点头。
“架锅做馒头,今日的馒头比昨日小一半。”
张大柱又傻了,这还是准备卖馒头啊。
张大柱虽然疑惑,可还是按照高升的交代开始支摊、架锅、和面。
高升默默的看着张大柱忙碌,一言不发,对于自己的摊位,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对了,是广告。
“大柱,身上带钱没?”高升问正在忙碌的张大柱。
“带了。”张大柱急忙从衣袍里掏出一个用麻布手巾,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钱袋,一层层打开来,再递给高升。
“早上出门,俺媳妇塞给俺的,还说三哥手头紧,咱和三哥做营生,三哥出手艺,这本钱咱得出。”
钱袋在手中挺沉,打开钱袋,里面有三十多个开元通宝,高升微微邹眉,这田氏好大的手笔。
平日里接触的田氏对张大柱都是扣扣索索的,恨不得从牙缝里省钱,今日如此大方,还鼓励张大柱跟着他做营生,哪里是寻常的为人?
“大柱,看着摊子,俺去去就来。”
现在不是纠结田氏变得大方的时候,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正在和面的张大柱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高升笑笑,转身走向村市的时候,幽幽的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郑王别院大门,嘴角上翘,漏出了一个志在必得的笑容。
此刻天色还早,村市里的货郎比行人多,高升寻了个代写书信、对联、祭文营生的书铺,径直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