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五章 不顾一切
落雁谷主寨的防御体系可不是闹着玩的,多年来主寨的安危乃是重中之重。毫不客气的说,落雁谷东山主寨所在的这座山峰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特别是东坡,面对的是通向山外的峡谷,更是官兵进攻首当其冲之处,这里的每一寸地方都几乎有防御的手段。
山坡防守,除了工事箭塔等人力工事之外,必不可少的便是滚木礌石的设计。而落雁谷的工事采用的是一石二用的办法。堆砌工事墙的巨石便是礌石,所以工事墙既高且厚。当遭遇敌袭时,只需推倒工事墙便可让山坡成为一片滚石纵横的死地。工事内其实还备有大量檑木,但昨晚因为担心对方的火攻奏效,这些檑木都被搬运走了。
东山山坡的地形也是陡峭的,仅有的几处缓坡也经过改造,越是平缓之处越是不能允许存在。上山的小道是唯一的平缓之处,但敌军来袭,道路在意被破坏。几处稍微平缓的进攻之处,其实都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因为上方都有大量的防守措施。越是薄弱的地方,便是越是重点。
这滚石潮滚滚而下,半个山坡都像是天崩地裂一般的发出隆隆之声。烟尘遮蔽了山坡,山谷中的官兵们都看不到山坡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了。一切都被烟尘笼罩着。但那恐怖的隆隆声中传来的凄厉而惊恐的喊叫声却是可以听到的。可以想象,那烟尘之中正发生着怎样的残酷可怕的事情。
无数的厢兵从烟尘之中冲了出来,他们抱头狂奔逃离山坡。这是在下方的厢兵,他们看到滚石落下后还有机会往逃离。因为山坡下方直到谷地之间的地形是平缓的,乱石滚落道山根地带便有几道沟壑拦阻,只要他们冲出沟壑地带,便可活命。他们无疑是做到了。但必须是那些豁的出去的,连武器盾牌都快速丢弃的士兵。稍有滞碍,便有可能出不来了。
乱石流发生的快,结束的也快。盏茶时间后,山坡上已经恢复了基本的平静。烟尘被山谷之风吹散后,整个山坡上呈现出一片灾难之后的场景。乱石堆中,刀枪盔甲盾牌到处都是,遍地是血肉残肢和尸体。有的尸体被埋了半截,有的只剩下伸在外边的手脚。简直让人不忍卒睹。
攻山兵马大败而归,滚石之下,谁敢不逃?败兵回到阵前,清点人数,死伤竟高大四千之多。很多人拖着被砸断的胳膊腿被别人硬拖着逃了回来,但凡没有逃出来的,基本上便全部交代在山坡之上。
这是东山山坡最为陡峭的一段坡度,若是过了半山腰,反而地势趋缓。即便有滚木礌石也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恰恰是在这山腰之下的嶙峋地形,最适合礌石拒敌之处,落雁军在朝廷官兵的配合之下,演出了一场山崩地裂的好戏。
谷地阵前,郭旭的脸上黑的像是锅底一般,心中似乎要炸裂开来。进山以来这才两日不到,连续遭到落雁军的无情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他仰望着山顶烟尘迷蒙之处,似乎感觉到林觉和郭冲父子正站在山顶上朝着自己指指点点大声奚落。
是啊,自己堂堂大周天子,率如此众多兵马踌躇满志的前来剿灭贼寇,可现在,杀敌不过数百,己方损失已然超过五千人,这简直要让世人笑掉大牙。他这个自诩神武英明的皇帝便只有这点本事,不仅对手要笑话自己,怕是连自己的臣子和百姓们都要讥讽嘲笑自己了。
“传朕旨意,不许后退。给我杀!后退者,杀无赦!所有兵马,都给我冲!”郭旭大吼着叫道。
“皇上!”赵元康忙叫道,他想提醒郭旭保持理智,这么做岂非是太冲动了。谁知道对方还有多少手段。
“赵元康,无需多言,你亲自为先锋,朕给你们督战。谁敢退后,立斩不饶。谁要是杀了林觉和郭冰父子,朕给他连升三级,重重赏赐。甚至朕可以封他王爵。天黑之前,必须攻上山腰石梁之上。否则的话,你赵元康提头来见。”郭旭厉声喝道。
赵元康无奈,只得咬牙高声应诺。他也知道,郭旭是真的被逼急了。这时候若不拼命,郭旭怕是真会杀了自己了。昨日在博望坡一战中自己大败而归,郭旭原谅了自己已经是很给自己的面子了。现在这情形,若不尽力,郭旭必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赵元康迅速召集众将,集结兵马,宣布了皇上的严令。不久后,新的一轮冲锋开始了。这一次冲锋已经不限兵力,不留余地。虽然整个战场只能容纳数万兵马同时进攻,但其余兵马都被告知待命,随时准备填补空缺。所谓填补空缺之意,说白了便是如果攻山的兵马死伤惨重,必须保证兵力源源不断,也就说,这一次进攻将不计伤亡,不计代价。
郭旭果然移驾山坡之下亲自督战,他坐在马上,铁青着脸盯着面前如蝼蚁一般往山上进攻的士兵,目光冷酷之极。他并不关心士兵们的生死,他关心的是此次能否达到战术目标。就算无法在天黑之前攻下对方山寨,也起码要攻到山腰那处平缓的山梁地带,站稳脚跟。
战斗是惨烈的,落雁军居高临下,滚木礌石和箭支滚滚而下,官兵伤亡极其惨重。好在之前那一波滚石几乎动用了所有储备的礌石,这之后便只有零星的滚木礌石阻挡进攻,所以规模并不大。加之官兵的进攻完全不计生死,死伤的人手迅速被后续士兵填补上,完全是一种添油战术和人海战术。到后来,很显然落雁军的防守物资耗尽,他们不得不选择撤离第一道工事关卡,往上撤离。
在连续进攻了近一个时辰之后,官兵取得了突破,成功的占领了山腰左近的那道平缓的山梁地带。而这正是郭旭今日所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占领那道平缓的山梁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从地形上看,东山山坡下陡上缓,这道山梁之下是陡峭的嶙峋地形。从防守方的角度来看,这里是最利于防守的地方。因为可以用各种手段进行防守,无论滚木礌石还是居高临下的弓箭打击都是绝佳的地形优势。山梁之上直至山顶位置,地形变得平缓,草木也变得茂密。想要利用滚木礌石进行御敌,便有些不合实际了。在这样的地形,一块巨岩能否从草木之间滚下来都是个问题。滚木更是不可能使用,那比石头更容易受到拦阻。在这样的地形,靠的便是大量修建的暗堡和箭塔的阻击。而这恰恰是官兵最不怕的一种防守方式。
占领了这道山梁,官兵便在半山腰有了立足之地。可以轻松的将大量兵力屯集于此,并且可以将大量的床弩和弩车搬运至此,配合下一步的进攻。那些床弩和弩车可是箭塔和暗堡最大的威胁。可以说,占据了这道山梁,官兵其实便已经化被动为主动了。虽然看起来依旧对方占据有利地形,但实际上攻守之势已然在不经意间转变。
郭旭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些,对付林觉这种诡计多端之人,便是要用这中简单粗暴的法子,完全不必跟他去玩心眼耍计谋,那是以己之短攻其之长。这是郭旭在这次作战之中领悟的一个道理。郭旭本想下令一鼓作气往上攻击,但看着夕阳西下,天光黯淡,郭旭决定不必操之过急。反正已经夺取了山梁,应该稳固此处,做好准备,明日必攻上去,并不急于一时。而且今日大军连番恶战,损失不小,士兵们的士气也都有些影响,还是稍微休整一夜再说。
天黑之后,官兵的数百架弩车和床弩被运抵山梁之上。与此同时,山梁上的官兵搭建了简易的工事,以防对手突袭。兵士们甲胄不解,枕戈待旦的渡过了这个夜晚。
落雁军这一整夜毫无动静,既没有趁着夜晚发动反攻,也没有阻止什么夜袭大营的行动。整个山梁上方一片漆黑,人声沉寂,似乎都趁着夜色逃之夭夭一般。但事实证明他们没有逃走,赵元康派了一小队官兵想往上摸一摸,看看上面的情形。刚离开山梁百步远,便被黑暗中一蓬密集的羽箭射的抱头鼠窜逃了下来。三十多人只有七八人侥幸逃脱。这说明对方也一直盯着下方的官兵,时时刻刻做好防范官兵夜袭的准备。
除了那次试探之外,双方相安无事的过了这一夜。黎明时分,冻得发抖的官兵们被号角声惊醒。山下迫不及待的郭旭已经早早的起床,身着戎装骑在马上,喝令身旁禁军吹起号角,敲起战鼓了。
士兵们浑身疲惫的爬起身来,浑身上下冷的发抖。十月里已是深秋,山中的深秋其实已经很寒冷了。数万官兵不得下车山谷之中,只能露宿山梁之上,夜晚刺骨的冰寒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很多人几乎是彻夜未眠,满身疲惫。相互起身对视时,发现对方的眉毛胡子上都起了一层白霜。
将领们嘶哑的叫喊着,喝令兵士们准备作战。士兵们就这冷水吃了些干粮,便开始准备拼命。
山坡防守,除了工事箭塔等人力工事之外,必不可少的便是滚木礌石的设计。而落雁谷的工事采用的是一石二用的办法。堆砌工事墙的巨石便是礌石,所以工事墙既高且厚。当遭遇敌袭时,只需推倒工事墙便可让山坡成为一片滚石纵横的死地。工事内其实还备有大量檑木,但昨晚因为担心对方的火攻奏效,这些檑木都被搬运走了。
东山山坡的地形也是陡峭的,仅有的几处缓坡也经过改造,越是平缓之处越是不能允许存在。上山的小道是唯一的平缓之处,但敌军来袭,道路在意被破坏。几处稍微平缓的进攻之处,其实都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因为上方都有大量的防守措施。越是薄弱的地方,便是越是重点。
这滚石潮滚滚而下,半个山坡都像是天崩地裂一般的发出隆隆之声。烟尘遮蔽了山坡,山谷中的官兵们都看不到山坡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了。一切都被烟尘笼罩着。但那恐怖的隆隆声中传来的凄厉而惊恐的喊叫声却是可以听到的。可以想象,那烟尘之中正发生着怎样的残酷可怕的事情。
无数的厢兵从烟尘之中冲了出来,他们抱头狂奔逃离山坡。这是在下方的厢兵,他们看到滚石落下后还有机会往逃离。因为山坡下方直到谷地之间的地形是平缓的,乱石滚落道山根地带便有几道沟壑拦阻,只要他们冲出沟壑地带,便可活命。他们无疑是做到了。但必须是那些豁的出去的,连武器盾牌都快速丢弃的士兵。稍有滞碍,便有可能出不来了。
乱石流发生的快,结束的也快。盏茶时间后,山坡上已经恢复了基本的平静。烟尘被山谷之风吹散后,整个山坡上呈现出一片灾难之后的场景。乱石堆中,刀枪盔甲盾牌到处都是,遍地是血肉残肢和尸体。有的尸体被埋了半截,有的只剩下伸在外边的手脚。简直让人不忍卒睹。
攻山兵马大败而归,滚石之下,谁敢不逃?败兵回到阵前,清点人数,死伤竟高大四千之多。很多人拖着被砸断的胳膊腿被别人硬拖着逃了回来,但凡没有逃出来的,基本上便全部交代在山坡之上。
这是东山山坡最为陡峭的一段坡度,若是过了半山腰,反而地势趋缓。即便有滚木礌石也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恰恰是在这山腰之下的嶙峋地形,最适合礌石拒敌之处,落雁军在朝廷官兵的配合之下,演出了一场山崩地裂的好戏。
谷地阵前,郭旭的脸上黑的像是锅底一般,心中似乎要炸裂开来。进山以来这才两日不到,连续遭到落雁军的无情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他仰望着山顶烟尘迷蒙之处,似乎感觉到林觉和郭冲父子正站在山顶上朝着自己指指点点大声奚落。
是啊,自己堂堂大周天子,率如此众多兵马踌躇满志的前来剿灭贼寇,可现在,杀敌不过数百,己方损失已然超过五千人,这简直要让世人笑掉大牙。他这个自诩神武英明的皇帝便只有这点本事,不仅对手要笑话自己,怕是连自己的臣子和百姓们都要讥讽嘲笑自己了。
“传朕旨意,不许后退。给我杀!后退者,杀无赦!所有兵马,都给我冲!”郭旭大吼着叫道。
“皇上!”赵元康忙叫道,他想提醒郭旭保持理智,这么做岂非是太冲动了。谁知道对方还有多少手段。
“赵元康,无需多言,你亲自为先锋,朕给你们督战。谁敢退后,立斩不饶。谁要是杀了林觉和郭冰父子,朕给他连升三级,重重赏赐。甚至朕可以封他王爵。天黑之前,必须攻上山腰石梁之上。否则的话,你赵元康提头来见。”郭旭厉声喝道。
赵元康无奈,只得咬牙高声应诺。他也知道,郭旭是真的被逼急了。这时候若不拼命,郭旭怕是真会杀了自己了。昨日在博望坡一战中自己大败而归,郭旭原谅了自己已经是很给自己的面子了。现在这情形,若不尽力,郭旭必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赵元康迅速召集众将,集结兵马,宣布了皇上的严令。不久后,新的一轮冲锋开始了。这一次冲锋已经不限兵力,不留余地。虽然整个战场只能容纳数万兵马同时进攻,但其余兵马都被告知待命,随时准备填补空缺。所谓填补空缺之意,说白了便是如果攻山的兵马死伤惨重,必须保证兵力源源不断,也就说,这一次进攻将不计伤亡,不计代价。
郭旭果然移驾山坡之下亲自督战,他坐在马上,铁青着脸盯着面前如蝼蚁一般往山上进攻的士兵,目光冷酷之极。他并不关心士兵们的生死,他关心的是此次能否达到战术目标。就算无法在天黑之前攻下对方山寨,也起码要攻到山腰那处平缓的山梁地带,站稳脚跟。
战斗是惨烈的,落雁军居高临下,滚木礌石和箭支滚滚而下,官兵伤亡极其惨重。好在之前那一波滚石几乎动用了所有储备的礌石,这之后便只有零星的滚木礌石阻挡进攻,所以规模并不大。加之官兵的进攻完全不计生死,死伤的人手迅速被后续士兵填补上,完全是一种添油战术和人海战术。到后来,很显然落雁军的防守物资耗尽,他们不得不选择撤离第一道工事关卡,往上撤离。
在连续进攻了近一个时辰之后,官兵取得了突破,成功的占领了山腰左近的那道平缓的山梁地带。而这正是郭旭今日所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占领那道平缓的山梁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从地形上看,东山山坡下陡上缓,这道山梁之下是陡峭的嶙峋地形。从防守方的角度来看,这里是最利于防守的地方。因为可以用各种手段进行防守,无论滚木礌石还是居高临下的弓箭打击都是绝佳的地形优势。山梁之上直至山顶位置,地形变得平缓,草木也变得茂密。想要利用滚木礌石进行御敌,便有些不合实际了。在这样的地形,一块巨岩能否从草木之间滚下来都是个问题。滚木更是不可能使用,那比石头更容易受到拦阻。在这样的地形,靠的便是大量修建的暗堡和箭塔的阻击。而这恰恰是官兵最不怕的一种防守方式。
占领了这道山梁,官兵便在半山腰有了立足之地。可以轻松的将大量兵力屯集于此,并且可以将大量的床弩和弩车搬运至此,配合下一步的进攻。那些床弩和弩车可是箭塔和暗堡最大的威胁。可以说,占据了这道山梁,官兵其实便已经化被动为主动了。虽然看起来依旧对方占据有利地形,但实际上攻守之势已然在不经意间转变。
郭旭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些,对付林觉这种诡计多端之人,便是要用这中简单粗暴的法子,完全不必跟他去玩心眼耍计谋,那是以己之短攻其之长。这是郭旭在这次作战之中领悟的一个道理。郭旭本想下令一鼓作气往上攻击,但看着夕阳西下,天光黯淡,郭旭决定不必操之过急。反正已经夺取了山梁,应该稳固此处,做好准备,明日必攻上去,并不急于一时。而且今日大军连番恶战,损失不小,士兵们的士气也都有些影响,还是稍微休整一夜再说。
天黑之后,官兵的数百架弩车和床弩被运抵山梁之上。与此同时,山梁上的官兵搭建了简易的工事,以防对手突袭。兵士们甲胄不解,枕戈待旦的渡过了这个夜晚。
落雁军这一整夜毫无动静,既没有趁着夜晚发动反攻,也没有阻止什么夜袭大营的行动。整个山梁上方一片漆黑,人声沉寂,似乎都趁着夜色逃之夭夭一般。但事实证明他们没有逃走,赵元康派了一小队官兵想往上摸一摸,看看上面的情形。刚离开山梁百步远,便被黑暗中一蓬密集的羽箭射的抱头鼠窜逃了下来。三十多人只有七八人侥幸逃脱。这说明对方也一直盯着下方的官兵,时时刻刻做好防范官兵夜袭的准备。
除了那次试探之外,双方相安无事的过了这一夜。黎明时分,冻得发抖的官兵们被号角声惊醒。山下迫不及待的郭旭已经早早的起床,身着戎装骑在马上,喝令身旁禁军吹起号角,敲起战鼓了。
士兵们浑身疲惫的爬起身来,浑身上下冷的发抖。十月里已是深秋,山中的深秋其实已经很寒冷了。数万官兵不得下车山谷之中,只能露宿山梁之上,夜晚刺骨的冰寒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很多人几乎是彻夜未眠,满身疲惫。相互起身对视时,发现对方的眉毛胡子上都起了一层白霜。
将领们嘶哑的叫喊着,喝令兵士们准备作战。士兵们就这冷水吃了些干粮,便开始准备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