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迟早面对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六百七十五章迟早面对关外异族入侵,一直是幽州要面对的头号问题。</p>
去年过年时,袁熙就让赵云打了一仗,杀得来犯边的鲜卑流寇人头滚滚,这一年间也算安生。</p>
这次寿春之战打到秋天时,边境还没有动静,袁熙一度以为今年长城内外不会有战事了,但他在邺城的时候,北面却传来消息,说关内关外的胡人又蠢蠢欲动了。</p>
这不仅指的是关外鲜卑,还说明关内乌桓也不老实了。</p>
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公孙度家族在辽东的扩张,导致不仅关外鲜卑,关内的乌桓也开始有所警觉,毕竟公孙度势大,迟早要和他们产生利益冲突。</p>
当初袁熙在背后支持公孙度,其中目的之一,便是要逼得乌桓走投无路,只能来和自己联手。</p>
但似乎掌管几十万乌桓的单于塌顿,似乎是脑子转不过来,至今没有和袁熙交好的表示。</p>
袁熙猜测,在单于塌顿的角度上,向来是因为和袁氏联姻,背靠袁尚,所以有恃无恐吧?</p>
而且袁熙和袁尚暂时联手的消息,应该也没有传到单于塌顿耳中,单于塌顿还以为自己是一颗用来牵制袁熙的棋子,殊不知冀州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p>
想想后世也是一样,单于塌顿反应一直慢上半拍,曹操北伐乌桓,也是先和乌桓交好,然后长途跋涉,秘密行军到白狼山附近,突然翻脸攻击,乌桓猝不及防大败,单于塌顿被杀,余众皆大部投降,大部分都被迁往内地,关内乌桓就此消亡。</p>
虽然曹操的做法看起来不厚道,但袁熙倒是明白曹操如此做的原因,因为彼时中原连续大疫,关外乌桓却是人口不断在增长,这样下去,迟早会生祸乱,所以曹操才劳师远征,不计代价也要将乌桓消灭。</p>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北地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中原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汉末三国连续爆发的疫病。</p>
彼时中原地区虽然人口众多,但多聚居于大城村镇,尤其是大城里面,但限于时代,大城里面可供居住的地区本就不多,所以很多居民杂居,人口密度极大。</p>
在这种情况下,水源的使用,污物的排放,人群的隔离,比现代的环境的要差很多,平时还好,但到了疫病爆发时期,每个环节都会成为疫病级数量增长的因素。</p>
加上伤寒杂病论尚未问世,人们对疫病认识不够,在种种因素推动下,每次出现疫病的地方,几乎是都是大城大镇,且极难控制,常常要死上相当一部分人,人口密度剧烈下降后,疫病才会渐渐停止传播。</p>
这种代价是极为惨痛的,华夏人民在无数人命的基础上,才摸索到了防止疫病的诀窍,而欧洲就要晚一些,直到中世纪时,还无法找到有效应对黑死病的办法。</p>
如今袁熙所在的幽州,因为有目的的进行了防治,在全天下来看,反而是条件最好的,很多爆发疫病的苗头,都被提前掐灭,所以要比中原大城的死亡率要低得多。</p>
所以幽州虽然环境苦寒,但只要不爆发难以应对的疫病,人口就能稳步增长。</p>
而更北边的辽东鲜卑,也是如此,其不在村镇居住,人口密度低,且因为水源珍贵,所以对于水源的保护反而要更加在意,又因为口粮珍贵,发生疫病时,对于病人的处理手段也相当果决,甚至残忍。</p>
这样一来,反而无形抑制了疫病的传播,所以北地的外族,这些年人口一直在缓慢增长,包括并州的南匈奴也是如此。</p>
如果是太平世道,中原政权稳固,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战乱年代,兵灾疫病造成中原人口崩盘,而北地外族人口增多,此消彼长,问题就多了。</p>
据后世记载,三国魏晋时期中原人口降到两千万时,北地长城内外的鲜卑乌桓匈奴的总数,已经突破了千万。</p>
力量的失衡,加上冰河期到来导致的外族南下,两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的成为你死我活的生存之争。</p>
东汉对于关外异族,采取的是以夷制夷的政策,用关内乌桓对付关外鲜卑,用关内南匈奴对付关外北匈奴。</p>
这种做法最初是有效的,但前提是有一个强大的中原政权,能压得住关内的胡人,但显然这个天下大乱的时代,这种手段已经失效了。</p>
关内胡人迟早会联手关外胡人来,或者分头进击,调转矛头对付富庶的中原地区,导致了后世的五胡乱华。</p>
对于这种情况,曹操应该是有先见之明的,便有了后世的白狼山之战,虽然有背信弃义的嫌疑,但反映了曹操对于天下形势的把握。</p>
生死存亡面前,其它都不重要了。</p>try{ggauto();} catch(ex){}
彼时曹魏占据着整个北方,境内有匈奴、鲜卑、氐、羌、乌桓、羯、卢水胡、丁零等族,民族的复杂性和部分易叛乱地区,所以采取的策略为接受内附,积极平叛,这对于缺少劳力的中原,算是有益的补充。</p>
但之后的内迁安置政策,便出现了大问题。</p>
一方面其采用了将打败的关内胡人内迁的政策,将长城防线,全部放给了关外胡人。</p>
另外一个方面,内迁人口过多,在陇右河州地区,到西晋时候,胡人已经超过了汉人,反客为主,甚至在关中地区也是如此。</p>
《徙戎论》中提到“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西北诸郡,皆为戎居”。</p>
这事实上是等于现在的幽州并州凉州,甚至冀州司隶,百年内都变成了胡人主导的地区,加上关外胡人南下,五路乱华便成了必然。</p>
袁熙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以幽州为起点,防止这种历史的发生。</p>
他心里隐隐约约已经有了些眉目,但是实施起来异常困难,毕竟以他现在的实力,很多想法是有心无力,所以只能用外交手段来弥补军事的短板。</p>
乌桓便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袁熙的想法,是以其作为试验田,来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p>
他先前和郭嘉沮授商讨过自己的想法,两人虽然惊叹于袁熙和常人完全不同的思路,但因为没有后世的历史知识,并不能体会到未来的残酷性。</p>
两人都觉得袁熙是不是想得有些过多了,此时最重要的,不应该是争霸天下吗?</p>
但袁熙明白,此时不早作准备,将来可能就晚了。</p>
所以这次他力排众议,准备商讨和乌桓谈判,展开一系列的军事和内政合作。</p>
一是联手对付关外的流寇异族。</p>
关外鲜卑和关内乌桓虽有世仇,但单于塌顿不想和其彻底撕破脸,免得被其大规模报复。</p>
所以袁熙提议,让乌桓出劳力青壮,加入袁熙的军队,以幽州军的名义对付鲜卑,这样乌桓便脱了出来。</p>
当然,虽然青壮劳力宝贵,但同时袁熙也要负责安置这些青壮的家属,这对于相对于增长的人口,缺少食物的乌桓来说,其实也能够减轻一部分压力。</p>
但这就是袁熙的目的,釜底抽薪。</p>
他要做的,是试验内迁政策的临界点,既一地之内,胡汉的比例多少才合适。</p>
让胡人在人口比例上占优是肯定不行的,这样不仅做不到同化,还会被反客为主,倒逼汉人逃离。</p>
袁熙要试验的,就是保留一部分边地外族的情况下,在自己治下接纳一部分相当比例的胡人,能其能够慢慢融入当地,但又不至于让其鸠占鹊巢。</p>
当然,他的这个治下,不禁包括幽州,还包括了徐州和江淮地区。</p>
当初他提出这个设想时,郭嘉沮授也颇为经验,疑惑道:“江淮不缺人口,让他们费尽人力物力迁过去,值得吗?”</p>
袁熙微笑道:“有些不可?”</p>
“要真算起来,现在的绝大部分胡人,其祖上都能追溯到炎黄,和我们其实也算是同宗起源。”</p>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居住地区的扩大,产生了种种不同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可能不太合适,有的却是对中原的有益补充。”</p>
“既然是胡汉融合,当然是不仅包括中原地区,也要包括江淮乃至江东,以及南蛮南越地区。”</p>
“说来现在这些地区,虽然都是汉家天下,但却被称为山越野人,在中原人眼里还不如胡人,甚至不被当人看。”</p>
“但随着将来天下统一,这些迟早也会进入汉人的范畴,胡汉能够融合,汉人和山越人,当然也能融合,在其中加入胡人,又有何不可?”</p>
“让其提前体会到民族融合的好处,也是天下一统的重要步骤之一,何况融合并不是消灭,而是互相学习互补。”</p>
“只要心向华夏,便都是华夏人。”</p>
郭嘉沮授不得不承认,虽然袁熙这番话有些东西他们还不能理解,但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而且这些说法,他们从未多想,如今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门外的全新景象。</p>
郭嘉出声道:“嘉有一事不明,使君为什么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p>
袁熙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出声道:“确实,这件事情看起来并不太重要。”</p>
“但一想到可能发生的惨痛景象,我就觉得,既然来到这世上,总要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些东西。”</p>
</p></div>
去年过年时,袁熙就让赵云打了一仗,杀得来犯边的鲜卑流寇人头滚滚,这一年间也算安生。</p>
这次寿春之战打到秋天时,边境还没有动静,袁熙一度以为今年长城内外不会有战事了,但他在邺城的时候,北面却传来消息,说关内关外的胡人又蠢蠢欲动了。</p>
这不仅指的是关外鲜卑,还说明关内乌桓也不老实了。</p>
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公孙度家族在辽东的扩张,导致不仅关外鲜卑,关内的乌桓也开始有所警觉,毕竟公孙度势大,迟早要和他们产生利益冲突。</p>
当初袁熙在背后支持公孙度,其中目的之一,便是要逼得乌桓走投无路,只能来和自己联手。</p>
但似乎掌管几十万乌桓的单于塌顿,似乎是脑子转不过来,至今没有和袁熙交好的表示。</p>
袁熙猜测,在单于塌顿的角度上,向来是因为和袁氏联姻,背靠袁尚,所以有恃无恐吧?</p>
而且袁熙和袁尚暂时联手的消息,应该也没有传到单于塌顿耳中,单于塌顿还以为自己是一颗用来牵制袁熙的棋子,殊不知冀州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p>
想想后世也是一样,单于塌顿反应一直慢上半拍,曹操北伐乌桓,也是先和乌桓交好,然后长途跋涉,秘密行军到白狼山附近,突然翻脸攻击,乌桓猝不及防大败,单于塌顿被杀,余众皆大部投降,大部分都被迁往内地,关内乌桓就此消亡。</p>
虽然曹操的做法看起来不厚道,但袁熙倒是明白曹操如此做的原因,因为彼时中原连续大疫,关外乌桓却是人口不断在增长,这样下去,迟早会生祸乱,所以曹操才劳师远征,不计代价也要将乌桓消灭。</p>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北地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中原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汉末三国连续爆发的疫病。</p>
彼时中原地区虽然人口众多,但多聚居于大城村镇,尤其是大城里面,但限于时代,大城里面可供居住的地区本就不多,所以很多居民杂居,人口密度极大。</p>
在这种情况下,水源的使用,污物的排放,人群的隔离,比现代的环境的要差很多,平时还好,但到了疫病爆发时期,每个环节都会成为疫病级数量增长的因素。</p>
加上伤寒杂病论尚未问世,人们对疫病认识不够,在种种因素推动下,每次出现疫病的地方,几乎是都是大城大镇,且极难控制,常常要死上相当一部分人,人口密度剧烈下降后,疫病才会渐渐停止传播。</p>
这种代价是极为惨痛的,华夏人民在无数人命的基础上,才摸索到了防止疫病的诀窍,而欧洲就要晚一些,直到中世纪时,还无法找到有效应对黑死病的办法。</p>
如今袁熙所在的幽州,因为有目的的进行了防治,在全天下来看,反而是条件最好的,很多爆发疫病的苗头,都被提前掐灭,所以要比中原大城的死亡率要低得多。</p>
所以幽州虽然环境苦寒,但只要不爆发难以应对的疫病,人口就能稳步增长。</p>
而更北边的辽东鲜卑,也是如此,其不在村镇居住,人口密度低,且因为水源珍贵,所以对于水源的保护反而要更加在意,又因为口粮珍贵,发生疫病时,对于病人的处理手段也相当果决,甚至残忍。</p>
这样一来,反而无形抑制了疫病的传播,所以北地的外族,这些年人口一直在缓慢增长,包括并州的南匈奴也是如此。</p>
如果是太平世道,中原政权稳固,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战乱年代,兵灾疫病造成中原人口崩盘,而北地外族人口增多,此消彼长,问题就多了。</p>
据后世记载,三国魏晋时期中原人口降到两千万时,北地长城内外的鲜卑乌桓匈奴的总数,已经突破了千万。</p>
力量的失衡,加上冰河期到来导致的外族南下,两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的成为你死我活的生存之争。</p>
东汉对于关外异族,采取的是以夷制夷的政策,用关内乌桓对付关外鲜卑,用关内南匈奴对付关外北匈奴。</p>
这种做法最初是有效的,但前提是有一个强大的中原政权,能压得住关内的胡人,但显然这个天下大乱的时代,这种手段已经失效了。</p>
关内胡人迟早会联手关外胡人来,或者分头进击,调转矛头对付富庶的中原地区,导致了后世的五胡乱华。</p>
对于这种情况,曹操应该是有先见之明的,便有了后世的白狼山之战,虽然有背信弃义的嫌疑,但反映了曹操对于天下形势的把握。</p>
生死存亡面前,其它都不重要了。</p>try{ggauto();} catch(ex){}
彼时曹魏占据着整个北方,境内有匈奴、鲜卑、氐、羌、乌桓、羯、卢水胡、丁零等族,民族的复杂性和部分易叛乱地区,所以采取的策略为接受内附,积极平叛,这对于缺少劳力的中原,算是有益的补充。</p>
但之后的内迁安置政策,便出现了大问题。</p>
一方面其采用了将打败的关内胡人内迁的政策,将长城防线,全部放给了关外胡人。</p>
另外一个方面,内迁人口过多,在陇右河州地区,到西晋时候,胡人已经超过了汉人,反客为主,甚至在关中地区也是如此。</p>
《徙戎论》中提到“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西北诸郡,皆为戎居”。</p>
这事实上是等于现在的幽州并州凉州,甚至冀州司隶,百年内都变成了胡人主导的地区,加上关外胡人南下,五路乱华便成了必然。</p>
袁熙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以幽州为起点,防止这种历史的发生。</p>
他心里隐隐约约已经有了些眉目,但是实施起来异常困难,毕竟以他现在的实力,很多想法是有心无力,所以只能用外交手段来弥补军事的短板。</p>
乌桓便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袁熙的想法,是以其作为试验田,来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p>
他先前和郭嘉沮授商讨过自己的想法,两人虽然惊叹于袁熙和常人完全不同的思路,但因为没有后世的历史知识,并不能体会到未来的残酷性。</p>
两人都觉得袁熙是不是想得有些过多了,此时最重要的,不应该是争霸天下吗?</p>
但袁熙明白,此时不早作准备,将来可能就晚了。</p>
所以这次他力排众议,准备商讨和乌桓谈判,展开一系列的军事和内政合作。</p>
一是联手对付关外的流寇异族。</p>
关外鲜卑和关内乌桓虽有世仇,但单于塌顿不想和其彻底撕破脸,免得被其大规模报复。</p>
所以袁熙提议,让乌桓出劳力青壮,加入袁熙的军队,以幽州军的名义对付鲜卑,这样乌桓便脱了出来。</p>
当然,虽然青壮劳力宝贵,但同时袁熙也要负责安置这些青壮的家属,这对于相对于增长的人口,缺少食物的乌桓来说,其实也能够减轻一部分压力。</p>
但这就是袁熙的目的,釜底抽薪。</p>
他要做的,是试验内迁政策的临界点,既一地之内,胡汉的比例多少才合适。</p>
让胡人在人口比例上占优是肯定不行的,这样不仅做不到同化,还会被反客为主,倒逼汉人逃离。</p>
袁熙要试验的,就是保留一部分边地外族的情况下,在自己治下接纳一部分相当比例的胡人,能其能够慢慢融入当地,但又不至于让其鸠占鹊巢。</p>
当然,他的这个治下,不禁包括幽州,还包括了徐州和江淮地区。</p>
当初他提出这个设想时,郭嘉沮授也颇为经验,疑惑道:“江淮不缺人口,让他们费尽人力物力迁过去,值得吗?”</p>
袁熙微笑道:“有些不可?”</p>
“要真算起来,现在的绝大部分胡人,其祖上都能追溯到炎黄,和我们其实也算是同宗起源。”</p>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居住地区的扩大,产生了种种不同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可能不太合适,有的却是对中原的有益补充。”</p>
“既然是胡汉融合,当然是不仅包括中原地区,也要包括江淮乃至江东,以及南蛮南越地区。”</p>
“说来现在这些地区,虽然都是汉家天下,但却被称为山越野人,在中原人眼里还不如胡人,甚至不被当人看。”</p>
“但随着将来天下统一,这些迟早也会进入汉人的范畴,胡汉能够融合,汉人和山越人,当然也能融合,在其中加入胡人,又有何不可?”</p>
“让其提前体会到民族融合的好处,也是天下一统的重要步骤之一,何况融合并不是消灭,而是互相学习互补。”</p>
“只要心向华夏,便都是华夏人。”</p>
郭嘉沮授不得不承认,虽然袁熙这番话有些东西他们还不能理解,但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而且这些说法,他们从未多想,如今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门外的全新景象。</p>
郭嘉出声道:“嘉有一事不明,使君为什么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p>
袁熙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出声道:“确实,这件事情看起来并不太重要。”</p>
“但一想到可能发生的惨痛景象,我就觉得,既然来到这世上,总要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些东西。”</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