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大秦帝国
宇文泰推举苻坚担任了大首领,苻坚凭借他的大忽悠本事,也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支持。</p>
于是,苻坚自称“大秦天王”,建立大秦国,并定都——陇西狄道(原先马腾的大本营)。</p>
之后,苻坚委任宇文泰担任了大秦国大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又分别委任了于谨、吕光、尔朱荣为左中右大将军。</p>
于谨乃是宇文泰麾下的头号大将,是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更是张掖之战的头号功臣。</p>
吕光也是名将之才,是苻坚认可的氐族第一大将,因此也担任了大将军之职。</p>
尔朱荣乃是原先韩遂治下的杂胡部落首领,因为他在最后关头帮助了宇文泰,加上杂胡势力庞大,所以也担任了大将军之职。</p>
于谨为中大将军,吕光为左大将军,尔朱荣为右大将军。</p>
随后,苻坚又把治下的地盘全部分封了出去,分别交给了各大首领作为领地。</p>
其中,益州的广汉郡被封给了李特(氐族的李氏家族首领);</p>
凉州的武都郡被封给了吕光;</p>
羌地封给了姚家兄弟,并设置了西海郡;</p>
安定郡被封给了杨大眼;</p>
陇西郡、汉阳郡则为苻氏王族的直属领地;</p>
北地郡被封给了尔朱荣;</p>
金城郡被封给了宇文泰的家族;</p>
武威郡被封给了于谨;</p>
张掖被封给了独孤信;</p>
酒泉被封给了杨忠;</p>
敦煌被封给了西部鲜卑的另一位大首领——乞伏国仁。</p>
自此,凉州的地盘包括羌地在内被瓜分殆尽,苻坚、宇文泰也开始了对凉州的统治。</p>
之后,大秦国建立的消息被传到了河套,刚刚占据朔方、上二郡的赫连勃勃也加入了大秦国。</p>
大秦国的势力至此越发庞大,威名甚至传播到了西域和草原,越来越多的部落加入进来。</p>
为了稳固统治,同时为了保障兵员和战斗力,宇文泰实行了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制度。</p>
这一制度的根本在于府兵制,不仅可以保障大秦国的兵员战斗力,还能加快各族之间的融合。</p>
宇文泰认为对于庞然大物般的大汉来说,他们各族毕竟人口占了少数,为了对抗大汉,他们唯有团结起来。</p>
于是,宇文泰在与苻坚进行商议之后,便分别册封了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p>
八大柱国,分别是鲜卑的宇文泰、独孤信、侯莫陈崇、乞伏国仁,氐族的吕光、杨安(追封),匈奴的赫连勃勃,以及杂胡的尔朱荣。</p>
十二大将军则为氐族的符生(追封)、杨大眼,羌族的姚襄、姚苌,匈奴的沮渠蒙逊,鲜卑的宇文护、宇文述、于谨、杨忠、叔孙建、贺拔岳,奚族的奚康生。</p>
其中并没有氐族李氏的份,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到夺取凉州的战斗中来,所以被排除在外。</p>
李氏却实际控制着益州广汉郡的地盘,虽然不在大秦国的治下,但依旧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p>
而八大柱国中,独孤信不仅是宇文泰麾下的大将,还是宇文泰的儿女亲家。</p>
甚至在大秦国建立后,独孤信又把另外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了苻坚和杨忠的儿子。</p>
因此,独孤信在宇文泰麾下的大将中显得地位超然,得以出任八大柱国之一。</p>
乞伏国仁则作为西部鲜卑中排行第二的部落首领,也得以出任一大柱国,算是一种笼络。</p>
侯莫陈崇则并非西部鲜卑,而是来自中部鲜卑,乃是如今中部鲜卑的首领。</p>
自从中部鲜卑在幽州两次碰壁之后,原先的首领——拓跋什翼犍郁郁寡欢而终,只留下了幼孙——拓跋珪。</p>try{ggauto();} catch(ex){}
拓跋家族无长丁,自此衰落,势力第二大的侯莫陈崇便掌控了中部鲜卑。</p>
后来,侯莫陈崇为了发展,便寻找到了占据河套的赫连勃勃进行结盟。</p>
在赫连勃勃选择加入大秦国之后,为了拉拢中部鲜卑,宇文泰便也委任侯莫陈崇担任了一大柱国。</p>
大秦国的地盘从整个凉州、羌地,一直到整个河套地区,触手更是伸到了西域、草原和益州、并州。</p>
除此以外,十二大将军也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多在夺取地盘的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p>
其中,符生、杨大眼、姚襄、姚苌、宇文述、于谨、杨忠自不必多说。</p>
沮渠蒙逊,原本就是并州的大将,如今更是赫连勃勃麾下的头号大将。</p>
宇文护乃是宇文泰的侄子,也是他的子侄辈中,唯一一个成年的。</p>
奚康生则是河套境内奚族的首领,治下人口不多,但却战力强悍。因此,也得以出任将军,同时也是赫连勃勃麾下二号大将。</p>
叔孙建、贺拔岳则为西部鲜卑中第三、第四大部落的首领,都掌控着不少人口,因此也出任了将军。</p>
总之,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乃是如今大秦国除了符氏王族外最大的一帮势力。</p>
同时,他们也掌握了大秦国几乎全部的兵权,更是大秦国得以屹立在西北的资本。</p>
苻坚自委任宇文泰担任大丞相后,二人就把权利一分为二,各自负责不同的事务。</p>
苻坚负责处理与汉人之间的关系,调和矛盾,为日后进一步占据汉地作准备。</p>
宇文泰则负责处理氐、鲜卑、羌、杂胡等族之间的关系,加快各族的融合,以此将各族都团结起来。</p>
二人一个对汉,一个对胡,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则负责统兵。</p>
因此,大秦国甫一建立,就带来了无比强大的威势,也立即引起了周边各方势力的注意。</p>
尤其是汉中,几乎就在大秦国建立的同时,刘裕也夺取了汉中。</p>
汉中、武都近在咫尺,彼此相邻,刘裕也与占据武都的吕光发生了摩擦。</p>
主要是两边挨的实在太近了,汉中还在张鲁手中的时候,和氐族倒是关系不错。</p>
但刘裕可不是善茬,更何况氐族和他也压根不认识,于是甫一接触就爆发了矛盾。</p>
刘裕想要进一步发展,武都郡也是必须要打下来的,否则他如何南下或者北上?</p>
而因为汉中的缘故,威胁到了大秦国侧翼的安危,大秦国这边也必须妥善处理好与刘裕之间的关系。</p>
然而刘裕面对异族,根本不愿意多谈,甚至十分反感异族对凉州的统治。</p>
既然谈不了,又无法相安无事,那结果就只能打了。</p>
于是,苻坚开始往武都增兵,刘裕也开始了积极备战。</p>
一方是新鲜出炉的大秦国,一方是刚刚占据汉中的刘裕,双方互不相让。</p>
因为这个世界人口众多的关系,所以一切的发展节奏都极快,几乎一年一个变化。</p>
人口多了,意味着兵员多,种地的人也多。</p>
因此,各大势力之间都有着足够的兵员,足够的粮草,连年大战的情况才有可能发生。</p>
注: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p>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p>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p>
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p></div>
于是,苻坚自称“大秦天王”,建立大秦国,并定都——陇西狄道(原先马腾的大本营)。</p>
之后,苻坚委任宇文泰担任了大秦国大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又分别委任了于谨、吕光、尔朱荣为左中右大将军。</p>
于谨乃是宇文泰麾下的头号大将,是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更是张掖之战的头号功臣。</p>
吕光也是名将之才,是苻坚认可的氐族第一大将,因此也担任了大将军之职。</p>
尔朱荣乃是原先韩遂治下的杂胡部落首领,因为他在最后关头帮助了宇文泰,加上杂胡势力庞大,所以也担任了大将军之职。</p>
于谨为中大将军,吕光为左大将军,尔朱荣为右大将军。</p>
随后,苻坚又把治下的地盘全部分封了出去,分别交给了各大首领作为领地。</p>
其中,益州的广汉郡被封给了李特(氐族的李氏家族首领);</p>
凉州的武都郡被封给了吕光;</p>
羌地封给了姚家兄弟,并设置了西海郡;</p>
安定郡被封给了杨大眼;</p>
陇西郡、汉阳郡则为苻氏王族的直属领地;</p>
北地郡被封给了尔朱荣;</p>
金城郡被封给了宇文泰的家族;</p>
武威郡被封给了于谨;</p>
张掖被封给了独孤信;</p>
酒泉被封给了杨忠;</p>
敦煌被封给了西部鲜卑的另一位大首领——乞伏国仁。</p>
自此,凉州的地盘包括羌地在内被瓜分殆尽,苻坚、宇文泰也开始了对凉州的统治。</p>
之后,大秦国建立的消息被传到了河套,刚刚占据朔方、上二郡的赫连勃勃也加入了大秦国。</p>
大秦国的势力至此越发庞大,威名甚至传播到了西域和草原,越来越多的部落加入进来。</p>
为了稳固统治,同时为了保障兵员和战斗力,宇文泰实行了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制度。</p>
这一制度的根本在于府兵制,不仅可以保障大秦国的兵员战斗力,还能加快各族之间的融合。</p>
宇文泰认为对于庞然大物般的大汉来说,他们各族毕竟人口占了少数,为了对抗大汉,他们唯有团结起来。</p>
于是,宇文泰在与苻坚进行商议之后,便分别册封了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p>
八大柱国,分别是鲜卑的宇文泰、独孤信、侯莫陈崇、乞伏国仁,氐族的吕光、杨安(追封),匈奴的赫连勃勃,以及杂胡的尔朱荣。</p>
十二大将军则为氐族的符生(追封)、杨大眼,羌族的姚襄、姚苌,匈奴的沮渠蒙逊,鲜卑的宇文护、宇文述、于谨、杨忠、叔孙建、贺拔岳,奚族的奚康生。</p>
其中并没有氐族李氏的份,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到夺取凉州的战斗中来,所以被排除在外。</p>
李氏却实际控制着益州广汉郡的地盘,虽然不在大秦国的治下,但依旧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p>
而八大柱国中,独孤信不仅是宇文泰麾下的大将,还是宇文泰的儿女亲家。</p>
甚至在大秦国建立后,独孤信又把另外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了苻坚和杨忠的儿子。</p>
因此,独孤信在宇文泰麾下的大将中显得地位超然,得以出任八大柱国之一。</p>
乞伏国仁则作为西部鲜卑中排行第二的部落首领,也得以出任一大柱国,算是一种笼络。</p>
侯莫陈崇则并非西部鲜卑,而是来自中部鲜卑,乃是如今中部鲜卑的首领。</p>
自从中部鲜卑在幽州两次碰壁之后,原先的首领——拓跋什翼犍郁郁寡欢而终,只留下了幼孙——拓跋珪。</p>try{ggauto();} catch(ex){}
拓跋家族无长丁,自此衰落,势力第二大的侯莫陈崇便掌控了中部鲜卑。</p>
后来,侯莫陈崇为了发展,便寻找到了占据河套的赫连勃勃进行结盟。</p>
在赫连勃勃选择加入大秦国之后,为了拉拢中部鲜卑,宇文泰便也委任侯莫陈崇担任了一大柱国。</p>
大秦国的地盘从整个凉州、羌地,一直到整个河套地区,触手更是伸到了西域、草原和益州、并州。</p>
除此以外,十二大将军也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多在夺取地盘的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p>
其中,符生、杨大眼、姚襄、姚苌、宇文述、于谨、杨忠自不必多说。</p>
沮渠蒙逊,原本就是并州的大将,如今更是赫连勃勃麾下的头号大将。</p>
宇文护乃是宇文泰的侄子,也是他的子侄辈中,唯一一个成年的。</p>
奚康生则是河套境内奚族的首领,治下人口不多,但却战力强悍。因此,也得以出任将军,同时也是赫连勃勃麾下二号大将。</p>
叔孙建、贺拔岳则为西部鲜卑中第三、第四大部落的首领,都掌控着不少人口,因此也出任了将军。</p>
总之,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乃是如今大秦国除了符氏王族外最大的一帮势力。</p>
同时,他们也掌握了大秦国几乎全部的兵权,更是大秦国得以屹立在西北的资本。</p>
苻坚自委任宇文泰担任大丞相后,二人就把权利一分为二,各自负责不同的事务。</p>
苻坚负责处理与汉人之间的关系,调和矛盾,为日后进一步占据汉地作准备。</p>
宇文泰则负责处理氐、鲜卑、羌、杂胡等族之间的关系,加快各族的融合,以此将各族都团结起来。</p>
二人一个对汉,一个对胡,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则负责统兵。</p>
因此,大秦国甫一建立,就带来了无比强大的威势,也立即引起了周边各方势力的注意。</p>
尤其是汉中,几乎就在大秦国建立的同时,刘裕也夺取了汉中。</p>
汉中、武都近在咫尺,彼此相邻,刘裕也与占据武都的吕光发生了摩擦。</p>
主要是两边挨的实在太近了,汉中还在张鲁手中的时候,和氐族倒是关系不错。</p>
但刘裕可不是善茬,更何况氐族和他也压根不认识,于是甫一接触就爆发了矛盾。</p>
刘裕想要进一步发展,武都郡也是必须要打下来的,否则他如何南下或者北上?</p>
而因为汉中的缘故,威胁到了大秦国侧翼的安危,大秦国这边也必须妥善处理好与刘裕之间的关系。</p>
然而刘裕面对异族,根本不愿意多谈,甚至十分反感异族对凉州的统治。</p>
既然谈不了,又无法相安无事,那结果就只能打了。</p>
于是,苻坚开始往武都增兵,刘裕也开始了积极备战。</p>
一方是新鲜出炉的大秦国,一方是刚刚占据汉中的刘裕,双方互不相让。</p>
因为这个世界人口众多的关系,所以一切的发展节奏都极快,几乎一年一个变化。</p>
人口多了,意味着兵员多,种地的人也多。</p>
因此,各大势力之间都有着足够的兵员,足够的粮草,连年大战的情况才有可能发生。</p>
注: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p>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p>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p>
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