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武夷山四
有一年,御茶园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这老龟原在青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p>
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浇水。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了,却也闷得慌。</p>
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九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红烛高照,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膜拜。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啧啧称赞。</p>
一想到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却无人问津,气就不打一处来。“罢了,罢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不也到人间去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栏坑。这里奇峰突兀,千岩竞秀。</p>
名人故事</p>
公元849年,辗转于各藩镇做幕僚的李商隐,来到大竹岚,看到层层叠叠的毛竹,便借这个典故感怀自己的仕途坎坷。</p>
公元1179年,年逾五旬的陆游,因一纸诏书停下了抗金的脚步,来到闽北建宁府(今建瓯市)担任通判。此后八年间,陆游都居住于此,以诗话武夷为乐趣。</p>
真正让武夷山名闻天下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他在这里营建武夷精舍,也就是后来的紫阳书院。“朱子理学”也在这里萌芽、发展、传播天下。也因此在武夷山生活了近50年,武夷山不愧为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和传播地。”1178年初秋,朱熹与友人沿九曲溪逆流而上,眼见溪水旋绕曲折,每曲各有特色,朱老夫子一时兴起,创作了《九曲棹歌》,并引得后世多位诗人以此奉和。</p>
公元1616年,徐霞客首次入闽,短短三天时间,他的足迹遍及武夷山方圆百二十里。今天,许多丹霞的爱好者仍凭借着徐霞客的《游武夷山日记》做第一手资料,对天游峰、玉女峰等典型发育的丹霞山进行考察。</p>
特色小吃</p>
武夷山小吃种类繁多,有紫溪粉、熏鹅、瘦肉羹、清明粿、光饼、千层糕、胡麻饭、朱子孝母饼等。其中朱子孝母饼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创造的;光饼,与朱子孝母饼相同,以创作人的名字来取名,明朝时戚继光追缴倭寇至闽北地区时,为了令众士兵方便携带干粮而创作出了光饼。</p>
特产美食</p>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开始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
金骏眉首创于2005年,是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创新工艺研发的高端红茶,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其名寓意:希冀金贵之茶犹如骏马奔腾般发展。金骏眉原料产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方圆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态茶山,手工采摘后由茶师精心制作,每500克金骏眉约需6~8万颗芽尖。</p>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东南大陆最高峰,素有“华东屋脊”之称。位于JX省铅山县境内,区内山高林密,谷幽涧深,溪流纵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完好,被誉为“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天堂”、“昆虫的世界”、“动物的乐园”、“中华第一氧吧”以及“生物模式标本产地”。</p>
完好的森林植被,优越的生存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使黄冈山成为一座大自然的博物馆和理想的物种基因库。1981年,省人民政府在这里设立“JX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黄冈山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黄冈山麓如今林木蓊郁、生物繁衍,充满一派勃勃生机。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的活立木蓄积量已从建区初期的37万立方米增加到90万立方米。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全球环境基金会”委员和专家经过考察后,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致赞扬,并将JX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式列入“GEF——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之一。2002年,JX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事业。</p>try{ggauto();} catch(ex){}
黄冈山的极顶,草甸随风起伏如波浪滚滚,岩缝的黄冈偃竹像箭簇萌发。山顶有JX省人民政府竖立的“黄冈山”标志碑。站在碑前,头顶高天苍苍,脚下四野茫茫,真有“登黄冈绝顶,览武夷风光”的豪迈感慨,心中自然而然会对黄冈山的雄峻,产生无限热爱崇敬之情。</p>
武夷山市方言(崇安话)属于闽北方言。武夷山市内方言比较一致,尤其是城关崇城镇的口音所通行的中部和南部人口密集地区,差异更小。差异较为明显的是东北部的岚谷乡山区和东南部的五夫镇。但在全市范围内仍可通话。在武夷山腹地的天心赤石一带有些村子是闽南方言岛,是早年永春一带移民聚居点,但人数都不多。</p>
武夷山市有四大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截至2001年,有教职人员100多人,信众1万多人。全市现有宗教场所140多处,经民族宗教局正式登记和临时登记的宗教场所有60多处,有影响的宗教场所有:佛教:天心永乐禅寺、瑞岩寺、永丰寺;道教:桃源洞、天上宫;基督教:主要是城关地区的基督教堂。</p>
武夷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适合兰花生长。武夷兰花,古代称为“岚花“。已知有百余个品种,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特有的兰中珍品,如绿云,银边大贡,大凤尾素和金丝马尾兰等。武夷山中兰花颇多,武夷山人历来爱兰花,居家内外总爱摆上几盆。1995年武夷山市人大会议通过,一致同意兰花为武夷山市市花。</p>
在武夷山市,到处可见苍天的古树,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樟树,树龄最长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樟树生命力极强,枝繁叶茂,价值很高,自古就为武夷山人民所爱,1995年武夷山市人大会议把樟树定为市树。</p>
活动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率领“舞灯队”举行。舞灯队由两名年幼的男童提着吉祥灯在前开道,长竹竿吊串的高照灯紧随其后。孩童和姑娘们举着各式各样的自扎花灯居中,上了年纪的壮年汉子,抬着花灯鼓亭,青年小伙子则扛着“烛桥”压阵。这支队伍走街串巷,每经一户家门,主人便合家相迎,每到拐弯处,扛烛桥的小伙子就在“呼”、“哈”的呐喊声中,相互牵扯着飞奔而过。队伍到达村中心闹区后,“拨烛桥”最精彩的节目开始。</p>
城关柴头会</p>
1851年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军的影响下,武夷山(当时的崇安县)和中国各地一样,四乡农民纷纷起来抗捐抗税,反对奴役压迫。县衙门官吏见势头不妙,便加紧对农民进城买卖的检查,下令不准农民携带凶器、铁器之类的东西进城。凡进城者,只允许挑柴木,携带竹、木家具等农副产品。这样一来,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抗。1866年,四乡农民在起义首领陈顺光的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凌晨,扛上木棍、竹叉和扁担等冲进县衙门,迫使县官下令免除农民的“竹丝税”、“明笋税”、“茶叶税”等,并立即张榜公布,起义获得了胜利。人们为了纪念这木棍、竹叉和扁担取得的胜利,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这一天在城关举行盛会,名为“柴头会”。柴头会沿袭至今,已成为FJ省民间的较大盛会之一。</p>
吴屯妇女喝茶俗与其他地区的饮茶风格大不一样,茶水用三角茶壶放在灶门炉前文火煨开。这里的喝茶习俗,男人概不介入,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当天“茶宴”少不了邀请进村来的女宾客入席。作东者都想借此机会表现自己的手艺和盛情,拿出自己所有的好菜摆上茶宴,让姐妹们品尝。银根紧缩的日子,她们也会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亲手制作小菜,如雪里蕻、豆腐卤、豆渣饼、腌辣椒、南瓜干、咸笋干、沙炒黄豆、花生等。“茶宴”上农家以茶代酒,相互敬茶。“喝茶”不仅交流女性情感,而且还起到了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发挥着“妇委会”的调解功能。吴屯红园、上村、大际、小际一带,这种农家妇女的喝茶习俗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p></div>
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浇水。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了,却也闷得慌。</p>
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九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红烛高照,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膜拜。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啧啧称赞。</p>
一想到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却无人问津,气就不打一处来。“罢了,罢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不也到人间去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栏坑。这里奇峰突兀,千岩竞秀。</p>
名人故事</p>
公元849年,辗转于各藩镇做幕僚的李商隐,来到大竹岚,看到层层叠叠的毛竹,便借这个典故感怀自己的仕途坎坷。</p>
公元1179年,年逾五旬的陆游,因一纸诏书停下了抗金的脚步,来到闽北建宁府(今建瓯市)担任通判。此后八年间,陆游都居住于此,以诗话武夷为乐趣。</p>
真正让武夷山名闻天下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他在这里营建武夷精舍,也就是后来的紫阳书院。“朱子理学”也在这里萌芽、发展、传播天下。也因此在武夷山生活了近50年,武夷山不愧为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和传播地。”1178年初秋,朱熹与友人沿九曲溪逆流而上,眼见溪水旋绕曲折,每曲各有特色,朱老夫子一时兴起,创作了《九曲棹歌》,并引得后世多位诗人以此奉和。</p>
公元1616年,徐霞客首次入闽,短短三天时间,他的足迹遍及武夷山方圆百二十里。今天,许多丹霞的爱好者仍凭借着徐霞客的《游武夷山日记》做第一手资料,对天游峰、玉女峰等典型发育的丹霞山进行考察。</p>
特色小吃</p>
武夷山小吃种类繁多,有紫溪粉、熏鹅、瘦肉羹、清明粿、光饼、千层糕、胡麻饭、朱子孝母饼等。其中朱子孝母饼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创造的;光饼,与朱子孝母饼相同,以创作人的名字来取名,明朝时戚继光追缴倭寇至闽北地区时,为了令众士兵方便携带干粮而创作出了光饼。</p>
特产美食</p>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开始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
金骏眉首创于2005年,是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创新工艺研发的高端红茶,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其名寓意:希冀金贵之茶犹如骏马奔腾般发展。金骏眉原料产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方圆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态茶山,手工采摘后由茶师精心制作,每500克金骏眉约需6~8万颗芽尖。</p>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东南大陆最高峰,素有“华东屋脊”之称。位于JX省铅山县境内,区内山高林密,谷幽涧深,溪流纵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完好,被誉为“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天堂”、“昆虫的世界”、“动物的乐园”、“中华第一氧吧”以及“生物模式标本产地”。</p>
完好的森林植被,优越的生存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使黄冈山成为一座大自然的博物馆和理想的物种基因库。1981年,省人民政府在这里设立“JX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黄冈山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黄冈山麓如今林木蓊郁、生物繁衍,充满一派勃勃生机。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的活立木蓄积量已从建区初期的37万立方米增加到90万立方米。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全球环境基金会”委员和专家经过考察后,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致赞扬,并将JX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式列入“GEF——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之一。2002年,JX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事业。</p>try{ggauto();} catch(ex){}
黄冈山的极顶,草甸随风起伏如波浪滚滚,岩缝的黄冈偃竹像箭簇萌发。山顶有JX省人民政府竖立的“黄冈山”标志碑。站在碑前,头顶高天苍苍,脚下四野茫茫,真有“登黄冈绝顶,览武夷风光”的豪迈感慨,心中自然而然会对黄冈山的雄峻,产生无限热爱崇敬之情。</p>
武夷山市方言(崇安话)属于闽北方言。武夷山市内方言比较一致,尤其是城关崇城镇的口音所通行的中部和南部人口密集地区,差异更小。差异较为明显的是东北部的岚谷乡山区和东南部的五夫镇。但在全市范围内仍可通话。在武夷山腹地的天心赤石一带有些村子是闽南方言岛,是早年永春一带移民聚居点,但人数都不多。</p>
武夷山市有四大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截至2001年,有教职人员100多人,信众1万多人。全市现有宗教场所140多处,经民族宗教局正式登记和临时登记的宗教场所有60多处,有影响的宗教场所有:佛教:天心永乐禅寺、瑞岩寺、永丰寺;道教:桃源洞、天上宫;基督教:主要是城关地区的基督教堂。</p>
武夷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适合兰花生长。武夷兰花,古代称为“岚花“。已知有百余个品种,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特有的兰中珍品,如绿云,银边大贡,大凤尾素和金丝马尾兰等。武夷山中兰花颇多,武夷山人历来爱兰花,居家内外总爱摆上几盆。1995年武夷山市人大会议通过,一致同意兰花为武夷山市市花。</p>
在武夷山市,到处可见苍天的古树,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樟树,树龄最长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樟树生命力极强,枝繁叶茂,价值很高,自古就为武夷山人民所爱,1995年武夷山市人大会议把樟树定为市树。</p>
活动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率领“舞灯队”举行。舞灯队由两名年幼的男童提着吉祥灯在前开道,长竹竿吊串的高照灯紧随其后。孩童和姑娘们举着各式各样的自扎花灯居中,上了年纪的壮年汉子,抬着花灯鼓亭,青年小伙子则扛着“烛桥”压阵。这支队伍走街串巷,每经一户家门,主人便合家相迎,每到拐弯处,扛烛桥的小伙子就在“呼”、“哈”的呐喊声中,相互牵扯着飞奔而过。队伍到达村中心闹区后,“拨烛桥”最精彩的节目开始。</p>
城关柴头会</p>
1851年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军的影响下,武夷山(当时的崇安县)和中国各地一样,四乡农民纷纷起来抗捐抗税,反对奴役压迫。县衙门官吏见势头不妙,便加紧对农民进城买卖的检查,下令不准农民携带凶器、铁器之类的东西进城。凡进城者,只允许挑柴木,携带竹、木家具等农副产品。这样一来,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抗。1866年,四乡农民在起义首领陈顺光的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凌晨,扛上木棍、竹叉和扁担等冲进县衙门,迫使县官下令免除农民的“竹丝税”、“明笋税”、“茶叶税”等,并立即张榜公布,起义获得了胜利。人们为了纪念这木棍、竹叉和扁担取得的胜利,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这一天在城关举行盛会,名为“柴头会”。柴头会沿袭至今,已成为FJ省民间的较大盛会之一。</p>
吴屯妇女喝茶俗与其他地区的饮茶风格大不一样,茶水用三角茶壶放在灶门炉前文火煨开。这里的喝茶习俗,男人概不介入,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当天“茶宴”少不了邀请进村来的女宾客入席。作东者都想借此机会表现自己的手艺和盛情,拿出自己所有的好菜摆上茶宴,让姐妹们品尝。银根紧缩的日子,她们也会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亲手制作小菜,如雪里蕻、豆腐卤、豆渣饼、腌辣椒、南瓜干、咸笋干、沙炒黄豆、花生等。“茶宴”上农家以茶代酒,相互敬茶。“喝茶”不仅交流女性情感,而且还起到了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发挥着“妇委会”的调解功能。吴屯红园、上村、大际、小际一带,这种农家妇女的喝茶习俗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