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名利双收的事要多做
接下来,就是他捐款助学的事。
他要成立一个贫困生助学基金,当然,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徐二龙基金……虽然规模达不到。
但小小的心,总得有大大的梦想不是?
还好,石校长并没有真的要他捐一千块钱出来。
石校长也体谅着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让徐二龙只捐一百块钱好了。
徐二龙也没客气,痛快的捐了一百块钱,并承诺,明年继续提高助学金额,追加到两百,以后年年增加一些金额。
就这样,石校长都非常感激了,这一百块钱,可以办多少事啊,可以解决不少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
就这一趟,徐二龙在云集中学的声望,蹭蹭上涨。
不光石校长对他客气有加,同学们对他,也发自内心的敬佩,甚至老师们,都自发的组团,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轮番给徐二龙和温叶补课……
徐二龙是彻底的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名利双收……而且,以后,他还会收到更多的名和利。
****
喻平跟黄燕,做着百货公司开业前的准备。
那三十名营业员,已经分批来皮鞋店实习过,黄小刚这样的小屁孩子,也体验了一把给人当老师的资格,对人指指点点。
熊亚伟带着车队,把许多货,源源不断的拉到,喻平和黄燕还得再带着人手,一一的负责收货、点货、记账。
喻平也感觉,自己这一段时间,真的被锻炼了不少,成长得非常迅速。
没办法,徐二龙不在,他就成了第一负责人,哪怕硬着头皮,也得把事情给安排。
还好,身边有黄燕协助,也有当初那个算三八二十四点特别厉害的邓小伟帮忙,虽然最初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还好没出大问题,各种数目上,没有出差错。
星期六的时候,徐二龙带着温叶从学校回来,没回家,就急着去百货公司的临时办公室。
“二哥,你来得正好,这是这几天的各种账本。”喻平将这些记账的记账,摆到徐二龙面前。
徐二龙接过账本,和温叶在一起认真细看,黄燕在一边,递过算盘。
温叶拿着算盘,噼啦啪啦的拨打着算盘珠,一笔一笔的对着各个账目。
这阵子,付出去的钱款不少,真的钱款是象流水一样哗哗的向外流。
毕竟现在是光出不进,货是源源不断的拉来,而百货公司还没开门正式营业,自然而然,账面上是赤字一片。
徐二龙看着这上面的赤字,都有些担忧。
因为百货公司准备的品种多,数量大,这中间,积压的资金就不少。
纵使他非常笃定,大卖场时代,会很挣钱,可他还是感觉压力有点大。
他得抓紧时间开业啊,尽快让商品流通起来,才能带动资金链的流动。
就算现阶段有些地方不完善,也在经营过程中慢慢改善好了。
“现在准备得怎么样?”徐二龙问着喻平。
喻平老老实实回答:“这些营业员,都培训过了,他们也去百货公司参观考察过了,也在让他们多熟悉了解商品知识,没多大的问题。”
徐二龙点点头,万事开头难,这初期,是各种各样的事要应对。
等以后百货公司开业运行上正轨后,事情就简单多了。
就如最初的皮鞋店,也是各种事情,都是他带着人一手一脚的处理。
现在上路了,他也就时不时抽空过来看看,对对帐目什么的就成。
喻平又递过来一个大信封:“这是这段时间,这些营业员们提出的建议,我都给收集在这里面的,你看看。”
这就是当初说的群策群力,让大家提些合理性的建议,如果采纳了,会有奖励。
徐二龙拿着信封抖了抖,从里面飘出无数纸片。
看样子,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嘛,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提建议。
有建议多弄些衣服来卖的,毕竟女同志们爱漂亮。
有建议要提高大家劳动技能的,要做到“一刀切”“一把抓”这样的标准。
这“一刀切”“一把抓”还真是那时候服务行业的评判标准。
许多供销社、糖果公司之类的,都有这方面的评比。
比如,顾客买肉,买一斤,那么,一刀切下去,就刚好不多不少,一斤肉。
比如顾客要买二两糖果,营业员做到一把抓,刚好抓一把糖果,就够二两,不多不少。
这就是业务素质过硬的表现。
有建议百货公司要象厂里那样三班倒,二十四小时营业的。
……
徐二龙看着这些提议,果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建议,其实也不错。
比如,这三班倒,二十四小时营业,虽然大型百货公司办不到,但不少便利店,就主打这一招,二十四小时给人提供方便。
当然,徐二龙也只是看看,目前并不打算实施这个建议。
他挨着把所有的建议,都给一一看过。
这其中,还是有几条建议不错。
徐二龙拿笔作了记号,特别是一个叫张新华的人,引起他的注意。
对方可是连着提了好几条建议,虽然有些建议非常幼稚,并不成熟,可也证明,确实人家在往这方面的想。
他不仅建议,针对国营百货公司营业员态度冷漠的问题,这边百货公司要提高服务,做到百拿不厌,百问不厌,还得要做到急顾客所急。
比如,顾客来买东西,如果没有货,可以及时记录下顾客的需求,等下一次有了货,可以给顾客送上门去。
这意识,还挺超前的嘛。
不过,徐二龙感觉,目前这送货上门,还太超前了,还采纳不上。
再说,这年头的商品,哪能随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就如一个个都想买电视机,可他也没有这么多的货,更别提送货上门了。
徐二龙就让喻平谋划着开业宣传这事。
当初皮鞋店开得悄无声息,是徐二龙不想太张扬惹眼。
毕竟那风头不稳定,一会儿行,一会儿不行的,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定,一不小心,不知深浅,一头就栽下去了。
他要成立一个贫困生助学基金,当然,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徐二龙基金……虽然规模达不到。
但小小的心,总得有大大的梦想不是?
还好,石校长并没有真的要他捐一千块钱出来。
石校长也体谅着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让徐二龙只捐一百块钱好了。
徐二龙也没客气,痛快的捐了一百块钱,并承诺,明年继续提高助学金额,追加到两百,以后年年增加一些金额。
就这样,石校长都非常感激了,这一百块钱,可以办多少事啊,可以解决不少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
就这一趟,徐二龙在云集中学的声望,蹭蹭上涨。
不光石校长对他客气有加,同学们对他,也发自内心的敬佩,甚至老师们,都自发的组团,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轮番给徐二龙和温叶补课……
徐二龙是彻底的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名利双收……而且,以后,他还会收到更多的名和利。
****
喻平跟黄燕,做着百货公司开业前的准备。
那三十名营业员,已经分批来皮鞋店实习过,黄小刚这样的小屁孩子,也体验了一把给人当老师的资格,对人指指点点。
熊亚伟带着车队,把许多货,源源不断的拉到,喻平和黄燕还得再带着人手,一一的负责收货、点货、记账。
喻平也感觉,自己这一段时间,真的被锻炼了不少,成长得非常迅速。
没办法,徐二龙不在,他就成了第一负责人,哪怕硬着头皮,也得把事情给安排。
还好,身边有黄燕协助,也有当初那个算三八二十四点特别厉害的邓小伟帮忙,虽然最初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还好没出大问题,各种数目上,没有出差错。
星期六的时候,徐二龙带着温叶从学校回来,没回家,就急着去百货公司的临时办公室。
“二哥,你来得正好,这是这几天的各种账本。”喻平将这些记账的记账,摆到徐二龙面前。
徐二龙接过账本,和温叶在一起认真细看,黄燕在一边,递过算盘。
温叶拿着算盘,噼啦啪啦的拨打着算盘珠,一笔一笔的对着各个账目。
这阵子,付出去的钱款不少,真的钱款是象流水一样哗哗的向外流。
毕竟现在是光出不进,货是源源不断的拉来,而百货公司还没开门正式营业,自然而然,账面上是赤字一片。
徐二龙看着这上面的赤字,都有些担忧。
因为百货公司准备的品种多,数量大,这中间,积压的资金就不少。
纵使他非常笃定,大卖场时代,会很挣钱,可他还是感觉压力有点大。
他得抓紧时间开业啊,尽快让商品流通起来,才能带动资金链的流动。
就算现阶段有些地方不完善,也在经营过程中慢慢改善好了。
“现在准备得怎么样?”徐二龙问着喻平。
喻平老老实实回答:“这些营业员,都培训过了,他们也去百货公司参观考察过了,也在让他们多熟悉了解商品知识,没多大的问题。”
徐二龙点点头,万事开头难,这初期,是各种各样的事要应对。
等以后百货公司开业运行上正轨后,事情就简单多了。
就如最初的皮鞋店,也是各种事情,都是他带着人一手一脚的处理。
现在上路了,他也就时不时抽空过来看看,对对帐目什么的就成。
喻平又递过来一个大信封:“这是这段时间,这些营业员们提出的建议,我都给收集在这里面的,你看看。”
这就是当初说的群策群力,让大家提些合理性的建议,如果采纳了,会有奖励。
徐二龙拿着信封抖了抖,从里面飘出无数纸片。
看样子,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嘛,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提建议。
有建议多弄些衣服来卖的,毕竟女同志们爱漂亮。
有建议要提高大家劳动技能的,要做到“一刀切”“一把抓”这样的标准。
这“一刀切”“一把抓”还真是那时候服务行业的评判标准。
许多供销社、糖果公司之类的,都有这方面的评比。
比如,顾客买肉,买一斤,那么,一刀切下去,就刚好不多不少,一斤肉。
比如顾客要买二两糖果,营业员做到一把抓,刚好抓一把糖果,就够二两,不多不少。
这就是业务素质过硬的表现。
有建议百货公司要象厂里那样三班倒,二十四小时营业的。
……
徐二龙看着这些提议,果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建议,其实也不错。
比如,这三班倒,二十四小时营业,虽然大型百货公司办不到,但不少便利店,就主打这一招,二十四小时给人提供方便。
当然,徐二龙也只是看看,目前并不打算实施这个建议。
他挨着把所有的建议,都给一一看过。
这其中,还是有几条建议不错。
徐二龙拿笔作了记号,特别是一个叫张新华的人,引起他的注意。
对方可是连着提了好几条建议,虽然有些建议非常幼稚,并不成熟,可也证明,确实人家在往这方面的想。
他不仅建议,针对国营百货公司营业员态度冷漠的问题,这边百货公司要提高服务,做到百拿不厌,百问不厌,还得要做到急顾客所急。
比如,顾客来买东西,如果没有货,可以及时记录下顾客的需求,等下一次有了货,可以给顾客送上门去。
这意识,还挺超前的嘛。
不过,徐二龙感觉,目前这送货上门,还太超前了,还采纳不上。
再说,这年头的商品,哪能随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就如一个个都想买电视机,可他也没有这么多的货,更别提送货上门了。
徐二龙就让喻平谋划着开业宣传这事。
当初皮鞋店开得悄无声息,是徐二龙不想太张扬惹眼。
毕竟那风头不稳定,一会儿行,一会儿不行的,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定,一不小心,不知深浅,一头就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