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愤懑之情,总是要寻一个地方发泄的
心中愤懑之情,总是要寻一个地方发泄的。
除了责骂参加比试的选手以外,沈寒这个,本就被冠以“不祥”名头之人,就正好适合将锅给背上。
副院长将一切与沈寒说完之后,也不再打扰。
客房之中,沈寒一个人靠在椅子上。
或许其他人遭遇这样的事情,早就已经慌乱不堪,心里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了。
但沈寒看着好些事情的发生,心里却早已经有了些想法。
自己所遇之事,有些古怪。
沈寒没有与旁人谈论这些,只是在心中将一切记下。
大魏皇宫之中。
乾英殿,有些乱糟糟的。
地面上,散落着还多碎裂的瓷片。
大魏圣上也知道,这些年大魏的国力在走下坡路。
其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年轻一辈青黄不接。
曾经碾压燕,齐两国的大魏天才,现如今失去了那般统治力。
在燕齐两国实力提升的同时,大魏还不进反退
将心中之愤放掉之后,大魏圣上却还是郁结。
走到后花园,思量间,又让人将清远王爷唤来。
看到自己这位十七弟,随之挥挥手,将下手尽数唤离。
“孤深知此次十国大比,大魏这些年轻一辈的情况不会太好,恐拿不到多少胜局,会落于下风。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其结果会这般!
六人出,而无一人胜!”
说着,大魏圣上心中都又涌上一抹怒意。
身前的清远王爷见此,连忙轻声劝慰,好一会儿才平复过来。
“十七弟,你确定沈寒有那般实力吗?
从这十国大比第二日的结果来看,燕,齐两国的年轻人,可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测。
甚至好些人,连齐国刀法的一招,都接不了。”
大魏圣上说得有些严肃,如果沈寒实力不足,那这番筹谋可就是彻底浪费了。
闻言,清远王爷微微躬身:“皇兄安心,沈寒现如今已是五品初雪境。
年岁十九这个层组之中,燕国天才也不过这般境界。
之前他在书院大比与沈业分身交手,与苏今雨的交手,两次都是表现甚好。
天一书院那边,对她的评价亦是极高。”
听到清远王爷这番话,大魏圣上稍微舒缓了些。
“十七弟你心中有数就行,这番筹划若是出现问题。
以后再想出手,怕是就没有那般容易。
褚老爷子现如今还没有回过神,自以为一切都于他所掌控。
但要不了多久,他应该就会反应过来。
此次尽可能将之解决,以免他往后有了些准备,倒是要与孤大闹。
弄得鱼死网破,朝局不稳。”
清远王爷点了点头:“臣弟明白,待明日,便可以见分晓。”
一夜过去。
沈寒与副院长依旧早早的到达比试场地。
昨日的全败,让大魏来此参加比试的众人,脸色都很是难看。
与他们随行的人,甚至部分也很不理智的,认为比试会输,有沈寒的原因。
就是因为沈寒这个“不祥”的灾祸同行,才会这般.
小部分脑残之人,看向沈寒的眼神中,甚至带着些仇视。
十国大比,比试输掉的原因,竟无端的落到了沈寒头上
第三日的比试,来明城现场观赛的人更多了。
特别是齐,燕,两国的百姓。
家中稍稍富足的,都想要来此看看。
看看他们各自国家的天才们,如何力压对手,为国夺一分脸面。
而魏国的百姓,明显少了很大一部分。
不止是比试现场的魏国人少了,就连在大魏京城,也和昨日截然不同。
好些茶铺,根本没人来喝茶。
重金派人到比试现场,转述大比实况。
此刻,反而成了累赘一样.
不少大魏百姓,听着十国大比这个词,都觉得心烦。
闹市中记录大比结果的布告,亦是被气愤的百姓冲上去撕掉了。
输得这般惨,确实让大魏百姓都一起丢脸。
明城,比试场地。
巳时,这第三日的比试终于来了。
昨日的成绩,让齐,燕两国的年轻一辈们愈发自信。
今日第一场,已经是年岁二十六以下的层组。
比试开始。
比起昨日而言,大魏的天才,稍稍年岁长些的,实力相较于齐燕两国年轻天才,差距便没这么大。
差不多势均力敌。
从中可以感觉到,越是年轻一辈里,魏国的天才们便越是落后得多。
一个多时辰结束。
最终,这个年岁二十六一下的层组,大魏仍旧两人皆输。
输得没有那么难看,但还是输了
沈寒能看出来,与齐国最大的差距,还是法则之力的压制。
大魏的年轻一辈,实力境界基本都是与齐国年轻天才一样。
实力境界相同,刀法附之法则之力,大魏的年轻天才哪里承受得住。
比试场地周围,今日还来观摩比试的大魏子民,只觉得自己脑子抽了风。
竟然不信邪,以为大魏今日会有改观
八人出战,一场未胜。
十国大比,总共也就十二人参加。
前面八人,一场胜利都没有拿下,谁还能对此抱有希望?
如果最后十二人都没有胜下一场,那可能真要创造历史了。
只不过这历史,是让大魏子民都气愤的历史。
十国大比还在继续。
沈寒偏头看了看那些参加比试的大魏年轻一辈。
似乎连心中的傲气,都已经被尽数打没了。
在大魏时,他们可都是被夸赞追捧的天才,现如今这样。
心里甚至已经开始自我怀疑.
年岁二十八以下的层组,大魏这一次出战年轻一辈,表现又要稍稍好出一截。
三局两胜制,已经能赢下一小局。
稍稍提振了一下士气,但是最后,仍旧两人皆输。
带来的十余车资源,已经快要将七成输出去了
晌午过后。
年岁三十以下的层组,比试开始。
这是大魏最后的希望,最后的机会。
带领十国大比的那几位先生,心中已经不求什么立功了。
他们所求,只希望两位年轻人,能够带着大魏赢一次。
不要在十国大比中,一场不胜。
他们几个,着实经受不住这番打击,不想被钉在耻辱柱上
(本章完)
除了责骂参加比试的选手以外,沈寒这个,本就被冠以“不祥”名头之人,就正好适合将锅给背上。
副院长将一切与沈寒说完之后,也不再打扰。
客房之中,沈寒一个人靠在椅子上。
或许其他人遭遇这样的事情,早就已经慌乱不堪,心里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了。
但沈寒看着好些事情的发生,心里却早已经有了些想法。
自己所遇之事,有些古怪。
沈寒没有与旁人谈论这些,只是在心中将一切记下。
大魏皇宫之中。
乾英殿,有些乱糟糟的。
地面上,散落着还多碎裂的瓷片。
大魏圣上也知道,这些年大魏的国力在走下坡路。
其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年轻一辈青黄不接。
曾经碾压燕,齐两国的大魏天才,现如今失去了那般统治力。
在燕齐两国实力提升的同时,大魏还不进反退
将心中之愤放掉之后,大魏圣上却还是郁结。
走到后花园,思量间,又让人将清远王爷唤来。
看到自己这位十七弟,随之挥挥手,将下手尽数唤离。
“孤深知此次十国大比,大魏这些年轻一辈的情况不会太好,恐拿不到多少胜局,会落于下风。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其结果会这般!
六人出,而无一人胜!”
说着,大魏圣上心中都又涌上一抹怒意。
身前的清远王爷见此,连忙轻声劝慰,好一会儿才平复过来。
“十七弟,你确定沈寒有那般实力吗?
从这十国大比第二日的结果来看,燕,齐两国的年轻人,可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测。
甚至好些人,连齐国刀法的一招,都接不了。”
大魏圣上说得有些严肃,如果沈寒实力不足,那这番筹谋可就是彻底浪费了。
闻言,清远王爷微微躬身:“皇兄安心,沈寒现如今已是五品初雪境。
年岁十九这个层组之中,燕国天才也不过这般境界。
之前他在书院大比与沈业分身交手,与苏今雨的交手,两次都是表现甚好。
天一书院那边,对她的评价亦是极高。”
听到清远王爷这番话,大魏圣上稍微舒缓了些。
“十七弟你心中有数就行,这番筹划若是出现问题。
以后再想出手,怕是就没有那般容易。
褚老爷子现如今还没有回过神,自以为一切都于他所掌控。
但要不了多久,他应该就会反应过来。
此次尽可能将之解决,以免他往后有了些准备,倒是要与孤大闹。
弄得鱼死网破,朝局不稳。”
清远王爷点了点头:“臣弟明白,待明日,便可以见分晓。”
一夜过去。
沈寒与副院长依旧早早的到达比试场地。
昨日的全败,让大魏来此参加比试的众人,脸色都很是难看。
与他们随行的人,甚至部分也很不理智的,认为比试会输,有沈寒的原因。
就是因为沈寒这个“不祥”的灾祸同行,才会这般.
小部分脑残之人,看向沈寒的眼神中,甚至带着些仇视。
十国大比,比试输掉的原因,竟无端的落到了沈寒头上
第三日的比试,来明城现场观赛的人更多了。
特别是齐,燕,两国的百姓。
家中稍稍富足的,都想要来此看看。
看看他们各自国家的天才们,如何力压对手,为国夺一分脸面。
而魏国的百姓,明显少了很大一部分。
不止是比试现场的魏国人少了,就连在大魏京城,也和昨日截然不同。
好些茶铺,根本没人来喝茶。
重金派人到比试现场,转述大比实况。
此刻,反而成了累赘一样.
不少大魏百姓,听着十国大比这个词,都觉得心烦。
闹市中记录大比结果的布告,亦是被气愤的百姓冲上去撕掉了。
输得这般惨,确实让大魏百姓都一起丢脸。
明城,比试场地。
巳时,这第三日的比试终于来了。
昨日的成绩,让齐,燕两国的年轻一辈们愈发自信。
今日第一场,已经是年岁二十六以下的层组。
比试开始。
比起昨日而言,大魏的天才,稍稍年岁长些的,实力相较于齐燕两国年轻天才,差距便没这么大。
差不多势均力敌。
从中可以感觉到,越是年轻一辈里,魏国的天才们便越是落后得多。
一个多时辰结束。
最终,这个年岁二十六一下的层组,大魏仍旧两人皆输。
输得没有那么难看,但还是输了
沈寒能看出来,与齐国最大的差距,还是法则之力的压制。
大魏的年轻一辈,实力境界基本都是与齐国年轻天才一样。
实力境界相同,刀法附之法则之力,大魏的年轻天才哪里承受得住。
比试场地周围,今日还来观摩比试的大魏子民,只觉得自己脑子抽了风。
竟然不信邪,以为大魏今日会有改观
八人出战,一场未胜。
十国大比,总共也就十二人参加。
前面八人,一场胜利都没有拿下,谁还能对此抱有希望?
如果最后十二人都没有胜下一场,那可能真要创造历史了。
只不过这历史,是让大魏子民都气愤的历史。
十国大比还在继续。
沈寒偏头看了看那些参加比试的大魏年轻一辈。
似乎连心中的傲气,都已经被尽数打没了。
在大魏时,他们可都是被夸赞追捧的天才,现如今这样。
心里甚至已经开始自我怀疑.
年岁二十八以下的层组,大魏这一次出战年轻一辈,表现又要稍稍好出一截。
三局两胜制,已经能赢下一小局。
稍稍提振了一下士气,但是最后,仍旧两人皆输。
带来的十余车资源,已经快要将七成输出去了
晌午过后。
年岁三十以下的层组,比试开始。
这是大魏最后的希望,最后的机会。
带领十国大比的那几位先生,心中已经不求什么立功了。
他们所求,只希望两位年轻人,能够带着大魏赢一次。
不要在十国大比中,一场不胜。
他们几个,着实经受不住这番打击,不想被钉在耻辱柱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