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在长安(四)
谢岩能预知高长史去“英国公府”,却不能猜中结果,直到高长史派人来说:“我家主人以为,去学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听到这句话,谢岩明白,自己是时候正式上书皇帝陛下了。
永徽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大唐“钦命卫岗乡”乡长、“左武卫校尉”、爵封“新安县男”谢岩,正式上书,称“卫岗乡自设立以来,人丁兴盛、市面繁华、百业兴旺,需要朝廷给予支持以应对日后发展……”文中列举了具体原因以及所需要求。
对于“卫岗乡”的繁荣,朝中宰相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然而,当看到谢岩奏章的时候,他们还是被震到了。
五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老于政务的宰相们没有一个不清楚的。
以“长安”来说,那是包含周边诸多县的一个广大地区,虽说人口号称百万,但若是扣除军队,和周边地区的百姓,城里的人能有六十万就不错了,而“卫岗乡”拍卖出去的土地,总共连“长安”的一成都不到,可以说,“卫岗乡”本为“下县”,皇帝给了“中县”的高配,但其实情况是,那里已经达到了“上县”标准,依此而言,提出增加官员数量,那是完全合理的。
不管褚遂良有多么瞧不上谢岩,但他毕竟是一位合格的大唐高官,他什么意见都没有表示,原封不动地将奏章呈送皇帝。
李治很仔细地阅看完谢岩的奏章,最后合起,放于案几之上,未予置评,也一句话都没说。
过了半晌,李治忽然问道:“王伏胜,谢卿家来‘长安’有不少日子了吧,朕在朝会上怎么一次也没有见过呢?”
这种问题,王伏胜哪里敢回答,再说他是什么也不知道的。
好在,李治没打算听他回答,接着道:“你去一趟,代朕看看谢卿家是不是病了,顺便、顺便多聊聊。”
“奴婢遵旨!”王伏胜偷偷瞄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皇帝,心里暗想:“陛下想知道什么呢?难道是奏章?”
揣摩圣意,是皇帝近侍宦官第一重要之事,可以说,王伏胜是这个方面最为擅长的人,然而,皇帝此番让他去找谢岩的做法,他是左思右想也没弄明白。
“谢府”,守门的全都认识王伏胜,所以他连通报都省了,直接去了后院。
王三狗看见王伏胜走了进来,赶紧将其迎进书房,并热情地招呼且上了热茶。
“谢县男何在?”王伏胜问道。
“校尉嫌屋子里太闷,自个儿上街转悠去了,公公且请自便,老汉马上安排人去找。”
“去吧。”王伏胜没有多说,而是独自坐下品茶。
王三狗走后,王伏胜独自坐了一会,也觉得颇为无趣,便起身在书房里随意走走。
此宅院本为刘家所有,房内藏书不少,然和皇宫大内比起来,那还是相差太远。王伏胜仅仅扫视了一下,便将目光落在案几上。
一根檀木镇纸下,压着几张纸,王伏胜拿起来看了下,见其中几张似乎是算学,他有见过谢岩、冯宝弄出来的阿拉伯数字,知道那是算学上用的,至于详细情况他就不知道了。
而最下方的一张纸上,却写有一篇文章,字数不多,但却写的很是工整,王伏胜认得出来那是谢岩的字迹。
那是一篇短文,王伏胜记性很好,默念两遍以后便记住了,至于个中意思,他根本就没打算去想,在他看来,自己记住转述给皇帝即可,怎么评价,那是皇帝考虑的事。
等到王伏胜再次回到座位上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很快就听到谢岩的声音响起:“谢某不知公公光临,失礼失礼了!”
话音中,门帘掀起,谢岩快步进屋,并向王伏胜拱手致歉。
“县男不必多礼,咱家此来,并无要事,难得出宫,休息休息也是好的。”王伏胜亦起身说道。
谢岩道:“公公是老朋友了,有话咱们坐下说。”
王伏胜自然不会客气,坐下道:“谢县男,陛下命咱家好好和你聊聊。”
“聊聊?”谢岩很不明白地问:“聊什么呢?”
“咱家不知,陛下未明说。”王伏胜望着谢岩,道:“陛下可是在看完县男的奏章后命咱家来的。”
谢岩很是不解,只能再问:“那,陛下可有说过什么没有?”
“没有。”王伏胜摇首言道。
“哦,那可就是怪事了。”谢岩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便换了一个话题道:“陛下的心思,咱们还是少猜为好,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为应该,不知公公以为呢?”
“嗯,听起来颇有些道理!”王伏胜道:“县男在奏章里说了什么?”
谢岩也不隐瞒,将奏章内容大致说了下,最后道:“谢某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又来麻烦陛下了。”
王伏胜道:“此乃政务,属理所应当之事。”
谢岩却道:“总归还是给陛下找事来了,谢某心有不安啊。”
“想想办法,让陛下高兴高兴,不就可以了吗?”王伏胜随意地说了一句。
“对呀!公公不提醒,谢某差点给忘了。”谢岩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冲着门外大声道:“三狗,速去将库房那个大箱子里面的木盒子取来。”
“好嘞!”王三狗在门外应了一声。
“若非公公说起,谢某有样好东西,差点忘了拿出来。”
“哦,是何物啊?”王伏胜问道。
“此物名为‘奶瓶’。”谢岩言简意赅地道。
王伏胜压根儿理解不了什么是“奶瓶”,若不是看在很快就能看到实物的份上,他真想开口询问。
王三狗很快捧着一个不大的木盒进来,谢岩主动上前接过木盒,然后亲自放到王伏胜面前案几上,将其打开。
王伏胜只见一支白色的瓷瓶静静地躺在盒子里,旁边还有一个造型奇怪的东西,他就完全不明白干什么用了。
谢岩先拿起瓷瓶,对王伏胜道:“这种瓶子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最新式的!”说着,他用食指弹了一下瓶身,一声清脆之声传出,甚是悦耳。
“公公有所不知,此瓶从外表看不出来,但实际上是里外都上了釉,而且光滑如镜,且比‘香水瓶’更薄,也更加精致。”谢岩一边解释,一边小心地将瓷瓶在手中旋转了一圈,最后递到王伏胜手里。
王伏胜接过瓷瓶,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好几遍,口中“啧啧”连声称赞:“果然是好东西啊,精致无双,可要比那‘香水’瓶子好多了,只是,这是什么?”他说着,用手指了一下瓶口那两条斜向凸起的东西。”
“那叫螺纹。”谢岩说着,从盒子里面取出那个造型奇怪的物件,道:“此物为‘瓶盖’,最上一截名‘奶嘴’,是最高明的工匠,用整块软木雕成,制作非常不易。”
谢岩边说边将奶嘴倒过来,指着里面斜向凹槽道:“这也是螺纹。”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自王伏胜手里拿过瓷瓶,将瓶盖轻轻一拧,二者完美的连成一起,形成了一个“奶瓶”。
王伏胜很是奇怪,在谢岩提示下,自己动手反向拧了一把,没用多少力,瓷瓶和瓶盖又分开了,再拧一下,又合上了,如此神奇之事,令他都不知怎么说是好了。
谢岩从桌上取过茶壶,往瓷瓶里倒了一些水,最后拧上瓶盖,晃了几下,并道:“公公看见了吧,以螺纹方式合上后,它并不向外溢水,可以说,密封很好。”
还没等王伏胜接过话道,他又见谢岩将瓶子倒过来,这个时候,他发现,瓶盖最上方凸起一截指粗的顶端,竟然有水滴出,紧跟着看见谢岩用手捏了一下那约寸许的凸起处,滴水变成了线,手一松,又成了滴水之状。
“这是……”王伏胜都不知道如何问。
谢岩把“奶嘴”放入口中,将瓶子往上抬起,自己吸吮了几口,然后将口中茶水吐出,最后才把“奶瓶”递回到王伏胜手里。
尽管是无声的演示,但是王伏胜还是看懂了,他二话不说,自己也试了一下,等到他将茶水吐出之后,连声说道:“哎呀呀呀,太好了啊,有了此物,昭仪娘娘再也不用夜里给弘皇子哺乳了,只需要提前准备好即可。”
“公公,此物虽好,可千万要记得每次使用前,都要清洗干净,并用沸水浸泡,以免弘皇子殿下吃坏肚子。”
“放心吧,咱家记着呢。”王伏胜以最小心谨慎的态度,将奶瓶放回到木盒里。
“谢县男啊,咱家真是奇怪,为何许多奇思妙想和新鲜玩意儿总是出自你‘卫岗乡’呢?咱家没觉得那里有什么不同啊?”王伏胜问出一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卫岗乡’和其他地方没有任何不同,真正做到这些的,是学堂的力量,或者说是学问的力量。”
王伏胜又道:“天下学堂何止千万!研究学问的人更多,但为何咱家就没听说哪里如‘卫岗乡’一般呢?”
谢岩回答道:“此事并不奇怪,据谢某所知,其他学堂以传授圣人之言为第一要务,以写好文章为目的;‘皇家卫岗学堂’却是不尽相同。”
“有何不同?”
“先祖文靖公曾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谢某以为,传道,理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授业,当将我华夏先祖的各项技能流传下去,并通过改进发扬光大,比如冶铁、印刷等,莫不如此!”至于谢岩没说的“解惑”,王伏胜那是能够明白个中含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县男真乃大才也!”王伏胜那是真心地称赞道。
王伏胜哪里知道,谢岩平静无波的表情下,却隐藏一颗愧疚的心,无他,只因又一次“借用”了别人的大作。
听到这句话,谢岩明白,自己是时候正式上书皇帝陛下了。
永徽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大唐“钦命卫岗乡”乡长、“左武卫校尉”、爵封“新安县男”谢岩,正式上书,称“卫岗乡自设立以来,人丁兴盛、市面繁华、百业兴旺,需要朝廷给予支持以应对日后发展……”文中列举了具体原因以及所需要求。
对于“卫岗乡”的繁荣,朝中宰相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然而,当看到谢岩奏章的时候,他们还是被震到了。
五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老于政务的宰相们没有一个不清楚的。
以“长安”来说,那是包含周边诸多县的一个广大地区,虽说人口号称百万,但若是扣除军队,和周边地区的百姓,城里的人能有六十万就不错了,而“卫岗乡”拍卖出去的土地,总共连“长安”的一成都不到,可以说,“卫岗乡”本为“下县”,皇帝给了“中县”的高配,但其实情况是,那里已经达到了“上县”标准,依此而言,提出增加官员数量,那是完全合理的。
不管褚遂良有多么瞧不上谢岩,但他毕竟是一位合格的大唐高官,他什么意见都没有表示,原封不动地将奏章呈送皇帝。
李治很仔细地阅看完谢岩的奏章,最后合起,放于案几之上,未予置评,也一句话都没说。
过了半晌,李治忽然问道:“王伏胜,谢卿家来‘长安’有不少日子了吧,朕在朝会上怎么一次也没有见过呢?”
这种问题,王伏胜哪里敢回答,再说他是什么也不知道的。
好在,李治没打算听他回答,接着道:“你去一趟,代朕看看谢卿家是不是病了,顺便、顺便多聊聊。”
“奴婢遵旨!”王伏胜偷偷瞄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皇帝,心里暗想:“陛下想知道什么呢?难道是奏章?”
揣摩圣意,是皇帝近侍宦官第一重要之事,可以说,王伏胜是这个方面最为擅长的人,然而,皇帝此番让他去找谢岩的做法,他是左思右想也没弄明白。
“谢府”,守门的全都认识王伏胜,所以他连通报都省了,直接去了后院。
王三狗看见王伏胜走了进来,赶紧将其迎进书房,并热情地招呼且上了热茶。
“谢县男何在?”王伏胜问道。
“校尉嫌屋子里太闷,自个儿上街转悠去了,公公且请自便,老汉马上安排人去找。”
“去吧。”王伏胜没有多说,而是独自坐下品茶。
王三狗走后,王伏胜独自坐了一会,也觉得颇为无趣,便起身在书房里随意走走。
此宅院本为刘家所有,房内藏书不少,然和皇宫大内比起来,那还是相差太远。王伏胜仅仅扫视了一下,便将目光落在案几上。
一根檀木镇纸下,压着几张纸,王伏胜拿起来看了下,见其中几张似乎是算学,他有见过谢岩、冯宝弄出来的阿拉伯数字,知道那是算学上用的,至于详细情况他就不知道了。
而最下方的一张纸上,却写有一篇文章,字数不多,但却写的很是工整,王伏胜认得出来那是谢岩的字迹。
那是一篇短文,王伏胜记性很好,默念两遍以后便记住了,至于个中意思,他根本就没打算去想,在他看来,自己记住转述给皇帝即可,怎么评价,那是皇帝考虑的事。
等到王伏胜再次回到座位上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很快就听到谢岩的声音响起:“谢某不知公公光临,失礼失礼了!”
话音中,门帘掀起,谢岩快步进屋,并向王伏胜拱手致歉。
“县男不必多礼,咱家此来,并无要事,难得出宫,休息休息也是好的。”王伏胜亦起身说道。
谢岩道:“公公是老朋友了,有话咱们坐下说。”
王伏胜自然不会客气,坐下道:“谢县男,陛下命咱家好好和你聊聊。”
“聊聊?”谢岩很不明白地问:“聊什么呢?”
“咱家不知,陛下未明说。”王伏胜望着谢岩,道:“陛下可是在看完县男的奏章后命咱家来的。”
谢岩很是不解,只能再问:“那,陛下可有说过什么没有?”
“没有。”王伏胜摇首言道。
“哦,那可就是怪事了。”谢岩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便换了一个话题道:“陛下的心思,咱们还是少猜为好,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为应该,不知公公以为呢?”
“嗯,听起来颇有些道理!”王伏胜道:“县男在奏章里说了什么?”
谢岩也不隐瞒,将奏章内容大致说了下,最后道:“谢某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又来麻烦陛下了。”
王伏胜道:“此乃政务,属理所应当之事。”
谢岩却道:“总归还是给陛下找事来了,谢某心有不安啊。”
“想想办法,让陛下高兴高兴,不就可以了吗?”王伏胜随意地说了一句。
“对呀!公公不提醒,谢某差点给忘了。”谢岩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冲着门外大声道:“三狗,速去将库房那个大箱子里面的木盒子取来。”
“好嘞!”王三狗在门外应了一声。
“若非公公说起,谢某有样好东西,差点忘了拿出来。”
“哦,是何物啊?”王伏胜问道。
“此物名为‘奶瓶’。”谢岩言简意赅地道。
王伏胜压根儿理解不了什么是“奶瓶”,若不是看在很快就能看到实物的份上,他真想开口询问。
王三狗很快捧着一个不大的木盒进来,谢岩主动上前接过木盒,然后亲自放到王伏胜面前案几上,将其打开。
王伏胜只见一支白色的瓷瓶静静地躺在盒子里,旁边还有一个造型奇怪的东西,他就完全不明白干什么用了。
谢岩先拿起瓷瓶,对王伏胜道:“这种瓶子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最新式的!”说着,他用食指弹了一下瓶身,一声清脆之声传出,甚是悦耳。
“公公有所不知,此瓶从外表看不出来,但实际上是里外都上了釉,而且光滑如镜,且比‘香水瓶’更薄,也更加精致。”谢岩一边解释,一边小心地将瓷瓶在手中旋转了一圈,最后递到王伏胜手里。
王伏胜接过瓷瓶,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好几遍,口中“啧啧”连声称赞:“果然是好东西啊,精致无双,可要比那‘香水’瓶子好多了,只是,这是什么?”他说着,用手指了一下瓶口那两条斜向凸起的东西。”
“那叫螺纹。”谢岩说着,从盒子里面取出那个造型奇怪的物件,道:“此物为‘瓶盖’,最上一截名‘奶嘴’,是最高明的工匠,用整块软木雕成,制作非常不易。”
谢岩边说边将奶嘴倒过来,指着里面斜向凹槽道:“这也是螺纹。”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自王伏胜手里拿过瓷瓶,将瓶盖轻轻一拧,二者完美的连成一起,形成了一个“奶瓶”。
王伏胜很是奇怪,在谢岩提示下,自己动手反向拧了一把,没用多少力,瓷瓶和瓶盖又分开了,再拧一下,又合上了,如此神奇之事,令他都不知怎么说是好了。
谢岩从桌上取过茶壶,往瓷瓶里倒了一些水,最后拧上瓶盖,晃了几下,并道:“公公看见了吧,以螺纹方式合上后,它并不向外溢水,可以说,密封很好。”
还没等王伏胜接过话道,他又见谢岩将瓶子倒过来,这个时候,他发现,瓶盖最上方凸起一截指粗的顶端,竟然有水滴出,紧跟着看见谢岩用手捏了一下那约寸许的凸起处,滴水变成了线,手一松,又成了滴水之状。
“这是……”王伏胜都不知道如何问。
谢岩把“奶嘴”放入口中,将瓶子往上抬起,自己吸吮了几口,然后将口中茶水吐出,最后才把“奶瓶”递回到王伏胜手里。
尽管是无声的演示,但是王伏胜还是看懂了,他二话不说,自己也试了一下,等到他将茶水吐出之后,连声说道:“哎呀呀呀,太好了啊,有了此物,昭仪娘娘再也不用夜里给弘皇子哺乳了,只需要提前准备好即可。”
“公公,此物虽好,可千万要记得每次使用前,都要清洗干净,并用沸水浸泡,以免弘皇子殿下吃坏肚子。”
“放心吧,咱家记着呢。”王伏胜以最小心谨慎的态度,将奶瓶放回到木盒里。
“谢县男啊,咱家真是奇怪,为何许多奇思妙想和新鲜玩意儿总是出自你‘卫岗乡’呢?咱家没觉得那里有什么不同啊?”王伏胜问出一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卫岗乡’和其他地方没有任何不同,真正做到这些的,是学堂的力量,或者说是学问的力量。”
王伏胜又道:“天下学堂何止千万!研究学问的人更多,但为何咱家就没听说哪里如‘卫岗乡’一般呢?”
谢岩回答道:“此事并不奇怪,据谢某所知,其他学堂以传授圣人之言为第一要务,以写好文章为目的;‘皇家卫岗学堂’却是不尽相同。”
“有何不同?”
“先祖文靖公曾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谢某以为,传道,理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授业,当将我华夏先祖的各项技能流传下去,并通过改进发扬光大,比如冶铁、印刷等,莫不如此!”至于谢岩没说的“解惑”,王伏胜那是能够明白个中含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县男真乃大才也!”王伏胜那是真心地称赞道。
王伏胜哪里知道,谢岩平静无波的表情下,却隐藏一颗愧疚的心,无他,只因又一次“借用”了别人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