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加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鸿胪寺卿沉复,拿到了法国作为代表发来的巴黎海军条约文件,大致浏览了一下。

    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其他例行事务讨论安排完毕之后,沉复把条约拿出来说了一嘴。

    把一份自己整理后的简要报告文件递交给皇帝,同时口头简单介绍了一下。

    包括总吨位上限,各类舰船的划分标准,各类舰船单舰吨位和口径上限,以及最后的几条相对比较重要的额外规定。

    让其他参加会议的九卿大臣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最后总结说明鸿胪寺的看法和建议:

    “泰西各国打着平等的旗号,设置了所有国家都相同的限制条件。

    “鸿胪寺认为,应该只有英、法、西、普、露、奥六国有可能用完全部吨位。

    “其他国家多半不会完成七十五万四千吨的作战舰艇建设。

    “所有泰西国家海军,最终建成的作战舰艇总吨位,预计在六百到八百万吨之间。

    “这些舰艇应该在未来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内完成建设。

    “如果按照此前朝廷确立的海军对等原则,也就是大明海军作战舰艇总吨位,不低于其他所有国家海军总吨位的要求,我们大明也应该增加造舰计划,加快造舰速度了。”

    朱简炎看完了手中简报之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随手丢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那就把每年的造舰数量增加一倍吧。”

    大明目前的造舰计划,是每年开工四艘四万吨以上主力舰。

    当然,还要加上配套数量的巡洋舰、驱逐舰、补给舰等辅助舰艇。

    原本是准备按照这个速度有序的替换和淘汰所有的传统战舰。

    如果要达到并维持所谓的对等原则,大明就需要有总计七百万吨的作战舰艇。

    其中航母和战列舰要占一半以上,差不多就是四百万吨。

    除去以前的老船,只计算四万吨级以上新主力舰,四百万吨正好是一百艘。

    到目前为止,大明已经建设完成和已经开工的四万吨以上战舰,已经有二十艘了。

    暂时比计算刚刚开始建设的六万吨级战舰,还要继续建设八十艘同级别或以上的舰艇。

    如果继续保持每年开工四艘的速度,那就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朱简炎要求加快一倍,也就是每年开工八艘主力舰,那只需要十年的就能完成了。

    四万吨级的主力舰的相关技术,目前都已经基本成熟了,批量建造的价格会更低。

    最初第一艘四万吨高速战列舰的造价接近一百万金钞。

    现在的平均造价已经降到七十万金钞以下,相当于三千五百万银钞。

    直接用货币的含金量折算的话,差不多相当于朱靖垣前世一战后到二战前的四千万美元,或者是五百万英镑。

    这比六百万英镑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便宜了两成,比四千四百万美元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便宜了一成。

    与此同时,三千五百万银钞,按照购买力折算的话,相当于后世的三十五亿人民币。

    这与后期型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基本相当。

    与此同时,大明安康六年的财政收入是三亿五千万金钞,或者一百七十五亿银钞。

    每年开工八艘四万吨级的主力舰,就要花掉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六。

    这与安康元年的时候开工四艘同级战舰的财政压力基本相当。

    因为过去六年的时间里面,大明的财政收入正好翻倍了。

    作为对比,日本建造长门号的时候,单舰造价差不多是日本当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

    现在大明要同时开工二十艘四万吨战舰,才能感受到日本建设一艘长门的财政压力。

    大明完成一百艘四万吨以上级主力舰的财政压力,最多也就相当于日本造完长门、陆奥、赤城、加贺、翔鹤、瑞鹤这样六艘船的程度。

    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情嘛……

    朱简炎对这些数据心里有数,所以心情没有什么波动的直接加码了。

    朱简炎作为大明的皇帝,特别是目前各方面宛如烈火烹油的盛世状态的大明的皇帝。

    他心中当然有要统一全世界的想法。

    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正常的统治者,在拥有能够实现这种目标的力量的情况下,都不会对这个目标完全不动心的。

    无论是武力手段还是和平手段,朱简炎都想要完成这一壮举。

    只是接受了完善教育的朱简炎,考虑目前大明和世界的各种实际情况,同时也知道现在不是贸然的动手的时候。

    因为现在的大明和世界都正处于技术快速革新迭代的状态。

    技术革命能够推迟战争。

    技术革命让国家和军事人员恐惧战争。

    因为自己的武器装备迅速更新,相关人员就会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同时也会担心敌人已经准备好了。

    相反,技术革命时代结束,技术相对停滞的时候,战争压力就会空前的增加。

    因为相关人员都明确知道自己的力量短期内难以有明显的增强。

    关键是相对清楚的知道与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的力量对比。

    也会让追赶者在关键技术指标追平先行者的时候,产生前所未有的膨胀心态。

    技术革命停滞的时候,力量都摆在明面上了。

    如果再来一场经济危机,那就是全世界坐上火药桶了。

    现在的朱简炎和大明的官员以及军事人员,都觉得大明没有准备好。

    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新锐高速主力舰和航空母舰,还没有把原有的老旧战舰全部替换掉之前,当然都不算是准备好了。

    空军没有几万架新飞机,没有全世界布满机场,也不会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陆军没建成足够多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之前也不会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各个方面的人都会劝阻决策者,坚持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

    朱简炎甚至明白,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准备,自己直到退位的时候,大明各方面应该都不会完全准备好。

    特别是海军的建设速度太慢了。

    所以朱简炎跟朱靖垣讨论的时候,专门研究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目标。

    结果按照朱靖垣的看法,和平方式好像比战争更加费时间。

    不过到了现在,在泰西海军条约签订的时候,朱简炎又有了新的想法。

    军备竞赛,以战促降。

    看看能不能通过军备建设,彻底击溃泰西各国的心理

    巴黎海军条约规定的各国海军吨位上限,并没有超出朱简炎的预估范围。

    七百万吨的作战舰艇,也不会让大明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吨位曾经达到过一千四百万吨的级别。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海军总吨位也有差不多七百万吨。

    两千年后,美国海军的总吨位也有三百五十万吨。

    冷战时代以后,海军舰艇的吨位含金量出现了大幅度的飙升。

    一艘万吨驱逐舰的价值,都已经能够等同于二战期间四五万吨的战列舰了。

    现在的大明,国家领土和人口规模比美苏两国加起来都大。

    在技术水平近似二战前的时代下,直接维持七百万吨的海军总吨位,当然没什么问题。

    的大臣也,也没有什么特殊反应,只是相关部门的人员出来开口答应了一声。

    现场参加会议的,都是大明实际上的最高决策集团的成员。

    大明自己的情况,海军和陆军以及工程上的情况,财政上面的情况都基本清楚。

    随着战后大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战争结束时期制定的军队建设计划,现在看来很多都已经有点过时了,其中当然包括海军造舰计划。

    皇帝和相关部门的大臣本来就已经在讨论,以后要根据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将军费预算也在每年对应提升相应的比例。

    每年造舰数量翻倍的话,也还没有超出相关大臣的心理预期……

    就这样,大明决定了对巴黎海军条约的应对态度,这一天的早朝也结束了。

    大明相关部门的大臣回去之后,把今天的事情也相应的安排了下去。

    海军部、军械部、皇家造船厂等相关部门和公司,很快就收到了相应的通知。

    军械部直接下属的船厂和皇家造船厂,也都开始按部就班的招募更多的工人,增加后续的造舰材料的订单。

    同时对现有的造船订单进行调整,检验确认现有的船坞和船台数量。

    朱靖垣早在七年多以前,就建议当时的皇帝朱仲梁,给官方和皇室的船厂下令,提前建设了大量的大型船坞。

    现在的船厂要增加订单,除了招募工人的事情有点麻烦,其他方面都没有遇到大问题。

    大明方面的动作,也很快就传到了泰西各国。

    泰西各国没办法直接知道大明朝廷的决定,也很难了解到船厂决策层得到的消息以及下达的实际订单的数量和详细信息。

    但是能够通过公共渠道,了解到大明的主要海军造船厂正在扩招,正在增加材料订单。

    而且增加的幅度堪称“骇人”。

    最起码在泰西人看来是已经到了骇人的程度。

    直接翻倍了还不算骇人吗……

    此时,泰西各国的代表,都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国家,都正在按照条约调整造舰计划。

    相关的消息传来,各国君主和大臣们都有点恐慌。

    特别是露西亚的一伙人。

    露西亚皇帝尼古拉再次跟自己的主要大臣在内阁开小会了。

    不用其他人开口,尼古拉自己就苦着脸念叨:

    “大明方面传来的消息,大明的海军造舰计划……很可能直接翻倍了……

    “前几年,大明据说是每年四艘四万吨以上级主力舰,这样以后就会直接变成八艘。

    “这应该就是对我们的海军条约的回应……

    “我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不管我们欧罗巴各国是否完成了自己的七十五万吨战舰计划,大明可能都要对应的建设七百多万吨的作战舰艇……

    “他们的主力舰……如果按照四万吨算,可能会……会超过一百艘!

    “如果按照最新的六万吨计算,也有六十四艘以上。

    “两相折中,应该也有八十艘左右。

    “整个欧罗巴的全部海军加起来,也未必能有这么大的规模……”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听着这些数据,直接瞪大了眼珠子看向几个同僚:

    “大明……不可能真的造出这么多战舰吧?大明的财政能够承受的了吗?”

    内阁大臣会议主席韦德梅耶苦着脸说:

    “按照财政相关同僚的计算,大明显然是能够承受的……

    “甚至于,就算是再次翻倍,大明也能造出来。

    “就像我们,造七十五万吨战舰其实压力不算大,一百万吨也不是搞不出来。

    “对于大明而言,就是一千万吨也不是搞不出来。

    “大明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财政水平,都足够支持大明保持所谓的对等原则。

    “也就是大明的海军舰艇吨位,也比其他所有国家都要多。”

    皇帝尼古拉也瞪大了眼珠子,眼神其实已经有点歇斯底里的感觉了。

    不过他尽可能让自己的表情和语气都尽可能的稳定的问:

    “大明的这种应对方案,算不算是对我们的条约的反对?

    “大明还会不会继续向我们提供造舰方面的技术支持?”

    韦德梅耶马上说:

    “应该不算是反对,这应该只是非常正常的决定。

    “大明方面派遣的工匠,以及于我们联络的鸿胪寺人员,态度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现在已经开始非常正常的,按部就班的与我们讨论技术转让和装备出口协议了。

    “大明如果反对我们的条约,如果不准备继续向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这些相关人员的态度变化,会比我们从外界获得的消息更加灵敏。”

    尼古拉继续追问:

    “大明不在意我们欧罗巴各国大力造舰?不担心潜在的再次与大明敌对的可能性吗?”

    韦德梅耶轻轻摇头说:

    “我觉得,不能说完全不在意,也不能说完全不担心这种情况出现。

    “但是,我们的七十五万吨海军舰艇,对大明而言真的不算什么。

    “实际上,因为泰西各国不可能完全联合,欧罗巴各国的造舰技术还都是大明提供的。

    “大明海军的作战舰艇,可能只需要有欧罗巴总吨位的一半,甚至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吨位,就能保持对整个欧罗巴的压制了。

    “大明如果正常完成了七百万吨以上的作战舰艇,就算是欧罗巴各国真的统一并且融合成了一个民族,才有机会与之相匹敌。”

    尼古拉沉默了几秒钟:

    “难道我们露西亚真的永远也不可能再次战胜大明了吗?”

    韦德梅耶沉默了几秒钟:

    “就算是大明内部出现巨大的问题,进而完全分裂成多个国家,也会有一个甚至多个总体实力与我们相当甚至更高的国家。

    “因为他们的工业基础、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以及最关键的主体人口数量,都在我们露西亚之上。

    “大明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行政区划改革,将本土和海外大域的格局明确了下来。

    “就算是现在的大明帝国分裂了,就算是大明海外省份都独立了,大明的本土部分仍然有很大可能保持完整。

    “这个国家的实力仍然远在我们之上。

    “如果我们露西亚与其他欧罗巴国家联合,再次与分裂后的大明国家交战,那其他的大明国家很可能组成联盟应对。

    “那这个大明联盟的力量,仍然远在我们欧罗巴之上。

    “他们的联盟内部主干力量,都是使用相同语言,有着相同形象的大明人,交流和配合起来比我们欧罗巴各族方便太多了。

    “他们在形象和语言文化上的共同点,足够让他们形成天然的盟友,特别是在面对我们这些形象和语言文化完全不同的欧罗巴人的时候。

    “所以我和相关的政务官都不断地强调,露西亚不要再有与大明为敌的想法。

    “我们应该保持明确的西进目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