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121章几家欢喜几家愁</p>
金钞局的职能是什么来着?</p>
管理宝钞的发行和流通,以及了解地方经济情况,确定宝钞发行量。</p>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这样吧?</p>
那岂不是说,陛下不会再和以前那般,随心意发行宝钞,而是有依据的发行吗?</p>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如果陛下能做到,那……</p>
越想曾泰就越激动……宝钞真的就全面盘活了。</p>
可皇帝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p>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出列,道:“陛下,臣方才想起金钞局的一个职能,确定宝钞发行量。”</p>
“臣斗胆,敢问陛下此言何意?”</p>
朱元璋颇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留意到这个问题了。</p>
本来他还想着,曾泰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也有大半年了,也是时候更换掉了。</p>
这也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六部尚书替换的那叫一个快,大多都是一年半载就换了。</p>
能做满三年的,凤毛麟角。</p>
原因自然是不信任,怕这些人在高位上太久结党营私。</p>
不过这个曾泰的能力确实不错,有忠心还敢于直谏,就再让他多当一些时日吧。</p>
曾泰还不知道,就因为一个问题,他保住了尚书位置。</p>
朱元璋这样想着,看曾泰就愈发的顺眼,说道:</p>
“就是字面意思,以后发行多少宝钞,需要有依据。”</p>
“而这个依据,就是金钞局给出的数据。”</p>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了一句:</p>
“户部掌管国家钱粮,每年也要提供一次数据,与金钞局做对照。”</p>
“如此才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发行量,避免通货膨胀……也就是宝钞太多。”</p>
见事情果如自己所想,曾泰心下无比激动:</p>
“陛下圣明。”</p>
“若依此法,再有宝钞纳税,兑换物资……”</p>
“建立宝钞信誉,有望矣。”</p>
其他人也渐渐反应过来,无比的震惊,没想到皇帝竟然自缚手脚?</p>
还有金钞局,原本大家以为,就是皇帝弄来监视地方的。</p>
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用处。</p>
群臣对金钞局的观感,顿时就得到了扭转。</p>
虽然还是有监视地方的功能,可主要职能是估算宝钞发行量。</p>
比起单纯的特务机构,更容易被大家接受。</p>
有了金钞局的数据,不说让宝钞和铜钱一样流通,至少不会再和之前那样快速贬值。</p>
说不定,钱荒的问题真就可以在本朝得到解决。</p>
“陛下圣明。”</p>
群臣纷纷赞颂。</p>
同时也为曾泰的胆量感到佩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不说,关键是敢追着皇帝问。</p>
王时看着这个竞争对手,也发自内心的敬佩。</p>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p>
自己不如他多矣。</p>
新宝钞,更加合理的制度,彻底说服了群臣。</p>
纵使还有人不看好,却也不愿意和这么多人唱反调。</p>
回收旧钞,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任,获得了通过。</p>
金钞局正式被百官接纳,并且地位也直接攀升到了和六部齐平。</p>
朱元璋又接连下了几道旨意,再次强调,各衙门全力协助金钞局工作。</p>
新钞会在三个月后正式发行。</p>
在此期间,各地方衙门必须全力宣传新钞,以及新的宝钞政策。</p>try{ggauto();} catch(ex){}
务必让更多百姓了解新钞。</p>
各衙门不得拒收新宝钞,且必须按照面额接收,否则严惩不贷。</p>
……</p>
如此一条条新政策颁布,百官更加确信,皇帝谋划已久。</p>
而更加合理的政策,也让他们对新钞多了几分认可。</p>
――</p>
宝钞新政的消息一出,应天城沸腾了。</p>
不得不说的是,应天才是民间留存宝钞最多的地方,也是重灾区。</p>
听说可以从对应的官仓,直接购买物资。</p>
百姓们一开始还不信,哪有这么好的事情?</p>
可当皇榜贴出,确定此事为真之后,百姓们兴奋了。</p>
纷纷高呼陛下万岁。</p>
然后开始打听,那能兑换物资的仓库在哪里。</p>
只是还没等百姓们打听到仓库的地址,发现大街上多了很多摊位:</p>
原价收购宝钞,有多少要多少。</p>
百姓们很是不解,为什么要原价收?</p>
直到有人告诉他们,收购宝钞的都是盐商,他们可以直接用宝钞换盐引。</p>
百姓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也不去仓库了,就地将宝钞卖给了盐商。</p>
方便不说,还不用和官府打交道。</p>
百姓从来都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的,谁知道官仓给兑换的物资,是不是残次品,会不会缺斤少两。</p>
还是卖给盐商,换成铜钱更安心。</p>
但不管怎么说,宝钞的价格一夜之间和面额等齐了。</p>
但也有一部分人肠子都悔青了,就是之前以高出市价一成的价格,出售宝钞的人。</p>
里外里赔了好多啊。</p>
之前囤积宝钞的人,则喜笑颜开。</p>
赚了,大赚大赚啊。</p>
只是他们并没有高兴多久,很快就有锦衣卫登门,恶意打压宝钞价格,流放抄家。</p>
看着街对面被枷锁扣走的富商一家,想着他们家前几日的意气风发,冯氏叹息道:</p>
“做人不能太贪啊。”</p>
“呸。”陈远啐了一口,说道:“奸商,活该。”</p>
“这条街上谁不认识谁啊,邻里乡亲都坑,遭报应了吧。”</p>
冯氏劝道:“他们已经如此了,嘴上留点德吧。”</p>
陈远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道:</p>
“这次你不怪我了吧?要是听你的,把宝钞卖出去,那才是亏大了。”</p>
冯氏略有些尴尬,医馆每天都有钱财出入,手里握了不少宝钞。</p>
她就想赶紧卖了,还能小赚一笔。</p>
万一朝廷反悔了,就亏大了。</p>
陈远不愿意,还说她虽然当了诰命,见识却丝毫不见长。</p>
当今朝廷啥时候朝令夕改过,存着。</p>
为此,冯氏还和他怄了好几天气。</p>
现在证明自己是对的,陈远那叫一个得意。</p>
不过都是老夫老妻了,冯氏转眼就将尴尬抛之脑后,喜笑颜开的道:</p>
“还是当家的你沉得住气,这次咱们可要狠狠赚上一笔了。”</p>
宝钞新政,像是插了翅膀一般,以应天城为中心,迅速向全国传播。</p>
得到消息的百姓,无不喜笑颜开。</p>
但有人的动作,比朝廷传递消息的速度还要快,那就是盐商。</p>
很多地方,朝廷的消息还未到,盐商就已经到了。</p></div>
金钞局的职能是什么来着?</p>
管理宝钞的发行和流通,以及了解地方经济情况,确定宝钞发行量。</p>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这样吧?</p>
那岂不是说,陛下不会再和以前那般,随心意发行宝钞,而是有依据的发行吗?</p>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如果陛下能做到,那……</p>
越想曾泰就越激动……宝钞真的就全面盘活了。</p>
可皇帝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p>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出列,道:“陛下,臣方才想起金钞局的一个职能,确定宝钞发行量。”</p>
“臣斗胆,敢问陛下此言何意?”</p>
朱元璋颇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留意到这个问题了。</p>
本来他还想着,曾泰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也有大半年了,也是时候更换掉了。</p>
这也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六部尚书替换的那叫一个快,大多都是一年半载就换了。</p>
能做满三年的,凤毛麟角。</p>
原因自然是不信任,怕这些人在高位上太久结党营私。</p>
不过这个曾泰的能力确实不错,有忠心还敢于直谏,就再让他多当一些时日吧。</p>
曾泰还不知道,就因为一个问题,他保住了尚书位置。</p>
朱元璋这样想着,看曾泰就愈发的顺眼,说道:</p>
“就是字面意思,以后发行多少宝钞,需要有依据。”</p>
“而这个依据,就是金钞局给出的数据。”</p>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了一句:</p>
“户部掌管国家钱粮,每年也要提供一次数据,与金钞局做对照。”</p>
“如此才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发行量,避免通货膨胀……也就是宝钞太多。”</p>
见事情果如自己所想,曾泰心下无比激动:</p>
“陛下圣明。”</p>
“若依此法,再有宝钞纳税,兑换物资……”</p>
“建立宝钞信誉,有望矣。”</p>
其他人也渐渐反应过来,无比的震惊,没想到皇帝竟然自缚手脚?</p>
还有金钞局,原本大家以为,就是皇帝弄来监视地方的。</p>
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用处。</p>
群臣对金钞局的观感,顿时就得到了扭转。</p>
虽然还是有监视地方的功能,可主要职能是估算宝钞发行量。</p>
比起单纯的特务机构,更容易被大家接受。</p>
有了金钞局的数据,不说让宝钞和铜钱一样流通,至少不会再和之前那样快速贬值。</p>
说不定,钱荒的问题真就可以在本朝得到解决。</p>
“陛下圣明。”</p>
群臣纷纷赞颂。</p>
同时也为曾泰的胆量感到佩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不说,关键是敢追着皇帝问。</p>
王时看着这个竞争对手,也发自内心的敬佩。</p>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p>
自己不如他多矣。</p>
新宝钞,更加合理的制度,彻底说服了群臣。</p>
纵使还有人不看好,却也不愿意和这么多人唱反调。</p>
回收旧钞,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任,获得了通过。</p>
金钞局正式被百官接纳,并且地位也直接攀升到了和六部齐平。</p>
朱元璋又接连下了几道旨意,再次强调,各衙门全力协助金钞局工作。</p>
新钞会在三个月后正式发行。</p>
在此期间,各地方衙门必须全力宣传新钞,以及新的宝钞政策。</p>try{ggauto();} catch(ex){}
务必让更多百姓了解新钞。</p>
各衙门不得拒收新宝钞,且必须按照面额接收,否则严惩不贷。</p>
……</p>
如此一条条新政策颁布,百官更加确信,皇帝谋划已久。</p>
而更加合理的政策,也让他们对新钞多了几分认可。</p>
――</p>
宝钞新政的消息一出,应天城沸腾了。</p>
不得不说的是,应天才是民间留存宝钞最多的地方,也是重灾区。</p>
听说可以从对应的官仓,直接购买物资。</p>
百姓们一开始还不信,哪有这么好的事情?</p>
可当皇榜贴出,确定此事为真之后,百姓们兴奋了。</p>
纷纷高呼陛下万岁。</p>
然后开始打听,那能兑换物资的仓库在哪里。</p>
只是还没等百姓们打听到仓库的地址,发现大街上多了很多摊位:</p>
原价收购宝钞,有多少要多少。</p>
百姓们很是不解,为什么要原价收?</p>
直到有人告诉他们,收购宝钞的都是盐商,他们可以直接用宝钞换盐引。</p>
百姓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也不去仓库了,就地将宝钞卖给了盐商。</p>
方便不说,还不用和官府打交道。</p>
百姓从来都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的,谁知道官仓给兑换的物资,是不是残次品,会不会缺斤少两。</p>
还是卖给盐商,换成铜钱更安心。</p>
但不管怎么说,宝钞的价格一夜之间和面额等齐了。</p>
但也有一部分人肠子都悔青了,就是之前以高出市价一成的价格,出售宝钞的人。</p>
里外里赔了好多啊。</p>
之前囤积宝钞的人,则喜笑颜开。</p>
赚了,大赚大赚啊。</p>
只是他们并没有高兴多久,很快就有锦衣卫登门,恶意打压宝钞价格,流放抄家。</p>
看着街对面被枷锁扣走的富商一家,想着他们家前几日的意气风发,冯氏叹息道:</p>
“做人不能太贪啊。”</p>
“呸。”陈远啐了一口,说道:“奸商,活该。”</p>
“这条街上谁不认识谁啊,邻里乡亲都坑,遭报应了吧。”</p>
冯氏劝道:“他们已经如此了,嘴上留点德吧。”</p>
陈远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道:</p>
“这次你不怪我了吧?要是听你的,把宝钞卖出去,那才是亏大了。”</p>
冯氏略有些尴尬,医馆每天都有钱财出入,手里握了不少宝钞。</p>
她就想赶紧卖了,还能小赚一笔。</p>
万一朝廷反悔了,就亏大了。</p>
陈远不愿意,还说她虽然当了诰命,见识却丝毫不见长。</p>
当今朝廷啥时候朝令夕改过,存着。</p>
为此,冯氏还和他怄了好几天气。</p>
现在证明自己是对的,陈远那叫一个得意。</p>
不过都是老夫老妻了,冯氏转眼就将尴尬抛之脑后,喜笑颜开的道:</p>
“还是当家的你沉得住气,这次咱们可要狠狠赚上一笔了。”</p>
宝钞新政,像是插了翅膀一般,以应天城为中心,迅速向全国传播。</p>
得到消息的百姓,无不喜笑颜开。</p>
但有人的动作,比朝廷传递消息的速度还要快,那就是盐商。</p>
很多地方,朝廷的消息还未到,盐商就已经到了。</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