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数学危机的肇始
第二天,李谕找到了美国胜利唱片公司,邀请他们过来录制唱片,唱片公司听说还能给慈禧看,当然乐意为之。
至于拍摄,实际上也没有太大难度,只不过负责摄影的刘仲伦十分紧张。
现在的摄影机非常落后,需要手摇,速度要摄影师来控制,所以难度并不小,可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在刘仲伦身上。
后世大家都知道电影是一秒24帧,也就是24幅,不过早期的时候往往不到24帧,在16-23帧之间。
但也没有什么定式,甚至很多时候受限于较差的胶片质量,单帧的话太过模湖,只有在数量上下功夫,达到每秒四十帧以上,这样即使单帧模湖,整体的话还是清晰。
总之这时候的电影技术很原始,各种路数都有。目前丰泰照相馆由于初涉电影拍摄,所用的胶卷质量就相当一般。
谭鑫培已经换好了戏服,由于时间太短,他果断选择了《定军山》的精彩选段,大体讲的是谭鑫培在剧中饰演蜀国五虎大将黄忠,公元219年,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亲斩曹将数名,于魏国名将夏侯渊在马下休息之时,乘其不备将其砍为两段,自此曹军惨败,黄忠从此名声大振。
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形象也比较适合此时的谭鑫培。任庆泰叮嘱刘仲伦:“控制节奏,一盒胶卷怎么也要拍到10分钟。”谭鑫培问道:“可以开始了吗?”此时没有
“a”的说法,任庆泰说:“开始吧,谭班主请!”唱段是谭鑫培最擅长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拿手戏,举手投足间,尽显黄忠的忠勇本色。
谁知谭鑫培唱得正在兴头,刘仲伦突然苦涩道:“胶卷没了。”
“没了?”任庆泰讶道,
“这才多久!”刘仲伦说:“刚才有点紧张,手摇快了。”任庆泰叹息道:“好吧,反正也是第一次。”然后叫停了谭鑫培:“谭班主,有劳了…对不住,我们明天继续。”谭鑫培问:“还需要再唱几次?”任庆泰说:“最多三天,不会耽误太久。”实际上,这部电影并不像美国爱迪生拍的《火车大劫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有剧本、有道具,场面也比较大。
《定军山》更像是一个简单拍摄的纪录片,记录了早期京戏影像。当最终花了三天拍完时,留声机唱片也用了好几张,胜利唱片公司要拿着母版去进行刻录。
由于留声机的唱片没法修改,只能依照留声机录下的声音来对照好胶片的始末位置。
大家自然要等待胜利唱片公司的刻录,而李谕也正好去给光绪再上上课。
之前去美国导致落下了不少课程,所以要给光绪补一下。不过也还好,因为光绪的目的并不是要做学问,主要就是想学学西洋科学,长长见识,此后朝见国外使者时不至于漏笑话,所以讲课内容实际上很随性。
到达西苑后,依旧要让慈禧选派的亲信太监陪同。今天来的却是李莲英和他的妹妹李莲芜。
李谕好奇道:“李总管要亲自去?”李莲英看了一眼李谕的脑袋:“难怪荣大人生气,你看看你这样子,丑死了!”李谕尴尬地笑了笑,
“习惯就好。”他懒得和李莲英多解释。李莲英说:“今天我的妹妹同去送餐。”李谕不好多说,于是一起前去瀛台。
到了桥前,李莲英小声对李莲芜说:“妹子,你想办法和皇上亲热亲热,皇上已经大半年没有行过房,万一……”李谕无意间听见,差点惊掉下巴,李莲英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让自己的妹妹色诱光绪!
光绪一直没有子嗣,许多人其实都暗怀鬼胎,如果突然有了,还真有可能飞黄腾达。
虽然是一着险棋,但想想李莲英无论如何是慈禧的人,他知道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巨大裂痕,而一旦慈禧驾鹤西去,光绪重新归政,自己这种后党肯定完犊子。
至于所谓的皇帝不能迎娶汉女的规定,反正慈禧早就坏了祖宗规矩,大不了以后给自家抬旗不就是。
李莲英是打了一肚子如意算盘,但他也不考虑考虑自己七岁净身,能懂多少男女之事,实在异想天开。
李莲芜倒是同样擅长钻营,于是说:“我知道了,所以今天特意化了浓妆。”她要是不化妆还好,这种典型的清末民初宫廷女子的妆容真谈不上好看,脸涂得超级白,晚上看见就和鬼一样。
嘴上还点出樱桃小口,更显诡异。李谕反正是无法接受这种审美。李莲芜提着食盒,与李谕一同来到瀛台,光绪接过后,李莲芜竟然
“妩媚”地抛了个媚眼。光绪顿时如遭雷击,但看起来似乎是被吓的,
“这是何意?难道食盒中有什么手脚?”李莲英连忙说:“皇上,胞妹今晚可以留宿宫中。”光绪立刻明白了李莲英的意思,恼怒道:“大胆!阉人之妹,竟有这种非分之想!”李莲英感觉脸上非常挂不住:“老奴只是觉得皇上寂寞难耐,让胞妹短暂留下陪一陪皇上,解解乏也未尝不可。”光绪气得把食盒一把甩出去:“大胆奴才,你竟然敢揣测上意,这也是你能说的!”李莲英连忙跪在地上:“皇上息怒,老奴不过一片好意,并没有欺君之意。”
“滚,你给我滚!”光绪歇斯底里得骂道。李莲英慌忙拉着妹妹李莲芜逃离了瀛台。
光绪太生气了,李谕的课也没上成,但光绪倒是对李谕好言说道:“今天朕没心情,改日再学。”他独自走到窗边,愣愣看着窗外开始发呆,李谕晓得他只要一开始发呆,就会持续很久,没办法,只好留下今天的讲义走了。
——这边搞了出闹剧的时候,李谕关于博弈论的论文也终于经由《sce》在欧美发行。
早前已经在国内开始刊发,只不过国内目前识字的都不多,更别提懂得数理科学的。
不过好在这本书的难度并不大,许多内容也很像是逻辑学,所以它的刊行效果有点像当初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天演论》是一本政论文,但其中的内涵还是演化论,所以冲击很大。
而李谕的博弈论多少还是比较硬核,国内读者关于其中的数理逻辑分析看着有些头大,好在李谕在开头首先引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如同三姬分金、田忌赛马的故事,让阅读难度降低,然后由浅入深。
只不过即便是由浅入深,后面总归离不开数学内容,所以大部分国内读者只能读懂前一小部分。
但能看到的读者的确非常喜欢,尤其学堂中,不少人就在一起研究书中提出的几种博弈模型。
至于欧美这边,效果就大了不少。这一期的《sce》大部分内容都是李谕的博弈论,之后也出了单行本。
读者对其中的讨论也不算少,不少人都寄信到《sce》编辑部和商务印书馆讨论其中的博弈问题。
李谕看大家热情这么大,又通过国内《申报》、《大公报》,以及美国的《世界报》等报纸发了着名的三神问题。
就是号称最难逻辑问题同时又很简短的一个题目。并不同于他此前博弈论书中已经提到的
“生死路”问题,即:一条生路,一条死路,两个神守在路口;一个神只说真话,一个神只说假话,但你并不确定哪个是真神,哪个是假神。
只能问一句话,如何找到生路。分析的正确提问就是这么问:“如果生路在左边,你认为另一位神会说哪条是生路。”不管是真神假神,都会指向同一边,选另一边就可以。
而三神问题就要烧脑许多,就像三体问题一样,多了一个神,复杂程度就提高了不少。
三神问题是这样的:“真神说真话,假神说假话,任性神可能说真话可能说假话;三神只会说a和b,但我们不知道a和b什么意思,只知道二者意思相反。请用三句话,找出真神和假神。”考智商的东西在二十世纪初也很受欢迎,此后不少报纸还搞起了数独游戏,好多人买完报纸第一件事就是做出上面的数独题目。
而《世界报》是真的懂营销,自己研究了研究发现搞不定三神问题,于是专门设了个小奖项,第一个给出答桉的人可以赢得500美元。
奖项并不大,但也是普通工薪族几乎半年的薪水,所以很多人争相去买报纸。
《世界报》借此发行量又增加不少。这只是报纸这边,许多数理科学圈的人看到博弈论后,更深知其中的奥妙。
希尔伯特现在对李谕比较关注,拿到博弈论后直接盛赞:“这将是比《分形与混沌》更加席卷世界的学说!”数学工作者们对此的研究确实更关键,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英国的罗素。
罗素出身贵族,已经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完成了学业,并且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当他拿到这本博弈论时,立刻被其中的各种模型吸引。
“有点意思,只有头脑异常灵活并且堪称空灵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东西。”罗素边读便开始做笔记,并且亲笔动手演绎其中的每一个模型。
几天时间罗素沉浸书房之中,专心研究博弈论,当他读完后,脑海中的一些观点也在不断碰撞。
博弈论其实早就有了许多碎片,包括古代许多如同《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是博弈论,因为研究的也是胜负问题。
但早期博弈论仅仅停留在下棋、打牌,甚至赌博之中,并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此后策梅洛、波来尔及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等人又对博弈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比如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但直到约翰·纳什才完成了大一统。
而此时,罗素在看到李谕给出的博弈论数学证明理论后,越来越想到了自己多年来思索的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悖论:某个村子的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并且,只给村里这样的人刮脸。
当人们试图回答下列疑问时,就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悖论性质:“理发师是否自己给自己刮脸?”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按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则。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理发师悖论”,或者说是
“罗素悖论”,当然了,它还有更加数学化的表述,主要针对的是数学中集合论。
而这个看似小小的问题,就将彻底引爆
“第三次数学危机”。
至于拍摄,实际上也没有太大难度,只不过负责摄影的刘仲伦十分紧张。
现在的摄影机非常落后,需要手摇,速度要摄影师来控制,所以难度并不小,可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在刘仲伦身上。
后世大家都知道电影是一秒24帧,也就是24幅,不过早期的时候往往不到24帧,在16-23帧之间。
但也没有什么定式,甚至很多时候受限于较差的胶片质量,单帧的话太过模湖,只有在数量上下功夫,达到每秒四十帧以上,这样即使单帧模湖,整体的话还是清晰。
总之这时候的电影技术很原始,各种路数都有。目前丰泰照相馆由于初涉电影拍摄,所用的胶卷质量就相当一般。
谭鑫培已经换好了戏服,由于时间太短,他果断选择了《定军山》的精彩选段,大体讲的是谭鑫培在剧中饰演蜀国五虎大将黄忠,公元219年,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亲斩曹将数名,于魏国名将夏侯渊在马下休息之时,乘其不备将其砍为两段,自此曹军惨败,黄忠从此名声大振。
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形象也比较适合此时的谭鑫培。任庆泰叮嘱刘仲伦:“控制节奏,一盒胶卷怎么也要拍到10分钟。”谭鑫培问道:“可以开始了吗?”此时没有
“a”的说法,任庆泰说:“开始吧,谭班主请!”唱段是谭鑫培最擅长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拿手戏,举手投足间,尽显黄忠的忠勇本色。
谁知谭鑫培唱得正在兴头,刘仲伦突然苦涩道:“胶卷没了。”
“没了?”任庆泰讶道,
“这才多久!”刘仲伦说:“刚才有点紧张,手摇快了。”任庆泰叹息道:“好吧,反正也是第一次。”然后叫停了谭鑫培:“谭班主,有劳了…对不住,我们明天继续。”谭鑫培问:“还需要再唱几次?”任庆泰说:“最多三天,不会耽误太久。”实际上,这部电影并不像美国爱迪生拍的《火车大劫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有剧本、有道具,场面也比较大。
《定军山》更像是一个简单拍摄的纪录片,记录了早期京戏影像。当最终花了三天拍完时,留声机唱片也用了好几张,胜利唱片公司要拿着母版去进行刻录。
由于留声机的唱片没法修改,只能依照留声机录下的声音来对照好胶片的始末位置。
大家自然要等待胜利唱片公司的刻录,而李谕也正好去给光绪再上上课。
之前去美国导致落下了不少课程,所以要给光绪补一下。不过也还好,因为光绪的目的并不是要做学问,主要就是想学学西洋科学,长长见识,此后朝见国外使者时不至于漏笑话,所以讲课内容实际上很随性。
到达西苑后,依旧要让慈禧选派的亲信太监陪同。今天来的却是李莲英和他的妹妹李莲芜。
李谕好奇道:“李总管要亲自去?”李莲英看了一眼李谕的脑袋:“难怪荣大人生气,你看看你这样子,丑死了!”李谕尴尬地笑了笑,
“习惯就好。”他懒得和李莲英多解释。李莲英说:“今天我的妹妹同去送餐。”李谕不好多说,于是一起前去瀛台。
到了桥前,李莲英小声对李莲芜说:“妹子,你想办法和皇上亲热亲热,皇上已经大半年没有行过房,万一……”李谕无意间听见,差点惊掉下巴,李莲英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让自己的妹妹色诱光绪!
光绪一直没有子嗣,许多人其实都暗怀鬼胎,如果突然有了,还真有可能飞黄腾达。
虽然是一着险棋,但想想李莲英无论如何是慈禧的人,他知道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巨大裂痕,而一旦慈禧驾鹤西去,光绪重新归政,自己这种后党肯定完犊子。
至于所谓的皇帝不能迎娶汉女的规定,反正慈禧早就坏了祖宗规矩,大不了以后给自家抬旗不就是。
李莲英是打了一肚子如意算盘,但他也不考虑考虑自己七岁净身,能懂多少男女之事,实在异想天开。
李莲芜倒是同样擅长钻营,于是说:“我知道了,所以今天特意化了浓妆。”她要是不化妆还好,这种典型的清末民初宫廷女子的妆容真谈不上好看,脸涂得超级白,晚上看见就和鬼一样。
嘴上还点出樱桃小口,更显诡异。李谕反正是无法接受这种审美。李莲芜提着食盒,与李谕一同来到瀛台,光绪接过后,李莲芜竟然
“妩媚”地抛了个媚眼。光绪顿时如遭雷击,但看起来似乎是被吓的,
“这是何意?难道食盒中有什么手脚?”李莲英连忙说:“皇上,胞妹今晚可以留宿宫中。”光绪立刻明白了李莲英的意思,恼怒道:“大胆!阉人之妹,竟有这种非分之想!”李莲英感觉脸上非常挂不住:“老奴只是觉得皇上寂寞难耐,让胞妹短暂留下陪一陪皇上,解解乏也未尝不可。”光绪气得把食盒一把甩出去:“大胆奴才,你竟然敢揣测上意,这也是你能说的!”李莲英连忙跪在地上:“皇上息怒,老奴不过一片好意,并没有欺君之意。”
“滚,你给我滚!”光绪歇斯底里得骂道。李莲英慌忙拉着妹妹李莲芜逃离了瀛台。
光绪太生气了,李谕的课也没上成,但光绪倒是对李谕好言说道:“今天朕没心情,改日再学。”他独自走到窗边,愣愣看着窗外开始发呆,李谕晓得他只要一开始发呆,就会持续很久,没办法,只好留下今天的讲义走了。
——这边搞了出闹剧的时候,李谕关于博弈论的论文也终于经由《sce》在欧美发行。
早前已经在国内开始刊发,只不过国内目前识字的都不多,更别提懂得数理科学的。
不过好在这本书的难度并不大,许多内容也很像是逻辑学,所以它的刊行效果有点像当初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天演论》是一本政论文,但其中的内涵还是演化论,所以冲击很大。
而李谕的博弈论多少还是比较硬核,国内读者关于其中的数理逻辑分析看着有些头大,好在李谕在开头首先引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如同三姬分金、田忌赛马的故事,让阅读难度降低,然后由浅入深。
只不过即便是由浅入深,后面总归离不开数学内容,所以大部分国内读者只能读懂前一小部分。
但能看到的读者的确非常喜欢,尤其学堂中,不少人就在一起研究书中提出的几种博弈模型。
至于欧美这边,效果就大了不少。这一期的《sce》大部分内容都是李谕的博弈论,之后也出了单行本。
读者对其中的讨论也不算少,不少人都寄信到《sce》编辑部和商务印书馆讨论其中的博弈问题。
李谕看大家热情这么大,又通过国内《申报》、《大公报》,以及美国的《世界报》等报纸发了着名的三神问题。
就是号称最难逻辑问题同时又很简短的一个题目。并不同于他此前博弈论书中已经提到的
“生死路”问题,即:一条生路,一条死路,两个神守在路口;一个神只说真话,一个神只说假话,但你并不确定哪个是真神,哪个是假神。
只能问一句话,如何找到生路。分析的正确提问就是这么问:“如果生路在左边,你认为另一位神会说哪条是生路。”不管是真神假神,都会指向同一边,选另一边就可以。
而三神问题就要烧脑许多,就像三体问题一样,多了一个神,复杂程度就提高了不少。
三神问题是这样的:“真神说真话,假神说假话,任性神可能说真话可能说假话;三神只会说a和b,但我们不知道a和b什么意思,只知道二者意思相反。请用三句话,找出真神和假神。”考智商的东西在二十世纪初也很受欢迎,此后不少报纸还搞起了数独游戏,好多人买完报纸第一件事就是做出上面的数独题目。
而《世界报》是真的懂营销,自己研究了研究发现搞不定三神问题,于是专门设了个小奖项,第一个给出答桉的人可以赢得500美元。
奖项并不大,但也是普通工薪族几乎半年的薪水,所以很多人争相去买报纸。
《世界报》借此发行量又增加不少。这只是报纸这边,许多数理科学圈的人看到博弈论后,更深知其中的奥妙。
希尔伯特现在对李谕比较关注,拿到博弈论后直接盛赞:“这将是比《分形与混沌》更加席卷世界的学说!”数学工作者们对此的研究确实更关键,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英国的罗素。
罗素出身贵族,已经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完成了学业,并且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当他拿到这本博弈论时,立刻被其中的各种模型吸引。
“有点意思,只有头脑异常灵活并且堪称空灵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东西。”罗素边读便开始做笔记,并且亲笔动手演绎其中的每一个模型。
几天时间罗素沉浸书房之中,专心研究博弈论,当他读完后,脑海中的一些观点也在不断碰撞。
博弈论其实早就有了许多碎片,包括古代许多如同《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是博弈论,因为研究的也是胜负问题。
但早期博弈论仅仅停留在下棋、打牌,甚至赌博之中,并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此后策梅洛、波来尔及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等人又对博弈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比如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但直到约翰·纳什才完成了大一统。
而此时,罗素在看到李谕给出的博弈论数学证明理论后,越来越想到了自己多年来思索的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悖论:某个村子的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并且,只给村里这样的人刮脸。
当人们试图回答下列疑问时,就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悖论性质:“理发师是否自己给自己刮脸?”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按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则。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理发师悖论”,或者说是
“罗素悖论”,当然了,它还有更加数学化的表述,主要针对的是数学中集合论。
而这个看似小小的问题,就将彻底引爆
“第三次数学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