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历史的转折(一)
胡立德看了看坐在桌上的人,平静地说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这是一个好事。”
“本来就是好事,当初看你把别人张学良给骂得那个样。”叶茗得理不饶人地说道。
看着胡立德没有说话,叶茗自得地说道:“张学良能够放弃个人的名利,顶着全国的骂名和讨伐做到这一步,还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他的初衷是好的,事情的结果也是好的。你不是对共产党有期待吗?你看,共产党这下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出来抗日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局面不是开启了吗?”
“好啦,是我错怪了张学良、杨虎城。”胡立德向叶茗认输。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全国民众的期待,当然也是胡立德等人一直的期待。
其实,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是由国内国际大气候所决定的,当然也与蒋委员长这些年个人的经历决定的。在民众眼中,蒋委员长回到南京,这一事件就算和平解决。然而,就如西安事变发生一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远非一般民众眼中看到的和平解决那般简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由历史潮流与当前形势所决定的。
民国十六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违背了孙中山总理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原则,在上海发动政变,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公开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由此开启了以国民党主导,长达十年的国共两党内战。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工作重心却是围剿中国共产党。而对于日军侵占东北,国民政府、国民党极力推行“不抵抗政策”,却把和平的愿望一厢情愿地寄托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希望国联公断、希望在英、法、美等列强的调停与主持公道。然而,国民党并没有期盼来国联和列强对日军入侵东北公允的干预。当年十二月,国联调查团在东北一行简单调查后做出了一个“各打五十大板”的荒唐裁判,中日双方都表示反对,日本并借此宣布退出国联。令全国民众感到失望与困惑的是,就在国联调停的时候,日军军队悍然占领东北全境,并在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九日,扶持清废帝溥仪,成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三高官达十四年之久的殖民统治。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由于大片国土沦丧,国内抗日声浪高起,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一时间蒋介石成了众矢之的。
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入侵东北攫取了巨大得利,为了转移占领东北的国际视线,在上海又挑起“一二八事变”,点燃了上海战火。在这一事变中,驻上海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然而,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却制定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两面”应对策略。在这一场战争中,以国军第十九路军3.3万人为主体的五万国军,在人数和装备均处于劣势的前提下,抵抗日军9万之众的侵略,时间长达三十三天之久,最终以日军伤亡1万余人,我方伤亡1.4万人结束。由于上海的战事直接影响到世界列强在沪、在华利益,在英、美等列强的干预下,这年五月五日,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这个协定承认了日军可以长期驻在上海吴淞、闸北、江湾及引翔港等地,而国民政府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及其周围驻扎设防;同时,将扬子江沿岸福山到太仓、安亭及白鹤江起直到苏州河北的广大地区,划给英、美等列强共管。
这样一来,短期内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再一次没有经过正式宣战,通过军事行动对国民政府不断施压,又一次攫取了上海的利益,实际了对上海领土的实际占领。日本这种海盗与赌徒心态,接连得逞,更加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野心与狂妄心态。
《淞沪停战协定》的签订,激起了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强烈抗议,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郭泰祺被愤怒的抗议群众打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府于五月九日发出《反对国民党淞沪协定通电》,号召民众起来进行自己的战争,保卫中国主权与领地完整。而对于日本来说,这次淞沪战争成功转移了国际视线,试探了列强对其侵略行径的反应,扩大了日本在沪利益。当然,对日本来说,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利益重心仍然在东北,因为东北成为了日本战略缓冲区、战争物资基地以及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民国二十二年二月,日军又乘民国内战之机,调动重兵从东北西行南下,占领热河全省,冀东二十二县,直接进犯长城沿线,进逼平津。当年六月,逼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至此,直接导致长城抗战失败,民国又失去了热河全省和冀东二十二县的领土,中国北方门户完全洞开。在此期间,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在英法等国姑息与纵容下,日本依托在东北攫取的巨大战略资源,疯狂扩军备战。
继《塘沽协定》之后,日本方面准确把握了国民党当局的对日政策,制造了“天津《国权报》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兼伪‘满州国中央通讯社’记者白逾桓在日租界被刺杀”事件,日本关东军借机越过长城,指责中方破坏《塘沽协定》,以此逼迫国民政府,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中日双方秘密签订《何梅协定》。根据协定,取消了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这为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埋下了重大隐患。
这个秘密协定后被公开,国民党当局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协定,激起了全国各界极大的义愤。此后,日本在华政治和军事活动从未间断,民国二十四年底,日本还策划了“内蒙独立运动”,支持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自任政务长官,宣布冀东二十二县“独立”、“自治”,成为继满洲国之后第二个汉奸傀儡政权。
“本来就是好事,当初看你把别人张学良给骂得那个样。”叶茗得理不饶人地说道。
看着胡立德没有说话,叶茗自得地说道:“张学良能够放弃个人的名利,顶着全国的骂名和讨伐做到这一步,还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他的初衷是好的,事情的结果也是好的。你不是对共产党有期待吗?你看,共产党这下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出来抗日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局面不是开启了吗?”
“好啦,是我错怪了张学良、杨虎城。”胡立德向叶茗认输。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全国民众的期待,当然也是胡立德等人一直的期待。
其实,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是由国内国际大气候所决定的,当然也与蒋委员长这些年个人的经历决定的。在民众眼中,蒋委员长回到南京,这一事件就算和平解决。然而,就如西安事变发生一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远非一般民众眼中看到的和平解决那般简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由历史潮流与当前形势所决定的。
民国十六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违背了孙中山总理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原则,在上海发动政变,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公开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由此开启了以国民党主导,长达十年的国共两党内战。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工作重心却是围剿中国共产党。而对于日军侵占东北,国民政府、国民党极力推行“不抵抗政策”,却把和平的愿望一厢情愿地寄托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希望国联公断、希望在英、法、美等列强的调停与主持公道。然而,国民党并没有期盼来国联和列强对日军入侵东北公允的干预。当年十二月,国联调查团在东北一行简单调查后做出了一个“各打五十大板”的荒唐裁判,中日双方都表示反对,日本并借此宣布退出国联。令全国民众感到失望与困惑的是,就在国联调停的时候,日军军队悍然占领东北全境,并在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九日,扶持清废帝溥仪,成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三高官达十四年之久的殖民统治。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由于大片国土沦丧,国内抗日声浪高起,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一时间蒋介石成了众矢之的。
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入侵东北攫取了巨大得利,为了转移占领东北的国际视线,在上海又挑起“一二八事变”,点燃了上海战火。在这一事变中,驻上海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然而,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却制定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两面”应对策略。在这一场战争中,以国军第十九路军3.3万人为主体的五万国军,在人数和装备均处于劣势的前提下,抵抗日军9万之众的侵略,时间长达三十三天之久,最终以日军伤亡1万余人,我方伤亡1.4万人结束。由于上海的战事直接影响到世界列强在沪、在华利益,在英、美等列强的干预下,这年五月五日,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这个协定承认了日军可以长期驻在上海吴淞、闸北、江湾及引翔港等地,而国民政府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及其周围驻扎设防;同时,将扬子江沿岸福山到太仓、安亭及白鹤江起直到苏州河北的广大地区,划给英、美等列强共管。
这样一来,短期内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再一次没有经过正式宣战,通过军事行动对国民政府不断施压,又一次攫取了上海的利益,实际了对上海领土的实际占领。日本这种海盗与赌徒心态,接连得逞,更加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野心与狂妄心态。
《淞沪停战协定》的签订,激起了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强烈抗议,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郭泰祺被愤怒的抗议群众打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府于五月九日发出《反对国民党淞沪协定通电》,号召民众起来进行自己的战争,保卫中国主权与领地完整。而对于日本来说,这次淞沪战争成功转移了国际视线,试探了列强对其侵略行径的反应,扩大了日本在沪利益。当然,对日本来说,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利益重心仍然在东北,因为东北成为了日本战略缓冲区、战争物资基地以及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民国二十二年二月,日军又乘民国内战之机,调动重兵从东北西行南下,占领热河全省,冀东二十二县,直接进犯长城沿线,进逼平津。当年六月,逼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至此,直接导致长城抗战失败,民国又失去了热河全省和冀东二十二县的领土,中国北方门户完全洞开。在此期间,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在英法等国姑息与纵容下,日本依托在东北攫取的巨大战略资源,疯狂扩军备战。
继《塘沽协定》之后,日本方面准确把握了国民党当局的对日政策,制造了“天津《国权报》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兼伪‘满州国中央通讯社’记者白逾桓在日租界被刺杀”事件,日本关东军借机越过长城,指责中方破坏《塘沽协定》,以此逼迫国民政府,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中日双方秘密签订《何梅协定》。根据协定,取消了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这为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埋下了重大隐患。
这个秘密协定后被公开,国民党当局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协定,激起了全国各界极大的义愤。此后,日本在华政治和军事活动从未间断,民国二十四年底,日本还策划了“内蒙独立运动”,支持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自任政务长官,宣布冀东二十二县“独立”、“自治”,成为继满洲国之后第二个汉奸傀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