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豫亲王多铎
白庙堡位于女儿河北,小凌河东,过小凌河十余里便是锦州城,往东北不到二十里就是锦昌堡,再往北四十里便是义州城。
这里遍地丘陵起伏,虽有女儿河、小凌河流经,但土壤结构仍是以沙壤土为主,只因在其堡外有一座白色的大庙而得名,简称白庙子。
而此刻,白庙堡周围却是一片空空荡荡的,只在地上残余着一些木桩和灶坑,说明此地也曾有过人烟的迹象。
堡内中心靠北处的一座大院子里,满是身披金黄铠甲的勇士,他们个个腰圆膀阔,满脸横肉,许多人更是有着刀疤在头面上。
而院门内的屏风后,一座大堂门前更是戒备森严,显然有极为重要的人物正在此处大堂之内。
“多铎已经出发了?”
这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极具威严,在大清国中恐怕只有奴酋黄台吉一人。
“回陛下,豫亲王已率大军趁月色出发,估算明早即可进抵杏山堡外。”
议政大臣、户部承政英额尔岱轻声回着奴酋黄台吉的问话,他接着又道:“陛下,睿亲王那边似乎颇为顺利,只今日一战,就击溃明军三营兵马。”
“击溃的那几营明军?有多少人马?”
黄台吉很明显对击溃几营不感兴趣,他更为关心的是哪几营明军,斩杀驱散多少明军。
英俄尔岱
…………
“粮道?”
邱民仰满腹疑惑问道:“镇中先生是说,张诚认为当以粮道为重?”
“是的,抚台大人。”
“也是那个义子传递的话语?”
“是。”
邱民仰放下手中书信,对洪承畴道:“洪督,可以传那个张诚义子,前来回话,或许张诚另有些交待,也未可知!”
洪承畴也是频频点头,一旁李嵩看了眼身边的谢四新,便起身向帐外行去。
片刻之后,李嵩领着一位年不及弱冠的军中小校进入内帐,他一入军帐就俯身下拜,道:“宣府镇总兵官张诚麾下中军百户张明远,拜见洪督臣,拜见邱抚台!”
帐内众人的目光都闻声望去,只见一个英武的军校单膝跪在那里,他嗓音脆亮,身体虽不高大,却也很是敦实强壮,一身衣甲虽满是尘土,但也十分整洁。
“起来回话吧。”蓟辽总督洪承畴淡淡说着。
张明远闻言立即起身,就直挺挺的站立在中间,等着回话。
谢四新看了看洪承畴,又瞧了一眼邱民仰,才率先开口问道:“张明远,我且问你,除了这一封书信,宣府张总兵可还有其他吩咐?”
张明远瞪着一双大眼睛,他虽与谢四新不熟,然之前也是张诚身边亲随,对于谢四新、邱民仰等人自然见过多次,当下回道:“回谢先生话,父帅临行之际有言,奴贼虏骑精锐隐于暗处,似有重大图谋,此与新获情报暗合,请洪督臣务必小心防范为要。”
“只这一句?”
“只此一句。”
谢四新回望洪承畴,二人略微对了一下眼神,洪承畴才开口要张明远讲述一下,宣大军马攻打黄土岭的经过。
张明远为张诚中军副手,对攻打黄土岭之战知之甚详,当下便娓娓道来,直听得帐内诸人暗暗钦佩不已。
他们不惟对张诚所部军马实力惊叹,毕竟在前次石门山大战之时就已有所展现,但张诚的谋略与战法,却更教他们叹服。
对于洪承畴和蓟辽大军来讲,张诚似乎就是老天送来的神助。
对于已传承二百余年的大明王朝来讲,张诚的到来,却不知是福是祸?
而对于正崛起于辽东的鞑清来讲,张诚就好比老天爷的一个错误bug,且正在成系统的发展,终将在这个世界里,成为阻止鞑清崛起的唯一力量。
或许,他所要阻止的还不仅是鞑清一家,如李闯、献贼,江南海匪郑氏一族,甚至连大明王朝命运几何,都为未可知!
而在洪承畴、邱民仰眼中虽还看不到那么遥远,但张诚所带给他们的震撼,可是有目共睹。
从张诚初到宁远时的军议开始,他便不断刷新着辽东诸官各将的认知,众人似乎永远也无法探知张诚内心的深邃。
每每军议之际,他都有些奇异的设想,一次次刷新众人认知。
就连长岭山上的防御体系,即使洪承畴这个打了姥姥仗的蓟辽总督,也是叹为观止,更别说余下各官诸将。
而且,短短数年,便操起一支数万人马的强悍大军,张诚又是如何做到?
这一点在众人心中,也始终是一个谜团!
无论怎么看,张诚所思所想所做都与他的年龄、身世所不符,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愚昧想法,也就只有天上星辰转世,才能合理解释这一切。
洪承畴、邱民仰虽然不相信什么天上星宿转世,这种十分晃拗的想法,但却也不好公开质疑,毕竟他们也没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辽东巡抚邱民仰选择了相信张诚之言,他开口说道:“宣大兵马精强,各将阵前奋勇,才有如此战绩。大同王总兵心系全军,愿亲自率军护卫河口囤粮,确为难得可贵。”
洪承畴也点头表示赞同,然却不愿当着张明远的面议论军机,他温言抚慰张明远一番,便吩咐中军安置歇息,待明日天亮后,再返回黄土岭复命。
待张明远退出后,李嵩首先开言:“督臣,抚台,小凌河东岸有豪格部虏骑万余,而我等对面亦有多尔衮部虏骑两万余,再加蒙古北虏万余。
尚有虏骑三万余人马,不知所踪,确为可虑啊!”
谢四新接口道:“前时,宣府哨骑不是探知,锦西女儿河畔的白庙堡周边,驻有虏骑数万?”
“你是说……余下虏骑皆在锦西女儿河南岸!”
李嵩闻言也想起此事,忙在心中思虑起来,片刻后,又道:“如何断定,我等对面的虏骑,不是来自白庙堡之奴贼?”
谢四新起身亲自给几人分别斟过了茶水,回到自己座位后,才道:“奴贼满八旗尽出,也就六万上下,而奴酋洪太身侧护卫亲军,至少几千。
今可以确定的是,我等对面虏骑又有近两万之数,而黄土岭对岸亦有奴贼万余,如此可以确知的,便足足超过三万虏骑,已经占了满八旗全军半数。”
邱民仰接话道:“如此说,白庙堡还有半数虏骑?”
李嵩笑了笑,他看着谢四新开口说道:“我方粮道要地,当以杏山、塔山为重。那里现已有左光先、刘肇基两位总兵坐镇彼处,若奴贼图谋在彼,其聚兵三万,就不为过了!”
谢四新却有些疑虑,只听他说道:“小凌河口临近宣大军驻地,其一路南下,路程不远,更无险阻,便于救援。况奴贼万余,即使都渡河来攻,也需时间,如此我军就可调兵往援。”
众人听后,都觉他所言在理,纷纷点头。
谢四新又接着说道:“可杏、塔粮道,虽有左、刘两镇兵马驻守,然他们麾下本就兵少力弱,且原有之守兵,虽人马不少,却也更不堪用,就连守城都十分艰难。
若我是奴酋洪太,也必定图谋杏、塔粮道,虽需更多兵马,距离又远,但若事成,则其利有二!”
邱民仰似乎颇感兴趣,他抬手示意道:“愿闻其详。”
谢四新先是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道:“奴贼聚重兵,不只是图谋我杏、塔粮道,恐怕其还有断我退路,乱我军心之意。”
“啊!”
辽东巡抚邱民仰闻言大惊,若确如谢四新所言,真叫奴贼攻破杏山、塔山防线,则军粮转运困难,单凭海路难以支撑庞大用度。
莫说杏山、塔山诸城寨被奴贼袭破,就算这几处城堡要塞能够固守,可奴贼虏骑若是在杏塔之间建起防线,挖掘壕沟,阻绝明军归路,难保明军不乱。
“督臣,奴贼毒辣,杏塔要地,不可不防啊。”邱民仰听了谢四新的分析,对于杏塔粮道也极为担忧。
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统领援锦战事之全局,他仍一如既往的稳重,此刻,听了邱民仰的忧虑之言,才开口道:“奴贼虏骑四散,其一围锦,其二在我等对面,其三在小凌河东岸,只此三处约合十万余众。
就算其中有些鞑贼阿哈跟役,然内中甲兵也当在八、九万间,由此大致可推算出,奴贼备而未用之甲骑,也就三四万人马。”
李嵩也在此刻接言:“正如督臣所言,三四万奴贼,想必左光先、刘肇基还能应对,再不济,我军还有三队精骑,可以迅速往援,只要杏塔那边能坚守城寨二三日间,想来问题不大。”
“不可大意!”
谢四新抢着说道:“杏山、塔山不止是我师囤粮运粮重地,更是我王师大军之退路,一旦被奴贼袭取截断,使松山前线与宁远隔绝,则军心必乱,奴贼若趁势来攻,辽事堪忧矣。”
他说完便看向了洪承畴,坚毅的目光中充满着祈盼。
“嗯,谢先生言之有理。”
洪承畴对谢四新的顾虑也是十分担忧,当下吩咐道:“烦请谢先生代我写一封书子,教左光先与刘肇基严加防范,但有风吹草动,立刻派人传信。”
“派何人前去?”
“就让张忠平跑一趟吧,你再多做一番吩咐,要他多留心杏塔间的驻兵情况,归来后速报我知。”
“是,督臣。”
…………
秋风萧瑟,炊烟袅袅升起,逐渐消失在暗空中。
无论白日的秋老虎如何猛烈酷热,当太阳隐身落去后,依旧是冷风习习,阵阵寒意逼人。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天时也是越来越短,再加清军营地被明将曹变蛟冲乱,处处都是焚烧后的残骸。
他们不得已之下,退兵五里扎营,也正是因此给了明军一个借口,那便是:曹变蛟之神勇,率军独创奴营,将奴贼逼退二十里扎营。
虽是有些夸张,但却也有根有据!
正是因为清军移营之故,今日的饭食也比往日稍晚,天色见黑后,才传令开饭。
他们甲兵连包衣跟役也有三四万人,在乳峰山下至女儿河岸这一段,扎下十余座营盘,连营竟达数里。
若是从空中俯望此间,乳峰山、石门山从上至下,灯光如同星火一般,几乎点缀满了山岭各处。
而在两山的北麓平川上,更是信灯篝火如星罗般密布,宛如后世繁华的城市中心那样灯火通明,可惜,他们都没有心思来欣赏这一切。
“真是可恨,竟叫那明狗逃了!”阿济格怒声骂着,他脸色潮红,似乎怒气正盛。
而在中军帐内的其他人也是兴致不高,他们今日接连击溃明军营垒,本以为可一鼓作气,将女儿河南岸明军逐个击破。
没想到的是,遇上了吴三桂这个难啃的骨头,大好局面就生生被宁远军给阻止了。
关于吴三桂,在辽东与鞑贼作战也不是一两日,他们也都是早知吴三桂之名,大军未能突破吴三桂防线,众人还能接受。
毕竟,接连击溃明军山海镇、蓟镇兵马,虽说追击之时,被吴三桂所阻,未能将这些溃兵斩尽杀绝,俘虏回来补充各人旗主奴隶。
但缴获的两营明军将士军帐盔甲军械颇多,收获如此之丰,早已超出众人预料。
可曹变蛟的出现,就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通红的炭火上,登时便将这一群清国各王大将们的热情熄灭,又使得他们燃起了熊熊怒火。
杜度也是心有不甘,他接着阿济格的话,怒声说道:“曹变蛟,我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真是可恶。”
济尔哈朗却是冷静异常,他见大家都是怒气冲天,便低眉垂首,并未参与他们的谈话,他只是一脸平静的吃着自己桌上的烤马肉,听着众人怒骂。
这时,见大家的怒气出得差不多,而且也都已吃饱了,他才开口慢慢说道:“今日,我们奉了陛下旨意,来此只为牵制南朝援军。”
他看了看众人,又道:“大家可知何为牵制?”
济尔哈朗的话语让众人一头雾水,不知到底何意,因此并无人接言。
这时,见大家的怒气出得差不多,而且也都已吃饱了,他才开口慢慢说道:“今日,我们奉了陛下旨意,来此只为牵制南朝援军。”
他看了看众人,又道:“大家可知何为牵制?”
济尔哈朗的话语让众人一头雾水,不知到底何意,因此并无人接言。
这里遍地丘陵起伏,虽有女儿河、小凌河流经,但土壤结构仍是以沙壤土为主,只因在其堡外有一座白色的大庙而得名,简称白庙子。
而此刻,白庙堡周围却是一片空空荡荡的,只在地上残余着一些木桩和灶坑,说明此地也曾有过人烟的迹象。
堡内中心靠北处的一座大院子里,满是身披金黄铠甲的勇士,他们个个腰圆膀阔,满脸横肉,许多人更是有着刀疤在头面上。
而院门内的屏风后,一座大堂门前更是戒备森严,显然有极为重要的人物正在此处大堂之内。
“多铎已经出发了?”
这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极具威严,在大清国中恐怕只有奴酋黄台吉一人。
“回陛下,豫亲王已率大军趁月色出发,估算明早即可进抵杏山堡外。”
议政大臣、户部承政英额尔岱轻声回着奴酋黄台吉的问话,他接着又道:“陛下,睿亲王那边似乎颇为顺利,只今日一战,就击溃明军三营兵马。”
“击溃的那几营明军?有多少人马?”
黄台吉很明显对击溃几营不感兴趣,他更为关心的是哪几营明军,斩杀驱散多少明军。
英俄尔岱
…………
“粮道?”
邱民仰满腹疑惑问道:“镇中先生是说,张诚认为当以粮道为重?”
“是的,抚台大人。”
“也是那个义子传递的话语?”
“是。”
邱民仰放下手中书信,对洪承畴道:“洪督,可以传那个张诚义子,前来回话,或许张诚另有些交待,也未可知!”
洪承畴也是频频点头,一旁李嵩看了眼身边的谢四新,便起身向帐外行去。
片刻之后,李嵩领着一位年不及弱冠的军中小校进入内帐,他一入军帐就俯身下拜,道:“宣府镇总兵官张诚麾下中军百户张明远,拜见洪督臣,拜见邱抚台!”
帐内众人的目光都闻声望去,只见一个英武的军校单膝跪在那里,他嗓音脆亮,身体虽不高大,却也很是敦实强壮,一身衣甲虽满是尘土,但也十分整洁。
“起来回话吧。”蓟辽总督洪承畴淡淡说着。
张明远闻言立即起身,就直挺挺的站立在中间,等着回话。
谢四新看了看洪承畴,又瞧了一眼邱民仰,才率先开口问道:“张明远,我且问你,除了这一封书信,宣府张总兵可还有其他吩咐?”
张明远瞪着一双大眼睛,他虽与谢四新不熟,然之前也是张诚身边亲随,对于谢四新、邱民仰等人自然见过多次,当下回道:“回谢先生话,父帅临行之际有言,奴贼虏骑精锐隐于暗处,似有重大图谋,此与新获情报暗合,请洪督臣务必小心防范为要。”
“只这一句?”
“只此一句。”
谢四新回望洪承畴,二人略微对了一下眼神,洪承畴才开口要张明远讲述一下,宣大军马攻打黄土岭的经过。
张明远为张诚中军副手,对攻打黄土岭之战知之甚详,当下便娓娓道来,直听得帐内诸人暗暗钦佩不已。
他们不惟对张诚所部军马实力惊叹,毕竟在前次石门山大战之时就已有所展现,但张诚的谋略与战法,却更教他们叹服。
对于洪承畴和蓟辽大军来讲,张诚似乎就是老天送来的神助。
对于已传承二百余年的大明王朝来讲,张诚的到来,却不知是福是祸?
而对于正崛起于辽东的鞑清来讲,张诚就好比老天爷的一个错误bug,且正在成系统的发展,终将在这个世界里,成为阻止鞑清崛起的唯一力量。
或许,他所要阻止的还不仅是鞑清一家,如李闯、献贼,江南海匪郑氏一族,甚至连大明王朝命运几何,都为未可知!
而在洪承畴、邱民仰眼中虽还看不到那么遥远,但张诚所带给他们的震撼,可是有目共睹。
从张诚初到宁远时的军议开始,他便不断刷新着辽东诸官各将的认知,众人似乎永远也无法探知张诚内心的深邃。
每每军议之际,他都有些奇异的设想,一次次刷新众人认知。
就连长岭山上的防御体系,即使洪承畴这个打了姥姥仗的蓟辽总督,也是叹为观止,更别说余下各官诸将。
而且,短短数年,便操起一支数万人马的强悍大军,张诚又是如何做到?
这一点在众人心中,也始终是一个谜团!
无论怎么看,张诚所思所想所做都与他的年龄、身世所不符,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愚昧想法,也就只有天上星辰转世,才能合理解释这一切。
洪承畴、邱民仰虽然不相信什么天上星宿转世,这种十分晃拗的想法,但却也不好公开质疑,毕竟他们也没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辽东巡抚邱民仰选择了相信张诚之言,他开口说道:“宣大兵马精强,各将阵前奋勇,才有如此战绩。大同王总兵心系全军,愿亲自率军护卫河口囤粮,确为难得可贵。”
洪承畴也点头表示赞同,然却不愿当着张明远的面议论军机,他温言抚慰张明远一番,便吩咐中军安置歇息,待明日天亮后,再返回黄土岭复命。
待张明远退出后,李嵩首先开言:“督臣,抚台,小凌河东岸有豪格部虏骑万余,而我等对面亦有多尔衮部虏骑两万余,再加蒙古北虏万余。
尚有虏骑三万余人马,不知所踪,确为可虑啊!”
谢四新接口道:“前时,宣府哨骑不是探知,锦西女儿河畔的白庙堡周边,驻有虏骑数万?”
“你是说……余下虏骑皆在锦西女儿河南岸!”
李嵩闻言也想起此事,忙在心中思虑起来,片刻后,又道:“如何断定,我等对面的虏骑,不是来自白庙堡之奴贼?”
谢四新起身亲自给几人分别斟过了茶水,回到自己座位后,才道:“奴贼满八旗尽出,也就六万上下,而奴酋洪太身侧护卫亲军,至少几千。
今可以确定的是,我等对面虏骑又有近两万之数,而黄土岭对岸亦有奴贼万余,如此可以确知的,便足足超过三万虏骑,已经占了满八旗全军半数。”
邱民仰接话道:“如此说,白庙堡还有半数虏骑?”
李嵩笑了笑,他看着谢四新开口说道:“我方粮道要地,当以杏山、塔山为重。那里现已有左光先、刘肇基两位总兵坐镇彼处,若奴贼图谋在彼,其聚兵三万,就不为过了!”
谢四新却有些疑虑,只听他说道:“小凌河口临近宣大军驻地,其一路南下,路程不远,更无险阻,便于救援。况奴贼万余,即使都渡河来攻,也需时间,如此我军就可调兵往援。”
众人听后,都觉他所言在理,纷纷点头。
谢四新又接着说道:“可杏、塔粮道,虽有左、刘两镇兵马驻守,然他们麾下本就兵少力弱,且原有之守兵,虽人马不少,却也更不堪用,就连守城都十分艰难。
若我是奴酋洪太,也必定图谋杏、塔粮道,虽需更多兵马,距离又远,但若事成,则其利有二!”
邱民仰似乎颇感兴趣,他抬手示意道:“愿闻其详。”
谢四新先是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道:“奴贼聚重兵,不只是图谋我杏、塔粮道,恐怕其还有断我退路,乱我军心之意。”
“啊!”
辽东巡抚邱民仰闻言大惊,若确如谢四新所言,真叫奴贼攻破杏山、塔山防线,则军粮转运困难,单凭海路难以支撑庞大用度。
莫说杏山、塔山诸城寨被奴贼袭破,就算这几处城堡要塞能够固守,可奴贼虏骑若是在杏塔之间建起防线,挖掘壕沟,阻绝明军归路,难保明军不乱。
“督臣,奴贼毒辣,杏塔要地,不可不防啊。”邱民仰听了谢四新的分析,对于杏塔粮道也极为担忧。
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统领援锦战事之全局,他仍一如既往的稳重,此刻,听了邱民仰的忧虑之言,才开口道:“奴贼虏骑四散,其一围锦,其二在我等对面,其三在小凌河东岸,只此三处约合十万余众。
就算其中有些鞑贼阿哈跟役,然内中甲兵也当在八、九万间,由此大致可推算出,奴贼备而未用之甲骑,也就三四万人马。”
李嵩也在此刻接言:“正如督臣所言,三四万奴贼,想必左光先、刘肇基还能应对,再不济,我军还有三队精骑,可以迅速往援,只要杏塔那边能坚守城寨二三日间,想来问题不大。”
“不可大意!”
谢四新抢着说道:“杏山、塔山不止是我师囤粮运粮重地,更是我王师大军之退路,一旦被奴贼袭取截断,使松山前线与宁远隔绝,则军心必乱,奴贼若趁势来攻,辽事堪忧矣。”
他说完便看向了洪承畴,坚毅的目光中充满着祈盼。
“嗯,谢先生言之有理。”
洪承畴对谢四新的顾虑也是十分担忧,当下吩咐道:“烦请谢先生代我写一封书子,教左光先与刘肇基严加防范,但有风吹草动,立刻派人传信。”
“派何人前去?”
“就让张忠平跑一趟吧,你再多做一番吩咐,要他多留心杏塔间的驻兵情况,归来后速报我知。”
“是,督臣。”
…………
秋风萧瑟,炊烟袅袅升起,逐渐消失在暗空中。
无论白日的秋老虎如何猛烈酷热,当太阳隐身落去后,依旧是冷风习习,阵阵寒意逼人。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天时也是越来越短,再加清军营地被明将曹变蛟冲乱,处处都是焚烧后的残骸。
他们不得已之下,退兵五里扎营,也正是因此给了明军一个借口,那便是:曹变蛟之神勇,率军独创奴营,将奴贼逼退二十里扎营。
虽是有些夸张,但却也有根有据!
正是因为清军移营之故,今日的饭食也比往日稍晚,天色见黑后,才传令开饭。
他们甲兵连包衣跟役也有三四万人,在乳峰山下至女儿河岸这一段,扎下十余座营盘,连营竟达数里。
若是从空中俯望此间,乳峰山、石门山从上至下,灯光如同星火一般,几乎点缀满了山岭各处。
而在两山的北麓平川上,更是信灯篝火如星罗般密布,宛如后世繁华的城市中心那样灯火通明,可惜,他们都没有心思来欣赏这一切。
“真是可恨,竟叫那明狗逃了!”阿济格怒声骂着,他脸色潮红,似乎怒气正盛。
而在中军帐内的其他人也是兴致不高,他们今日接连击溃明军营垒,本以为可一鼓作气,将女儿河南岸明军逐个击破。
没想到的是,遇上了吴三桂这个难啃的骨头,大好局面就生生被宁远军给阻止了。
关于吴三桂,在辽东与鞑贼作战也不是一两日,他们也都是早知吴三桂之名,大军未能突破吴三桂防线,众人还能接受。
毕竟,接连击溃明军山海镇、蓟镇兵马,虽说追击之时,被吴三桂所阻,未能将这些溃兵斩尽杀绝,俘虏回来补充各人旗主奴隶。
但缴获的两营明军将士军帐盔甲军械颇多,收获如此之丰,早已超出众人预料。
可曹变蛟的出现,就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通红的炭火上,登时便将这一群清国各王大将们的热情熄灭,又使得他们燃起了熊熊怒火。
杜度也是心有不甘,他接着阿济格的话,怒声说道:“曹变蛟,我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真是可恶。”
济尔哈朗却是冷静异常,他见大家都是怒气冲天,便低眉垂首,并未参与他们的谈话,他只是一脸平静的吃着自己桌上的烤马肉,听着众人怒骂。
这时,见大家的怒气出得差不多,而且也都已吃饱了,他才开口慢慢说道:“今日,我们奉了陛下旨意,来此只为牵制南朝援军。”
他看了看众人,又道:“大家可知何为牵制?”
济尔哈朗的话语让众人一头雾水,不知到底何意,因此并无人接言。
这时,见大家的怒气出得差不多,而且也都已吃饱了,他才开口慢慢说道:“今日,我们奉了陛下旨意,来此只为牵制南朝援军。”
他看了看众人,又道:“大家可知何为牵制?”
济尔哈朗的话语让众人一头雾水,不知到底何意,因此并无人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