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国荃急流勇退(2)
第一百五十六章曾国荃急流勇退(2)
曾国藩接旨,谓曾国荃道:两宫此旨,沅弟怎看?
曾国荃道:资财掠尽,死无对证,木已成舟,徒呼奈何!
曾国藩道:非也!两宫之智,巾帼不让须眉也。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伶。左季高、李少荃明日到否,犒宴三军,缺此二人,食不尽兴也。
曾国荃道:湖州战事正酣,左、李恐无力抽身。
曾国藩道:金陵城破,伪主皆亡,余逆树倒猢狲散,湖州不日即下,西南半壁,已然属我。
翌日,左李皆至,宾主落定,吃肉喝酒,一片蔚然。
李鸿章曰:数万人围于坚城之下,久战不决,最易消磨锐气,沅甫兄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且能战而破之,此是过人之处。
曾国荃道:二载得此一城,惭愧惭愧!
左宗棠悄声道:沅兄攻破金陵,大局就此厘清,西南半壁,全乃兄力。
鲍超笑曰:涤帅、九帅攻克金陵,大局已定,霆部饷银指日可待。
曾国藩道:鲍兄切勿心急,犒军三日,速速吃酒,不醉不归。
宴毕,曾国藩邀左宗棠、李鸿章密议。
左宗棠道:敢问涤帅,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决绝道:鼎之轻重,无可问焉!
李鸿章道:东南无主,涤帅真无意乎?
曾国藩道: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旗帜,然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曾国荃一军,军纪败坏,金陵城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吾欲裁撤其军,如何?
左宗棠大惊,道:涤兄自断臂膀,万不可行!
曾国藩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今共矣。与其让人牵鼻而走,不如顺坡下驴,消弭戾气。
李鸿章道:左公言之有理,涤帅自行裁撤沅甫一军,确属自断臂膀。
曾国藩道:马放湘野南山,刀入楚天之库;退一步海阔天空。
左宗棠道:此事非同小可,烦请涤兄三思。
曾国藩道:湘部即裁,左公之楚军、少荃之淮军,亦为吾左膀右臂矣!吾等连里同枝,声气相通,亦并呼风唤雨。
左宗棠道:唇亡齿必寒,左某之楚部,原本湘军之分支;涤兄之嘱托,亦乃楚军之政令。
曾国藩笑曰:听公此言,如沐春风。
左宗棠道:蒋益澧禀告,粤逆幼主或于湖州城内。
曾国藩惊悸,道:当真?
左宗棠道:或真,尚待确认!
曾国藩道:事不宜迟,吾即决裁曾国荃一军,左公、少荃务必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切勿贻人口实。
李鸿章道:启禀涤帅,淮部即湘部,涤帅如有调遣,鸿章拍马即至。
是夜,曾氏兄弟抵足而眠,曾国藩辗转反侧,久无睡意。
曾国荃道:兄长似有心事!
曾国藩道:去岁初日,吾即疏辞两席,何也?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曾国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乱世功名之际尤为难处,金陵既破,粤逆将灭,功成名就之时,妄思甚多,当然无眠。
曾国藩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吾等祸患至矣!
曾国荃道:复重陈桥之黄袍,兄却无心,徒呼奈何!
曾国藩道:万不可再有此思。吾若黄袍加身,官文、僧格林沁、富明阿、李昭寿等,必即围剿我军。左宗棠者,心高气傲久矣,必不服调;李鸿章者,只可同富贵,不可共患难也;彭玉麟者,恶尔久矣;杨岳斌者,兹已贵为陕甘总督,届时听封不听调,孰能奈何!
曾国荃道:兄长之言,甚有道理;吾思虑不周,浅尝即止,险误大事。
曾国藩道:吾即将钦篆、督篆二者分出一席,另简大员任之。吾兄弟常存此兢兢业业之心,此时抽身引退,庶几善始善终,免蹈大戾乎!
曾国荃道:兄长谬也,,一撸至底,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十年戎马,兵戈在握,岂可任人宰割!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兄长执柄乾纲,愚弟放之湘野,一唱一和,首尾呼应,亦是痛快!
曾国藩道:沅弟之言,甚有道理。然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沅弟之破城劫财,亦为自赏耳;而弟军之必裁,亦是除功自保之必须也。左宗棠言,伪幼主未亡,或在湖州。此若为真,吾等必犯欺君罔上之大罪。速即施救,否即晚矣!
曾国荃道:兄长可有挽救之方?
曾国藩道:吾即上疏,一、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必即裁撤;二、修复满城,请饬江宁将军富明阿率军入驻;三、筹建江南贡院,今年十月,即于两江,开科取士。
左宗棠甫回杭州,即将曾国藩裁军一事,传告蒋益澧、杨昌濬、刘典等。
蒋益澧道:金陵城破,曾氏盆满钵盈,见好即收,果真一把好算盘。
杨昌濬道:敢问左帅,湖州破后,吾军是否亦要裁撤?
左宗棠道:涤老相于兵机每苦钝滞,昨日议论多有不和。只因大局所在,不能不勉为将顺。然伪幼主确在湖州,吾若不疏,亦乃欺君也。
1864年8月7日,宗棠上奏曰:昨接孝丰守军飞报,据金陵逃出难民供,伪幼主于六月二十一日由东坝逃至广德,二十六日,堵逆黄文金迎其入湖州府城。
查湖郡守贼黄文金、杨辅清、李远继等,皆积年逋寇,贼数之多,约计尚十余万,此次互相勾结,本有拼命相持之意,兹复借伪幼主为名,号召贼党,则其势不遽他窜可知。
慈禧太后接奏,喜泣,道:金陵城破,朝廷一毛未得,曾氏作为,殊属可恨,速传上谕,严敕曾国藩,彻查此事,如若为真,则防范不力之员弁,务必从重参办。
恭亲王奕忻道:翰林编修蔡寿褀、御史朱镇、监察御史朱镇,交互弹劾曾氏兄弟专横跋扈、抢掠资财、杀人灭口。
慈禧太后道:哀家察观曾国藩历年奏章,终觉此臣决非佞臣。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得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
曾国藩接旨,谓曾国荃道:两宫此旨,沅弟怎看?
曾国荃道:资财掠尽,死无对证,木已成舟,徒呼奈何!
曾国藩道:非也!两宫之智,巾帼不让须眉也。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伶。左季高、李少荃明日到否,犒宴三军,缺此二人,食不尽兴也。
曾国荃道:湖州战事正酣,左、李恐无力抽身。
曾国藩道:金陵城破,伪主皆亡,余逆树倒猢狲散,湖州不日即下,西南半壁,已然属我。
翌日,左李皆至,宾主落定,吃肉喝酒,一片蔚然。
李鸿章曰:数万人围于坚城之下,久战不决,最易消磨锐气,沅甫兄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且能战而破之,此是过人之处。
曾国荃道:二载得此一城,惭愧惭愧!
左宗棠悄声道:沅兄攻破金陵,大局就此厘清,西南半壁,全乃兄力。
鲍超笑曰:涤帅、九帅攻克金陵,大局已定,霆部饷银指日可待。
曾国藩道:鲍兄切勿心急,犒军三日,速速吃酒,不醉不归。
宴毕,曾国藩邀左宗棠、李鸿章密议。
左宗棠道:敢问涤帅,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决绝道:鼎之轻重,无可问焉!
李鸿章道:东南无主,涤帅真无意乎?
曾国藩道: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旗帜,然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曾国荃一军,军纪败坏,金陵城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吾欲裁撤其军,如何?
左宗棠大惊,道:涤兄自断臂膀,万不可行!
曾国藩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今共矣。与其让人牵鼻而走,不如顺坡下驴,消弭戾气。
李鸿章道:左公言之有理,涤帅自行裁撤沅甫一军,确属自断臂膀。
曾国藩道:马放湘野南山,刀入楚天之库;退一步海阔天空。
左宗棠道:此事非同小可,烦请涤兄三思。
曾国藩道:湘部即裁,左公之楚军、少荃之淮军,亦为吾左膀右臂矣!吾等连里同枝,声气相通,亦并呼风唤雨。
左宗棠道:唇亡齿必寒,左某之楚部,原本湘军之分支;涤兄之嘱托,亦乃楚军之政令。
曾国藩笑曰:听公此言,如沐春风。
左宗棠道:蒋益澧禀告,粤逆幼主或于湖州城内。
曾国藩惊悸,道:当真?
左宗棠道:或真,尚待确认!
曾国藩道:事不宜迟,吾即决裁曾国荃一军,左公、少荃务必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切勿贻人口实。
李鸿章道:启禀涤帅,淮部即湘部,涤帅如有调遣,鸿章拍马即至。
是夜,曾氏兄弟抵足而眠,曾国藩辗转反侧,久无睡意。
曾国荃道:兄长似有心事!
曾国藩道:去岁初日,吾即疏辞两席,何也?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曾国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乱世功名之际尤为难处,金陵既破,粤逆将灭,功成名就之时,妄思甚多,当然无眠。
曾国藩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吾等祸患至矣!
曾国荃道:复重陈桥之黄袍,兄却无心,徒呼奈何!
曾国藩道:万不可再有此思。吾若黄袍加身,官文、僧格林沁、富明阿、李昭寿等,必即围剿我军。左宗棠者,心高气傲久矣,必不服调;李鸿章者,只可同富贵,不可共患难也;彭玉麟者,恶尔久矣;杨岳斌者,兹已贵为陕甘总督,届时听封不听调,孰能奈何!
曾国荃道:兄长之言,甚有道理;吾思虑不周,浅尝即止,险误大事。
曾国藩道:吾即将钦篆、督篆二者分出一席,另简大员任之。吾兄弟常存此兢兢业业之心,此时抽身引退,庶几善始善终,免蹈大戾乎!
曾国荃道:兄长谬也,,一撸至底,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十年戎马,兵戈在握,岂可任人宰割!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兄长执柄乾纲,愚弟放之湘野,一唱一和,首尾呼应,亦是痛快!
曾国藩道:沅弟之言,甚有道理。然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沅弟之破城劫财,亦为自赏耳;而弟军之必裁,亦是除功自保之必须也。左宗棠言,伪幼主未亡,或在湖州。此若为真,吾等必犯欺君罔上之大罪。速即施救,否即晚矣!
曾国荃道:兄长可有挽救之方?
曾国藩道:吾即上疏,一、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必即裁撤;二、修复满城,请饬江宁将军富明阿率军入驻;三、筹建江南贡院,今年十月,即于两江,开科取士。
左宗棠甫回杭州,即将曾国藩裁军一事,传告蒋益澧、杨昌濬、刘典等。
蒋益澧道:金陵城破,曾氏盆满钵盈,见好即收,果真一把好算盘。
杨昌濬道:敢问左帅,湖州破后,吾军是否亦要裁撤?
左宗棠道:涤老相于兵机每苦钝滞,昨日议论多有不和。只因大局所在,不能不勉为将顺。然伪幼主确在湖州,吾若不疏,亦乃欺君也。
1864年8月7日,宗棠上奏曰:昨接孝丰守军飞报,据金陵逃出难民供,伪幼主于六月二十一日由东坝逃至广德,二十六日,堵逆黄文金迎其入湖州府城。
查湖郡守贼黄文金、杨辅清、李远继等,皆积年逋寇,贼数之多,约计尚十余万,此次互相勾结,本有拼命相持之意,兹复借伪幼主为名,号召贼党,则其势不遽他窜可知。
慈禧太后接奏,喜泣,道:金陵城破,朝廷一毛未得,曾氏作为,殊属可恨,速传上谕,严敕曾国藩,彻查此事,如若为真,则防范不力之员弁,务必从重参办。
恭亲王奕忻道:翰林编修蔡寿褀、御史朱镇、监察御史朱镇,交互弹劾曾氏兄弟专横跋扈、抢掠资财、杀人灭口。
慈禧太后道:哀家察观曾国藩历年奏章,终觉此臣决非佞臣。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得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