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围攻雨花台(3)
第一百三十九章李秀成围攻雨花台(3)
1862年10月底,赵烈文抵达金柱关。彭玉麟战暇之余,邀赵小酌。
赵烈文道:以雪琴兄观之,与伪护王之战,胜算几何?
彭玉麟道:七八成算。昨日,吾与陆师朱南桂、罗逢元部,再战陈坤书逆匪,虽折参将王明元、副将郭明鳌以下百余人,然贼损千余,现已遁逃鱼坝。杨厚庵外江水师赶至,吾即水陆并击,彻歼陈逆。
赵烈文道:涤帅饬令杨厚庵专战金柱关,此地事定,再援金陵。
彭玉麟道:前日,江心洲告急,杨厚庵惟恐波及大胜关,急切返师。
赵烈文道:兵贵专一,游移不定,波澜横生。
彭玉麟道:杨厚庵心神不宁,一意向往,吾无权阻。贼至悍者,陈玉成、黄文金、杨辅清也。安庆一战,曾国荃力扼陈玉成、杨辅清两大悍匪,而破安庆城于须臾。李秀成、李世贤等十三伪王,兵虽众多,器亦坚利,然城寇与援寇相环伺,士卒伤亡劳敞,然罕搏战,率恃炮声相震骇。盖寇将骄佚,亦自重其死,又乌合大众,不知选将,比于初起时衰矣。曾国荃之雨花台防务,不足为虑也。前日,曾国荃麾下之彭毓橘、萧孚泗、李臣典部,倾出板桥,击毁十二贼垒;吾等何足虑哉!
赵烈文道:曾国荃蛮横暴戾,德行不及涤帅之一成,涤帅却命吾至其帐下为幕,心塞矣!
彭玉麟道:惶惶尘世,几无开心颜事;摧眉折腰,大可不必。
赵烈文无奈自笑,曰:鲍春霆已至宁国,皖南战事如何?
彭玉麟道:鲍春霆至,宁郡战事趋稳,然韦俊、童容海二降将无能,却致宁国县城丢失。鲍军元气大亏,威望亦损。
赵烈文道:皖南藩篱一坏,则江西内地空虚,毫无足恃。涤帅必令鲍部专剿宁国之贼,不必作援金陵之想。
彭玉麟道:惠甫兄瞻前顾后,剖析至明,真乃帅才也。
赵烈文道: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战事趋紧,吾即赴沪,与李少荃磋商应援金陵事宜。
11月初,赵烈文抵沪,进见李鸿章,谈及金陵战事。
李鸿章道:涤帅令至之时,嘉定战事正酣,嘉定克复,吾即饬令吴煦、杨坊、白齐文等,督率四千常胜军,火速应援。
赵烈文道:半月之内,未见奔赴金陵之军。华尔中枪殁后,白齐文接任常胜军统领,这华尔与白齐文,孰好相处
李鸿章道:一丘之貉也。吾皇谕曰:常胜军勇丁已属不少,若始终令外国人管带,恐将来必至调运不灵。前据英国公使在总理衙门面称:“中国勇丁令外国人训练,渐与相习,该勇丁久且忘其为中国人,必致中国官员不能驾驭”等语,其言极为有理。该公使既有此言,此时或未能派员分管,将来必须令中国得力员弁,随时留心,与兵丁等一同学习,俾资管带,次第收回兵权,最为有益。
赵烈文道:吾皇圣明。洋人夷性,桀骜不驯,万难驯服。
李鸿章道:白齐文或已知晓谕文,所以百般推诿,迟不赴援。
赵烈文道:毋须常胜军赴援,程学启一部足矣。
李鸿章道:程方忠之开字营,万不敢抽调。吾能立足沪上,全恃程方忠之力。新桥之战,程方忠一马当先;北新泾之战,程方忠力挽狂澜;嘉定之战,若非程方忠殊死一搏,焉能破城!
赵烈文道:程学启一军,涤帅与九帅合而奉送,真乃大礼也。
李鸿章:吾岂是忘恩负义人!粤逆各路大军汇集金陵,恶战不免;曾、鲍二军疫病繁兴,稍有挫折,全局皆动。常胜军即至,亦不能左右战局。伪翼王石达开出走以后,粤逆画地分封。苏州乃伪苏福省之伪首府,伪忠王李秀成之禁脔,吾若倾尽全力,攻而击之,李秀成逆匪,必定回援。
赵烈文道:此乃釜底抽薪,攻其必救;如此一着,雨花台无恙。
11月3日,李鸿章率李鹤章亲兵营、郭松林松字营、吴建瀛建字营出嘉定攻南翔,程学启开字营并刘士奇奇字营出青浦,扼黄渡,二部南北对进,直逼苏州。刘士奇部进展奇快,一日时间,攻占四江口。
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闻风而动,速自苏州、嘉兴、杭州调兵遣将,协同会战。11月5日,谭绍光兵分四路,将淮军刘士奇部,团团围裹。
程学启兵单,援救无力,速禀李鸿章襄助。李鸿章得报,即遣郭松林、李鹤章驰援。
程、郭、李合兵一处,暂且能战。
然太平军愈聚愈多,自青浦城西至吴淞江四江口,扎营百余,连绵四十里,足有十万余众。
李鸿章惶急,急饬黄翼升率水师,刘铭传、吴建瀛率陆师,白齐文、李恒嵩率常胜军,咸赴黄渡增援。
11月12日,李鸿章亲至黄渡,召集诸将,议战论攻。
记名总兵程学启道:贼虽十万,然分居吴淞江两岸,兵力分散。吾集全力,先攻南岸之敌,敌溃,必北渡;吾藉水师,扼河而击;尔后,水陆联攻,彻剿北岸之贼。
李鸿章道:程方忠言之有理,速传吾令,程方忠总统前线诸军,先南后北,剿洗逆匪。
程学启得令,即偕知县李鹤章、副将郭松林、参将刘铭传、游击吴建瀛,兵分三路,围扑陈炳文中军大营。
听王陈炳文誓死抗击,仍然不敌,遂退守北岸,与慕王谭绍光合军一处。然心气已衰,阵角亦乱。
翌日,李鸿章发令总攻,听王、慕王不敌,溃退昆山,负城自保。
赵烈文全程目睹,一脸艳羡,喜谓李鸿章道:涤帅老成持重,书生厚重;李大人锐意进取,后途可畏。
屡战屡胜,鸿章亦爽,却道:哪里哪里,雕虫小技耳!
赵烈文又道:李大人麾下各营,皆配洋枪洋炮,若论战力,无军可比。
李鸿章道:半年以来,水陆添募,及收抚各城降众,已逾二万。洋人之常胜军,虽偶不听使唤;然吾之洋枪队,已逾三千名。假以时日,必令这粤逆灰飞烟灭。
谭绍光、陈炳文四江口惨败,忠王李秀成惊悸,急谓侍王李世贤:倘苏州、金华皆为妖破,吾等精锐复耗尽于此,你我恃何安身?
李世贤道:久攻不破,毋须再攻。
李秀成道:围攻曾国荃妖孽四十余日,掘地、炸墙、决江、开河,全攻、围攻、主攻、专攻,无所不用其极,亦是破不得其垒。
李世贤道:各地战报,陈坤书惨败金柱关,从此太平、官圩、小丹阳当难立脚,我之粮路被堵,若不解围而去,则须分兵回救太平。杨辅清、黄文金等困围宁国府城,屡攻不得,亦是气短。
李秀成道:宁郡不得,皖南无着;妖军粮道得通,再战无益。罢了罢了,传令各军,整兵理械,缓缓而退。
太平军撤去,湘将欲追。
曾国荃道:疫疹之后,继以伤亡,重以疲困,自不能再出征剿。
曾国藩远在安庆,闻雨花台围解,长叹一气,曰:吾已谋溃围就水师,退保芜湖。贼围攻数十日而不能胜,损失不大,即便谔然退师,定会复来,东南浩劫,盖无时日,良增叹惋。
1862年10月底,赵烈文抵达金柱关。彭玉麟战暇之余,邀赵小酌。
赵烈文道:以雪琴兄观之,与伪护王之战,胜算几何?
彭玉麟道:七八成算。昨日,吾与陆师朱南桂、罗逢元部,再战陈坤书逆匪,虽折参将王明元、副将郭明鳌以下百余人,然贼损千余,现已遁逃鱼坝。杨厚庵外江水师赶至,吾即水陆并击,彻歼陈逆。
赵烈文道:涤帅饬令杨厚庵专战金柱关,此地事定,再援金陵。
彭玉麟道:前日,江心洲告急,杨厚庵惟恐波及大胜关,急切返师。
赵烈文道:兵贵专一,游移不定,波澜横生。
彭玉麟道:杨厚庵心神不宁,一意向往,吾无权阻。贼至悍者,陈玉成、黄文金、杨辅清也。安庆一战,曾国荃力扼陈玉成、杨辅清两大悍匪,而破安庆城于须臾。李秀成、李世贤等十三伪王,兵虽众多,器亦坚利,然城寇与援寇相环伺,士卒伤亡劳敞,然罕搏战,率恃炮声相震骇。盖寇将骄佚,亦自重其死,又乌合大众,不知选将,比于初起时衰矣。曾国荃之雨花台防务,不足为虑也。前日,曾国荃麾下之彭毓橘、萧孚泗、李臣典部,倾出板桥,击毁十二贼垒;吾等何足虑哉!
赵烈文道:曾国荃蛮横暴戾,德行不及涤帅之一成,涤帅却命吾至其帐下为幕,心塞矣!
彭玉麟道:惶惶尘世,几无开心颜事;摧眉折腰,大可不必。
赵烈文无奈自笑,曰:鲍春霆已至宁国,皖南战事如何?
彭玉麟道:鲍春霆至,宁郡战事趋稳,然韦俊、童容海二降将无能,却致宁国县城丢失。鲍军元气大亏,威望亦损。
赵烈文道:皖南藩篱一坏,则江西内地空虚,毫无足恃。涤帅必令鲍部专剿宁国之贼,不必作援金陵之想。
彭玉麟道:惠甫兄瞻前顾后,剖析至明,真乃帅才也。
赵烈文道: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战事趋紧,吾即赴沪,与李少荃磋商应援金陵事宜。
11月初,赵烈文抵沪,进见李鸿章,谈及金陵战事。
李鸿章道:涤帅令至之时,嘉定战事正酣,嘉定克复,吾即饬令吴煦、杨坊、白齐文等,督率四千常胜军,火速应援。
赵烈文道:半月之内,未见奔赴金陵之军。华尔中枪殁后,白齐文接任常胜军统领,这华尔与白齐文,孰好相处
李鸿章道:一丘之貉也。吾皇谕曰:常胜军勇丁已属不少,若始终令外国人管带,恐将来必至调运不灵。前据英国公使在总理衙门面称:“中国勇丁令外国人训练,渐与相习,该勇丁久且忘其为中国人,必致中国官员不能驾驭”等语,其言极为有理。该公使既有此言,此时或未能派员分管,将来必须令中国得力员弁,随时留心,与兵丁等一同学习,俾资管带,次第收回兵权,最为有益。
赵烈文道:吾皇圣明。洋人夷性,桀骜不驯,万难驯服。
李鸿章道:白齐文或已知晓谕文,所以百般推诿,迟不赴援。
赵烈文道:毋须常胜军赴援,程学启一部足矣。
李鸿章道:程方忠之开字营,万不敢抽调。吾能立足沪上,全恃程方忠之力。新桥之战,程方忠一马当先;北新泾之战,程方忠力挽狂澜;嘉定之战,若非程方忠殊死一搏,焉能破城!
赵烈文道:程学启一军,涤帅与九帅合而奉送,真乃大礼也。
李鸿章:吾岂是忘恩负义人!粤逆各路大军汇集金陵,恶战不免;曾、鲍二军疫病繁兴,稍有挫折,全局皆动。常胜军即至,亦不能左右战局。伪翼王石达开出走以后,粤逆画地分封。苏州乃伪苏福省之伪首府,伪忠王李秀成之禁脔,吾若倾尽全力,攻而击之,李秀成逆匪,必定回援。
赵烈文道:此乃釜底抽薪,攻其必救;如此一着,雨花台无恙。
11月3日,李鸿章率李鹤章亲兵营、郭松林松字营、吴建瀛建字营出嘉定攻南翔,程学启开字营并刘士奇奇字营出青浦,扼黄渡,二部南北对进,直逼苏州。刘士奇部进展奇快,一日时间,攻占四江口。
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闻风而动,速自苏州、嘉兴、杭州调兵遣将,协同会战。11月5日,谭绍光兵分四路,将淮军刘士奇部,团团围裹。
程学启兵单,援救无力,速禀李鸿章襄助。李鸿章得报,即遣郭松林、李鹤章驰援。
程、郭、李合兵一处,暂且能战。
然太平军愈聚愈多,自青浦城西至吴淞江四江口,扎营百余,连绵四十里,足有十万余众。
李鸿章惶急,急饬黄翼升率水师,刘铭传、吴建瀛率陆师,白齐文、李恒嵩率常胜军,咸赴黄渡增援。
11月12日,李鸿章亲至黄渡,召集诸将,议战论攻。
记名总兵程学启道:贼虽十万,然分居吴淞江两岸,兵力分散。吾集全力,先攻南岸之敌,敌溃,必北渡;吾藉水师,扼河而击;尔后,水陆联攻,彻剿北岸之贼。
李鸿章道:程方忠言之有理,速传吾令,程方忠总统前线诸军,先南后北,剿洗逆匪。
程学启得令,即偕知县李鹤章、副将郭松林、参将刘铭传、游击吴建瀛,兵分三路,围扑陈炳文中军大营。
听王陈炳文誓死抗击,仍然不敌,遂退守北岸,与慕王谭绍光合军一处。然心气已衰,阵角亦乱。
翌日,李鸿章发令总攻,听王、慕王不敌,溃退昆山,负城自保。
赵烈文全程目睹,一脸艳羡,喜谓李鸿章道:涤帅老成持重,书生厚重;李大人锐意进取,后途可畏。
屡战屡胜,鸿章亦爽,却道:哪里哪里,雕虫小技耳!
赵烈文又道:李大人麾下各营,皆配洋枪洋炮,若论战力,无军可比。
李鸿章道:半年以来,水陆添募,及收抚各城降众,已逾二万。洋人之常胜军,虽偶不听使唤;然吾之洋枪队,已逾三千名。假以时日,必令这粤逆灰飞烟灭。
谭绍光、陈炳文四江口惨败,忠王李秀成惊悸,急谓侍王李世贤:倘苏州、金华皆为妖破,吾等精锐复耗尽于此,你我恃何安身?
李世贤道:久攻不破,毋须再攻。
李秀成道:围攻曾国荃妖孽四十余日,掘地、炸墙、决江、开河,全攻、围攻、主攻、专攻,无所不用其极,亦是破不得其垒。
李世贤道:各地战报,陈坤书惨败金柱关,从此太平、官圩、小丹阳当难立脚,我之粮路被堵,若不解围而去,则须分兵回救太平。杨辅清、黄文金等困围宁国府城,屡攻不得,亦是气短。
李秀成道:宁郡不得,皖南无着;妖军粮道得通,再战无益。罢了罢了,传令各军,整兵理械,缓缓而退。
太平军撤去,湘将欲追。
曾国荃道:疫疹之后,继以伤亡,重以疲困,自不能再出征剿。
曾国藩远在安庆,闻雨花台围解,长叹一气,曰:吾已谋溃围就水师,退保芜湖。贼围攻数十日而不能胜,损失不大,即便谔然退师,定会复来,东南浩劫,盖无时日,良增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