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利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昌水码头位于琼州西南,昌江的出海口,毗邻琼州的物资转运基地昌化镇,周左群山相夹,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气候适宜,乃是天然的优良港湾。</p>

    让郭绍来做市舶司提举,也是考虑到郭绍是县丞出身,自古以来县令虽然是地方一把手,但实际的行政工作都是由县丞打理,郭绍能主持泸西县事,夹袋里没人的马仲英只能勉强让其担任市舶司大使。</p>

    幸运的是,常年和士绅打交道的郭绍在调任市舶司后,端的玲珑善舞,和参与海运的琼州士绅关系很是融洽。</p>

    得益于这种融洽的关系,琼州市舶司在八月份就组织了一支船队在琼州军水师的护航下前往安南进行了一次贸易,主要售卖的是福安的瓷器和一部分琼州百姓织造的丝绸和麻布以及一些特产。</p>

    马仲英抵达昌水码头时,前往安南的海船已经返回,因是安南国小地狭,而琼州的产出也不足以持续贸易,兼之水手来回往返了一个多月,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休息,是以市舶司暂时没有立即组织第二次海运。</p>

    马仲英前世也没有出过海,对海运行商也是不甚了了,在简单参观过昌化镇的风土人情后,就带着马三德和杨延迪等人来到了设在昌水码头处的琼州市舶司,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去市舶司衙门,而是登上了停泊在码头处的一艘海船。</p>

    “大帅,因为杨帅要咱们替他寻访陈副帅,因此咱们这一趟跑的广南,海路足有一千五百里,故尔来回往返了两个月,将士和水手在海上全凭豆子发的芽维持营养,好在这一路还算顺畅,虽说因为风浪抛弃了部分货物,但还是赚了不少银子,还带回了稻米三万石。”</p>

    牛天宿荣升四府巡抚的消息郭绍已经收到了,对于这个任命,郭绍是颇有些嫉妒,急于表现的他在马仲英登上海船后,就是将此次海贸的事宜向马仲英汇报了一番。</p>

    “福安的瓷器、丝绸还有麻布卖到广南是什么价,这次咱们赚了多少银子?”</p>

    “大帅此次出海咱们一共带了瓷器二十万件,丝绸三万匹,麻布三万匹,丝绸琼州的价格差不多一两一匹,麻布四钱,瓷器,一个官窑的花瓶也就几两银子,但是咱们琼州生产的瓷器品相差点,采购价也就一两一件,卖到安南的价格都在四倍左右,除去漂没的两成,还有来往的费用,水手和官兵们的补贴以及船只的维护费用,就这一次海贸,我琼州市舶司利润一共是五十八万两,再分给士绅一半,也就是说仅仅两个月,咱们就赚了二十九万两。”</p>

    </p>

    郭绍显然没有想到海贸的利润居然如此之大,说道二十九万两的时候,还特意加重了几分语气。</p>

    “亏了,卖安南亏了,你派人去把陈宗昱他们叫过来,看看他能不能和吕宋的佛朗机人还有澳门的葡萄牙人直接交易。”</p>

    马仲英却颇有些不满,据他所知,瓷器和丝绸外销倭国和西洋的价格差不多有十倍,也就是说这次海贸足足少赚了近三十万两白银。</p>

    “呃,属下遵命!”</p>

    郭绍和牛天宿等人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两个月不到,就赚了二十九万两银子,您马大帅居然还嫌少,你咋不上天?</p>

    马三德却认为马仲英说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事,白糖混在炸药里威力都能翻上好几倍,瓷器和丝绸多卖点银子能值得什么事,反而指着船舱处的一个鱼桶,一脸嫌弃询问道:“这桶里的鱼都臭成这般模样了,怎么还留着,水手们在海上就吃这玩意?”</p>

    “马将军,有所不知,咱们的海船去一趟广南,水路差不多要走二十多天,这些咸鱼其实是用来除蛆的,因为将士们在海上不光要食用豆芽,肉类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补充,虽说咱们携带的肉都是用盐腌过的,但时间一长也会发臭,引来苍蝇,这臭鱼就是用来去除咸肉上的蛆虫的。”</p>

    马三德是马仲英的心腹,郭绍也不敢怠慢,安排了一个随员去寻陈宗昱后,就是不迭地向马三德解释起来。</p>

    “郭大使,有没有寻到陈上川的消息?”</p>

    不等马三德再问,一直想要问话的杨延迪终于插上了话,马仲英也好奇地看向郭绍,陈上川前往安南时,可是带了五十艘大型水师战船,若是能回归,这会极大地提升大明水师的力量。</p>

    “这个要问潘将军了,此次至安南贸易,就是潘将军率领水师船队护航的。”</p>

    闻言,郭绍连忙将身后的一名武官推了出来,正是琼州军水师游击潘学忠,潘学忠是南洋海域的海贼出身,对南海的水路还有风土人情比较熟悉,故尔在选择此次出海护航舰队指挥官时,琼州诸官第一个就想到了他。</p>

    潘学忠上前躬身对马仲英和杨延迪行了一礼,这才开口道:“大帅,杨帅寻到了,陈副帅是在广南沱瀼港登陆的,广南国主阮福濒嘉其忠义,就是令他携带这些年逃到安南的汉民在广南南部的边和、定祥一带定居,只不过边和、定祥两地汉民颇多,差不多有三十万,陈副帅说等他把手上的事务办好,就回航琼州。”</p>

    “三十万汉民?若是能迁回来就好了!”</p>

    马仲英很是诧异,虽然他知道自东虏南下后,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都跑到南洋去了,可他没想到区区广南一地就有这么多,要知道琼州军控制的六府地盘内,所有的汉民加起来也不过四十余万人,他此刻脑海中顿时冒出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这批百姓迁回来。</p>

    潘学忠道:“这恐怕不成,这些百姓在广南已经有了定居点,而且广南的水稻一年四熟,百姓们吃喝不愁,人身安全又有保障,咱们两广现在还处在战乱之中,他们怎么可能回来?”</p>

    牛天宿笑道:“要不咱们再诈称一次大清军,发兵广南,逼迫阮主交还汉民,否则咱们就炮轰沱瀼港,阮福濒迫于压力,肯定会遣返那些汉民的。”</p>

    “本帅此前将滇南和桂南的人口迁至琼州,本意是为了让他们免受建奴荼毒,既然广南的汉民已经安居乐业,那自然不能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们迁回来,那样岂不是害了他们,这样吧,先传信陈帅,就说有愿意回来杀鞑子的,咱们就收他们入军,不愿意回来的本帅也不强求,”</p>

    马仲英思虑良久,还是拒绝了牛天宿的提议,一则是广南距离琼州颇远,若是大规模迁移人口,靠琼州的水师一次也迁不了多少,二则是开过年来,郑经就会归天,琼州军水师的重心肯定要往东南海域倾斜,所以此时迁民,实在不是时候,还不如就地征兵,顺便看看阮主的反应。</p>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