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正文第842章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尔等都听明白了吧?”

    朱高煦看着一众官员。

    “考成法进阶版推行之后,官员一切升迁贬黜,均以政绩为主!”

    “除却三法司之外,其余朝堂七部也会逐渐进驻地方,下放至州府行省一级,比如学部的教育局,比如吏部的人事局,全都会逐步推进下放权力!”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一众朝臣都很是吃惊,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起初他们以为,武德皇帝让三法司进驻地方,是针对地方士绅的一次犀利反击!

    可是这句话一出,他们才终于明白,原来还是他们格局小了!

    小了,格局真的小了!

    这位武德皇帝是想将皇权彻底延伸到州府郡县去啊!

    原来,这才是武德皇帝的真正目的!

    他是想要借此机会,真正向地方士绅宣战!

    朱高煦看着瑟瑟发抖的文武百官,眼神里面满是凝重。

    自古以来,都有着“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用一句精辟言论来解释,那就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皇权之所以无法掌控郡县乡野,就是因为郡县乡野里面藏着一个个宗族,藏着一个个士绅!

    自秦朝一统六国后,便开始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道路,摒弃了分封制,设立郡、县、乡、里、亭之制。

    但是无论是秦汉,还是隋唐,乃至明清,皇权委派的官员到了县这一级便结束,触手难以触及乡野之间。

    原因,就在于这些士绅,在于这些宗族。

    为何朱高煦厌恶程朱理学?

    一是程朱禁锢百姓思想,二是程朱弊病太多!

    在那些个程朱理学家看来,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的团结稳定,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公卿大夫的宗族团结了,才能建立起忠义观念,而忠义又是朝廷的根本,宗族不稳,则国家不安。

    就连苏轼苏大家也曾上书宋神宗,极言宗族团结之利:“今欲教民和亲,则其道必始于宗族”。

    除了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外,隋唐世家大族的消亡,以及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也让越来越多的平民能够通过寒窗苦读改变命运,甚至高喊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就形成了一批批的士绅!

    士大夫随着门阀大族消亡了,可是士绅就填补了这个空白应运而生。

    这些地方士绅,要么是告老还乡的官员,要么是官员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要么就是读过圣贤书获得功名的秀才举人,说白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地主老财!

    这些人,就是士绅!

    中国帝制时代虽然实行逐步施行中央集权制度,但碍于中国地广人多的特点,皇帝即使想要完全主导具体的地方事务也会是有心无力。

    因此在最底层的乡野之间,具体地方事务往往由士绅阶层主导,由此形成了“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地方宗族自治体系。

    可这些宗族自治靠的是伦理道德,并不是大明律令!

    而他们那些伦理道德,又全都是士绅说了算的!

    换句话说,大明乡野之间,真正的主人,并不是朱高煦这个大明皇帝,而是那一个个的宗族以及一个个士绅!

    宗族士绅成功填补了县级以下的权力真空。

    但他们这种权力一是“非正式权力”,二是“相对”的自治,在大型国策面前,依然要在县级官员的管辖之下。

    也就是说,士绅这种权力,并未得到朝廷认可!

    但是,朝廷却不得不依赖他们维系地方治安,算是变相承认了他们的存在。

    比如大明王朝的县官全都是异地上任,可他们到达地方县城后,就是一个孤家寡人,还要仰仗地方士绅宗族,配合他这位县令执行朝廷的政策,完成上官交代的任务!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他偏偏就是大明县官的真实写照!

    以致于大量地方县官要么选择与地方士绅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自命清高被地方士绅给彻底架空,只能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吉祥物,尸位素餐冷眼旁观!

    此外,这些宗族士绅通过兼并田地,掌控了地方百姓话语权,握住了地方百姓的命脉根基!

    换句话说,地方士绅就是土皇帝,而他们当地的田地,则是他们的疆土,他们当地的百姓,则是属于他们的臣民!

    朱高煦想要推行摊丁入亩,想要打掉宗族士绅,想要均平田地赋役,这些宗族士绅就是绕不过的难关!

    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皇权下县甚至是下乡!

    地方宗族士绅,可以与地方官员勾结,欺上瞒下互相包庇!

    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并不会这么做。

    他们有着锦绣前程,不会因为一些利益就毁了自己一生!

    再者三法司率先进驻地方,构筑地方监察体系,等这一切完备之后,朝廷再派遣其余机构进驻,那样也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官员贪腐受贿。

    三法司进驻地方,构筑监察体系,朝廷七部紧随其后,权力延伸到州府一级!

    等到杨士奇在江南五府试点成功,就可以正式将这项新政推行天下,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中央进驻地方的部门机构,则会成为新政推行的最有利武器,不至于再如眼下这般,杨士奇还得在江南拐带一些士子书生!

    总而言之,朱高煦做这一切,矛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地方士绅!

    宗族这种东西,毕竟是以血脉为纽带,所以可以存在,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多!

    至于士绅这种东西,那还是先清理一批得好!

    士绅太多,田地太少,百姓的日子就会很苦,承担的徭役赋税也会太重!

    时不时地清理一批,将他们兼并占据的田地分割出来,重新还给老百姓,这才是延续王朝寿命的有效手段。

    朱高煦很清楚,他这次改革过后,要不了多久,可能是朱瞻壑在位,也可能是他的孙子在位,大明天下各地又会冒出来一批批的士绅缙绅!

    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事情,只要科举还在,只要朝廷还在,那总会有士绅缙绅!

    哪怕朱高煦现在废除了读书人的功名特权,尽力做到让士绅缙绅与平民百姓一样承担徭役赋税。

    可问题在于,权力是一个好东西,可以让人变成人上人!

    到了那个时候,只能希望大明皇帝是个明君,会效仿他这位武德皇帝,再次展开一次大清洗,为大明王朝延续寿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