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内阁!起初只是个辅佐机构!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正文第651章内阁!起初只是个辅佐机构!<b>最新网址:</b>朱棣纳闷了。
不太明白朱高煦的意思。
老子先前要禅位给你,你死活不肯接受。
现在又开口要老子放权,咋滴太子爷比皇帝还有意思啊?
眼瞅着朱棣脸色越发阴沉,朱高煦急忙开口解释道。
“爹,我不是说放权给我,而是放权给……文臣!”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变了脸色,果断摇头拒绝!
“朕看你是鬼迷心窍了,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你前不久还在说朝堂稳固需要文武制衡,如今文臣缙绅已然抬头,为了压制他们,我们皇室不得不扶持勋贵武臣!”
“你现在又想放权给文臣,朕都有些不太明白了,你脑子里面成天想得什么东西!”
无怪朱棣生气,实在是朱高煦思维太过跳跃了。
他娘地,来北京之前,还言之凿凿地要打压文臣缙绅,扶持勋贵武官,为此还制定了辽东大开发计划!
结果这才过去了几个月,他又要放权给文臣!
别说朱棣了,换做旁人,也会因朱高煦的“反复无常”而震怒!
“爹您先别生气,听我把话讲完!”
“在这之前,我想问问爹,当年太祖爷为何要废除丞相制度?”
“废话!”朱棣下意识地开了口,“还不是因为那宰相胡惟庸擅权专政,祸国殃民?”
“太祖念其功绩,进其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不料此獠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并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准备谋反。”
“好在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胡惟庸,太祖震怒之下将其一干党羽一网打尽,并且深感宰相权势太大,极易再出现胡惟庸这等擅权专政的祸国权臣,所以将宰相一职彻底废除,并且严令嗣君不得再立宰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
听见这些往事,朱高煦满脸狐疑。
“爹啊,真是这样?”
“这不是太祖爷为了加强皇权而故意钓鱼?”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露出了恼怒神色。
“钓什么鱼?”
“那胡惟庸自己找死!”
“你这逆子是不是皮痒了,还敢污蔑太祖爷?”
朱棣似笑非笑地训斥道,引得朱高煦也笑了起来。
表面上看,胡惟庸大案,就是如朱棣所说,胡惟庸自己骄横跋扈擅权专政,所以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太祖朱元璋故意在“钓鱼执法”呢?
故意提拔心术不正的胡惟庸出任丞相一职,然后故意放权给胡惟庸,坐视胡惟庸党同伐异铲除异己,擅权专政祸乱朝纲,最后以雷霆之势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再借机废除了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相反可能性很大!
那可是太祖朱元璋啊!
元末群雄里面最杰出的那位军事统帅,天命之子!
以太祖朱元璋的眼光谋略,他岂会看不出胡惟庸的那些小心思?
更何况洪武年间锦衣卫监察文武百官,特务统治发展了巅峰时刻,连官员散朝回家后说了什么话、吃了什么菜都探查得一清二楚!
胡惟庸作为当朝丞相,锦衣卫对他的监察力度绝对冠居百官之首!
既然如此,不管胡惟庸有什么小动作,太祖朱元璋绝对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
偏偏最后还爆发出了一场席卷朝堂的胡惟庸谋逆大案!
那这背后的隐情,就很耐人寻味了。
站在太祖朱元璋的角度去想,凭借这场“胡逆案”,不仅清洗了一遍文武百官,而且还成功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所以不管怎么看,“胡逆案”都透露着浓浓的阴谋味道,更像是太祖朱元璋在“钓鱼执法”!
“太祖爷是不是在钓鱼执法,其实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太祖爷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自此皇权彻底压倒了相权,再无人能够加以制衡!”
朱高煦没有再深究太祖朱元璋钓鱼执法一事,而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宰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因为要同时承担起皇帝和宰相的指责!”
“光是处理政务这一点,太祖爷就有些吃不消,几乎每天都要批阅两百件以上的公文,处理五百多件大小事情,所以天天四更天才能休息,天不亮又要上早朝……太祖爷是活活累死的啊!”
不得不承认,太祖朱元璋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一生爱民如子,而且励精图治,说是“工作狂人”也丝毫不为过!
只是朱高煦这话落到朱棣耳中,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你到底想说什么?”
“难不成你还想恢复宰相制度?”
“别说满朝文武同不同意,朕第一个就扒了你的皮!”
恢复宰相制度,开什么玩笑?
太祖爷好不容易借助了“胡逆案”,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让皇权彻底压倒相权,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他朱棣又不是傻子,岂会恢复宰相制度,让相权死灰复燃?
“政务繁忙的问题,朕也曾经考虑过,所以设立了内阁制度!”
“这些内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且不同于七部尚书,手里面没有什么实权,哪怕他们是天子近臣,也不会成长为擅权专政的祸国权臣!”
“倒是你这个逆子,先前推行考成法,让内阁众人获得了制衡七部的权力!”
“朕担心继续这样下去,内阁权柄会逐渐增加,直至有一天彻底凌驾于七部之上,到时候相权就会死灰复燃,重新在内阁里面诞生!”
朱棣也没有藏着掖着,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他起初设立内阁,只是因为北伐的需要。
朱棣北伐自然会离开朝堂,但他毕竟是大明天子,很多政务都需要他这位皇帝亲自开口下令。
这一边要打仗,一边又要处理政务,朱棣自然烦不胜烦,所以这才组建了内阁,随同自己北伐出征,辅佐自己处理政务。
朱棣设立内阁的目的,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辅佐机构,并且内阁众人官位品秩都不算高,也远远比不上那曾经独揽大权的宰相!
“老二!”
“你要记住!”
“内阁不得掌握大权!”
“一旦内阁地位凌驾于七部之上,那相权就会再次诞生于内阁之中!”
“届时不但皇权会受到相权的掣肘限制,而且拥有相权的文臣缙绅,绝不是武官勋贵可以抗衡的!”
朱高煦闻言一怔,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永乐皇帝啊,目光就是长远。
只是可惜后世子孙不肖,内阁最终还是成长为了那个庞然大物!<b>最新网址:</b>
不太明白朱高煦的意思。
老子先前要禅位给你,你死活不肯接受。
现在又开口要老子放权,咋滴太子爷比皇帝还有意思啊?
眼瞅着朱棣脸色越发阴沉,朱高煦急忙开口解释道。
“爹,我不是说放权给我,而是放权给……文臣!”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变了脸色,果断摇头拒绝!
“朕看你是鬼迷心窍了,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你前不久还在说朝堂稳固需要文武制衡,如今文臣缙绅已然抬头,为了压制他们,我们皇室不得不扶持勋贵武臣!”
“你现在又想放权给文臣,朕都有些不太明白了,你脑子里面成天想得什么东西!”
无怪朱棣生气,实在是朱高煦思维太过跳跃了。
他娘地,来北京之前,还言之凿凿地要打压文臣缙绅,扶持勋贵武官,为此还制定了辽东大开发计划!
结果这才过去了几个月,他又要放权给文臣!
别说朱棣了,换做旁人,也会因朱高煦的“反复无常”而震怒!
“爹您先别生气,听我把话讲完!”
“在这之前,我想问问爹,当年太祖爷为何要废除丞相制度?”
“废话!”朱棣下意识地开了口,“还不是因为那宰相胡惟庸擅权专政,祸国殃民?”
“太祖念其功绩,进其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不料此獠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并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准备谋反。”
“好在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胡惟庸,太祖震怒之下将其一干党羽一网打尽,并且深感宰相权势太大,极易再出现胡惟庸这等擅权专政的祸国权臣,所以将宰相一职彻底废除,并且严令嗣君不得再立宰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
听见这些往事,朱高煦满脸狐疑。
“爹啊,真是这样?”
“这不是太祖爷为了加强皇权而故意钓鱼?”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露出了恼怒神色。
“钓什么鱼?”
“那胡惟庸自己找死!”
“你这逆子是不是皮痒了,还敢污蔑太祖爷?”
朱棣似笑非笑地训斥道,引得朱高煦也笑了起来。
表面上看,胡惟庸大案,就是如朱棣所说,胡惟庸自己骄横跋扈擅权专政,所以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太祖朱元璋故意在“钓鱼执法”呢?
故意提拔心术不正的胡惟庸出任丞相一职,然后故意放权给胡惟庸,坐视胡惟庸党同伐异铲除异己,擅权专政祸乱朝纲,最后以雷霆之势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再借机废除了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相反可能性很大!
那可是太祖朱元璋啊!
元末群雄里面最杰出的那位军事统帅,天命之子!
以太祖朱元璋的眼光谋略,他岂会看不出胡惟庸的那些小心思?
更何况洪武年间锦衣卫监察文武百官,特务统治发展了巅峰时刻,连官员散朝回家后说了什么话、吃了什么菜都探查得一清二楚!
胡惟庸作为当朝丞相,锦衣卫对他的监察力度绝对冠居百官之首!
既然如此,不管胡惟庸有什么小动作,太祖朱元璋绝对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
偏偏最后还爆发出了一场席卷朝堂的胡惟庸谋逆大案!
那这背后的隐情,就很耐人寻味了。
站在太祖朱元璋的角度去想,凭借这场“胡逆案”,不仅清洗了一遍文武百官,而且还成功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所以不管怎么看,“胡逆案”都透露着浓浓的阴谋味道,更像是太祖朱元璋在“钓鱼执法”!
“太祖爷是不是在钓鱼执法,其实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太祖爷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自此皇权彻底压倒了相权,再无人能够加以制衡!”
朱高煦没有再深究太祖朱元璋钓鱼执法一事,而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宰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因为要同时承担起皇帝和宰相的指责!”
“光是处理政务这一点,太祖爷就有些吃不消,几乎每天都要批阅两百件以上的公文,处理五百多件大小事情,所以天天四更天才能休息,天不亮又要上早朝……太祖爷是活活累死的啊!”
不得不承认,太祖朱元璋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一生爱民如子,而且励精图治,说是“工作狂人”也丝毫不为过!
只是朱高煦这话落到朱棣耳中,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你到底想说什么?”
“难不成你还想恢复宰相制度?”
“别说满朝文武同不同意,朕第一个就扒了你的皮!”
恢复宰相制度,开什么玩笑?
太祖爷好不容易借助了“胡逆案”,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让皇权彻底压倒相权,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他朱棣又不是傻子,岂会恢复宰相制度,让相权死灰复燃?
“政务繁忙的问题,朕也曾经考虑过,所以设立了内阁制度!”
“这些内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且不同于七部尚书,手里面没有什么实权,哪怕他们是天子近臣,也不会成长为擅权专政的祸国权臣!”
“倒是你这个逆子,先前推行考成法,让内阁众人获得了制衡七部的权力!”
“朕担心继续这样下去,内阁权柄会逐渐增加,直至有一天彻底凌驾于七部之上,到时候相权就会死灰复燃,重新在内阁里面诞生!”
朱棣也没有藏着掖着,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他起初设立内阁,只是因为北伐的需要。
朱棣北伐自然会离开朝堂,但他毕竟是大明天子,很多政务都需要他这位皇帝亲自开口下令。
这一边要打仗,一边又要处理政务,朱棣自然烦不胜烦,所以这才组建了内阁,随同自己北伐出征,辅佐自己处理政务。
朱棣设立内阁的目的,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辅佐机构,并且内阁众人官位品秩都不算高,也远远比不上那曾经独揽大权的宰相!
“老二!”
“你要记住!”
“内阁不得掌握大权!”
“一旦内阁地位凌驾于七部之上,那相权就会再次诞生于内阁之中!”
“届时不但皇权会受到相权的掣肘限制,而且拥有相权的文臣缙绅,绝不是武官勋贵可以抗衡的!”
朱高煦闻言一怔,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永乐皇帝啊,目光就是长远。
只是可惜后世子孙不肖,内阁最终还是成长为了那个庞然大物!<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