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阿富汗部落叛乱
1502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印度洋的波涛中终结,达·伽马率领载满香料的船队返回葡萄牙,只给科钦留下由索德雷兄弟统率的小舰队充作防卫力量。
扎莫林得知葡萄牙主力离开后随即组织军队打算围攻科钦,誓要拔除这一稳固据点,而还负责封锁红海的索德雷兄弟则不顾贸易站和科钦君主的哀求,继续守着航线抓商船,仅有两个舰长耻于此等见死不救的行径,和船员独自留下帮助守卫科钦。
不过马拉巴尔海岸的战火离大不里士太过遥远,易卜拉欣不得不先将注意力放回至他的统治范围内。
刚至年初,一封来自喀布尔的奏报就送至易卜拉欣的桌案上,翻开一看——“喀布里斯坦诸匪帮公然作乱,抢掠乡村、阻断道路、亵渎信仰、无恶不作。现乱匪声势浩大,足有万人之巨,臣实不能挡,仅能存喀布尔、坎大哈、加兹尼等城,臣恳切请求陛下速发大军平定叛逆,以维护正义之秩序。”
其下基本列出了总督阁下所知的一切,包括信件送出前的叛军兵力和大致位置、参与叛乱的五个主要部落——其主体为普什图族和哈扎拉族。
从信件的内容来看,总督当前与叛军陷入了僵局,他依靠少量红头、依然顺从的部分本地人和城防工事保证萨法维的统治没有因为这次突然打击而崩溃,他依然在勉力维持局面。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一下搅乱了万王之王的心情,他没想到阿富汗斯坦突然就爆雷了。他可以不在乎山区里的部落人怎么生活,但连接印度和伊朗的陆上通道被切断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易卜拉欣十分好奇这些部落为什么就突然造反了,奏报里没有写明,他只好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他当即就下决定要对这些叛匪重拳出击,而后马不停蹄地召见大埃米尔和军务维齐尔,询问当前的军队和军需储备状况。
“陛下,臣认为对付这些叛匪只需要抽调几千人就好了。”看过皮里贝伊的奏报,二人都认为这些部落民只是打了个措手不及才能取得这些战果,而且乍一看这局势很唬人,实际上他们还没攻破过任意一道城墙。
易卜拉欣点头赞同,打算调遣常备军作战:“军务维齐尔,接下来储备的军需可以向赫拉特转移了,就以模范军为标准。”
受到去年与奥斯曼对峙的刺激,易卜拉欣接连增加常备军的开支,其中最直观的结果便是规模的膨胀。两支军团的作战人员都到达了五位数,由古拉姆的步兵和炮兵加起来在编制上刚好一万,而模范军则是一万五千。
原属于这两支军团的骑兵部队则进行了一番精简,通过筛选的骑兵全部划归为持弓者,虔诚且经验丰富的老兵和最优秀的新兵混编,让其规模膨胀了一倍。
这支原本和红头无异的禁卫军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骑兵在易卜拉欣的命令下接受了后装回旋炮和火绳枪,而且他们装备的火绳枪枪管长度、口径和重量都大于步兵装备的。装备的变化让他们的职能更加万金油,易卜拉欣也希望他们能够承担任何类型的作战任务。
当然,在装备火器之后,持弓者这个番号就变得不合时宜,为此他特地颁布诏令给他们改名,这六千精兵被统称为“沙赫之友”,他又从其中抽调他认为可以信任的和原先的侍卫组成“行宫护卫”作为专门的亲兵队伍负责各项安全工作,原先各个部落轮流为宫廷提供执勤的守卫则被遣散或者吸收。
再加上独立出来被编到一起的攻城炮兵和工兵,登记在花名册上领取定期现金薪饷的共有34.5千人。
不等军务维齐尔提出疑问,易卜拉欣继续说道:“你先按照这个规模转运弹药和现金,让士兵们多开几枪、多拿赏钱不是什么坏事。”
军务维齐尔恭敬应下,既然这个国家的主人都这样乐观,他似乎没什么要特别担心的必要。
随后大埃米尔提醒道:“陛下,虽然敌人都是乌合之众,但毕竟阿富汗斯坦贫瘠崎岖,与这些本地的匪帮作战还是应该委任一个谨慎稳重的将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他在脑中搜寻着能够承担任务的高级军官,除了几位汗王和总督之外,他先排除了凯霍巴德和雅各布,高拉贝里又在撒马尔罕,剩下能想到的就是自起兵以来转战法尔斯、锡斯坦和呼罗珊的阿卜杜勒贝伊和新效忠他的米哈德贝伊。
“我记得阿卜杜勒的军事等级是一千,我打算提一提他的等级。”易卜拉欣思虑一番就敲定了主将人选,不过他突然移开话题:“您觉得伊斯迈尔是个怎么样的米尔扎。”
在他还在等待两位维齐尔前来觐见的时间里,他就突然想到伊斯迈尔这个养了几年的亲弟弟,如今他也已经快十六,放到王国风云都刚好成年了。
此次战事就是个很好的台阶,如果伊斯迈尔没有被养费的话,那他可以凭借此次平乱的战绩名正言顺地挤入高级军官的队列中,再有宗室身份加持,以后易卜拉欣有什么放心不下的硬仗完全可以派他领兵前去解决。
萨法维未来的敌人们以后可有福啦。
大埃米尔大概知晓易卜拉欣的意思:“如果臣没有记错,殿下今年已经十六,他十分优秀,没有哪个同龄人能比得过他。如果您愿意,现在也是时候需要他施展胡达所赐的才华了。”
“那好。”易卜拉欣轻松地下令:“那就让伊斯迈尔担任副将,好好学习真正的战争吧。这次我打算从模范军抽四个步兵团,再从沙赫之友中抽一个团,这样再加上呼罗珊和喀布里斯坦的地方兵力,应该足够对付那些野人了。此次作战不仅要打退敢下山抢掠的山匪,还要重塑伊朗沙赫尔的在他们心中的权威。”
商讨完这些细节问题后,卡姆兰将完整的诏令拟好给易卜拉欣过目,大埃米尔最后带着现写现签字的书面命令向他告退,离开宫殿。
扎莫林得知葡萄牙主力离开后随即组织军队打算围攻科钦,誓要拔除这一稳固据点,而还负责封锁红海的索德雷兄弟则不顾贸易站和科钦君主的哀求,继续守着航线抓商船,仅有两个舰长耻于此等见死不救的行径,和船员独自留下帮助守卫科钦。
不过马拉巴尔海岸的战火离大不里士太过遥远,易卜拉欣不得不先将注意力放回至他的统治范围内。
刚至年初,一封来自喀布尔的奏报就送至易卜拉欣的桌案上,翻开一看——“喀布里斯坦诸匪帮公然作乱,抢掠乡村、阻断道路、亵渎信仰、无恶不作。现乱匪声势浩大,足有万人之巨,臣实不能挡,仅能存喀布尔、坎大哈、加兹尼等城,臣恳切请求陛下速发大军平定叛逆,以维护正义之秩序。”
其下基本列出了总督阁下所知的一切,包括信件送出前的叛军兵力和大致位置、参与叛乱的五个主要部落——其主体为普什图族和哈扎拉族。
从信件的内容来看,总督当前与叛军陷入了僵局,他依靠少量红头、依然顺从的部分本地人和城防工事保证萨法维的统治没有因为这次突然打击而崩溃,他依然在勉力维持局面。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一下搅乱了万王之王的心情,他没想到阿富汗斯坦突然就爆雷了。他可以不在乎山区里的部落人怎么生活,但连接印度和伊朗的陆上通道被切断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易卜拉欣十分好奇这些部落为什么就突然造反了,奏报里没有写明,他只好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他当即就下决定要对这些叛匪重拳出击,而后马不停蹄地召见大埃米尔和军务维齐尔,询问当前的军队和军需储备状况。
“陛下,臣认为对付这些叛匪只需要抽调几千人就好了。”看过皮里贝伊的奏报,二人都认为这些部落民只是打了个措手不及才能取得这些战果,而且乍一看这局势很唬人,实际上他们还没攻破过任意一道城墙。
易卜拉欣点头赞同,打算调遣常备军作战:“军务维齐尔,接下来储备的军需可以向赫拉特转移了,就以模范军为标准。”
受到去年与奥斯曼对峙的刺激,易卜拉欣接连增加常备军的开支,其中最直观的结果便是规模的膨胀。两支军团的作战人员都到达了五位数,由古拉姆的步兵和炮兵加起来在编制上刚好一万,而模范军则是一万五千。
原属于这两支军团的骑兵部队则进行了一番精简,通过筛选的骑兵全部划归为持弓者,虔诚且经验丰富的老兵和最优秀的新兵混编,让其规模膨胀了一倍。
这支原本和红头无异的禁卫军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骑兵在易卜拉欣的命令下接受了后装回旋炮和火绳枪,而且他们装备的火绳枪枪管长度、口径和重量都大于步兵装备的。装备的变化让他们的职能更加万金油,易卜拉欣也希望他们能够承担任何类型的作战任务。
当然,在装备火器之后,持弓者这个番号就变得不合时宜,为此他特地颁布诏令给他们改名,这六千精兵被统称为“沙赫之友”,他又从其中抽调他认为可以信任的和原先的侍卫组成“行宫护卫”作为专门的亲兵队伍负责各项安全工作,原先各个部落轮流为宫廷提供执勤的守卫则被遣散或者吸收。
再加上独立出来被编到一起的攻城炮兵和工兵,登记在花名册上领取定期现金薪饷的共有34.5千人。
不等军务维齐尔提出疑问,易卜拉欣继续说道:“你先按照这个规模转运弹药和现金,让士兵们多开几枪、多拿赏钱不是什么坏事。”
军务维齐尔恭敬应下,既然这个国家的主人都这样乐观,他似乎没什么要特别担心的必要。
随后大埃米尔提醒道:“陛下,虽然敌人都是乌合之众,但毕竟阿富汗斯坦贫瘠崎岖,与这些本地的匪帮作战还是应该委任一个谨慎稳重的将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他在脑中搜寻着能够承担任务的高级军官,除了几位汗王和总督之外,他先排除了凯霍巴德和雅各布,高拉贝里又在撒马尔罕,剩下能想到的就是自起兵以来转战法尔斯、锡斯坦和呼罗珊的阿卜杜勒贝伊和新效忠他的米哈德贝伊。
“我记得阿卜杜勒的军事等级是一千,我打算提一提他的等级。”易卜拉欣思虑一番就敲定了主将人选,不过他突然移开话题:“您觉得伊斯迈尔是个怎么样的米尔扎。”
在他还在等待两位维齐尔前来觐见的时间里,他就突然想到伊斯迈尔这个养了几年的亲弟弟,如今他也已经快十六,放到王国风云都刚好成年了。
此次战事就是个很好的台阶,如果伊斯迈尔没有被养费的话,那他可以凭借此次平乱的战绩名正言顺地挤入高级军官的队列中,再有宗室身份加持,以后易卜拉欣有什么放心不下的硬仗完全可以派他领兵前去解决。
萨法维未来的敌人们以后可有福啦。
大埃米尔大概知晓易卜拉欣的意思:“如果臣没有记错,殿下今年已经十六,他十分优秀,没有哪个同龄人能比得过他。如果您愿意,现在也是时候需要他施展胡达所赐的才华了。”
“那好。”易卜拉欣轻松地下令:“那就让伊斯迈尔担任副将,好好学习真正的战争吧。这次我打算从模范军抽四个步兵团,再从沙赫之友中抽一个团,这样再加上呼罗珊和喀布里斯坦的地方兵力,应该足够对付那些野人了。此次作战不仅要打退敢下山抢掠的山匪,还要重塑伊朗沙赫尔的在他们心中的权威。”
商讨完这些细节问题后,卡姆兰将完整的诏令拟好给易卜拉欣过目,大埃米尔最后带着现写现签字的书面命令向他告退,离开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