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资望等夷
邸中休息一夜,第二天黎明时分独孤信便早早起床梳洗一番,然后便在亲兵们拱从之下往皇城禁中而去。
自朝廷迁入长安以来,一直没有建立起周全有序且长期运行的朝会制度,除了望朔朝会与一些固定的节日群臣朝参之外,日常的朝会则时废时兴,并无定律。
今日虽无朝会举行,但皇城中也是非常热闹,一些留直皇城内诸司的官员已经开始起床办公活动。
因大行台宇文泰也已经入京准备参贺新年,故而皇城中留宿的人员较之往常还要多了数倍。再加上一些台省官员的家眷也获准居住在皇城中,烟火人气乍一望去同市井闾里倒也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独孤信一行抵达皇城门外的时候,晨钟还未敲响,照理来说是禁止任何人出入。但守门的将官在见到来人乃是独孤信之后,自是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打开宫门旁侧应急的小门,先将独孤信并其亲兵们请入门楼中稍作歇息,然后便忙不迭派人向内通知。
人的名树的影,独孤信于此等候未久,便有光禄寺官和台府属官先后入此迎接,独孤信便在这几方官员的共同引领下往皇城内行去。
“如愿兄,冬寒风冷、霜气侵人,快快入此来歇息片刻,咱们再一同入宫拜见陛下。”
皇城内的丞相府门前,宇文泰早已经等候在此,见到独孤信走来,便也阔步迎上前去,亲切的拉起他的手腕便往府中引入。
那光禄寺官本还待说皇帝陛下也有对独孤信的接待安排,但还未及开口,便被台府卫兵们隔绝在外,只能望着大行台与独孤信并行入堂。
厅堂中方自坐定,宇文泰便连番吩咐侍员赶紧送上温热酪浆、手捧暖炉等等诸物,若非独孤信连连摆手拒绝,更是要将自己身上的披袍解下为独孤信披在身上御寒。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能让客人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热情,更不要说宇文泰这个霸府权臣。独孤信也是一脸感激的模样,连番道谢之后这才在堂中坐定下来。
宇文泰又对独孤信进行了一番无微不至的问候,这才抬手屏退堂中侍者等闲杂人等,放低了声调向独孤信发问道:“凉州事情,真的已经无从挽回了?”
独孤信闻言后便点点头回答道:“仲和在州年久,治功乏善可陈而骄态日渐递增。前者邓彦窃据瓜州,便因凉州阻挠而不可顺畅用兵,欲与并成唇齿之势。其治下州人不堪其淫威暴虐而将其罪迹告发于我,我不敢擅查专断,唯进告大行台察之,此番传书召其同行归京,其人果然不应,且州内甲兵渐有聚结之势……”
宇文泰听到这里,眉头便皱了起来,心中也颇感羞恼,口中恨恨说道:“此徒桀骜不驯、贪得无厌,朝廷显爵荣禄待之兀自不肯知足,实在该死!”
他们对话中所说的乃是凉州刺史宇文仲和,其人最早曾为前凉州刺史李叔仁的属官,大统初年李叔仁暗通东魏而遭其下属建昌太守袭杀。
宇文泰以同姓之故而优待宇文仲和,将其提拔为凉州刺史以控制局面。原本他是打算将宇文仲和待作宇文贵等一般,将之引为宗亲臂助,但宇文仲和却自以凉州偏远、朝廷鞭长莫及,渐渐的滋生异心。
特别在之前瓜州刺史元荣去世、其女婿邓彦窃夺刺史之位后,宇文仲和更觉得朝廷无力控制河西,对朝廷声令更加的置若罔闻。
若非万不得已,宇文泰自是不想放弃宇文仲和。一则其人乃是他所提拔任用,如今若加制裁无疑会让他威望折损,二则霸府六军整编扩建仍是事务繁忙,他也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接替宇文仲和。
但今其人已是贼态显露,不知何时局势就会彻底失控,若是再加庇护纵容,只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宇文泰从来也不乏决断之能,略作沉吟后便点头沉声道:“西边诸事,便暂时委于如愿兄了。我也实不相瞒,之前大阅虽然军容良好、士力可用,但大半甲旅仍需充实河防,实在难以做到两面兼顾。
故而凉州事情若能兵不血刃的解决,那是最好的。若实在不得已需投以刀兵,也请一定要速战速决,切勿波及地方民心太深!”
说到底,宇文泰还是希望此事能够低调顺利的处理过去,一旦要大动干戈,且不说劳民伤财、代价太大,无论怎样一种结果收场,都是宇文泰不愿意看到的。
凉州虽说地理位置上比瓜州要近得多,但台府势必也难出动太多人马前往定乱,必须是要仰仗在陇右经营数年之久的独孤信。宇文仲和若真反叛,对宇文泰的威信自是一个触伤,率军定乱的独孤信无疑就会声威大震。
“大行台请放心,凉州士民多慕王化,甘于委身事贼者其实寥寥。前所举荐史永和,本凉州建康郡人,同当地名门豪酋多有故义牵连。且其人不独精擅军务谋略,更兼颇有抚恤之能,接掌凉州之后,必能尽快兴治!”
独孤信抱拳过额并低下头去,借此来将自己的神情稍作掩饰。
这件事情上他倒并不存心要与大行台搞什么对立,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且不说宇文泰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君主,即便已经是了,其对边情的了解也不比他这镇边大将更深刻,所做出的指令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很难不打折扣的完全执行。
宇文泰听到这话,眼神中不免略生波澜,点头说道:“史宁的确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干练之才,李万岁对他也多有赞扬。日前入府相见时问事几则,应答皆能周全有序、中允得体。如愿兄再次为国荐才,大大缓解了府中士力的匮乏,我真要多谢你!”
独孤信听到这话后,心中也是略感自豪,讲到识鉴选拔人才的眼光,他的确有值得自夸之处。
可若这夸奖出自大行台之口,则就有点让他感到心酸了,他选拔笼络来的人才不少,但宇文泰挖墙脚的黑手也是敏捷得很。
不说各被分使一处的杨忠、韦孝宽等故人,就连他的府佐属官仅仅只是替他前往台府入禀事宜,宇文泰若是看对眼了,便直接将人扣留任用下来,以至于独孤信虽有位高权重之态,但却渐生孤家寡人之感。
所以在昨夜得知大行台对李泰的提拔安排之后,独孤信反应才会稍显激烈,心里充满了抵触与逆反感,暗自决定一定不能让这个好不容易选中的婿子也被宇文泰的恩惠拉拢迷惑、蓄作爪牙。
冷静下来之后,独孤信也自觉得这份要强有点无聊。毕竟如今天下鼎足之势已成,不再是随处都可出头的至乱年代,就连他都要对大行台俯首听命,李泰既然在仕此乡,自然也难免要受大行台的驱使。
道理虽然是这样一个道理,但独孤信仍然有些不能释怀。从根本上来说,大家都是靖难扶危、共奖王室的社稷之臣,若仍有的选择,谁又愿意自甘堕落的去做宇文氏家奴?
或许时势发展注定难免鼎运更迁,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人总不能只是束手等待而不做任何的努力奋斗。
独孤信跟宇文泰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立场分歧,就算某一天宇文泰真的越过元魏皇室而直接握符持宪,他大概也是乐见其成,毕竟大家都属于一个一荣俱荣的群体。但是在心态上,他其实还没有完成要对宇文家誓死效忠的观念转变。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宇文泰还没成为名正言顺的君王前,独孤信并不觉得他能提供给李泰的政治资源和发挥空间会远逊于宇文泰。
宇文泰的权柄地位自然是比他要高,但相应的要顾及到的方面也越多,李泰对其而言仅仅只是一个非常欣赏和值得栽培的年轻属员而已。
可对独孤信来说,李泰却是他考察许久又权衡再三、最终才亲自选定的一个婿子。在今诸子皆幼,亲信们又多遭剥离的情况下,这样一个少壮婿子对独孤信而言可谓是意义非凡。
当然这都是出于理智层面的考量,而从最朴实的感情角度出发,独孤信就是对宇文泰不爽。之前你可以用高官厚禄等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的亲信,但今我连女儿都舍进去了,你还能跟得起?就算不依靠你的宠爱关照,我一样能将自家婿子栽培提拔的功勋显赫、官爵荣宠!
/130/130155/32174910.html
自朝廷迁入长安以来,一直没有建立起周全有序且长期运行的朝会制度,除了望朔朝会与一些固定的节日群臣朝参之外,日常的朝会则时废时兴,并无定律。
今日虽无朝会举行,但皇城中也是非常热闹,一些留直皇城内诸司的官员已经开始起床办公活动。
因大行台宇文泰也已经入京准备参贺新年,故而皇城中留宿的人员较之往常还要多了数倍。再加上一些台省官员的家眷也获准居住在皇城中,烟火人气乍一望去同市井闾里倒也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独孤信一行抵达皇城门外的时候,晨钟还未敲响,照理来说是禁止任何人出入。但守门的将官在见到来人乃是独孤信之后,自是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打开宫门旁侧应急的小门,先将独孤信并其亲兵们请入门楼中稍作歇息,然后便忙不迭派人向内通知。
人的名树的影,独孤信于此等候未久,便有光禄寺官和台府属官先后入此迎接,独孤信便在这几方官员的共同引领下往皇城内行去。
“如愿兄,冬寒风冷、霜气侵人,快快入此来歇息片刻,咱们再一同入宫拜见陛下。”
皇城内的丞相府门前,宇文泰早已经等候在此,见到独孤信走来,便也阔步迎上前去,亲切的拉起他的手腕便往府中引入。
那光禄寺官本还待说皇帝陛下也有对独孤信的接待安排,但还未及开口,便被台府卫兵们隔绝在外,只能望着大行台与独孤信并行入堂。
厅堂中方自坐定,宇文泰便连番吩咐侍员赶紧送上温热酪浆、手捧暖炉等等诸物,若非独孤信连连摆手拒绝,更是要将自己身上的披袍解下为独孤信披在身上御寒。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能让客人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热情,更不要说宇文泰这个霸府权臣。独孤信也是一脸感激的模样,连番道谢之后这才在堂中坐定下来。
宇文泰又对独孤信进行了一番无微不至的问候,这才抬手屏退堂中侍者等闲杂人等,放低了声调向独孤信发问道:“凉州事情,真的已经无从挽回了?”
独孤信闻言后便点点头回答道:“仲和在州年久,治功乏善可陈而骄态日渐递增。前者邓彦窃据瓜州,便因凉州阻挠而不可顺畅用兵,欲与并成唇齿之势。其治下州人不堪其淫威暴虐而将其罪迹告发于我,我不敢擅查专断,唯进告大行台察之,此番传书召其同行归京,其人果然不应,且州内甲兵渐有聚结之势……”
宇文泰听到这里,眉头便皱了起来,心中也颇感羞恼,口中恨恨说道:“此徒桀骜不驯、贪得无厌,朝廷显爵荣禄待之兀自不肯知足,实在该死!”
他们对话中所说的乃是凉州刺史宇文仲和,其人最早曾为前凉州刺史李叔仁的属官,大统初年李叔仁暗通东魏而遭其下属建昌太守袭杀。
宇文泰以同姓之故而优待宇文仲和,将其提拔为凉州刺史以控制局面。原本他是打算将宇文仲和待作宇文贵等一般,将之引为宗亲臂助,但宇文仲和却自以凉州偏远、朝廷鞭长莫及,渐渐的滋生异心。
特别在之前瓜州刺史元荣去世、其女婿邓彦窃夺刺史之位后,宇文仲和更觉得朝廷无力控制河西,对朝廷声令更加的置若罔闻。
若非万不得已,宇文泰自是不想放弃宇文仲和。一则其人乃是他所提拔任用,如今若加制裁无疑会让他威望折损,二则霸府六军整编扩建仍是事务繁忙,他也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接替宇文仲和。
但今其人已是贼态显露,不知何时局势就会彻底失控,若是再加庇护纵容,只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宇文泰从来也不乏决断之能,略作沉吟后便点头沉声道:“西边诸事,便暂时委于如愿兄了。我也实不相瞒,之前大阅虽然军容良好、士力可用,但大半甲旅仍需充实河防,实在难以做到两面兼顾。
故而凉州事情若能兵不血刃的解决,那是最好的。若实在不得已需投以刀兵,也请一定要速战速决,切勿波及地方民心太深!”
说到底,宇文泰还是希望此事能够低调顺利的处理过去,一旦要大动干戈,且不说劳民伤财、代价太大,无论怎样一种结果收场,都是宇文泰不愿意看到的。
凉州虽说地理位置上比瓜州要近得多,但台府势必也难出动太多人马前往定乱,必须是要仰仗在陇右经营数年之久的独孤信。宇文仲和若真反叛,对宇文泰的威信自是一个触伤,率军定乱的独孤信无疑就会声威大震。
“大行台请放心,凉州士民多慕王化,甘于委身事贼者其实寥寥。前所举荐史永和,本凉州建康郡人,同当地名门豪酋多有故义牵连。且其人不独精擅军务谋略,更兼颇有抚恤之能,接掌凉州之后,必能尽快兴治!”
独孤信抱拳过额并低下头去,借此来将自己的神情稍作掩饰。
这件事情上他倒并不存心要与大行台搞什么对立,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且不说宇文泰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君主,即便已经是了,其对边情的了解也不比他这镇边大将更深刻,所做出的指令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很难不打折扣的完全执行。
宇文泰听到这话,眼神中不免略生波澜,点头说道:“史宁的确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干练之才,李万岁对他也多有赞扬。日前入府相见时问事几则,应答皆能周全有序、中允得体。如愿兄再次为国荐才,大大缓解了府中士力的匮乏,我真要多谢你!”
独孤信听到这话后,心中也是略感自豪,讲到识鉴选拔人才的眼光,他的确有值得自夸之处。
可若这夸奖出自大行台之口,则就有点让他感到心酸了,他选拔笼络来的人才不少,但宇文泰挖墙脚的黑手也是敏捷得很。
不说各被分使一处的杨忠、韦孝宽等故人,就连他的府佐属官仅仅只是替他前往台府入禀事宜,宇文泰若是看对眼了,便直接将人扣留任用下来,以至于独孤信虽有位高权重之态,但却渐生孤家寡人之感。
所以在昨夜得知大行台对李泰的提拔安排之后,独孤信反应才会稍显激烈,心里充满了抵触与逆反感,暗自决定一定不能让这个好不容易选中的婿子也被宇文泰的恩惠拉拢迷惑、蓄作爪牙。
冷静下来之后,独孤信也自觉得这份要强有点无聊。毕竟如今天下鼎足之势已成,不再是随处都可出头的至乱年代,就连他都要对大行台俯首听命,李泰既然在仕此乡,自然也难免要受大行台的驱使。
道理虽然是这样一个道理,但独孤信仍然有些不能释怀。从根本上来说,大家都是靖难扶危、共奖王室的社稷之臣,若仍有的选择,谁又愿意自甘堕落的去做宇文氏家奴?
或许时势发展注定难免鼎运更迁,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人总不能只是束手等待而不做任何的努力奋斗。
独孤信跟宇文泰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立场分歧,就算某一天宇文泰真的越过元魏皇室而直接握符持宪,他大概也是乐见其成,毕竟大家都属于一个一荣俱荣的群体。但是在心态上,他其实还没有完成要对宇文家誓死效忠的观念转变。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宇文泰还没成为名正言顺的君王前,独孤信并不觉得他能提供给李泰的政治资源和发挥空间会远逊于宇文泰。
宇文泰的权柄地位自然是比他要高,但相应的要顾及到的方面也越多,李泰对其而言仅仅只是一个非常欣赏和值得栽培的年轻属员而已。
可对独孤信来说,李泰却是他考察许久又权衡再三、最终才亲自选定的一个婿子。在今诸子皆幼,亲信们又多遭剥离的情况下,这样一个少壮婿子对独孤信而言可谓是意义非凡。
当然这都是出于理智层面的考量,而从最朴实的感情角度出发,独孤信就是对宇文泰不爽。之前你可以用高官厚禄等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的亲信,但今我连女儿都舍进去了,你还能跟得起?就算不依靠你的宠爱关照,我一样能将自家婿子栽培提拔的功勋显赫、官爵荣宠!
/130/130155/3217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