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何为天命
时值杨林和杨成俩人方才口角之际。数里外,后金军依仗兵力优势,逐步压缩明军的战线。他们知道身后有数百明军残存,本想回身消灭对方。
但镶黄旗的代理旗主巴雅喇说了,这几百人一定要留给他收拾,别人谁也不准动,否则这脸面没法找回来。就是这个决定,让后金的一众将领悔恨终生。
现在明军大部都已在山上列阵坚守,包括两千浙兵和一部分后军,双方激烈厮杀相持不下。
朝鲜军主帅姜弘立见后金军人多势大,心中便多了一份私心。他担心全军都在山上容易被后金军围困,若战局不利跑都没法跑。
而且朝鲜出兵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明廷看,何必要给他们拚死卖力的打仗?最后无论输赢死的都是朝鲜人,回国后朝鲜王廷上下都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基于这种想法,姜弘立只将中营安排到紧邻明军的红脖子山高丽峰(《满文老档》天命四年)。却将已在山上布阵完毕的左营与右营重新分置山下。因这两营多有火器,便掘壕两重,枪炮层叠布列。
刘綎见朝鲜军如此布阵不禁大骂姜弘立愚蠢。山下地势开阔平坦,正利于后金军骑射逞威和重甲突进。朝鲜军火器之犀利尚不及明军,如敌军不计伤亡欺身近战,则必败。这会让明军侧翼暴露三面受敌。届时全军都将极为被动,想撤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綎考虑到的还有另一面的事情。若朝鲜军列阵于山上这局面还好办,己方寡不敌众大不了由山中向后方撤退便是了。但现在朝鲜军将其两营列阵于山下,明军怎么撤退?
若不管不顾真撤了,到时自己就会背上“弃盟友于万劫不复之地”的罪名。朝堂上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能把自己一直弹劾到死。
所以后世有句话说的好,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例如二战中的意大利,在北非活活把德军这位大咖王者坑成了破烂青铜。如今姜弘立率领的朝鲜军就犯了这个毛病。
刘綎毕竟是沙场老将,见朝鲜军暗藏私心容易败坏局势,便当机立断。命乔一琦、姚国辅、刘昭孙和周翼明等部速向中军靠拢,安排各部交替掩护准备撤出战场。
同时命人给朝鲜军送信,让他们将山下兵马撤上山,而后随大军一同撤退。
刘綎站在山头上,遥望数里外的后军车阵,心中对马进忠及余下的数百官兵心存愧疚。
若不是后军官兵拖住了镶黄旗,令敌军不能放开手脚全力而战,那么大军不可能等到后续援军的到来,也不可能如这般从容退却。
他从撤回来的后军官兵口中,已知晓了三位统军备御伤亡的事,更知晓了杨林接替杨应宗在指挥部伍。与其他的把总和哨官相比,他对杨林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再往高了说,他是自己及手下官兵的救命恩人。
刘綎决定要还上杨林这份人情,不能寒了这位年轻人的心。便命刘昭孙选派勇武刚毅之人杀出敌阵给后军传令,命杨林暂时以把总之职管备御事。
统御剩余官兵自寻出路撤出战场,于宽奠或镇江会合。待战后再上疏朝廷为后军官兵请功封赏。
且说朝鲜军主帅姜弘立接到了撤军命令,与副帅金景瑞一商议,俩人私心又是占了九成九。他们担心朝鲜军队上山后被明军命令殿后,做他们的替死鬼。
所以俩人决定与其这样被当做冤大头,莫不如命山下两营沿来路撤退。山下道路虽蜿蜒曲折,但总好过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在速度上也可快于山上的明军。后金军要打的是明国人,和朝鲜人有何关系?
但刘綎的军令还是要听的,所以这中营便与明军一同走山野林间。若刘綎问左右两营为何不上山,便说再上山已来不及,所以两营走别路撤退。
俩人计议已定,怕自己的心思被明军看出来,也不做出具体如何交替掩护的安排,只是命山下左右两营火速向来时方向撤退,越快越好。
后金军攻势正紧,但奈何山下朝鲜官兵用命,一时半会不见胜负。现见其向后撤退,便有人禀报代善等人知晓。
代善策马上前仔细观望,遥见朝军旌旗凌乱且部伍不整,又见官兵自相拥挤慌乱无序。
再见山上明军各部也向后徐徐而退,便知敌军这是全线撤退。立刻命正蓝、正白、正红三旗追击朝鲜军,其余人马向山上追击明军。
朝鲜军左右两营官兵未撤多远,便见敌军大兵奄至,其气势激荡无可阻挡。只得慌忙跑回原掘壕之地布放枪炮击敌。果如刘綎所料,后金军趁朝鲜军出现混乱,竟不计伤亡以重甲步卒和骑兵亡命冲锋。
朝鲜军正以枪炮猛烈轰击敌军之时,忽“西北风大起,尘沙晦冥、药飞火灭,炮无所施。”(摘自《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三对富察之战的记述。)
后金军铁骑驰突无可阻挡,朝军左营最先遭到冲击。后金军欺身近战杀气腾腾,跃马扬刀如入无人之境,杀的朝军尸横遍野鬼哭狼嚎。
朝军左营主将金应河临危不惧,竖将旗于侧,振臂呼召官兵列阵杀敌。官兵见之者云从。
“应河独依大树,以三大弓迭射敌军,应弦穿扎,死者甚众”(《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三)。后寡不敌众,被敌军由身后以长枪洞穿胸腹,至死仍执弓不释。
再说杨林,他驱车向东急行,未走多远便又被王长水拦下。张祝也紧跟上来劝说杨林。
三人没说上两句话,却见一骑浑身浴血从东南方向驰突而至,其后有十数骑后金军衔尾追来。
离得近些的杨成见状,大喝一声率官兵持刀枪弓弩上前击退敌骑,解救下来人。
此人正是刘昭孙麾下骑兵队官彭义,此前率队与杨林在山路中截杀阿敏。今受命率部下为后军传达军令,等突出敌军重围时仅剩其一人。
彭义不顾满身伤痕,见到杨林后将刘綎的军令转交给他,并当众传达给众官兵知晓。
杨林知现在情形紧急,来不得虚荣。受命后也不推辞,即刻率众官兵向东而去。
杨成见彭义持刘綎令牌而来知不会有诈,遂不再心怀不满激烈争辩,率手下心腹官兵紧紧相随。
负责监视的后金镶黄旗哨探见这股明军要跑,忙飞驰禀报代理旗主巴雅喇。
巴雅喇得报后气的哇哇大叫,但因战事紧张无法亲自追击。遂命手下牛录额真西林觉罗率数百骑追杀。此刻正是后金军攻打朝鲜军左营之时。
西林觉罗领兵快马急追,遥望杨林等明兵驱赶十余辆大车就在前方半里处,即刻各执刀矛拈弓搭箭,迅速横向列成一字长蛇阵,杀气冲天的围了上去。
不料此时西北风大起,飞沙走石晦冥难辨。这狂风给了后金军击溃朝军左营的机会,同时也给杨林率部撤离战场提供了机会。
西林觉罗等后金兵位于东南方向,正是身在下风头位置。被大风吹的竟不能睁眼视物,更不能前进半步。就连身下战马也被吹得不断凄惨嘶鸣伏地不动。
狂风大作之下,天地昏暝势如万千鬼啸极为骇人。黄沙草枝漫天飞舞,十几步外已是看不清人影。地上无数铜钱大的石头竟被强风刮起,被风势裹挟着直接飞向后金兵。
西林觉罗与部下们被吹的东倒西歪站不直身,又被石头打的鼻青脸肿满面血迹。想要继续前进已是绝无可能。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趴在地上躲避飓风。
两刻钟后风势渐停,众后金兵急忙举目四望,却那里还看得到杨林等明兵的踪影。
原来方才狂风突起时,杨林等官兵位于上风头斜向背对着后金兵。大风不仅未阻碍他们的前进,反而犹如有人在背后推着加速一样。硬是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将他们和载运着伤员及少量辎重的十余辆大车,吹到了数里外东边丘陵山地地带的边缘。
丘陵山地中没有官道,只有平日山野农夫和猎户踩出的羊肠小道,赶着骡马大车勉强能行,但极为考验驾车驭者的技术。但这难不倒多是农夫出身的官兵,能赶车的都是有经验的老车把式(辽东对车夫的俗称)。
沿着这些小路行了大半个时辰,见身后无追兵追来,众官兵心中稍安。
王长水走这种路是极为吃力的,但他还不忘调侃道:“哼哼,努尔哈赤那老头黄土都埋到下巴尖儿了,还自称什么天命汗,起了个年号叫什么天命年。去他姥姥的!什么叫天命?年轻就是天命!再说方才那场大风把追兵刮得无影无踪,让咱们全身而退。看看,这也叫天命!”
“哈哈哈......”,王长水的话把周围官兵逗得一阵大笑,竟将一直沉闷压抑的气氛搅淡了许多。
今日这些官兵与后金军血战大半天,为何死守不溃不散?正如王长水战前所言,官兵中多为亲友乡邻,都多少沾亲带故些。故一人战死其余人等必拚死报仇。以致他们竟将后金镶黄旗打的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此战,八百官兵仅余三百多人。许多官兵失去亲友难免士气低沉,现又与大队人马分离仿若无家游子,心中难免惶恐无依。但经王长水一说顿觉心中轻松不少。
杨林深知官兵所想,遂让众人暂时歇息一阵。他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众官兵朗声道:“弟兄们,我知道你们失去了亲朋好友心里很难受。甚至在我们方才撤离的时候,都没来得及掩埋他们。但是这些阵亡的弟兄没有白死!”
“让我们知道了只要敢拚命,那些看着凶悍的鞑子兵也没什么可怕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抱成团,拧成一股绳,活下去!必须要活下去!我们只有活下去,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为他们报仇!”
官兵们安静的听着,当杨林提到那些阵亡的弟兄们时,队伍中竟有缀泣的声音传来。
杨林继续说道:“王把总方才说得好,什么叫天命?年轻,年轻就是天命!咱们都年轻,都身强体壮,这就是天命!给个娘儿们,能一天干她个七炮八炮的,这就是天命!努尔哈赤一个糟老头子,他有个鸟儿的天命!他的天命,就是掰着指头数还能干几次娘儿们的命!”
“哈哈哈......”,众官兵发出一阵哄笑声,对杨林的亲近感又增了一分。
但镶黄旗的代理旗主巴雅喇说了,这几百人一定要留给他收拾,别人谁也不准动,否则这脸面没法找回来。就是这个决定,让后金的一众将领悔恨终生。
现在明军大部都已在山上列阵坚守,包括两千浙兵和一部分后军,双方激烈厮杀相持不下。
朝鲜军主帅姜弘立见后金军人多势大,心中便多了一份私心。他担心全军都在山上容易被后金军围困,若战局不利跑都没法跑。
而且朝鲜出兵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明廷看,何必要给他们拚死卖力的打仗?最后无论输赢死的都是朝鲜人,回国后朝鲜王廷上下都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基于这种想法,姜弘立只将中营安排到紧邻明军的红脖子山高丽峰(《满文老档》天命四年)。却将已在山上布阵完毕的左营与右营重新分置山下。因这两营多有火器,便掘壕两重,枪炮层叠布列。
刘綎见朝鲜军如此布阵不禁大骂姜弘立愚蠢。山下地势开阔平坦,正利于后金军骑射逞威和重甲突进。朝鲜军火器之犀利尚不及明军,如敌军不计伤亡欺身近战,则必败。这会让明军侧翼暴露三面受敌。届时全军都将极为被动,想撤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綎考虑到的还有另一面的事情。若朝鲜军列阵于山上这局面还好办,己方寡不敌众大不了由山中向后方撤退便是了。但现在朝鲜军将其两营列阵于山下,明军怎么撤退?
若不管不顾真撤了,到时自己就会背上“弃盟友于万劫不复之地”的罪名。朝堂上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能把自己一直弹劾到死。
所以后世有句话说的好,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例如二战中的意大利,在北非活活把德军这位大咖王者坑成了破烂青铜。如今姜弘立率领的朝鲜军就犯了这个毛病。
刘綎毕竟是沙场老将,见朝鲜军暗藏私心容易败坏局势,便当机立断。命乔一琦、姚国辅、刘昭孙和周翼明等部速向中军靠拢,安排各部交替掩护准备撤出战场。
同时命人给朝鲜军送信,让他们将山下兵马撤上山,而后随大军一同撤退。
刘綎站在山头上,遥望数里外的后军车阵,心中对马进忠及余下的数百官兵心存愧疚。
若不是后军官兵拖住了镶黄旗,令敌军不能放开手脚全力而战,那么大军不可能等到后续援军的到来,也不可能如这般从容退却。
他从撤回来的后军官兵口中,已知晓了三位统军备御伤亡的事,更知晓了杨林接替杨应宗在指挥部伍。与其他的把总和哨官相比,他对杨林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再往高了说,他是自己及手下官兵的救命恩人。
刘綎决定要还上杨林这份人情,不能寒了这位年轻人的心。便命刘昭孙选派勇武刚毅之人杀出敌阵给后军传令,命杨林暂时以把总之职管备御事。
统御剩余官兵自寻出路撤出战场,于宽奠或镇江会合。待战后再上疏朝廷为后军官兵请功封赏。
且说朝鲜军主帅姜弘立接到了撤军命令,与副帅金景瑞一商议,俩人私心又是占了九成九。他们担心朝鲜军队上山后被明军命令殿后,做他们的替死鬼。
所以俩人决定与其这样被当做冤大头,莫不如命山下两营沿来路撤退。山下道路虽蜿蜒曲折,但总好过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在速度上也可快于山上的明军。后金军要打的是明国人,和朝鲜人有何关系?
但刘綎的军令还是要听的,所以这中营便与明军一同走山野林间。若刘綎问左右两营为何不上山,便说再上山已来不及,所以两营走别路撤退。
俩人计议已定,怕自己的心思被明军看出来,也不做出具体如何交替掩护的安排,只是命山下左右两营火速向来时方向撤退,越快越好。
后金军攻势正紧,但奈何山下朝鲜官兵用命,一时半会不见胜负。现见其向后撤退,便有人禀报代善等人知晓。
代善策马上前仔细观望,遥见朝军旌旗凌乱且部伍不整,又见官兵自相拥挤慌乱无序。
再见山上明军各部也向后徐徐而退,便知敌军这是全线撤退。立刻命正蓝、正白、正红三旗追击朝鲜军,其余人马向山上追击明军。
朝鲜军左右两营官兵未撤多远,便见敌军大兵奄至,其气势激荡无可阻挡。只得慌忙跑回原掘壕之地布放枪炮击敌。果如刘綎所料,后金军趁朝鲜军出现混乱,竟不计伤亡以重甲步卒和骑兵亡命冲锋。
朝鲜军正以枪炮猛烈轰击敌军之时,忽“西北风大起,尘沙晦冥、药飞火灭,炮无所施。”(摘自《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三对富察之战的记述。)
后金军铁骑驰突无可阻挡,朝军左营最先遭到冲击。后金军欺身近战杀气腾腾,跃马扬刀如入无人之境,杀的朝军尸横遍野鬼哭狼嚎。
朝军左营主将金应河临危不惧,竖将旗于侧,振臂呼召官兵列阵杀敌。官兵见之者云从。
“应河独依大树,以三大弓迭射敌军,应弦穿扎,死者甚众”(《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三)。后寡不敌众,被敌军由身后以长枪洞穿胸腹,至死仍执弓不释。
再说杨林,他驱车向东急行,未走多远便又被王长水拦下。张祝也紧跟上来劝说杨林。
三人没说上两句话,却见一骑浑身浴血从东南方向驰突而至,其后有十数骑后金军衔尾追来。
离得近些的杨成见状,大喝一声率官兵持刀枪弓弩上前击退敌骑,解救下来人。
此人正是刘昭孙麾下骑兵队官彭义,此前率队与杨林在山路中截杀阿敏。今受命率部下为后军传达军令,等突出敌军重围时仅剩其一人。
彭义不顾满身伤痕,见到杨林后将刘綎的军令转交给他,并当众传达给众官兵知晓。
杨林知现在情形紧急,来不得虚荣。受命后也不推辞,即刻率众官兵向东而去。
杨成见彭义持刘綎令牌而来知不会有诈,遂不再心怀不满激烈争辩,率手下心腹官兵紧紧相随。
负责监视的后金镶黄旗哨探见这股明军要跑,忙飞驰禀报代理旗主巴雅喇。
巴雅喇得报后气的哇哇大叫,但因战事紧张无法亲自追击。遂命手下牛录额真西林觉罗率数百骑追杀。此刻正是后金军攻打朝鲜军左营之时。
西林觉罗领兵快马急追,遥望杨林等明兵驱赶十余辆大车就在前方半里处,即刻各执刀矛拈弓搭箭,迅速横向列成一字长蛇阵,杀气冲天的围了上去。
不料此时西北风大起,飞沙走石晦冥难辨。这狂风给了后金军击溃朝军左营的机会,同时也给杨林率部撤离战场提供了机会。
西林觉罗等后金兵位于东南方向,正是身在下风头位置。被大风吹的竟不能睁眼视物,更不能前进半步。就连身下战马也被吹得不断凄惨嘶鸣伏地不动。
狂风大作之下,天地昏暝势如万千鬼啸极为骇人。黄沙草枝漫天飞舞,十几步外已是看不清人影。地上无数铜钱大的石头竟被强风刮起,被风势裹挟着直接飞向后金兵。
西林觉罗与部下们被吹的东倒西歪站不直身,又被石头打的鼻青脸肿满面血迹。想要继续前进已是绝无可能。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趴在地上躲避飓风。
两刻钟后风势渐停,众后金兵急忙举目四望,却那里还看得到杨林等明兵的踪影。
原来方才狂风突起时,杨林等官兵位于上风头斜向背对着后金兵。大风不仅未阻碍他们的前进,反而犹如有人在背后推着加速一样。硬是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将他们和载运着伤员及少量辎重的十余辆大车,吹到了数里外东边丘陵山地地带的边缘。
丘陵山地中没有官道,只有平日山野农夫和猎户踩出的羊肠小道,赶着骡马大车勉强能行,但极为考验驾车驭者的技术。但这难不倒多是农夫出身的官兵,能赶车的都是有经验的老车把式(辽东对车夫的俗称)。
沿着这些小路行了大半个时辰,见身后无追兵追来,众官兵心中稍安。
王长水走这种路是极为吃力的,但他还不忘调侃道:“哼哼,努尔哈赤那老头黄土都埋到下巴尖儿了,还自称什么天命汗,起了个年号叫什么天命年。去他姥姥的!什么叫天命?年轻就是天命!再说方才那场大风把追兵刮得无影无踪,让咱们全身而退。看看,这也叫天命!”
“哈哈哈......”,王长水的话把周围官兵逗得一阵大笑,竟将一直沉闷压抑的气氛搅淡了许多。
今日这些官兵与后金军血战大半天,为何死守不溃不散?正如王长水战前所言,官兵中多为亲友乡邻,都多少沾亲带故些。故一人战死其余人等必拚死报仇。以致他们竟将后金镶黄旗打的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此战,八百官兵仅余三百多人。许多官兵失去亲友难免士气低沉,现又与大队人马分离仿若无家游子,心中难免惶恐无依。但经王长水一说顿觉心中轻松不少。
杨林深知官兵所想,遂让众人暂时歇息一阵。他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众官兵朗声道:“弟兄们,我知道你们失去了亲朋好友心里很难受。甚至在我们方才撤离的时候,都没来得及掩埋他们。但是这些阵亡的弟兄没有白死!”
“让我们知道了只要敢拚命,那些看着凶悍的鞑子兵也没什么可怕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抱成团,拧成一股绳,活下去!必须要活下去!我们只有活下去,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为他们报仇!”
官兵们安静的听着,当杨林提到那些阵亡的弟兄们时,队伍中竟有缀泣的声音传来。
杨林继续说道:“王把总方才说得好,什么叫天命?年轻,年轻就是天命!咱们都年轻,都身强体壮,这就是天命!给个娘儿们,能一天干她个七炮八炮的,这就是天命!努尔哈赤一个糟老头子,他有个鸟儿的天命!他的天命,就是掰着指头数还能干几次娘儿们的命!”
“哈哈哈......”,众官兵发出一阵哄笑声,对杨林的亲近感又增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