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吃
挂在天上又大有火辣的太阳,尽情的散发着自己的威能。
夏日炎炎,却听不到多少青蛙的叫声。因为池塘、小河都已经干枯了。连路旁的野草,也都是焉巴巴,没了精气神。
田地上的庄稼,除了被吴年下令保下,由辅汉将军府这个权力机构,严格控制的水源,灌溉下的良田之外,其他都是大片大片的死去。
这要是在别的地方,早就人心惶惶了。等到秋天颗粒无收的时候,百姓登高一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便是一个烽火狼烟,多么坚固的大厦,都会轰然倒塌。但是在吴年这里,却没有太大的风浪。
小浪还是有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吴年以盖世之威,说服了大部分人跟着自己干。
但还是有一些富户、农民,心疼到肝疼。但是吴年的军队太强,支持者太多。他们也只能关起门来,骂骂咧咧几声,除此之外,完全拿吴年没办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田,旱死。
这一点。连允县赵盐亭的赵家,也是一视同仁的。
在这多年的战乱之下,应庆府的富商大户,已经所剩无多了。半边张更是被吴年连根拔除了。
赵家是保存的最好的。
赵盐亭本人还是个校尉。但是赵盐亭弹压下了族内的所有声音,一咬牙,完全支持吴年。
让自家的田亩,旱死了大片。
没办法。枪杆子出政权。
赵盐亭并不是很忠心,但他就是不敢背叛吴年。
吴年实在是太兵强马壮了。
连允县赵家这样的大鳄,都被弹压了。其余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是土鸡瓦犬的猢狲而已。
虽然田地旱着,虽然很多百姓都知道今年必然会颗粒无收。
但是应庆府、广川府仍然大体平静。
吴年的恐怖统治力,展露无遗。
而吴年的另外一个公告,也开始渐渐的显露出了威力。
蝗虫这个东西能吃,既能烤着吃,还能炒着吃,还能壮阳。吴年又亲自写了食谱,来提醒百姓,要怎么吃蝗虫,怎么处理蝗虫。
而一般干旱年岁,百姓家里家家户户要杀鸡鸭,以免浪费粮食。但是今年百姓家家户户,不仅没杀鸡鸭,反而增养了鸡鸭。
再加上有人第一个吃螃蟹。吃了蝗虫没事,还能管饱。这田地间的蝗虫虽然多,但被人,鸡鸭吃了一茬又一茬。
就像是韭菜一样。
它没有在应庆府、广川府形成大规模,不可控制的蝗灾。
这就是防患于未然。
一旦蝗虫形成千万,上亿的规模,那就是遮天蔽日的【妖云】。就算是十万只鸭子,它也消灭不了。
因为蝗虫太多了,一眨眼功夫就把一块地方的绿色吃了个干干净净,顺便产个卵。
十万只鸭子,它也追不上啊。
而在蝗虫没有形成规模,形成浪潮的时候,零零散散的都被吃了,那自然就没有蝗灾了。
江县城外。
孙东村。这个村子村民多数姓孙,是同一个宗族的。旁边还有个叫孙西村,没几个姓孙的。
以前是一个村,叫孙家汇,后来自己村里闹矛盾,就干脆分开过日子,老死不相往来。
孙广阔站在村头,看着一大群的娃娃在抓捕蝗虫,感慨道:“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干旱之后,必有蝗虫,这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但原来,真的可以人定胜天。”
“将军,还真是神人啊。”
“爷爷。爷爷。我抓了好多蝗虫。我们回去烤着吃。”孙广阔的孙子,孙狗二满头大汗的回来了,手中提着一个特制的竹篓,里边密密麻麻,都是蝗虫。
“将军说了。这东西吃多了会拉肚子。我们这段时间吃了蛮多了,都拿去喂给鸡鸭吧。等下了鸡蛋、鸭蛋。再给你吃。”
孙广阔伸手摸了摸大孙子的小脑袋,爱怜道。
“嗯。”孙狗二很听话的嗯了一声,连忙欢快的跑去了自己家。
“只要能正经八百的填饱肚子。不管有没有壮阳功效。没有什么是我们农民不敢吃的。”
孙广阔昂起头来,颇为自傲。
没错。
汉人没有西方人那么矫情,不吃内脏,不吃有刺的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里头打洞的,只要能吃的,他们都敢吃。
这饿极了,蜈蚣、老鼠都能吃。
何况蝗虫?
吴年发布公告,让百姓都养鸡鸭,而事实上百姓吃的蝗虫,恐怕不比鸡鸭吃的少。
整个应庆府、广川府,可是有一二百万人口的。
现在甚至有脑子灵活的商贩,开始收购村民的蝗虫,去城中做油炸蝗虫卖。
这城里头不好捕捉蝗虫,人们没见识。有猎奇心理的人,比比皆是。只要做的好处,不差钱赚。
不管是干旱,还是蝗虫。
眼看着,都被吴年给镇压下去了。虽然日子是苦了一点,而且肉眼可见明年会更苦。
但至少百姓都有个活路。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蝗虫的威力,终究没有干旱来的猛烈。
随着干旱的持续,别说是农业灌溉用水了。渐渐的,连人的饮用水,都开始变得困难了起来。
民间的浅井,已经挖不出一点水来了。就算是深井,也渐渐干枯了。
辅汉将军府,后院内。
吴年光着膀子,坐在凉亭内乘凉,但是身上仍然布满了细密的汗水。这段时间,他尽量不练武。
一旦大出汗,就会损失大量的水分。现在的水,真的是贵比黄金。
“哎。真的是一滴雨都没有啊。”吴年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道。
“哒哒哒!!!”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快步的走了过来。虽然身上穿着夏天的战袄,但仍然热的满头大汗。
“将军。有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名叫刘东来。在外求见。说是有办法,可以解将军口渴。”
亲兵站定之后,弯腰禀报道。
吴年眯起了眼睛,这肯定不是字面意思的解渴。他的心中不由好奇起来。
这又不是现代社会,还有个人工降雨。
这个八十岁的老人,刘东来,有什么办法,让天下雨?或者是,解决应庆府、广川府没水的困境?
吴年收起了心思,右手拿起了旁边的水壶,递给了亲兵,说道:“请进客厅。”
“是。”亲兵大声应是,看着眼前的水壶,脸上露出喜色。他拿起水壶,猛灌了几口水,然后恋恋不舍的放了回去,转身下去了。
夏日炎炎,却听不到多少青蛙的叫声。因为池塘、小河都已经干枯了。连路旁的野草,也都是焉巴巴,没了精气神。
田地上的庄稼,除了被吴年下令保下,由辅汉将军府这个权力机构,严格控制的水源,灌溉下的良田之外,其他都是大片大片的死去。
这要是在别的地方,早就人心惶惶了。等到秋天颗粒无收的时候,百姓登高一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便是一个烽火狼烟,多么坚固的大厦,都会轰然倒塌。但是在吴年这里,却没有太大的风浪。
小浪还是有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吴年以盖世之威,说服了大部分人跟着自己干。
但还是有一些富户、农民,心疼到肝疼。但是吴年的军队太强,支持者太多。他们也只能关起门来,骂骂咧咧几声,除此之外,完全拿吴年没办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田,旱死。
这一点。连允县赵盐亭的赵家,也是一视同仁的。
在这多年的战乱之下,应庆府的富商大户,已经所剩无多了。半边张更是被吴年连根拔除了。
赵家是保存的最好的。
赵盐亭本人还是个校尉。但是赵盐亭弹压下了族内的所有声音,一咬牙,完全支持吴年。
让自家的田亩,旱死了大片。
没办法。枪杆子出政权。
赵盐亭并不是很忠心,但他就是不敢背叛吴年。
吴年实在是太兵强马壮了。
连允县赵家这样的大鳄,都被弹压了。其余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是土鸡瓦犬的猢狲而已。
虽然田地旱着,虽然很多百姓都知道今年必然会颗粒无收。
但是应庆府、广川府仍然大体平静。
吴年的恐怖统治力,展露无遗。
而吴年的另外一个公告,也开始渐渐的显露出了威力。
蝗虫这个东西能吃,既能烤着吃,还能炒着吃,还能壮阳。吴年又亲自写了食谱,来提醒百姓,要怎么吃蝗虫,怎么处理蝗虫。
而一般干旱年岁,百姓家里家家户户要杀鸡鸭,以免浪费粮食。但是今年百姓家家户户,不仅没杀鸡鸭,反而增养了鸡鸭。
再加上有人第一个吃螃蟹。吃了蝗虫没事,还能管饱。这田地间的蝗虫虽然多,但被人,鸡鸭吃了一茬又一茬。
就像是韭菜一样。
它没有在应庆府、广川府形成大规模,不可控制的蝗灾。
这就是防患于未然。
一旦蝗虫形成千万,上亿的规模,那就是遮天蔽日的【妖云】。就算是十万只鸭子,它也消灭不了。
因为蝗虫太多了,一眨眼功夫就把一块地方的绿色吃了个干干净净,顺便产个卵。
十万只鸭子,它也追不上啊。
而在蝗虫没有形成规模,形成浪潮的时候,零零散散的都被吃了,那自然就没有蝗灾了。
江县城外。
孙东村。这个村子村民多数姓孙,是同一个宗族的。旁边还有个叫孙西村,没几个姓孙的。
以前是一个村,叫孙家汇,后来自己村里闹矛盾,就干脆分开过日子,老死不相往来。
孙广阔站在村头,看着一大群的娃娃在抓捕蝗虫,感慨道:“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干旱之后,必有蝗虫,这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但原来,真的可以人定胜天。”
“将军,还真是神人啊。”
“爷爷。爷爷。我抓了好多蝗虫。我们回去烤着吃。”孙广阔的孙子,孙狗二满头大汗的回来了,手中提着一个特制的竹篓,里边密密麻麻,都是蝗虫。
“将军说了。这东西吃多了会拉肚子。我们这段时间吃了蛮多了,都拿去喂给鸡鸭吧。等下了鸡蛋、鸭蛋。再给你吃。”
孙广阔伸手摸了摸大孙子的小脑袋,爱怜道。
“嗯。”孙狗二很听话的嗯了一声,连忙欢快的跑去了自己家。
“只要能正经八百的填饱肚子。不管有没有壮阳功效。没有什么是我们农民不敢吃的。”
孙广阔昂起头来,颇为自傲。
没错。
汉人没有西方人那么矫情,不吃内脏,不吃有刺的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里头打洞的,只要能吃的,他们都敢吃。
这饿极了,蜈蚣、老鼠都能吃。
何况蝗虫?
吴年发布公告,让百姓都养鸡鸭,而事实上百姓吃的蝗虫,恐怕不比鸡鸭吃的少。
整个应庆府、广川府,可是有一二百万人口的。
现在甚至有脑子灵活的商贩,开始收购村民的蝗虫,去城中做油炸蝗虫卖。
这城里头不好捕捉蝗虫,人们没见识。有猎奇心理的人,比比皆是。只要做的好处,不差钱赚。
不管是干旱,还是蝗虫。
眼看着,都被吴年给镇压下去了。虽然日子是苦了一点,而且肉眼可见明年会更苦。
但至少百姓都有个活路。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蝗虫的威力,终究没有干旱来的猛烈。
随着干旱的持续,别说是农业灌溉用水了。渐渐的,连人的饮用水,都开始变得困难了起来。
民间的浅井,已经挖不出一点水来了。就算是深井,也渐渐干枯了。
辅汉将军府,后院内。
吴年光着膀子,坐在凉亭内乘凉,但是身上仍然布满了细密的汗水。这段时间,他尽量不练武。
一旦大出汗,就会损失大量的水分。现在的水,真的是贵比黄金。
“哎。真的是一滴雨都没有啊。”吴年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道。
“哒哒哒!!!”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快步的走了过来。虽然身上穿着夏天的战袄,但仍然热的满头大汗。
“将军。有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名叫刘东来。在外求见。说是有办法,可以解将军口渴。”
亲兵站定之后,弯腰禀报道。
吴年眯起了眼睛,这肯定不是字面意思的解渴。他的心中不由好奇起来。
这又不是现代社会,还有个人工降雨。
这个八十岁的老人,刘东来,有什么办法,让天下雨?或者是,解决应庆府、广川府没水的困境?
吴年收起了心思,右手拿起了旁边的水壶,递给了亲兵,说道:“请进客厅。”
“是。”亲兵大声应是,看着眼前的水壶,脸上露出喜色。他拿起水壶,猛灌了几口水,然后恋恋不舍的放了回去,转身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