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一百六十一节 小露锋芒,心机若斯
想是这般想,但潘汝桢却不露声色,只是微微一拱手表示谢意,便不再多言。
跟随着汪文言进入内院,这应该是吴堡县城内一处商人的宅子,不算豪奢,但也算堂皇。
阳光透过屋檐落下几抹阴影,潘汝桢一眼望去,就看到了背负双手站在门廊前的青年,虽然没穿官袍,但是眉目间流露出来的气势就足以说明此人的身份了。
“延安府知府潘汝桢见过巡抚大人。”恭敬一揖,潘汝桢语气恭谨。
冯紫英也在打量对方。
有了汪文言的介绍,冯紫英心态也有了变化,对潘汝桢的看法也没有了那等异样情绪。
看对方举手投足的架势,倒也有些文人味道,能在这延安府稳坐四年,虽说南北都乱成一团,但是起码肤施城周边几个州县还能稳得住,也算是一份能耐了。
“不用客气,潘大人,你我宜属同僚,日后还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不必这般拘泥了。”冯紫英爽朗一笑,“我估摸着你现在心中也一直在嘀咕,说我这个巡抚有些不守规矩,难道不该从老牛湾过河?最好再去榆林镇找些门道,带着榆林军一路过来,把乱军横扫么?怎么却偷偷摸摸从碛口渡渡河,弄得乱军围城,差点儿闹出一场乱子呢?真要出了事儿,那你这个当知府的岂不是罪加一等,我不也变相害了你?”
见冯紫英如此自我解嘲,潘汝桢也忍俊不禁,对冯紫英的印象小有改观,起码这个人不难处,也不像之前自己担心的那等倨傲不群。
看起来似乎汪姓幕僚所言不虚,这位巡抚大人好像更愿意以一种亲和态度和下边的官员们接触,当然,人家也有所图,这一点潘汝桢心里也清楚。
图什么?
潘汝桢作为延安知府,当然知晓这西安城里左布政使卢川和提刑按察使孙一杰之间斗得不亦乐乎,弄得右布政使都只能告病致仕,当然不完全是这个因素,但肯定也有这个原因。
虽说作为延安知府论理也应该是在这二人中有所倾斜,但是延安府的糟糕局面让卢川和孙一杰都不太愿意接纳自己,接纳就意味着须得要给与支持,无论是物资还是责任上,而这恰恰是最麻烦的。
所以自己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有些模糊暖昧的状态下,卢川和孙一杰两人对自己都是不冷不热,既不排斥,但也没有正式接纳自己。
现在这位巡抚大人突兀地在延安府落地,而且几乎算是单枪匹马了,却打开了局面,这就有些微妙了。
如果冯紫英没有能在吴堡把这场乱局拿下,甚至不得不求助于自己,又或者依靠榆林军,那情形都不一样,但现在,起码绥德、米脂、葭州和吴堡的官吏们都得要心服口服了。
潘汝桢相信此时卢川和孙一杰甚至那位存在感不强的都司指挥同知的人应该都在来吴堡的路上了,陕西官场的局面应该要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了。
那自己该怎么做?
见潘汝桢面色微变,但是却没有应答,冯紫英也不在意。
既然都主动从肤施城来到吴堡城了,也足以说明许多了。
从汪文言这几个月在西安城里打探到的消息,这位延安知府应该和卢川以及孙一杰都没有太深的纠葛,可能和延安府现在不佳的状况有很大关系,这对自己来说却是好事。
延安府的情况很糟糕,换一个巡抚来,也许就可能要将其解职以儆效尤了,但如汪文言所言,延安府的糟糕局面不能全怪潘汝桢。
恶劣的地理环境,连续三年的旱情,瘠薄的底子,以及对边地的投鼠忌器,才会导致这种局面,而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本土豪强的强势,尤其是在南部几个州县,也让当年才来担任知府的潘汝桢吃足了苦头。
延安府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无论是东面的山西,还是对三边四镇乃至边墙外的蒙古人,都十分关
键,所以担任陕西巡抚,就避不开延安,所以既然避不开,那还不如主动来,起码到现在自己这一步还走得不错,潘汝桢的到来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管潘大人内心怎么想,但我不这么认为。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好歹也是朝廷钦差,我冯氏一门三房单传,我连子嗣尚没有,如何会自陷险地,甚至自寻死路?”冯紫英淡然,“然,肩负王命,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险不得不冒,但起码我自家心里还是有些底的,不会拿一个县城百姓来作儿戏,……”
“可是大人您想过没有,您以乱制乱的办法若是中间出了一点儿纰漏,那就是弥天大祸,若是大兔鹘寨和波罗寺寨的人不肯服从,又或者王成武的乱军中途倒戈,那结果都是不可想象的。“潘汝桢忍不住了。
“没错,潘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来教我,我作为陕西巡抚,该如何来破局?”冯紫英反问“真的如我方才所说,从老牛湾过河,去借着冯家人脉求援军来稳稳当当南下,但是你可知道榆林军不可能为了陕西出上几万大军来平乱,他们的责任是防范蒙古人入侵!顶多三五千人就算是给我这个冯氏子弟兼兵部右侍郎的面子了,另外等到贺世贤磨磨蹭调集兵力南下,也许吴堡、青涧,甚至绥德都早就失陷了。”
“又或者我干脆就一路南下到蒲津渡过河,安安稳稳进西安城,当个太平巡抚?四平八稳地在西安城里指手画脚,但你觉得那样我这个巡抚能当多久?朝廷是让我来当这样的巡抚?那换谁来不行?卢川也行,孙一杰也行,何必我来?“
这番话就有些交浅言深了,但潘汝桢心里却有些起伏,这位巡抚大人是要对自己推心置腹?就因为自己是第一个主动来的四品官员?
或者绥德知州,米脂知县都还没来?
不该啊。
潘汝桢定了定神,思忖了一番才道∶“那按照大人所想,延安府就是大人来陕西力挽狂澜的局眼了?”
“能不能成为破局的局眼,就要看官吏是否奋发,将士是否效命了。“冯紫英注视着潘汝桢,“潘大人,我可以信任你么?“
潘汝桢心中一跳,立即起身一揖∶“但凭大人吩咐,下官敢不从命?!”
冯紫英摆摆手,不太满意,但也在预料之中。
这一位也算是官场老油子了,干过县令,又在都察院里干过御史,什么没经历过,想要人家纳头就拜,那自己还真不敢信了,没准儿就是卢川或者孙一杰隐藏得深的暗子呢。
“坐吧,无须如此客套,本座需要的是能知情做事的人,而非唯诺诺的吏从。“冯紫英意味深长地看了对方一眼,“对延安府这几年的情形,我来之前有所了解,不太满意,但是……”
一句“不太满意”,潘汝桢心中微跳,但他知道这也许是好的开头,可这一位给自己好的开头,也就意味着鞭打快牛的鞭子还要落在自己身上,那还不如真的不满意了。
这出头椽子先烂的道理潘汝桢如何不知晓,自己若是被冯紫英树立成了典型,立马就就要成为整个陕西官场的众目所指,卢川和孙一杰对自己的猜忌立马就要翻倍。
纵然有这一位的遮护,但是他初来乍到,能有多少手段来帮衬自己呢?
卢川和孙一杰在朝中也非没有靠山,否则也不可能局面如此险恶了,还能稳坐不动。
一时间潘汝桢心情有些起伏,但人家释放的善意,自己又岂能置之不理?
卢川和孙一杰这两年里对自己不冷不热,自己惶恐无助,现在骤然得了这般奥援,却还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那自己就活该一辈子没出息了。
想明白这一点,潘汝桢心中豁然通透,语气也有所变化∶“大人,下官……”
“潘大人不必如此急切,且听本座说完,……“冯紫英语气越发闲适,“延安府地理位置特殊,处境尴
尬,加之民贫地瘠,朝廷本身就没指望过此地能有多大造化,但求上稳榆林,下安西安,东绝晋地,你做得不好,但也不能算差,尤其是在当下连旱三年的情形下,肤施周围诸县州还能掌控之中,难得了,……”
潘汝桢心中微热,评价中肯,他满足了。
“要说你这几年里做事有无问题,也有,……”冯紫英目光里似乎多了几分理解,“洛川公案,鄜州命案,你未能坚持,此乃一错;碎金巡检司之设,怯于强权,半途而废,此乃二错;保安剿匪,虎头蛇尾,此乃三错,……”
潘汝桢讶然之余也是心中一喜,这位巡抚大人竟然对自己这几年的几桩憾事如此了解,说明这位巡抚大人不但是对延安府的情况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应该早早就对全省也有着手,而且人脉也应该不差才是,这才是潘汝桢最高兴的,若非如此,焉能对付得了卢川和孙一杰二人?
看《数风流人物》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癸字卷第一百六十一节小露锋芒,心机若斯
/101/101700/29838690.html
跟随着汪文言进入内院,这应该是吴堡县城内一处商人的宅子,不算豪奢,但也算堂皇。
阳光透过屋檐落下几抹阴影,潘汝桢一眼望去,就看到了背负双手站在门廊前的青年,虽然没穿官袍,但是眉目间流露出来的气势就足以说明此人的身份了。
“延安府知府潘汝桢见过巡抚大人。”恭敬一揖,潘汝桢语气恭谨。
冯紫英也在打量对方。
有了汪文言的介绍,冯紫英心态也有了变化,对潘汝桢的看法也没有了那等异样情绪。
看对方举手投足的架势,倒也有些文人味道,能在这延安府稳坐四年,虽说南北都乱成一团,但是起码肤施城周边几个州县还能稳得住,也算是一份能耐了。
“不用客气,潘大人,你我宜属同僚,日后还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不必这般拘泥了。”冯紫英爽朗一笑,“我估摸着你现在心中也一直在嘀咕,说我这个巡抚有些不守规矩,难道不该从老牛湾过河?最好再去榆林镇找些门道,带着榆林军一路过来,把乱军横扫么?怎么却偷偷摸摸从碛口渡渡河,弄得乱军围城,差点儿闹出一场乱子呢?真要出了事儿,那你这个当知府的岂不是罪加一等,我不也变相害了你?”
见冯紫英如此自我解嘲,潘汝桢也忍俊不禁,对冯紫英的印象小有改观,起码这个人不难处,也不像之前自己担心的那等倨傲不群。
看起来似乎汪姓幕僚所言不虚,这位巡抚大人好像更愿意以一种亲和态度和下边的官员们接触,当然,人家也有所图,这一点潘汝桢心里也清楚。
图什么?
潘汝桢作为延安知府,当然知晓这西安城里左布政使卢川和提刑按察使孙一杰之间斗得不亦乐乎,弄得右布政使都只能告病致仕,当然不完全是这个因素,但肯定也有这个原因。
虽说作为延安知府论理也应该是在这二人中有所倾斜,但是延安府的糟糕局面让卢川和孙一杰都不太愿意接纳自己,接纳就意味着须得要给与支持,无论是物资还是责任上,而这恰恰是最麻烦的。
所以自己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有些模糊暖昧的状态下,卢川和孙一杰两人对自己都是不冷不热,既不排斥,但也没有正式接纳自己。
现在这位巡抚大人突兀地在延安府落地,而且几乎算是单枪匹马了,却打开了局面,这就有些微妙了。
如果冯紫英没有能在吴堡把这场乱局拿下,甚至不得不求助于自己,又或者依靠榆林军,那情形都不一样,但现在,起码绥德、米脂、葭州和吴堡的官吏们都得要心服口服了。
潘汝桢相信此时卢川和孙一杰甚至那位存在感不强的都司指挥同知的人应该都在来吴堡的路上了,陕西官场的局面应该要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了。
那自己该怎么做?
见潘汝桢面色微变,但是却没有应答,冯紫英也不在意。
既然都主动从肤施城来到吴堡城了,也足以说明许多了。
从汪文言这几个月在西安城里打探到的消息,这位延安知府应该和卢川以及孙一杰都没有太深的纠葛,可能和延安府现在不佳的状况有很大关系,这对自己来说却是好事。
延安府的情况很糟糕,换一个巡抚来,也许就可能要将其解职以儆效尤了,但如汪文言所言,延安府的糟糕局面不能全怪潘汝桢。
恶劣的地理环境,连续三年的旱情,瘠薄的底子,以及对边地的投鼠忌器,才会导致这种局面,而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本土豪强的强势,尤其是在南部几个州县,也让当年才来担任知府的潘汝桢吃足了苦头。
延安府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无论是东面的山西,还是对三边四镇乃至边墙外的蒙古人,都十分关
键,所以担任陕西巡抚,就避不开延安,所以既然避不开,那还不如主动来,起码到现在自己这一步还走得不错,潘汝桢的到来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管潘大人内心怎么想,但我不这么认为。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好歹也是朝廷钦差,我冯氏一门三房单传,我连子嗣尚没有,如何会自陷险地,甚至自寻死路?”冯紫英淡然,“然,肩负王命,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险不得不冒,但起码我自家心里还是有些底的,不会拿一个县城百姓来作儿戏,……”
“可是大人您想过没有,您以乱制乱的办法若是中间出了一点儿纰漏,那就是弥天大祸,若是大兔鹘寨和波罗寺寨的人不肯服从,又或者王成武的乱军中途倒戈,那结果都是不可想象的。“潘汝桢忍不住了。
“没错,潘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来教我,我作为陕西巡抚,该如何来破局?”冯紫英反问“真的如我方才所说,从老牛湾过河,去借着冯家人脉求援军来稳稳当当南下,但是你可知道榆林军不可能为了陕西出上几万大军来平乱,他们的责任是防范蒙古人入侵!顶多三五千人就算是给我这个冯氏子弟兼兵部右侍郎的面子了,另外等到贺世贤磨磨蹭调集兵力南下,也许吴堡、青涧,甚至绥德都早就失陷了。”
“又或者我干脆就一路南下到蒲津渡过河,安安稳稳进西安城,当个太平巡抚?四平八稳地在西安城里指手画脚,但你觉得那样我这个巡抚能当多久?朝廷是让我来当这样的巡抚?那换谁来不行?卢川也行,孙一杰也行,何必我来?“
这番话就有些交浅言深了,但潘汝桢心里却有些起伏,这位巡抚大人是要对自己推心置腹?就因为自己是第一个主动来的四品官员?
或者绥德知州,米脂知县都还没来?
不该啊。
潘汝桢定了定神,思忖了一番才道∶“那按照大人所想,延安府就是大人来陕西力挽狂澜的局眼了?”
“能不能成为破局的局眼,就要看官吏是否奋发,将士是否效命了。“冯紫英注视着潘汝桢,“潘大人,我可以信任你么?“
潘汝桢心中一跳,立即起身一揖∶“但凭大人吩咐,下官敢不从命?!”
冯紫英摆摆手,不太满意,但也在预料之中。
这一位也算是官场老油子了,干过县令,又在都察院里干过御史,什么没经历过,想要人家纳头就拜,那自己还真不敢信了,没准儿就是卢川或者孙一杰隐藏得深的暗子呢。
“坐吧,无须如此客套,本座需要的是能知情做事的人,而非唯诺诺的吏从。“冯紫英意味深长地看了对方一眼,“对延安府这几年的情形,我来之前有所了解,不太满意,但是……”
一句“不太满意”,潘汝桢心中微跳,但他知道这也许是好的开头,可这一位给自己好的开头,也就意味着鞭打快牛的鞭子还要落在自己身上,那还不如真的不满意了。
这出头椽子先烂的道理潘汝桢如何不知晓,自己若是被冯紫英树立成了典型,立马就就要成为整个陕西官场的众目所指,卢川和孙一杰对自己的猜忌立马就要翻倍。
纵然有这一位的遮护,但是他初来乍到,能有多少手段来帮衬自己呢?
卢川和孙一杰在朝中也非没有靠山,否则也不可能局面如此险恶了,还能稳坐不动。
一时间潘汝桢心情有些起伏,但人家释放的善意,自己又岂能置之不理?
卢川和孙一杰这两年里对自己不冷不热,自己惶恐无助,现在骤然得了这般奥援,却还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那自己就活该一辈子没出息了。
想明白这一点,潘汝桢心中豁然通透,语气也有所变化∶“大人,下官……”
“潘大人不必如此急切,且听本座说完,……“冯紫英语气越发闲适,“延安府地理位置特殊,处境尴
尬,加之民贫地瘠,朝廷本身就没指望过此地能有多大造化,但求上稳榆林,下安西安,东绝晋地,你做得不好,但也不能算差,尤其是在当下连旱三年的情形下,肤施周围诸县州还能掌控之中,难得了,……”
潘汝桢心中微热,评价中肯,他满足了。
“要说你这几年里做事有无问题,也有,……”冯紫英目光里似乎多了几分理解,“洛川公案,鄜州命案,你未能坚持,此乃一错;碎金巡检司之设,怯于强权,半途而废,此乃二错;保安剿匪,虎头蛇尾,此乃三错,……”
潘汝桢讶然之余也是心中一喜,这位巡抚大人竟然对自己这几年的几桩憾事如此了解,说明这位巡抚大人不但是对延安府的情况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应该早早就对全省也有着手,而且人脉也应该不差才是,这才是潘汝桢最高兴的,若非如此,焉能对付得了卢川和孙一杰二人?
看《数风流人物》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癸字卷第一百六十一节小露锋芒,心机若斯
/101/101700/2983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