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下英才尽入彀
五月初四。
烈日当空。
在汝南郡的朗陵县郊外,到处都是金黄的麦穗,农夫们已经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其中也有县里官员、乡里啬夫往来督促。
有数百驾车马正自西而东缓缓行进。
“五年之前,董卓纵兵劫掠中原,而后黄巾复起,汝南、颍川之间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我等不得不南下荆州避乱。原本以为只能在大江之畔度却余生,没想到竟然还能有机会重返故乡!”
其中有一名须发微白的中年儒士,望着眼前的忙碌景象,忍不住发出感慨。
他身边围着数名年轻人,都是文士打扮,其中一人看起来稍有武勇之姿,闻言附和道:
“是呀,两年之前,袁公路、何仪等贼为祸乡里,我也只能背井离乡。幸有陈豫州乘势而起,先是平定贼寇,驱逐袁术,又安置流民,振兴农事,今日虽只见朗陵一县之百姓,就得以窥见陈豫州治下民生之安乐,如此,也不枉我等追随水镜先生重返故乡。”
那名中年儒士,正是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他伸手捋须,道:
“听闻陈豫州以阳翟令起家,故而对于颍川士人格外倚重,郭奉孝、陈长文、荀公达、钟仲常等人皆得以任用。若是当时没有避祸荆州,以元直之才干,今日之成就亦不会逊色分毫!”
年轻文士听后,神色微微有些黯淡:
“庶本寒微,又身负命案,能够保全自身已是侥幸,岂敢奢求出仕为官?”
司马徽微微摇头,缓缓说道:
“不然,荀公达信中早已承诺,陈豫州用人不拘出身,只重才干与节操,老夫既然带你返乡,自然会大力举荐至陈豫州面前,元直又何必有此顾虑?”
被称为“元直”的,正是两年之前错过陈飞征召的徐庶。
在他们周围,还聚集着赵俨、杜袭、杜基、繁钦、颍容、梁鹄、赵戬等士人,他们不仅携老扶幼,有的还连同宗族亲戚,浩浩荡荡足有数千人,前后相连长达十余里。
“得、得、得……”
伴随着一阵轻快的马蹄声,数十名骑士停在了他们面前。
为首之人乃是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他在马背上扫视了一眼众人,这才抱拳拱手,朗声道:
“我乃右将军麾下都尉、平舆令褚通,诸位可是避乱荆州的士族子弟?”
司马徽一听就听出了他的口音:
“老夫阳翟司马徽,阁下莫非是阳翟褚氏子弟?”
褚通当即翻身下马,礼数更加恭敬:
“晚辈拜见司马先生,右将军得知司马先生携众多贤士重返故乡,特令晚辈在此相迎。”
司马徽奇道:
“右将军?”
褚通微微躬身,答道:
“朝廷刚刚发来诏书,陈豫州已经被拜为右将军、都督兖豫二州及河南地。”
一直在埋头赶路的司马徽等人当然不可能得知最新的消息,闻言不禁有些愕然。
曾经担任凉州刺史的梁鹄出声问道:
“兖州刺史曹孟德又将何去?”
褚通虽然不认识他,却也答道:
“曹刺史迁为青州刺史,不日即将赴任。”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各异,又听褚通继续说道:
“右将军如今在陈国阳夏开府治事,我先护送诸位前往平舆县城稍事休息,之后再派遣人马,护送各位分别返回故乡安置,如何?”
这些人远离故土多年,思乡之心何等迫切,陈飞当然不会不近人情地直接征调他们为官。
司马徽代表众人向褚通道谢:
“有劳褚都尉。”
褚通连声谦谢:
“岂敢,自从得知司马先生及诸位贤才即将返乡之后,右将军可谓思贤如渴,他直接下令于我,让我暂且抛下平舆县内一切政务,一心一意在朗陵迎候,今日已经是第五日了!”
司马徽向着东北方掬手行礼:
“能让右将军如此费心,我等实在是受宠若惊。他日若有机会,必然当面向右将军道谢。”
褚通笑道:
“这个机会一定会有的。”
司马徽又问道:
“听闻许子将、许文休也已经在右将军麾下出仕?”
褚通当即点头:
“正是,许氏兄弟分别担任治中从事、检校从事,甚得右将军信赖。诸位之中许多贤士的名字,还是他们向右将军举荐。”
梁鹄则是说道:
“许氏兄弟之名,纵然边鄙如凉州亦尽知矣,如今均为右将军所用,足见将军人望之高!老夫昏聩,想要先行拜访右将军,还望褚都尉代为引荐。”
“我等亦是如此。”
他身后还有数人齐声附和。
褚通微微笑道:
“诸位不必心急,愿意拜访右将军的,褚某自当护送前往阳夏。近来济阴、鲁国刚刚平定,良田宅院尚且富裕,待右将军为诸位授职之后,诸位便可以领取公田,安心生活了。”
徐庶看着那些满眼都是憧憬的年轻士子们,微微攥紧了拳头。
但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却立刻就松开了双手。
徐母也注意到了儿子的神色,温言道:
“这一路行来,我早已听说陈将军用人唯才,不拘出身,又亲眼看到百姓安居乐业,正是我儿投效之主,我儿又何必顾忌老母?”
徐庶正在犹豫,司马徽亦道:
“元直家乡并无亲族,不如早日前往阳夏。兖豫二州正值用人之际,以元直之才智品行,陈将军必然重用。”
徐庶还在思索,就听到褚通问道:
“莫非是颍川徐福大侠?”
徐庶被老乡喊破了原名,也不再遮掩,拱手道:
“正是徐某,都尉有何指教?”
褚通向他回礼:
“实不相瞒,早在两年之前,陈将军刚刚上任阳翟令之际,就曾听闻先生之名,并派遣郭奉孝前往拜访,只是先生已经避乱荆州,这才错失大才。先生如今若是能够前往阳夏,陈将军必然喜不自胜!”
徐庶叹了口气,终于下定决心:
“陈将军如此厚爱,徐庶实在受宠若惊,劳烦褚都尉护卫徐某……直趋阳夏、当面向将军致谢!”
-
朗陵距离阳夏不过三百里,当天傍晚时分,陈飞就得到了褚通的快马传报:
“司马徽等名士旧吏已经陆续进入汝南,互相携扶不下三千人。观其言行,皆有出仕效劳之意,另有徐庶、赵戬、梁鹄等,愿意直入阳夏,觐见君侯!”
陈飞颇有一丝得意:
“许子将、许文休、如今再有司马德操,中原名士大儒,皆入我彀中矣!”
由于郭嘉不在,所以荀攸笑着恭维了一句:
“此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恭喜君侯。”
陈飞才刚刚得意了片刻,就听到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启禀君侯,汝南郡丞梁峰传来密信。”
陈飞收起笑容:
“立刻呈上!”
梁峰刚刚转任汝南郡丞不久,除了基本的政务之外,他还肩负着另一项任务——联合都尉李通,一起制衡德高望重的汝南太守、朱儁!
能够让他用密信来汇报的,多半都是和朱儁相关的情报吧?
陈飞快速撕开了封泥,只看了两眼,就听到了荀缉再次禀告:
“启禀君侯,行骠骑将军、兼汝南太守朱公已至门外求见!”
说朱儁,朱儁到?
陈飞一愣,立刻抛下了密信。
他原本想要离席而起,前往迎接朱儁,但转念一想,又重新坐了下来:
“快快有请。”
看着荀缉退出大厅,他又捡起密信,重新了一遍。
梁峰在信中写得很清楚。
袁术派遣大军攻打豫章郡,担任豫章太守的朱皓眼看就要支撑不住。所以……身为朱皓亲爹的朱儁,现在坐不住了!
他想要发兵攻打袁术的后方,从而拯救自己唯一的儿子!
烈日当空。
在汝南郡的朗陵县郊外,到处都是金黄的麦穗,农夫们已经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其中也有县里官员、乡里啬夫往来督促。
有数百驾车马正自西而东缓缓行进。
“五年之前,董卓纵兵劫掠中原,而后黄巾复起,汝南、颍川之间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我等不得不南下荆州避乱。原本以为只能在大江之畔度却余生,没想到竟然还能有机会重返故乡!”
其中有一名须发微白的中年儒士,望着眼前的忙碌景象,忍不住发出感慨。
他身边围着数名年轻人,都是文士打扮,其中一人看起来稍有武勇之姿,闻言附和道:
“是呀,两年之前,袁公路、何仪等贼为祸乡里,我也只能背井离乡。幸有陈豫州乘势而起,先是平定贼寇,驱逐袁术,又安置流民,振兴农事,今日虽只见朗陵一县之百姓,就得以窥见陈豫州治下民生之安乐,如此,也不枉我等追随水镜先生重返故乡。”
那名中年儒士,正是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他伸手捋须,道:
“听闻陈豫州以阳翟令起家,故而对于颍川士人格外倚重,郭奉孝、陈长文、荀公达、钟仲常等人皆得以任用。若是当时没有避祸荆州,以元直之才干,今日之成就亦不会逊色分毫!”
年轻文士听后,神色微微有些黯淡:
“庶本寒微,又身负命案,能够保全自身已是侥幸,岂敢奢求出仕为官?”
司马徽微微摇头,缓缓说道:
“不然,荀公达信中早已承诺,陈豫州用人不拘出身,只重才干与节操,老夫既然带你返乡,自然会大力举荐至陈豫州面前,元直又何必有此顾虑?”
被称为“元直”的,正是两年之前错过陈飞征召的徐庶。
在他们周围,还聚集着赵俨、杜袭、杜基、繁钦、颍容、梁鹄、赵戬等士人,他们不仅携老扶幼,有的还连同宗族亲戚,浩浩荡荡足有数千人,前后相连长达十余里。
“得、得、得……”
伴随着一阵轻快的马蹄声,数十名骑士停在了他们面前。
为首之人乃是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他在马背上扫视了一眼众人,这才抱拳拱手,朗声道:
“我乃右将军麾下都尉、平舆令褚通,诸位可是避乱荆州的士族子弟?”
司马徽一听就听出了他的口音:
“老夫阳翟司马徽,阁下莫非是阳翟褚氏子弟?”
褚通当即翻身下马,礼数更加恭敬:
“晚辈拜见司马先生,右将军得知司马先生携众多贤士重返故乡,特令晚辈在此相迎。”
司马徽奇道:
“右将军?”
褚通微微躬身,答道:
“朝廷刚刚发来诏书,陈豫州已经被拜为右将军、都督兖豫二州及河南地。”
一直在埋头赶路的司马徽等人当然不可能得知最新的消息,闻言不禁有些愕然。
曾经担任凉州刺史的梁鹄出声问道:
“兖州刺史曹孟德又将何去?”
褚通虽然不认识他,却也答道:
“曹刺史迁为青州刺史,不日即将赴任。”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各异,又听褚通继续说道:
“右将军如今在陈国阳夏开府治事,我先护送诸位前往平舆县城稍事休息,之后再派遣人马,护送各位分别返回故乡安置,如何?”
这些人远离故土多年,思乡之心何等迫切,陈飞当然不会不近人情地直接征调他们为官。
司马徽代表众人向褚通道谢:
“有劳褚都尉。”
褚通连声谦谢:
“岂敢,自从得知司马先生及诸位贤才即将返乡之后,右将军可谓思贤如渴,他直接下令于我,让我暂且抛下平舆县内一切政务,一心一意在朗陵迎候,今日已经是第五日了!”
司马徽向着东北方掬手行礼:
“能让右将军如此费心,我等实在是受宠若惊。他日若有机会,必然当面向右将军道谢。”
褚通笑道:
“这个机会一定会有的。”
司马徽又问道:
“听闻许子将、许文休也已经在右将军麾下出仕?”
褚通当即点头:
“正是,许氏兄弟分别担任治中从事、检校从事,甚得右将军信赖。诸位之中许多贤士的名字,还是他们向右将军举荐。”
梁鹄则是说道:
“许氏兄弟之名,纵然边鄙如凉州亦尽知矣,如今均为右将军所用,足见将军人望之高!老夫昏聩,想要先行拜访右将军,还望褚都尉代为引荐。”
“我等亦是如此。”
他身后还有数人齐声附和。
褚通微微笑道:
“诸位不必心急,愿意拜访右将军的,褚某自当护送前往阳夏。近来济阴、鲁国刚刚平定,良田宅院尚且富裕,待右将军为诸位授职之后,诸位便可以领取公田,安心生活了。”
徐庶看着那些满眼都是憧憬的年轻士子们,微微攥紧了拳头。
但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却立刻就松开了双手。
徐母也注意到了儿子的神色,温言道:
“这一路行来,我早已听说陈将军用人唯才,不拘出身,又亲眼看到百姓安居乐业,正是我儿投效之主,我儿又何必顾忌老母?”
徐庶正在犹豫,司马徽亦道:
“元直家乡并无亲族,不如早日前往阳夏。兖豫二州正值用人之际,以元直之才智品行,陈将军必然重用。”
徐庶还在思索,就听到褚通问道:
“莫非是颍川徐福大侠?”
徐庶被老乡喊破了原名,也不再遮掩,拱手道:
“正是徐某,都尉有何指教?”
褚通向他回礼:
“实不相瞒,早在两年之前,陈将军刚刚上任阳翟令之际,就曾听闻先生之名,并派遣郭奉孝前往拜访,只是先生已经避乱荆州,这才错失大才。先生如今若是能够前往阳夏,陈将军必然喜不自胜!”
徐庶叹了口气,终于下定决心:
“陈将军如此厚爱,徐庶实在受宠若惊,劳烦褚都尉护卫徐某……直趋阳夏、当面向将军致谢!”
-
朗陵距离阳夏不过三百里,当天傍晚时分,陈飞就得到了褚通的快马传报:
“司马徽等名士旧吏已经陆续进入汝南,互相携扶不下三千人。观其言行,皆有出仕效劳之意,另有徐庶、赵戬、梁鹄等,愿意直入阳夏,觐见君侯!”
陈飞颇有一丝得意:
“许子将、许文休、如今再有司马德操,中原名士大儒,皆入我彀中矣!”
由于郭嘉不在,所以荀攸笑着恭维了一句:
“此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恭喜君侯。”
陈飞才刚刚得意了片刻,就听到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启禀君侯,汝南郡丞梁峰传来密信。”
陈飞收起笑容:
“立刻呈上!”
梁峰刚刚转任汝南郡丞不久,除了基本的政务之外,他还肩负着另一项任务——联合都尉李通,一起制衡德高望重的汝南太守、朱儁!
能够让他用密信来汇报的,多半都是和朱儁相关的情报吧?
陈飞快速撕开了封泥,只看了两眼,就听到了荀缉再次禀告:
“启禀君侯,行骠骑将军、兼汝南太守朱公已至门外求见!”
说朱儁,朱儁到?
陈飞一愣,立刻抛下了密信。
他原本想要离席而起,前往迎接朱儁,但转念一想,又重新坐了下来:
“快快有请。”
看着荀缉退出大厅,他又捡起密信,重新了一遍。
梁峰在信中写得很清楚。
袁术派遣大军攻打豫章郡,担任豫章太守的朱皓眼看就要支撑不住。所以……身为朱皓亲爹的朱儁,现在坐不住了!
他想要发兵攻打袁术的后方,从而拯救自己唯一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