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心迹
与此同时,位于骊山温泉宫北端,位于半山俯瞰坡地上的重华殿内;温暖如春的内殿重围背后,散放着半湿发髻披着宽袍的太子妃裴氏,有些心不在焉的听取着,来自殿内女官们的奏事和呈报。
作为全天下最令人羡慕的女子之一;她原本只是一名寻常的宦门之女。乃父裴居道出身河东裴氏东眷,凭借门荫入仕,官拜左金吾卫将军,却未想过能有朝一日入选东宫,获得侍奉太子的机会。
事实上,以门荫入仕的裴居道,能够官拜为左金吾卫将军;还是曾为高宗故邸的从龙部旧,担任过太子清道率将的缘故。因此,在当今天子的亲信朝臣中,并不算是特别核心的成员而泯然于众。
因此作为裴居道之女,裴氏也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女德、持家诸艺、以待出阁之期;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郎君。然而二圣选中的太子妃,殊色绝丽的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却在大婚之前出了状况。
虽然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何等是非,但最终以杨氏女秘密出家为告终;但是身为大唐储君的婚期,却是早已经榜告天下。因此,为了不让太子的婚期延期,而变成一场令人质疑和揣测的丑闻/笑话。
在短时间内,诸多内臣四下奔走的秘密考察之下,正巧闺中待字的裴氏,也经过二圣的择选和权衡,就此莫名其妙的成为太子妃的候补人选。尤在懵懵然之间就接到了,来自于宫中的问聘诏书。
那一夜,从小抚养她的姨母,几乎是揽着她哭成了泪人;而她的父亲裴居道更是忧心忡忡,持续长吁短叹的彻夜失眠。但最终来自大内的中旨,是她们这样的臣下之家无可抗拒而只能欣然从命。
因此,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的裴氏,几乎是在来自中宫的内官、侍臣,以一种赶鸭子上架的速度和效率下,在最后的期限内完成了身为太子妃的基本教导和培训,又在一片羡慕眼光中被召进大内。
但好在她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那位威名赫赫的天后对她这个候选新妇,表现的颇为宽容和慈爱有加;而身为今上,更在对答如流的问询中异常满意。当面表态:“东宫内政,吾无忧矣”。
紧接着,又发生了相应的祥瑞事件。所司奏以白雁为贽,适会苑中获白雁,今上喜曰:“汉获朱雁,遂为乐府;今获白雁,得为婚贽。彼礼但成谣颂,此礼便首人伦,异代相望,我无惭德也。“
而在此期间,裴氏唯一提出的个人要求,就是不要任何家族陪嫁的滕妾。因此,在如此一番仓促而又隆重异常的国家大礼之后;裴氏也成为了第一无二的太子妃,见到那位病容消瘦的国之储君。
但更出人意料的是,她与太子的相敬如宾。因为裴氏既足够的耐心和温柔,去包容和照顾这位,体弱多病的惨淡外表之下,敏感细致又博学多才的夫君。就像是早已在一起生活过了很多年一样。
虽然自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成婚,至今也有两年多的光景了,东宫膝下依旧未有所出;但是在这对年少的太子夫妻之间,却是越发的亲密融洽。然而这种状况在近两个月似乎有所变化。
这些变化自然是有好也有坏;首先是那为总是终日满怀心事和思虑的太子,逐渐变得更加积极用事和操劳勤政起来;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不再抗拒和排斥医药,而更加注重起自身的调理和康复。
然而,随着太子在东宫事务和监国职分上的勤政纷忙;自然而然的也减少了与裴氏相处的时光;有时候,甚至要裴氏主动奉送汤药,到专门的崇文馆或是典藏署,才有可能获得与太子独处片刻。
而原本与裴氏在私房之中,知无不言的日常倾诉与交心,也在日益的减少;似乎变得更有城府和内蕴起来。若是如此,裴氏也只能暗自恭贺庆幸之。毕竟身为储君务求长进和作为,乃国家大幸。
但是近来一些日子里,太子殿下时常在别宫后苑中,以清净为由独处上个把时辰;而不是与她一起读书解文,或是听她代为朗读奏文。以至东宫中一度传出了,太子妃被冷落和疑似失宠的风闻。
但是,通过身边的那些近侍和内官,裴氏可以确信太子李弘的确是在独处修养。期间也并没有任何人进入侍奉;或是私下幽会其中。但身为正妃,裴氏倒宁愿太子有所新宠,可以直接纳入宫中。
毕竟,作为东宫的内命妇序列,也实在是太过寡淡了;成婚至今除了正妃裴氏之外,居然就只有一个从小随侍的女史,被顺带封为孺人而协理后宫而已。因此当太子交代她暗中关照那对母女时。
裴氏也不免一度产生了某种疑惑和猜测;难道是太子其实不喜欢那些,二圣赐下娇柔美貌的妙龄女伎;而是如上官宰相遗族的郑氏这般丰腴熟美,已婚生养过的妇人么?还是未及笄的幼龄女子?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太子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真的就是某种意义上,对于故人的连带优待和关照,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意味;甚至连郑氏都未尝主动召见过,将一切都尽皆付诸于裴氏。
因此,为了逢和太子的心意,裴氏也不介意以太子妃的身份,在私下里格外示好;变相的提高彼辈待遇和供给,乃至通过身边的女官、内侍,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传闻;以为变相的保护和周全。
至少,她是亲眼见过那个上官氏的遗孤,聪慧可人又难得乖巧有趣,更兼谈吐不凡、颇有见地;很难想象是郑氏作为充宫的罪眷之身,在充斥着人心纷杂的永巷之中,能够培养出来的出落人物。
所以,她也多少可以理解太子,暗中得闻了郑氏母女的境遇之后,就不惜面对天后的那点干系,私下将其讨要到东宫来的缘由了。事实上,倘若日后得以机缘巧合之下,她也不介意收养个小女。
这样,日后无论是她与太子既有所出,还是从别家获得嗣子;都可以作为宫中的重要辅佐和帮手。因此,当最后一名内典女官,有些迟疑的说起一件事情时,顿时就让有些昏沉的裴氏精神起来:
“秉告元妃,当下命妇院内的侍儿,有关新进掌书处郑(娘子)校书的传闻;言称其女似乎暗中豢养狸奴,还有人偶然隔墙听闻,此女曾对空无人处自行作问答语;因此,颇有些令人惊惶……”
“荒唐!”裴氏听了当即毫不犹豫的呵斥道:在场的一众女官不明情由,具是连忙俯身跪地称罪。却见裴氏伸手招了招,从幕后走出贴身宫人手中,接过一只黄白相见喵喵叫的毛茸茸小动物道:
“身在掌书处的职责,私下养狸奴又算是什么罪过!且不说日常防患书册典籍的鼠虫之害;但凡区区小女身在宫中闲暇无事,唯以狸奴自娱自乐,私下倾诉心事一二,又怎么值得小题大做了?”
“是是……元妃训示的正是。”为首的司闱局女正,当即立马附和道:“都是那些不懂事的婢子乱嚼舌根,且让卑妾好好训教一二便是。”然而,她们心中却愈发确信,上官小女果然深得看重。
然而,在这些女官都退下的不久之后,裴氏却是来到了内殿的太子寝处;放下手中缩成一团的小猫,对着太子李弘温声道:“殿下,臣妾已命人从青州送来狸奴若干,养在宫中以备日常所需。”
“真是劳烦你了,芝柔。”太子李弘满怀温柔与情意的看着裴氏道:“只是这些狸奴就此放养在宫中,私下里却还要劳你继续关注一二;自然,倘若为你日常消遣烦闷,排解清寂,那就更好了。”
“殿下言重了,岂不闻臣妾与殿下乃是宠辱一体,但凡是殿下所需,便就是妾身所好。”裴氏也淑娴得体的笑道:“莫说是区区几只狸奴之故,便就是更要紧的干系,妾身也可为殿下分担再三。”
“其实,这其中就自有相应的干系……”听到这里,太子李弘也不免感动之下,有些欲言又止道:“只是诸多时机尚未成熟,也实在是兹事体大,所以,目前还无法与芝柔你明言……”
“却也无妨的,其他的无需赘言,只要妾身知晓,殿下有心便好了。”裴氏宛然一笑道:“就让妾身服侍殿下用药;好生安寝吧!自从用了孟奉御的食疗养身方之后,殿下似乎睡得越发安稳了。”
在太子李弘喝下汤药,开始闭目养神之后,解衣躺在身边的裴氏,又看似漫不经心的轻声问道:“弘郎,对郑校书之女又是怎么看的?妾身以为此女年岁虽小,是一个堪称造就和栽培的好苗子。”
“她身上又特殊的因果和干系,不要贸然插手和干预。”然而闭着眼睛的李弘,却瓮声道:“也无需特别的优待和针对的笼络,日常立暗中看护和关照就好……”
就在床头絮语的同时,江畋也紧随着那件被抛出的事物,而随其一起越过宫墙落在雪地上。高达数丈的宫墙,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几个腾跃的功夫;倒是江畋想要重新爬回去,要颇费一番功夫。
而这时,墙外也出现了一个迅速靠近的身影,就像是一直躲在附近一般;抓住掉在雪地中的物件转身就走,然后又在不远处的草木中,跨上了一匹健马在原野中飞奔而走;也将江畋甩在身后。
(本章完)
作为全天下最令人羡慕的女子之一;她原本只是一名寻常的宦门之女。乃父裴居道出身河东裴氏东眷,凭借门荫入仕,官拜左金吾卫将军,却未想过能有朝一日入选东宫,获得侍奉太子的机会。
事实上,以门荫入仕的裴居道,能够官拜为左金吾卫将军;还是曾为高宗故邸的从龙部旧,担任过太子清道率将的缘故。因此,在当今天子的亲信朝臣中,并不算是特别核心的成员而泯然于众。
因此作为裴居道之女,裴氏也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女德、持家诸艺、以待出阁之期;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郎君。然而二圣选中的太子妃,殊色绝丽的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却在大婚之前出了状况。
虽然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何等是非,但最终以杨氏女秘密出家为告终;但是身为大唐储君的婚期,却是早已经榜告天下。因此,为了不让太子的婚期延期,而变成一场令人质疑和揣测的丑闻/笑话。
在短时间内,诸多内臣四下奔走的秘密考察之下,正巧闺中待字的裴氏,也经过二圣的择选和权衡,就此莫名其妙的成为太子妃的候补人选。尤在懵懵然之间就接到了,来自于宫中的问聘诏书。
那一夜,从小抚养她的姨母,几乎是揽着她哭成了泪人;而她的父亲裴居道更是忧心忡忡,持续长吁短叹的彻夜失眠。但最终来自大内的中旨,是她们这样的臣下之家无可抗拒而只能欣然从命。
因此,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的裴氏,几乎是在来自中宫的内官、侍臣,以一种赶鸭子上架的速度和效率下,在最后的期限内完成了身为太子妃的基本教导和培训,又在一片羡慕眼光中被召进大内。
但好在她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那位威名赫赫的天后对她这个候选新妇,表现的颇为宽容和慈爱有加;而身为今上,更在对答如流的问询中异常满意。当面表态:“东宫内政,吾无忧矣”。
紧接着,又发生了相应的祥瑞事件。所司奏以白雁为贽,适会苑中获白雁,今上喜曰:“汉获朱雁,遂为乐府;今获白雁,得为婚贽。彼礼但成谣颂,此礼便首人伦,异代相望,我无惭德也。“
而在此期间,裴氏唯一提出的个人要求,就是不要任何家族陪嫁的滕妾。因此,在如此一番仓促而又隆重异常的国家大礼之后;裴氏也成为了第一无二的太子妃,见到那位病容消瘦的国之储君。
但更出人意料的是,她与太子的相敬如宾。因为裴氏既足够的耐心和温柔,去包容和照顾这位,体弱多病的惨淡外表之下,敏感细致又博学多才的夫君。就像是早已在一起生活过了很多年一样。
虽然自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成婚,至今也有两年多的光景了,东宫膝下依旧未有所出;但是在这对年少的太子夫妻之间,却是越发的亲密融洽。然而这种状况在近两个月似乎有所变化。
这些变化自然是有好也有坏;首先是那为总是终日满怀心事和思虑的太子,逐渐变得更加积极用事和操劳勤政起来;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不再抗拒和排斥医药,而更加注重起自身的调理和康复。
然而,随着太子在东宫事务和监国职分上的勤政纷忙;自然而然的也减少了与裴氏相处的时光;有时候,甚至要裴氏主动奉送汤药,到专门的崇文馆或是典藏署,才有可能获得与太子独处片刻。
而原本与裴氏在私房之中,知无不言的日常倾诉与交心,也在日益的减少;似乎变得更有城府和内蕴起来。若是如此,裴氏也只能暗自恭贺庆幸之。毕竟身为储君务求长进和作为,乃国家大幸。
但是近来一些日子里,太子殿下时常在别宫后苑中,以清净为由独处上个把时辰;而不是与她一起读书解文,或是听她代为朗读奏文。以至东宫中一度传出了,太子妃被冷落和疑似失宠的风闻。
但是,通过身边的那些近侍和内官,裴氏可以确信太子李弘的确是在独处修养。期间也并没有任何人进入侍奉;或是私下幽会其中。但身为正妃,裴氏倒宁愿太子有所新宠,可以直接纳入宫中。
毕竟,作为东宫的内命妇序列,也实在是太过寡淡了;成婚至今除了正妃裴氏之外,居然就只有一个从小随侍的女史,被顺带封为孺人而协理后宫而已。因此当太子交代她暗中关照那对母女时。
裴氏也不免一度产生了某种疑惑和猜测;难道是太子其实不喜欢那些,二圣赐下娇柔美貌的妙龄女伎;而是如上官宰相遗族的郑氏这般丰腴熟美,已婚生养过的妇人么?还是未及笄的幼龄女子?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太子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真的就是某种意义上,对于故人的连带优待和关照,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意味;甚至连郑氏都未尝主动召见过,将一切都尽皆付诸于裴氏。
因此,为了逢和太子的心意,裴氏也不介意以太子妃的身份,在私下里格外示好;变相的提高彼辈待遇和供给,乃至通过身边的女官、内侍,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传闻;以为变相的保护和周全。
至少,她是亲眼见过那个上官氏的遗孤,聪慧可人又难得乖巧有趣,更兼谈吐不凡、颇有见地;很难想象是郑氏作为充宫的罪眷之身,在充斥着人心纷杂的永巷之中,能够培养出来的出落人物。
所以,她也多少可以理解太子,暗中得闻了郑氏母女的境遇之后,就不惜面对天后的那点干系,私下将其讨要到东宫来的缘由了。事实上,倘若日后得以机缘巧合之下,她也不介意收养个小女。
这样,日后无论是她与太子既有所出,还是从别家获得嗣子;都可以作为宫中的重要辅佐和帮手。因此,当最后一名内典女官,有些迟疑的说起一件事情时,顿时就让有些昏沉的裴氏精神起来:
“秉告元妃,当下命妇院内的侍儿,有关新进掌书处郑(娘子)校书的传闻;言称其女似乎暗中豢养狸奴,还有人偶然隔墙听闻,此女曾对空无人处自行作问答语;因此,颇有些令人惊惶……”
“荒唐!”裴氏听了当即毫不犹豫的呵斥道:在场的一众女官不明情由,具是连忙俯身跪地称罪。却见裴氏伸手招了招,从幕后走出贴身宫人手中,接过一只黄白相见喵喵叫的毛茸茸小动物道:
“身在掌书处的职责,私下养狸奴又算是什么罪过!且不说日常防患书册典籍的鼠虫之害;但凡区区小女身在宫中闲暇无事,唯以狸奴自娱自乐,私下倾诉心事一二,又怎么值得小题大做了?”
“是是……元妃训示的正是。”为首的司闱局女正,当即立马附和道:“都是那些不懂事的婢子乱嚼舌根,且让卑妾好好训教一二便是。”然而,她们心中却愈发确信,上官小女果然深得看重。
然而,在这些女官都退下的不久之后,裴氏却是来到了内殿的太子寝处;放下手中缩成一团的小猫,对着太子李弘温声道:“殿下,臣妾已命人从青州送来狸奴若干,养在宫中以备日常所需。”
“真是劳烦你了,芝柔。”太子李弘满怀温柔与情意的看着裴氏道:“只是这些狸奴就此放养在宫中,私下里却还要劳你继续关注一二;自然,倘若为你日常消遣烦闷,排解清寂,那就更好了。”
“殿下言重了,岂不闻臣妾与殿下乃是宠辱一体,但凡是殿下所需,便就是妾身所好。”裴氏也淑娴得体的笑道:“莫说是区区几只狸奴之故,便就是更要紧的干系,妾身也可为殿下分担再三。”
“其实,这其中就自有相应的干系……”听到这里,太子李弘也不免感动之下,有些欲言又止道:“只是诸多时机尚未成熟,也实在是兹事体大,所以,目前还无法与芝柔你明言……”
“却也无妨的,其他的无需赘言,只要妾身知晓,殿下有心便好了。”裴氏宛然一笑道:“就让妾身服侍殿下用药;好生安寝吧!自从用了孟奉御的食疗养身方之后,殿下似乎睡得越发安稳了。”
在太子李弘喝下汤药,开始闭目养神之后,解衣躺在身边的裴氏,又看似漫不经心的轻声问道:“弘郎,对郑校书之女又是怎么看的?妾身以为此女年岁虽小,是一个堪称造就和栽培的好苗子。”
“她身上又特殊的因果和干系,不要贸然插手和干预。”然而闭着眼睛的李弘,却瓮声道:“也无需特别的优待和针对的笼络,日常立暗中看护和关照就好……”
就在床头絮语的同时,江畋也紧随着那件被抛出的事物,而随其一起越过宫墙落在雪地上。高达数丈的宫墙,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几个腾跃的功夫;倒是江畋想要重新爬回去,要颇费一番功夫。
而这时,墙外也出现了一个迅速靠近的身影,就像是一直躲在附近一般;抓住掉在雪地中的物件转身就走,然后又在不远处的草木中,跨上了一匹健马在原野中飞奔而走;也将江畋甩在身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