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造反
金陵甄家,家主甄应嘉,表字友忠,如今任钦差金陵体仁院总裁。
从品级上看,只有不起眼的正五品,但这可是太上皇特意为甄家设置的。
金陵体仁院与紫禁城体仁阁遥相呼应,太上皇此举,就是为了彰显他对曾经的乳母奉圣夫人的敬重。
当然,林枢曾经有过猜测,太上皇安排甄家这个不伦不类的官职,怕是有监视江南官员百姓的意思。
林枢想得入神,王焕与贾琏探讨了一会,发现林枢半天没有说话,两人都疑惑的看向他。
“瑾玉兄,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我是在想,甄家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林枢回道:“南直隶巡按御史辛黎弹劾甄家,赵都帅准备整顿盐政,紧接着就是倭寇侵扰,太巧合了。你们别忘了,甄家才是江南豪绅家族的领头人。”
贾琏对于江南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倒是王焕立马就明白了林枢的意思。
是呀,钦差行辕意欲整顿江南盐政,其实就是皇帝想要收回盐税这个聚宝盆。
甄家与那些盐商家族可都是太上皇的人,盐商们都出手了,领头的甄家反而陷入了被弹劾的险境,这也太不正常了。
王焕琢磨不透:“会不会是窝里反?”
“不可能,离开了甄家,剩下的人还扛不住陛下的反击。毕竟,甄家才是太上皇在江南的代表。”
林枢摇了摇头,甄家在宫里可是有甄太妃撑腰的,离开了甄家,仅仅凭借一个三品侍郎,根本就无法与皇帝对抗。
贾琏这时插话道:“有件事也许与这些有一点关系,我临出京时,听我父亲说,甄家送了不少宝物进宫,大概价值有一百多万两。”
“这么多?而且还没到运送贡品的时间啊?”王焕想了想,距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呢,没到送贡品的时间。
钦差金陵体仁院,有替太上皇运送江南各处上贡的责任。每年新年,甄家都会运送一批各色宝物进京。
比去江南贡缎、瓷器、珍珠宝石等等,特别是苏绣贡缎,是皇家每年赏赐大臣的常用之物。
林枢突然拍了一下桌子:“甄家怕是在转移金陵的银子,他们肯定在谋划着什么。受弹劾什么的,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甚至送到宫里的一百万两宝物,也不过是遮掩真正送出金陵的数目。”
紧接着他快速去旁边的一个盒子中四处翻找,不一会拿出几封书信。
“这些都是林家各处管事的书信,我曾经让他们注意各大势力的动静,他们就隔一段时间给我来信汇报。”
林枢把书摊开放在桌子上,指着其中的几段话说道:“你们看,自从治德五年九月开始,甄家就开始逐渐变卖除了金陵的铺子、庄子田产。”
他又指着另外一封:“还有这里,这是今年的,甄家在舟山买了大片的地。好好的良田不要,买滩淤之地做什么?”
贾琏与王焕挤压一起看着书信,上面满是甄家售卖各处商铺与田产的记录。
比如苏州的桑田,杭州的庄子,反而在舟山买下了一千多亩的滩淤。
王焕抓了抓头发,疑惑的问道:“舟山有什么是甄家所需要的?”
“人烟稀少,好掩人耳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靠近大海,甚至可以停靠小一些的船只。”
林枢想都不用想,舟山可是曾经水匪的聚集地,那里河湖遍地,与大陆相隔,连接大海,简直就是海贼水匪的天然根据地了。
朝廷曾经有过律令,允许匪徒丛生的地方豪绅,修筑坞堡抵御匪患。
而甄家买下大片滩淤,便可以借口抵御水匪海寇,修筑坞堡。至于他们是真的抵御匪患还是藏在里面干见不得人的事,有太上皇在,谁敢去查?
林枢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贾琏和王焕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表弟是说,甄家想要造反?”
听到贾琏的话,林枢摇头说道:“不是造反,而是为将来造反做准备。太上皇年纪大了,忠信王想要争那个位子,不可能只靠太上皇的宠信啊!早知道,自古夺嫡,没有点实力怎么能成功?”
太上皇高汝绍已经快古稀之年,眼看当今皇位越来越稳,忠信王高永仪能不着急吗?
甄家作为高永仪的亲娘舅,当然要为外甥的夺嫡大业筹备银两,甚至预备刀兵。
贾琏沉默半天,他的内心很不平静。贾家与甄家的关系向来亲密,甄家的事,老太太怕是知道一二吧。
事涉夺嫡,林枢说了这么一嘴,无论是贾琏还是王焕都有些不敢搭话。一时间书房里安静下来,只有零星炉火燃烧煤炭的声音。
林枢笑了笑,打破了三人的沉默:“你们也不必如此谨慎,大家都是陛下的人,于公于私,咱们都是站在陛下这一边的,不是吗?”
“那是当然,我可是陛下亲自提拔的龙禁卫镇府使,要不是陛下,估计这会已经被……不提了!”
三人中,对皇帝最感激的就是贾琏,他当即表态:“这件事不管是真是假,我都要送一封密奏去京城。表弟,这样做,不会影响到你吧?”
林枢回道:“无妨,不管甄家做这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咱们只能依靠陛下去调查。而且甄家与我林家有仇,琏表哥这么做,其实是在帮我。”
林家差点家破人亡,甄家绝对是幕后黑手之一,林枢怎么可能当过这个给甄家上眼药的机会。
王焕苦笑一声:“瑾玉兄,我可以把这件事告诉我父亲吗?”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林枢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两人关系再要好,这种秘密也不应该如此轻易的说出来啊。
林枢郑重的回道:“惟中兄,咱们相识多年,叔父这些年不知给我挡了多少风雨,我相信你,也相信叔父。”
他上前拍了拍王焕的肩膀,叮嘱道:“甄家所做之事,弄不好江南会血流成河。叔父身居要职,你回去后就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早做准备。”
从品级上看,只有不起眼的正五品,但这可是太上皇特意为甄家设置的。
金陵体仁院与紫禁城体仁阁遥相呼应,太上皇此举,就是为了彰显他对曾经的乳母奉圣夫人的敬重。
当然,林枢曾经有过猜测,太上皇安排甄家这个不伦不类的官职,怕是有监视江南官员百姓的意思。
林枢想得入神,王焕与贾琏探讨了一会,发现林枢半天没有说话,两人都疑惑的看向他。
“瑾玉兄,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我是在想,甄家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林枢回道:“南直隶巡按御史辛黎弹劾甄家,赵都帅准备整顿盐政,紧接着就是倭寇侵扰,太巧合了。你们别忘了,甄家才是江南豪绅家族的领头人。”
贾琏对于江南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倒是王焕立马就明白了林枢的意思。
是呀,钦差行辕意欲整顿江南盐政,其实就是皇帝想要收回盐税这个聚宝盆。
甄家与那些盐商家族可都是太上皇的人,盐商们都出手了,领头的甄家反而陷入了被弹劾的险境,这也太不正常了。
王焕琢磨不透:“会不会是窝里反?”
“不可能,离开了甄家,剩下的人还扛不住陛下的反击。毕竟,甄家才是太上皇在江南的代表。”
林枢摇了摇头,甄家在宫里可是有甄太妃撑腰的,离开了甄家,仅仅凭借一个三品侍郎,根本就无法与皇帝对抗。
贾琏这时插话道:“有件事也许与这些有一点关系,我临出京时,听我父亲说,甄家送了不少宝物进宫,大概价值有一百多万两。”
“这么多?而且还没到运送贡品的时间啊?”王焕想了想,距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呢,没到送贡品的时间。
钦差金陵体仁院,有替太上皇运送江南各处上贡的责任。每年新年,甄家都会运送一批各色宝物进京。
比去江南贡缎、瓷器、珍珠宝石等等,特别是苏绣贡缎,是皇家每年赏赐大臣的常用之物。
林枢突然拍了一下桌子:“甄家怕是在转移金陵的银子,他们肯定在谋划着什么。受弹劾什么的,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甚至送到宫里的一百万两宝物,也不过是遮掩真正送出金陵的数目。”
紧接着他快速去旁边的一个盒子中四处翻找,不一会拿出几封书信。
“这些都是林家各处管事的书信,我曾经让他们注意各大势力的动静,他们就隔一段时间给我来信汇报。”
林枢把书摊开放在桌子上,指着其中的几段话说道:“你们看,自从治德五年九月开始,甄家就开始逐渐变卖除了金陵的铺子、庄子田产。”
他又指着另外一封:“还有这里,这是今年的,甄家在舟山买了大片的地。好好的良田不要,买滩淤之地做什么?”
贾琏与王焕挤压一起看着书信,上面满是甄家售卖各处商铺与田产的记录。
比如苏州的桑田,杭州的庄子,反而在舟山买下了一千多亩的滩淤。
王焕抓了抓头发,疑惑的问道:“舟山有什么是甄家所需要的?”
“人烟稀少,好掩人耳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靠近大海,甚至可以停靠小一些的船只。”
林枢想都不用想,舟山可是曾经水匪的聚集地,那里河湖遍地,与大陆相隔,连接大海,简直就是海贼水匪的天然根据地了。
朝廷曾经有过律令,允许匪徒丛生的地方豪绅,修筑坞堡抵御匪患。
而甄家买下大片滩淤,便可以借口抵御水匪海寇,修筑坞堡。至于他们是真的抵御匪患还是藏在里面干见不得人的事,有太上皇在,谁敢去查?
林枢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贾琏和王焕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表弟是说,甄家想要造反?”
听到贾琏的话,林枢摇头说道:“不是造反,而是为将来造反做准备。太上皇年纪大了,忠信王想要争那个位子,不可能只靠太上皇的宠信啊!早知道,自古夺嫡,没有点实力怎么能成功?”
太上皇高汝绍已经快古稀之年,眼看当今皇位越来越稳,忠信王高永仪能不着急吗?
甄家作为高永仪的亲娘舅,当然要为外甥的夺嫡大业筹备银两,甚至预备刀兵。
贾琏沉默半天,他的内心很不平静。贾家与甄家的关系向来亲密,甄家的事,老太太怕是知道一二吧。
事涉夺嫡,林枢说了这么一嘴,无论是贾琏还是王焕都有些不敢搭话。一时间书房里安静下来,只有零星炉火燃烧煤炭的声音。
林枢笑了笑,打破了三人的沉默:“你们也不必如此谨慎,大家都是陛下的人,于公于私,咱们都是站在陛下这一边的,不是吗?”
“那是当然,我可是陛下亲自提拔的龙禁卫镇府使,要不是陛下,估计这会已经被……不提了!”
三人中,对皇帝最感激的就是贾琏,他当即表态:“这件事不管是真是假,我都要送一封密奏去京城。表弟,这样做,不会影响到你吧?”
林枢回道:“无妨,不管甄家做这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咱们只能依靠陛下去调查。而且甄家与我林家有仇,琏表哥这么做,其实是在帮我。”
林家差点家破人亡,甄家绝对是幕后黑手之一,林枢怎么可能当过这个给甄家上眼药的机会。
王焕苦笑一声:“瑾玉兄,我可以把这件事告诉我父亲吗?”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林枢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两人关系再要好,这种秘密也不应该如此轻易的说出来啊。
林枢郑重的回道:“惟中兄,咱们相识多年,叔父这些年不知给我挡了多少风雨,我相信你,也相信叔父。”
他上前拍了拍王焕的肩膀,叮嘱道:“甄家所做之事,弄不好江南会血流成河。叔父身居要职,你回去后就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