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天才还是牲口
“这范和多少名贡士?”御书房内朱厚炜将手中的两张卷子放下。
按照朱厚炜的要求,这一次辅科谁考满分,那么卷子会被送进宫中给皇帝亲阅,其实朱厚炜自己也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但是没想到竟然还真有一个。
朱厚炜之所以没抱太大的希望是因为此次会试的四门辅科分别是财经、数学、格物和化学,财经题不说,其余三门,朱厚炜多了不敢说,至少也是后世中考水准。
后世中考能将理科考满分的学霸比比皆是,然而现在是什么时候?
几百年前的大明!
能参加会试的必然是举人,可举人以前有几个正儿八经系统的学过数理化?
没有,一个都没有!
永王府学堂的学子,还有如今燕大的读书人都没有完整的学习过中学的数理化课程,更别说其他学子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厚炜自己都记不清后世数理化教程,这就好像你让中考学霸将三年初中学习的数理化课本给默写出来,那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题目是朱厚炜亲自出的,他可不会管学子们学过多少,他只知道以自己曾经在初中学过的内容来出题,没出高中数学甚至高等数学上的内容,就算很给天下举子面子的了。
就这样,竟然还有人能考满分,真不知道是他么的天才还是牲口……
朱厚炜有些不太爽,仿佛自己精心布置的题目被人毫不费力的破解,是在质疑他的智商一般。
“回陛下,范和会试考中第两百九十三名。”任兴立即回答,很显然他早就了解过,皇帝或许不会问,但是他必须知道,这才是皇帝合格的奴婢。
朱厚炜微微一愣,这位能将格物和化学考满分的牲口竟然只考到两百九十三?
要知道此番会试采取的可是糊分,评分制,最后的成绩完全是按照分数说话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主观因素导致的徇私舞弊,除非所有的考官全部作弊!
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是真发生这样的事,这京城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走上断头台。
那么范和名次这么低应该只有一个原因,文章写的太烂……
换句话说,要不是这次科举改制,那范和百分之百名落孙山,都不带有悬念的那种,但是他没淘汰,很显然是格物和化学的满分为其拉了分……
“这次一共录取了多少贡生?”朱厚炜再问。
“回陛下,此次会试成绩达标的举子共计两百九十四位。”
敢情倒数第二?
“把范和的卷子拿来给朕看看。”
“遵旨。”任兴转身而出,片刻后便取来几张试卷,很显然,这家伙早有准备……
四书五经题,朱厚炜没有兴趣去看,主要是看也未必能看懂,而且范和写的文章依旧是中规中矩的八股文,这实际上也不能怪当今举子。
朱厚炜改革科举确实说了文体无需局限于八股文,但是这些第一次参加改革后科举的举子,往年自己做文章写八股文早就习惯了,你让他们去用别的文体来写文章,那不说适应,至少也得会才行。
范和就属于这一类,从平时练习到府试到乡试甚至会试,一辈子都在钻研八股,他写应试文章不用八股才怪。
这种现象想要改变,在朱厚炜看来起码要经过三五次的科举之后才能有所改观。
当然,这本身就不是操之过急的事。
朱厚炜将三张四书五经卷子的评分看了一下,发现果然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二十位同考官给出的分数大多是三分,只有一个四分,然后还有两个一分……
三张卷子综合评分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
尼玛,这典型就是在悬崖边上跳舞,六十一分那道四书题任何一个同考官只要少打两分,他么的范和这位牲口级别的数理化天才基本上也就拜拜了。
新科举的制度就是这样,只有三道题每题达到六十分以上,那么卷子才会出现在主考和副考官的跟前,要是五十九……
那就算策论写的再好,辅科全部满分都没用!
这种制度合理不合理无需多谈,但是可以参考一下后世的高考。
比如高考的时候考生的语数外三门主科的成绩加起来没超过两百分,那么就算文综或者理综满分也鸟用没有,什么985,211,双一流基本上是不用想了,凑合着上个大专得了。
新科举制度说起来是四加二,可真要严格来算的话,应该是三加一加二,这也是当前儒家坚守的最后的一点底线。
朱厚炜将三张四书五经卷扔在了一边拿起了策论。
策论题二十位同考官大多数给出了四分,三分只有六个,三分以下没有,也就是说同考官给范和的策论打出了八十二分!
折合小分八点二。
让朱厚炜略微感到意外的是,杨慎给出了八分,而张璁则给出了他最大权限十分,至于拥有二十分权限的主考官蒋冕则给了十八分!
三人折合小分四点六。
如此一来便可以简单算出范和的最终成绩。
四书五经同考官给了一百八十六,折合小分十八点六,主副考给分加起来二十四,折合小分两点四,小总分二十一。
策论小总分十二点八,格物满分一百,小分十,化学满分一百,小分十。
全部加起来五十三点八!
六门卷子,四书五经加策论每门一百四,总分五百六,两门辅科总分两百,功绩七百六十,小分七十六,按照百分之六十及格算,那么四十五点六分为及格线。
范和高出差不多八分!
落榜举子要么是四书五经考的没到同考官的六十及格线,要么就是最后的总分核算没过及格线。
前者基本是儒家在卡,而后者估计就是辅科学渣……
“这范和乃是经世致用之才!”朱厚炜放下策论卷感叹了一句。
范和的策论论点很清晰。
工业如何结合军事,如何提高生产力,如何运用到农业这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甚至涉及了流水线作业的概念!
而这些叙述完全说到朱厚炜的心里面去了……
“陛下,现在外面举子闹的挺凶……”任兴忐忑的给高兴的皇帝浇了一瓢冷水……
按照朱厚炜的要求,这一次辅科谁考满分,那么卷子会被送进宫中给皇帝亲阅,其实朱厚炜自己也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但是没想到竟然还真有一个。
朱厚炜之所以没抱太大的希望是因为此次会试的四门辅科分别是财经、数学、格物和化学,财经题不说,其余三门,朱厚炜多了不敢说,至少也是后世中考水准。
后世中考能将理科考满分的学霸比比皆是,然而现在是什么时候?
几百年前的大明!
能参加会试的必然是举人,可举人以前有几个正儿八经系统的学过数理化?
没有,一个都没有!
永王府学堂的学子,还有如今燕大的读书人都没有完整的学习过中学的数理化课程,更别说其他学子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厚炜自己都记不清后世数理化教程,这就好像你让中考学霸将三年初中学习的数理化课本给默写出来,那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题目是朱厚炜亲自出的,他可不会管学子们学过多少,他只知道以自己曾经在初中学过的内容来出题,没出高中数学甚至高等数学上的内容,就算很给天下举子面子的了。
就这样,竟然还有人能考满分,真不知道是他么的天才还是牲口……
朱厚炜有些不太爽,仿佛自己精心布置的题目被人毫不费力的破解,是在质疑他的智商一般。
“回陛下,范和会试考中第两百九十三名。”任兴立即回答,很显然他早就了解过,皇帝或许不会问,但是他必须知道,这才是皇帝合格的奴婢。
朱厚炜微微一愣,这位能将格物和化学考满分的牲口竟然只考到两百九十三?
要知道此番会试采取的可是糊分,评分制,最后的成绩完全是按照分数说话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主观因素导致的徇私舞弊,除非所有的考官全部作弊!
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是真发生这样的事,这京城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走上断头台。
那么范和名次这么低应该只有一个原因,文章写的太烂……
换句话说,要不是这次科举改制,那范和百分之百名落孙山,都不带有悬念的那种,但是他没淘汰,很显然是格物和化学的满分为其拉了分……
“这次一共录取了多少贡生?”朱厚炜再问。
“回陛下,此次会试成绩达标的举子共计两百九十四位。”
敢情倒数第二?
“把范和的卷子拿来给朕看看。”
“遵旨。”任兴转身而出,片刻后便取来几张试卷,很显然,这家伙早有准备……
四书五经题,朱厚炜没有兴趣去看,主要是看也未必能看懂,而且范和写的文章依旧是中规中矩的八股文,这实际上也不能怪当今举子。
朱厚炜改革科举确实说了文体无需局限于八股文,但是这些第一次参加改革后科举的举子,往年自己做文章写八股文早就习惯了,你让他们去用别的文体来写文章,那不说适应,至少也得会才行。
范和就属于这一类,从平时练习到府试到乡试甚至会试,一辈子都在钻研八股,他写应试文章不用八股才怪。
这种现象想要改变,在朱厚炜看来起码要经过三五次的科举之后才能有所改观。
当然,这本身就不是操之过急的事。
朱厚炜将三张四书五经卷子的评分看了一下,发现果然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二十位同考官给出的分数大多是三分,只有一个四分,然后还有两个一分……
三张卷子综合评分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
尼玛,这典型就是在悬崖边上跳舞,六十一分那道四书题任何一个同考官只要少打两分,他么的范和这位牲口级别的数理化天才基本上也就拜拜了。
新科举的制度就是这样,只有三道题每题达到六十分以上,那么卷子才会出现在主考和副考官的跟前,要是五十九……
那就算策论写的再好,辅科全部满分都没用!
这种制度合理不合理无需多谈,但是可以参考一下后世的高考。
比如高考的时候考生的语数外三门主科的成绩加起来没超过两百分,那么就算文综或者理综满分也鸟用没有,什么985,211,双一流基本上是不用想了,凑合着上个大专得了。
新科举制度说起来是四加二,可真要严格来算的话,应该是三加一加二,这也是当前儒家坚守的最后的一点底线。
朱厚炜将三张四书五经卷扔在了一边拿起了策论。
策论题二十位同考官大多数给出了四分,三分只有六个,三分以下没有,也就是说同考官给范和的策论打出了八十二分!
折合小分八点二。
让朱厚炜略微感到意外的是,杨慎给出了八分,而张璁则给出了他最大权限十分,至于拥有二十分权限的主考官蒋冕则给了十八分!
三人折合小分四点六。
如此一来便可以简单算出范和的最终成绩。
四书五经同考官给了一百八十六,折合小分十八点六,主副考给分加起来二十四,折合小分两点四,小总分二十一。
策论小总分十二点八,格物满分一百,小分十,化学满分一百,小分十。
全部加起来五十三点八!
六门卷子,四书五经加策论每门一百四,总分五百六,两门辅科总分两百,功绩七百六十,小分七十六,按照百分之六十及格算,那么四十五点六分为及格线。
范和高出差不多八分!
落榜举子要么是四书五经考的没到同考官的六十及格线,要么就是最后的总分核算没过及格线。
前者基本是儒家在卡,而后者估计就是辅科学渣……
“这范和乃是经世致用之才!”朱厚炜放下策论卷感叹了一句。
范和的策论论点很清晰。
工业如何结合军事,如何提高生产力,如何运用到农业这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甚至涉及了流水线作业的概念!
而这些叙述完全说到朱厚炜的心里面去了……
“陛下,现在外面举子闹的挺凶……”任兴忐忑的给高兴的皇帝浇了一瓢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