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岳父
没人搭理他,郑诚干脆提着个马扎去了门口,拿着自己买的话梅干吃了起来。
冬天的医院算是最忙的时候,孩子跟老人体质又弱,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这时,一个小孩突然哭着从郑诚跟前跑了过去,后边跟着训斥的家长,再后边是拿着针筒的医生。
郑诚紧了紧身上的大衣,同情的看着那小孩被家长拎在手里,接着在哭喊声中走向了医生。
坐了没一会郑诚就打起了瞌睡,倚着门框,困的不行。昨天他实在没休息好,这会脑袋都有些发懵。
正打盹,突然感觉面前像是站着人,抬头一看,郑诚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是李树权来了,旁边,竟然是张舒她父亲!俩人倒是笑容满面的……
李树权把手里拿的一兜子草莓提了提,说道:“我们单位发的,县东大棚里种的,稀奇吧?正好拿过来一些让你爷爷尝尝鲜。”
“哦。”郑诚有些尴尬的点点头,目光却瞥向了旁边的张树才。“张叔,你怎么也跟着一块来了?”
张树才笑了笑,“等会我们打算去饭店,正好路过我就过来看看。哎,小郑,你干脆一块去吧?”
“……好,好啊!”
郑诚还在想着怎么应付这场面,正在这时,张树才突然往屋里看了眼,接着就懵了。
有些不敢相信,他连忙扶了扶眼镜,再看却还是一个样。屋里,好像是他闺女……
“叔!”郑诚只好挥了挥手,把注意力又吸引了过来。这事弄的,他没想瞒着张舒父母,但也没想到会在这遇到啊!
“那是小舒?”张树指着屋里,说道。
旁边的李树权也是一脸目瞪口呆,他才注意到屋里,那可不就是张舒吗?
“嗯。”郑诚点点头,“这事之前也没跟你们说,我们俩谈对象了,这次回来想把这事挑明,毕业就打算结婚。”
“……”
张树才站在那,好一会没吭声。旁边的李树权刚想劝两句,张树才却摆摆手,说道:“我没事,就是这事……有点突然了。”
对郑诚,他其实还是挺满意的。跟她闺女各方面条件般配,而且又是一个地方的,算是知根知底。可这事,他真的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到现在他都有点分不清是真的还是做梦呢。
张树才拍拍郑诚的肩膀,说道:“走,咱去外边聊聊吧?”
在这气氛实在太尴尬了,又不是两边见家长,怎么说呢?想了想,还是装作没遇到算了。
跟着张树才到了医院院子里,俩人找了个长椅坐下,风一吹,郑诚就不由打了个寒战。
张树才从兜里摸了根烟,点着了,瞥着郑诚说道:“你们这是啥时候的事?”
“挺早了。”
张树才的手突然抖了抖,接着就猛嘬了一口。
郑诚顿了顿,接着说道:“刚上大学那会。您知道,首都就我们俩在那,不熟悉也不大可能。一来二去的就到一块了。”
“哦。倒也是。”张树才点点头,倚着靠背,抬头看着灰暗的天空,“我早该想到这的啊。那丫头,每次一回家就心不在焉的,有时候还坐屋里看书傻笑,早该想到的啊。唉,也怪我,平常对她不够了解,她又对我们一直有意见,估计问了也不会跟我说吧。”
听张树才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通,郑诚有些无奈,就试着说道:“您……不满意我们俩的事?”
“没,那没有。”张树才摆摆手,随手把手上的烟头摁灭了,接着又摸了一根。
“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年轻人,也够稳重。就是……”张树才指了指心口,“可这心里就是不舒服啊!以前还没觉着,这猛的知道闺女要嫁人,真跟刀扎似的。”
郑诚长长呼了口气,也不搭话,就在一边慢慢等着他情绪平复。
“你毕业有啥打算?”张树才突然问道。
“有些打算,就是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您放心,我虽然还没毕业,但也算有些经济基础,不会让小舒受苦的。”郑诚连忙说道。
“这我知道。”张树才点点头,“有些事你应该也有些了解。小舒小时候是跟着她奶奶长大的,到初中才过来,所以免不了跟我们有些疏离。加上我妻子又偏心的厉害……当然,我也有这问题。唉,总之吧,我现在也很后悔,想做点改变却又不知道怎么做。要是可以,你也劝劝她吧,怎么说我们也是她的亲人,真心对她好啊!”
“我会的。”郑诚只是答应道。
不知不觉的,两人就一直聊了大半个小时,直到脸冻的说话都不利索了,他们才站起来,腿都直打颤。
“这事我暂时不跟小舒她母亲说,等你们毕业了再说。好吧?”张树才说道。
现在离俩人毕业还有半年,提前传的到处都知道也没啥用,还是再等等吧。
“这事您决定。”郑诚自然没话说,这点小事他也懒得纠结。“我回去也跟家里人说说,暂时不提这事。”
“嗯。”张树才应了一声,就扬了扬手,说道:“那也没别的事了,你快回去吧,这太冷了。”
“好。”
到这会,张树才也没心思跟李树权吃饭了,顶着寒风,匆匆的出了医院大门。
郑诚使劲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脸,连忙也回去了。
……
李树权并没有把张树才去了的事说出来,当时除了李莹看到了,其他人都没注意到。
于是,张舒原本只想聊一会就走的,结果一直到中午才借着吃午饭的机会跟郑诚出了医院。
总得来说,她对这第一次见家长的过程还算满意,起码自觉郑诚一家子对她还是挺热情的。直到郑诚跟她说张树才刚才过去了,张舒的好心情顿时就变成了不安。好吧!她现在又开始担心自己父母的态度了,不过仔细一想,好像又无所谓,毕竟她一直也没让父母帮她决定过什么啊。
在医院挂了两天吊瓶,郑家老爷子的病也终于好的差不多了,出了医院。正好,这也到了年根,一大家子又匆匆忙忙回了村里。
冬天的医院算是最忙的时候,孩子跟老人体质又弱,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这时,一个小孩突然哭着从郑诚跟前跑了过去,后边跟着训斥的家长,再后边是拿着针筒的医生。
郑诚紧了紧身上的大衣,同情的看着那小孩被家长拎在手里,接着在哭喊声中走向了医生。
坐了没一会郑诚就打起了瞌睡,倚着门框,困的不行。昨天他实在没休息好,这会脑袋都有些发懵。
正打盹,突然感觉面前像是站着人,抬头一看,郑诚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是李树权来了,旁边,竟然是张舒她父亲!俩人倒是笑容满面的……
李树权把手里拿的一兜子草莓提了提,说道:“我们单位发的,县东大棚里种的,稀奇吧?正好拿过来一些让你爷爷尝尝鲜。”
“哦。”郑诚有些尴尬的点点头,目光却瞥向了旁边的张树才。“张叔,你怎么也跟着一块来了?”
张树才笑了笑,“等会我们打算去饭店,正好路过我就过来看看。哎,小郑,你干脆一块去吧?”
“……好,好啊!”
郑诚还在想着怎么应付这场面,正在这时,张树才突然往屋里看了眼,接着就懵了。
有些不敢相信,他连忙扶了扶眼镜,再看却还是一个样。屋里,好像是他闺女……
“叔!”郑诚只好挥了挥手,把注意力又吸引了过来。这事弄的,他没想瞒着张舒父母,但也没想到会在这遇到啊!
“那是小舒?”张树指着屋里,说道。
旁边的李树权也是一脸目瞪口呆,他才注意到屋里,那可不就是张舒吗?
“嗯。”郑诚点点头,“这事之前也没跟你们说,我们俩谈对象了,这次回来想把这事挑明,毕业就打算结婚。”
“……”
张树才站在那,好一会没吭声。旁边的李树权刚想劝两句,张树才却摆摆手,说道:“我没事,就是这事……有点突然了。”
对郑诚,他其实还是挺满意的。跟她闺女各方面条件般配,而且又是一个地方的,算是知根知底。可这事,他真的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到现在他都有点分不清是真的还是做梦呢。
张树才拍拍郑诚的肩膀,说道:“走,咱去外边聊聊吧?”
在这气氛实在太尴尬了,又不是两边见家长,怎么说呢?想了想,还是装作没遇到算了。
跟着张树才到了医院院子里,俩人找了个长椅坐下,风一吹,郑诚就不由打了个寒战。
张树才从兜里摸了根烟,点着了,瞥着郑诚说道:“你们这是啥时候的事?”
“挺早了。”
张树才的手突然抖了抖,接着就猛嘬了一口。
郑诚顿了顿,接着说道:“刚上大学那会。您知道,首都就我们俩在那,不熟悉也不大可能。一来二去的就到一块了。”
“哦。倒也是。”张树才点点头,倚着靠背,抬头看着灰暗的天空,“我早该想到这的啊。那丫头,每次一回家就心不在焉的,有时候还坐屋里看书傻笑,早该想到的啊。唉,也怪我,平常对她不够了解,她又对我们一直有意见,估计问了也不会跟我说吧。”
听张树才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通,郑诚有些无奈,就试着说道:“您……不满意我们俩的事?”
“没,那没有。”张树才摆摆手,随手把手上的烟头摁灭了,接着又摸了一根。
“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年轻人,也够稳重。就是……”张树才指了指心口,“可这心里就是不舒服啊!以前还没觉着,这猛的知道闺女要嫁人,真跟刀扎似的。”
郑诚长长呼了口气,也不搭话,就在一边慢慢等着他情绪平复。
“你毕业有啥打算?”张树才突然问道。
“有些打算,就是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您放心,我虽然还没毕业,但也算有些经济基础,不会让小舒受苦的。”郑诚连忙说道。
“这我知道。”张树才点点头,“有些事你应该也有些了解。小舒小时候是跟着她奶奶长大的,到初中才过来,所以免不了跟我们有些疏离。加上我妻子又偏心的厉害……当然,我也有这问题。唉,总之吧,我现在也很后悔,想做点改变却又不知道怎么做。要是可以,你也劝劝她吧,怎么说我们也是她的亲人,真心对她好啊!”
“我会的。”郑诚只是答应道。
不知不觉的,两人就一直聊了大半个小时,直到脸冻的说话都不利索了,他们才站起来,腿都直打颤。
“这事我暂时不跟小舒她母亲说,等你们毕业了再说。好吧?”张树才说道。
现在离俩人毕业还有半年,提前传的到处都知道也没啥用,还是再等等吧。
“这事您决定。”郑诚自然没话说,这点小事他也懒得纠结。“我回去也跟家里人说说,暂时不提这事。”
“嗯。”张树才应了一声,就扬了扬手,说道:“那也没别的事了,你快回去吧,这太冷了。”
“好。”
到这会,张树才也没心思跟李树权吃饭了,顶着寒风,匆匆的出了医院大门。
郑诚使劲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脸,连忙也回去了。
……
李树权并没有把张树才去了的事说出来,当时除了李莹看到了,其他人都没注意到。
于是,张舒原本只想聊一会就走的,结果一直到中午才借着吃午饭的机会跟郑诚出了医院。
总得来说,她对这第一次见家长的过程还算满意,起码自觉郑诚一家子对她还是挺热情的。直到郑诚跟她说张树才刚才过去了,张舒的好心情顿时就变成了不安。好吧!她现在又开始担心自己父母的态度了,不过仔细一想,好像又无所谓,毕竟她一直也没让父母帮她决定过什么啊。
在医院挂了两天吊瓶,郑家老爷子的病也终于好的差不多了,出了医院。正好,这也到了年根,一大家子又匆匆忙忙回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