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撤军
“稳住军阵。”卢植转身坐下,冷声言道:“溃兵胆敢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将令既下,汉军阵中,一时间令旗四舞。
急促的战鼓声也在汉军的军阵中响起,军阵之中的汉军闻令而动,
投入攻击序列的汉军此时已经是彻底崩溃了。
山坡之上,黄巾军士卒正漫山遍野追杀着抱头逃窜的汉军溃兵。
“胆敢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传令的骑士飞驰在各阵的间隙中,大声的传达着卢植的将令。
汉军的主阵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骚动,但在卢植强有力的弹压之下,还是重新恢复了秩序。
徐晃带着本队的骑兵想要驱赶着溃兵冲击汉军的军阵。
汉军主阵的弓手毫不犹豫执行着卢植的将令,将所有胆敢冲击军阵的溃兵尽数射杀,根本没有给黄巾军骑兵一丝一毫机会。
徐晃尝试了几次后,放弃了冲阵的想法。
汉军军阵中的巢车之上,蓝色的战旗被旗手摇动摇动。
号角声响起,大队的并州骑兵在令旗的召唤之下越过了汉军的军阵。
眼见汉军主阵未乱,趁势掩杀而来的黄巾军军士也不敢离开山道,去冲击汉军的军阵。
“将军,有汉骑。”
徐晃身旁一名眼尖的骑士,立刻就发现了汉军阵前的异常。
并州的骑兵动身了,大队的骑兵正向前涌来,他们一部分驱赶着溃兵向军阵两侧撤离,另一部分则冲着徐晃带领的黄巾骑兵而来。
骅骝不安的用前蹄刨动着泥土,并州骑兵已经两翼包围而来。
徐晃心中思索了片刻,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此时攻击汉军主阵已无可趁之机,黄巾军骑兵本就珍贵,马匹和骑手都极其稀缺,和这些并州骑兵硬碰硬,实属不智。
与此同时黄巾军的营寨之中,正好响起了钲声。
漫山遍野的黄巾军,慢慢消失在了汉军的视野之中,重新隐藏在营垒之中。
卢植目光闪烁,盯视着八尺山屹立在山头那杆将旗。
他知道八尺山一战,汉军已然是失败了,此番攻势被瓦解,汉军的锐士死亡惨重,军队士气正是低落之际。
要想重振旗鼓,只怕是需要两到三日的光景了,而且就算汉军再度进攻,只要八尺山的黄巾军再拖延几日的功夫,就能等来位于上党郡的黄巾军援兵了。
届时恐怕就是汉军要想方设法来脱身了,卢植知道许安麾下还有一支精锐骑兵部队,甚至还有一支重骑兵。
这些黄巾军的援兵,多半是一路急行北上刚刚抵达八尺山不久。
卢植虽然收到了情报,提高了对太行黄巾的评价,但是还是没有料到太行黄巾的行动如此迅速。
上党郡的信使刚刚传递消息给汉军不久,黄巾军的援军便已经抵达了八尺山。
“许安……”
卢植凝视着八尺山的黄巾军营垒微微有些发愣。
“撤军吧…”
败局已经注定,再纠缠下去,吃亏的只是汉军。
此番战败汉军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也彻底失去了上党郡。
事到如今只能撤军,保存汉军的兵力。
不过局势也还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太行黄巾虽然占据上党郡,但太岳山和王屋山两处山路狭窄,不能大规模出兵。
而且连通王屋山的织关径还在汉军手中,所以黄巾军无法威胁到并州的西河郡和上郡。
太行黄巾军能造成威胁的是冀州,还有司州的河内郡和并州的太原郡三处地方。
太原郡自从上次许安领兵攻击晋阳城后,张懿将晋阳城的防备军力加强了不少。
冀州也因为太行黄巾的威胁,得到了兵力的补充,还在许安带领黄巾军主力南下之时,在几处要道建立了营垒。
河内郡暂时有皇甫嵩坐镇,而且已经在各处加强城防,征召士卒。
虽然太行黄巾军的骑兵得到了加强,但葵城一战后,又再次削弱了太行黄巾的骑兵。
其实本身汉军的骑兵质量和数量都远超黄巾军。
葵城一战,黄巾军骑兵取得优势,很大程度是因为汉军的轻敌之举。
如今各山路要道基本都在贼匪的手中,汉帝国如今正处内忧外患之际,汉军的主力如今被西北的羌人拖延在西北,处于进退两难之中。
内地的汉军,防守有余,进攻却不足。
太行黄巾的如今盘踞在太行山,王屋山,上党郡内。
凭借着太行八经的天险,还有驻扎着大量的守军,汉军若是想要强行突破,只怕是要死伤数倍以上的士卒。
这样的损失不是现今汉军可以承受的损失。
卢植为什么不下令军士继续强攻,下令撤军,就是因为北部的匈奴人开始越来越活跃,并州北方边郡的军士无法调动,如果再有大量的军士死伤在了八尺山。
那么太行黄巾的战力就会彻底压过并州汉军的势力,
甚至如果太行黄巾和匈奴人合流一处,再联合西北的羌人,那对汉帝国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所以留给卢植的选择,其实也只有撤军一条而已。
只要并州的汉军力量不被削弱太多,能够坚守住太原郡。
从而隔绝太行黄巾和北部匈奴的联系,就可以将这个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再等到西北羌乱平定下来后,届时汉军主力班师回朝,再集中力量进攻上党郡,重新夺回上党,拿下太行。
只是,不知道如今,西北的战事到底如何了。
卢植遥望着西北,张温的军事水平他如何不知。
比之皇甫嵩,张温无论是军略还是战术都差上一筹,而从西北传来的消息更是让卢植心神不宁。
将令既下,汉军阵中,一时间令旗四舞。
急促的战鼓声也在汉军的军阵中响起,军阵之中的汉军闻令而动,
投入攻击序列的汉军此时已经是彻底崩溃了。
山坡之上,黄巾军士卒正漫山遍野追杀着抱头逃窜的汉军溃兵。
“胆敢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传令的骑士飞驰在各阵的间隙中,大声的传达着卢植的将令。
汉军的主阵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骚动,但在卢植强有力的弹压之下,还是重新恢复了秩序。
徐晃带着本队的骑兵想要驱赶着溃兵冲击汉军的军阵。
汉军主阵的弓手毫不犹豫执行着卢植的将令,将所有胆敢冲击军阵的溃兵尽数射杀,根本没有给黄巾军骑兵一丝一毫机会。
徐晃尝试了几次后,放弃了冲阵的想法。
汉军军阵中的巢车之上,蓝色的战旗被旗手摇动摇动。
号角声响起,大队的并州骑兵在令旗的召唤之下越过了汉军的军阵。
眼见汉军主阵未乱,趁势掩杀而来的黄巾军军士也不敢离开山道,去冲击汉军的军阵。
“将军,有汉骑。”
徐晃身旁一名眼尖的骑士,立刻就发现了汉军阵前的异常。
并州的骑兵动身了,大队的骑兵正向前涌来,他们一部分驱赶着溃兵向军阵两侧撤离,另一部分则冲着徐晃带领的黄巾骑兵而来。
骅骝不安的用前蹄刨动着泥土,并州骑兵已经两翼包围而来。
徐晃心中思索了片刻,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此时攻击汉军主阵已无可趁之机,黄巾军骑兵本就珍贵,马匹和骑手都极其稀缺,和这些并州骑兵硬碰硬,实属不智。
与此同时黄巾军的营寨之中,正好响起了钲声。
漫山遍野的黄巾军,慢慢消失在了汉军的视野之中,重新隐藏在营垒之中。
卢植目光闪烁,盯视着八尺山屹立在山头那杆将旗。
他知道八尺山一战,汉军已然是失败了,此番攻势被瓦解,汉军的锐士死亡惨重,军队士气正是低落之际。
要想重振旗鼓,只怕是需要两到三日的光景了,而且就算汉军再度进攻,只要八尺山的黄巾军再拖延几日的功夫,就能等来位于上党郡的黄巾军援兵了。
届时恐怕就是汉军要想方设法来脱身了,卢植知道许安麾下还有一支精锐骑兵部队,甚至还有一支重骑兵。
这些黄巾军的援兵,多半是一路急行北上刚刚抵达八尺山不久。
卢植虽然收到了情报,提高了对太行黄巾的评价,但是还是没有料到太行黄巾的行动如此迅速。
上党郡的信使刚刚传递消息给汉军不久,黄巾军的援军便已经抵达了八尺山。
“许安……”
卢植凝视着八尺山的黄巾军营垒微微有些发愣。
“撤军吧…”
败局已经注定,再纠缠下去,吃亏的只是汉军。
此番战败汉军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也彻底失去了上党郡。
事到如今只能撤军,保存汉军的兵力。
不过局势也还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太行黄巾虽然占据上党郡,但太岳山和王屋山两处山路狭窄,不能大规模出兵。
而且连通王屋山的织关径还在汉军手中,所以黄巾军无法威胁到并州的西河郡和上郡。
太行黄巾军能造成威胁的是冀州,还有司州的河内郡和并州的太原郡三处地方。
太原郡自从上次许安领兵攻击晋阳城后,张懿将晋阳城的防备军力加强了不少。
冀州也因为太行黄巾的威胁,得到了兵力的补充,还在许安带领黄巾军主力南下之时,在几处要道建立了营垒。
河内郡暂时有皇甫嵩坐镇,而且已经在各处加强城防,征召士卒。
虽然太行黄巾军的骑兵得到了加强,但葵城一战后,又再次削弱了太行黄巾的骑兵。
其实本身汉军的骑兵质量和数量都远超黄巾军。
葵城一战,黄巾军骑兵取得优势,很大程度是因为汉军的轻敌之举。
如今各山路要道基本都在贼匪的手中,汉帝国如今正处内忧外患之际,汉军的主力如今被西北的羌人拖延在西北,处于进退两难之中。
内地的汉军,防守有余,进攻却不足。
太行黄巾的如今盘踞在太行山,王屋山,上党郡内。
凭借着太行八经的天险,还有驻扎着大量的守军,汉军若是想要强行突破,只怕是要死伤数倍以上的士卒。
这样的损失不是现今汉军可以承受的损失。
卢植为什么不下令军士继续强攻,下令撤军,就是因为北部的匈奴人开始越来越活跃,并州北方边郡的军士无法调动,如果再有大量的军士死伤在了八尺山。
那么太行黄巾的战力就会彻底压过并州汉军的势力,
甚至如果太行黄巾和匈奴人合流一处,再联合西北的羌人,那对汉帝国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所以留给卢植的选择,其实也只有撤军一条而已。
只要并州的汉军力量不被削弱太多,能够坚守住太原郡。
从而隔绝太行黄巾和北部匈奴的联系,就可以将这个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再等到西北羌乱平定下来后,届时汉军主力班师回朝,再集中力量进攻上党郡,重新夺回上党,拿下太行。
只是,不知道如今,西北的战事到底如何了。
卢植遥望着西北,张温的军事水平他如何不知。
比之皇甫嵩,张温无论是军略还是战术都差上一筹,而从西北传来的消息更是让卢植心神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