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京考五科
上京,舒适且惬意的温度让夏日里的上京百姓,也显出几分惫懒。往日里喧闹的市井街市,也显出几分少有的冷清。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温度的缘故。今日乃是明国成立前夕,也是东蒙古入主东北之地的首次京考。
十几年了,自从蒙古南侵,时局动荡以来,科举这条从一介白丁成为官僚显贵的阶级跃升之路,就彻底停摆。在东北的地界,只有手上有兵,才能成为地方上的草头王。读书人的身份,也在此地沦为与奴仆般可以随便轻贱的卑微存在。
倘若不想去拿起兵器,去杀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几乎不可能。因而科举的重开,对于已经开始适应安定生活的百姓们而言,就是最好,最平和,最不会流血,也是最好实现改变自己,乃至家族命运的晋升之梯。
而这首届京考又有哪些人能京榜提名?能被明国官府重用?能成为朝廷的栋梁?就更受上京百姓的期待了。
毕竟这首届举子们走过的路,会是往后更多人同样要经历的路。这些举子能在官场上走多远,普通的家境能不能成为一方显贵,都是这些人渴求得到的答案。
眼下上京南城学堂,上京城规模最大,可容纳学生最多的学堂,七百九十四位从省考中脱颖而出的举人们,正在异常宽大的考场中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与省考的模式类似,京考也是分科目考试。总共五个科目,分为《通用国语》、《九章算术》、《为官要论》、《即兴策论》以及骑射。
其中《通用国语》既有汉话的运用常识、逻辑以及词语注释,也有少部分使用场景较多的蒙古语词汇释义。只是考虑到使用人数只在海拉尔省较多外,所以分值占比只有十分之二。
原本按照教育司的提议,还想彻底废除国语考试中的蒙语部分的。但考虑到族群和谐的缘故,兀鲁图斯和礼部尚书以及枢密院尚书商议后,还是决定保留蒙古语。但也压缩了分值,算是遵从明国的基本社会用语习惯。
至于契丹、女真、高丽、渤海、回纥等境内少数部族的语言,则基本不在纳入考试的范围内了。毕竟作为统治族群的蒙古语都被压缩成这样,怎么可能还会去考虑这些人数既不占优,又是作为被统治存在族群的用语习惯。
在推行统一语言,统一文字,统一风俗习惯的大背景下,这些被统治的族群只能慢慢接受被同化的命运。
其次的《九章算术》,算是省考《算术》难度的晋级版。不过真正要说多难,其实也没多难。如果以后世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作为省考的参照,那京考的算术就是小学二年级的难度了。到底在这个基础数学并不受重视,东蒙古的学堂教育也没兴起两年的时代,想要人人都会加减乘除,还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并且为了尽可能适应这些举人们的接受能力,考试的范围也在此前刊发的《科考要典》范围内。有些题目都是脱胎于其中的例题,只是稍稍改换了文字和数字。如果这样都答不上来,也基本与京榜提名无缘了。
《为官要论》的话,则是以当官的基本要素作为考点,会在举例的情况下,让考生去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比如一个地方有人丁一百户,如果你是此地的父母官,该如何增加人丁,彰显政绩。如此也可以剔除那些空谈之辈,更好的筛选出符合明国要求的栋梁之才。
另外还有占比不小的刑部律法,都是当官不能违的律法底线。这是要让这些官员预备役们提前知晓,有些事情是官员绝对不能碰,不能违反的。
第四科的《策论》,则与省考类似,给出一个题目,让考生对此提出相应的治国之策。比如这次的《策论》题目,则是以余波刚刚平静的狗咬人案例牵扯出的吏治整顿案,让考生畅所欲言,说出此事的关联性,整顿吏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朝廷纲纪的办法。
总之文试四科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了兀鲁图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治国思想。这也是长期以来,兀鲁图斯贯彻给整个官僚体系,乃至明国百姓的指导性思想。
虽然时间还短,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兀鲁图斯觉得只要长期的循循善诱,必定会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只要他还在王位上一天,只要他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那他的意志就一直会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最后一个骑射,则是更省考近乎一模一样武试了。到底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哪怕是给予他们官位,也会因精力不济的原因,而无法履职。
此时正是京考的第一科《通用国语》,时间一个时辰。考完后,就会休息一个中午的时间,再继续考下一个科目。在此期间,所有考生都不能离开学堂。
正因此,第一学堂的读书人都被放了三天大假。其中第一天是留给教育司在学堂内布置考场。第二、第三天,则是留给举人们考试的时间了。每天两个科目,上下各一场。
为了保证公正性,每间教室只一次性容纳三十名考生,每个席案也间隔至少三尺。并且在分配考试席位时,每个科目都是不固定的考场。
可能考第一科目的时候,考生在甲一教室。等到第二科目,就是乙二教室了。这样一来,就算有心窍颇多的考生在席案上留下笔记以备作弊,也会因为考场变换的缘故,而沦为泡影。
当然,这些手段都只是次要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执行防作弊政策的考官。每间教室配备四位考官,每场科目结束后,都会打乱顺序重新分组。那些需要极度安静,心理素质不过硬的考生,就得做好与京榜失之交臂的心理准备了。
到底当官可不都是岁月静好!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那当官的路就没有那么通顺了。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温度的缘故。今日乃是明国成立前夕,也是东蒙古入主东北之地的首次京考。
十几年了,自从蒙古南侵,时局动荡以来,科举这条从一介白丁成为官僚显贵的阶级跃升之路,就彻底停摆。在东北的地界,只有手上有兵,才能成为地方上的草头王。读书人的身份,也在此地沦为与奴仆般可以随便轻贱的卑微存在。
倘若不想去拿起兵器,去杀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几乎不可能。因而科举的重开,对于已经开始适应安定生活的百姓们而言,就是最好,最平和,最不会流血,也是最好实现改变自己,乃至家族命运的晋升之梯。
而这首届京考又有哪些人能京榜提名?能被明国官府重用?能成为朝廷的栋梁?就更受上京百姓的期待了。
毕竟这首届举子们走过的路,会是往后更多人同样要经历的路。这些举子能在官场上走多远,普通的家境能不能成为一方显贵,都是这些人渴求得到的答案。
眼下上京南城学堂,上京城规模最大,可容纳学生最多的学堂,七百九十四位从省考中脱颖而出的举人们,正在异常宽大的考场中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与省考的模式类似,京考也是分科目考试。总共五个科目,分为《通用国语》、《九章算术》、《为官要论》、《即兴策论》以及骑射。
其中《通用国语》既有汉话的运用常识、逻辑以及词语注释,也有少部分使用场景较多的蒙古语词汇释义。只是考虑到使用人数只在海拉尔省较多外,所以分值占比只有十分之二。
原本按照教育司的提议,还想彻底废除国语考试中的蒙语部分的。但考虑到族群和谐的缘故,兀鲁图斯和礼部尚书以及枢密院尚书商议后,还是决定保留蒙古语。但也压缩了分值,算是遵从明国的基本社会用语习惯。
至于契丹、女真、高丽、渤海、回纥等境内少数部族的语言,则基本不在纳入考试的范围内了。毕竟作为统治族群的蒙古语都被压缩成这样,怎么可能还会去考虑这些人数既不占优,又是作为被统治存在族群的用语习惯。
在推行统一语言,统一文字,统一风俗习惯的大背景下,这些被统治的族群只能慢慢接受被同化的命运。
其次的《九章算术》,算是省考《算术》难度的晋级版。不过真正要说多难,其实也没多难。如果以后世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作为省考的参照,那京考的算术就是小学二年级的难度了。到底在这个基础数学并不受重视,东蒙古的学堂教育也没兴起两年的时代,想要人人都会加减乘除,还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并且为了尽可能适应这些举人们的接受能力,考试的范围也在此前刊发的《科考要典》范围内。有些题目都是脱胎于其中的例题,只是稍稍改换了文字和数字。如果这样都答不上来,也基本与京榜提名无缘了。
《为官要论》的话,则是以当官的基本要素作为考点,会在举例的情况下,让考生去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比如一个地方有人丁一百户,如果你是此地的父母官,该如何增加人丁,彰显政绩。如此也可以剔除那些空谈之辈,更好的筛选出符合明国要求的栋梁之才。
另外还有占比不小的刑部律法,都是当官不能违的律法底线。这是要让这些官员预备役们提前知晓,有些事情是官员绝对不能碰,不能违反的。
第四科的《策论》,则与省考类似,给出一个题目,让考生对此提出相应的治国之策。比如这次的《策论》题目,则是以余波刚刚平静的狗咬人案例牵扯出的吏治整顿案,让考生畅所欲言,说出此事的关联性,整顿吏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朝廷纲纪的办法。
总之文试四科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了兀鲁图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治国思想。这也是长期以来,兀鲁图斯贯彻给整个官僚体系,乃至明国百姓的指导性思想。
虽然时间还短,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兀鲁图斯觉得只要长期的循循善诱,必定会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只要他还在王位上一天,只要他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那他的意志就一直会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最后一个骑射,则是更省考近乎一模一样武试了。到底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哪怕是给予他们官位,也会因精力不济的原因,而无法履职。
此时正是京考的第一科《通用国语》,时间一个时辰。考完后,就会休息一个中午的时间,再继续考下一个科目。在此期间,所有考生都不能离开学堂。
正因此,第一学堂的读书人都被放了三天大假。其中第一天是留给教育司在学堂内布置考场。第二、第三天,则是留给举人们考试的时间了。每天两个科目,上下各一场。
为了保证公正性,每间教室只一次性容纳三十名考生,每个席案也间隔至少三尺。并且在分配考试席位时,每个科目都是不固定的考场。
可能考第一科目的时候,考生在甲一教室。等到第二科目,就是乙二教室了。这样一来,就算有心窍颇多的考生在席案上留下笔记以备作弊,也会因为考场变换的缘故,而沦为泡影。
当然,这些手段都只是次要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执行防作弊政策的考官。每间教室配备四位考官,每场科目结束后,都会打乱顺序重新分组。那些需要极度安静,心理素质不过硬的考生,就得做好与京榜失之交臂的心理准备了。
到底当官可不都是岁月静好!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那当官的路就没有那么通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