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4章 请父皇赐教
“二郎,今日兄长又托人来问妾身了。”
立政殿里,帝后二人正同坐在软榻上饮茶,而今日在旁边负责端茶倒水的,却是大唐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接过儿子奉上的茶水,放在嘴边轻轻啄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
“敬玄的事?”
长孙点了点头,同时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耳朵忽然也动了两下,便装作不知般的冲李世民努了努嘴。
李世民也看见李承乾竖起耳朵打算偷听,面上只是笑了笑,继续对长孙说道:
“辅机是想问朕究竟打算如何处置敬玄是吧?”
“那陛下是怎样想的?”
长孙从李世民的语气中听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态度,于是补充道:
“现在这件事已经在长安城里闹得沸沸扬扬,说他敬玄仗着立了些许寸功,又是陛下您的女婿,成日里飞扬跋扈,连上官都不放在眼里了,一出手便带走十几条性命…”
李世民听到这里,眸子里带着三分笑意:
“这么听起来,确实飞扬跋扈。”
这时一直在偷听父母对话的李承乾坐不住了,忍不住插嘴道:
“父皇,母后,儿臣以为敬玄并非是这样的人。”
李世民好笑的看向自家长子:
“哦?那高明以为敬玄是什么样的人?”
李承乾被自己老爹看得头皮发麻,但还是替敬玄解释道:
“父皇,这件事儿臣也有耳闻,事情的起因都是源于原国公为了打压云中侯,使了些手段坑害,为此被蒙在鼓里的云中侯还大闹了兵部…”
李承乾将自己了解到的事情原委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言毕还下结论道: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原国公自找的麻烦。”
“自找的麻烦?”
李世民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大笑,而长孙也跟着捂嘴笑了起来。
李承乾见状,还以为自己说得不对,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都快跳出嗓子眼,神情十分紧张。
好不容易等父母笑够,李承乾正要请教,却听见自己老爹点头道:
“你说得对,这的确是史万宝自找的麻烦,所以…”
李世民语气十分轻松:
“所以朕不打算处置他,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长孙听罢,嘴里微微叹息一声,但脸上却带着几分笑意:
“唉,谁叫本宫拿人手短,只当没这回事喽。”
这可把李承乾给弄糊涂了,虽然他心中的期望也是如此,但毕竟敬玄杀了人,而且还是发生在军营里,在他看来,敬玄无论如何都会遭受到惩罚,怎么就这般轻而易举的让父皇母后放过他?
难道真的是因为“拿人手短”的缘故?
上次敬玄进宫接亲,李承乾也知道自己老娘狠狠的敲诈了敬玄一笔,据说一年能给宫里带来十数万贯的收入。
可杀了人就是杀了人,大唐律法上写得明明白白,触犯了律法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也是自己从小接受到的教育,这一刻,李承乾忽然有些不平衡起来,倒也不是因为敬玄,而是事情的本身,毕竟他不但是大唐的储君,也是未来的皇帝,在他看来,怎能因为一点钱财,上位者就枉顾律法?
那是史书上的昏君才会干的事情!
看到自己儿子脸上的迷茫,李世民微微一笑,决定趁机好好教导一下他。
“高明,既然你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那有没有派人查查死的那些人,是什么身份?”
李承乾一愣,什么身份?不就是原国公的人么?虽然心中疑惑,但老爹问话他还不敢不答,连忙正襟危坐,端正答道:
“儿臣听说死的都是原国公的亲信。”
“是亲信不假,但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他的家臣。”
李世民纠正了一下李承乾,然后再次问道:
“那你可知这些人为什么会死?”
李承乾听罢心中更加迷惑,那些人不都是被敬玄打死的么?
“朕问错了问题,朕应该这样问…”
见儿子不懂,李世民淡淡的笑了笑,重新问道:
“朕应该问你,这些所谓的家臣,是死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比如他们死前的职位,又或者是说了什么样的话,做了什么样的举动,才让敬玄不得不下此重手?”
这回李承乾似乎明白了几分,但依旧还有些云里雾里,于是十分恭顺的朝老爹请教。
李世民冷哼一声:
“区区几个家奴,就敢在主人的授意下陷害国朝功臣,非但如此,还能颐气指使的在朝廷衙门瞒天过海,有的甚至当上了官,如果此种势头不下重手揭制,将来只会愈演愈烈,那朝廷就会彻底乱了套…”
李承乾听得冷汗直流,原来父皇居然想得这么深远,自己竟还天真的浑然不觉,自以为是触犯了唐律。
“你以为像史万宝这样的人只有一个么?长安城里多的是,包括你舅舅在内也是如此,有句老话不是这么说的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天下总归是我李家的天下,我李家得道了,那跟着我李家的那些功臣,自然该享受他们的功劳,但!”
李世民说到这里,语气徒然一厉:
“但若是鸡犬不守规矩,还想着让依附于他们羽翼下的蝇营狗苟之辈也升天,那就休怪朕不讲往日情面了,高明,你熟读史书,应该明白那些盛极一时的王朝走向衰败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而这样的人,别的本事没有,欺软怕硬的本事却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欺上瞒下,鱼肉乡邻,最终害得百姓们只能走到朝廷的对立面,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死?”
李承乾郑重的点了点头:
“儿臣明白了,父皇是在给所有人提个醒,要他们恪守本分,不要以为立了些功,就能横行无忌!”
听见自己儿子悟性这么高,帝后二人十分欣慰的对视了一眼。
“不错,朕这次就是借敬玄之手给他们提个醒,不要得意忘形!”
李世民总结完了之后,又语重心长的对李承乾说道:
“几位大儒都说你学业不错,但有时候光读死书是没用的,青雀已经明白了这一点,而你还需多加磨砺,最后朕再送给你一句话,这还是敬玄的原话…”
“请父皇赐教。”
“透过事物的现象观其本质。”
立政殿里,帝后二人正同坐在软榻上饮茶,而今日在旁边负责端茶倒水的,却是大唐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接过儿子奉上的茶水,放在嘴边轻轻啄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
“敬玄的事?”
长孙点了点头,同时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耳朵忽然也动了两下,便装作不知般的冲李世民努了努嘴。
李世民也看见李承乾竖起耳朵打算偷听,面上只是笑了笑,继续对长孙说道:
“辅机是想问朕究竟打算如何处置敬玄是吧?”
“那陛下是怎样想的?”
长孙从李世民的语气中听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态度,于是补充道:
“现在这件事已经在长安城里闹得沸沸扬扬,说他敬玄仗着立了些许寸功,又是陛下您的女婿,成日里飞扬跋扈,连上官都不放在眼里了,一出手便带走十几条性命…”
李世民听到这里,眸子里带着三分笑意:
“这么听起来,确实飞扬跋扈。”
这时一直在偷听父母对话的李承乾坐不住了,忍不住插嘴道:
“父皇,母后,儿臣以为敬玄并非是这样的人。”
李世民好笑的看向自家长子:
“哦?那高明以为敬玄是什么样的人?”
李承乾被自己老爹看得头皮发麻,但还是替敬玄解释道:
“父皇,这件事儿臣也有耳闻,事情的起因都是源于原国公为了打压云中侯,使了些手段坑害,为此被蒙在鼓里的云中侯还大闹了兵部…”
李承乾将自己了解到的事情原委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言毕还下结论道: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原国公自找的麻烦。”
“自找的麻烦?”
李世民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大笑,而长孙也跟着捂嘴笑了起来。
李承乾见状,还以为自己说得不对,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都快跳出嗓子眼,神情十分紧张。
好不容易等父母笑够,李承乾正要请教,却听见自己老爹点头道:
“你说得对,这的确是史万宝自找的麻烦,所以…”
李世民语气十分轻松:
“所以朕不打算处置他,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长孙听罢,嘴里微微叹息一声,但脸上却带着几分笑意:
“唉,谁叫本宫拿人手短,只当没这回事喽。”
这可把李承乾给弄糊涂了,虽然他心中的期望也是如此,但毕竟敬玄杀了人,而且还是发生在军营里,在他看来,敬玄无论如何都会遭受到惩罚,怎么就这般轻而易举的让父皇母后放过他?
难道真的是因为“拿人手短”的缘故?
上次敬玄进宫接亲,李承乾也知道自己老娘狠狠的敲诈了敬玄一笔,据说一年能给宫里带来十数万贯的收入。
可杀了人就是杀了人,大唐律法上写得明明白白,触犯了律法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也是自己从小接受到的教育,这一刻,李承乾忽然有些不平衡起来,倒也不是因为敬玄,而是事情的本身,毕竟他不但是大唐的储君,也是未来的皇帝,在他看来,怎能因为一点钱财,上位者就枉顾律法?
那是史书上的昏君才会干的事情!
看到自己儿子脸上的迷茫,李世民微微一笑,决定趁机好好教导一下他。
“高明,既然你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那有没有派人查查死的那些人,是什么身份?”
李承乾一愣,什么身份?不就是原国公的人么?虽然心中疑惑,但老爹问话他还不敢不答,连忙正襟危坐,端正答道:
“儿臣听说死的都是原国公的亲信。”
“是亲信不假,但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他的家臣。”
李世民纠正了一下李承乾,然后再次问道:
“那你可知这些人为什么会死?”
李承乾听罢心中更加迷惑,那些人不都是被敬玄打死的么?
“朕问错了问题,朕应该这样问…”
见儿子不懂,李世民淡淡的笑了笑,重新问道:
“朕应该问你,这些所谓的家臣,是死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比如他们死前的职位,又或者是说了什么样的话,做了什么样的举动,才让敬玄不得不下此重手?”
这回李承乾似乎明白了几分,但依旧还有些云里雾里,于是十分恭顺的朝老爹请教。
李世民冷哼一声:
“区区几个家奴,就敢在主人的授意下陷害国朝功臣,非但如此,还能颐气指使的在朝廷衙门瞒天过海,有的甚至当上了官,如果此种势头不下重手揭制,将来只会愈演愈烈,那朝廷就会彻底乱了套…”
李承乾听得冷汗直流,原来父皇居然想得这么深远,自己竟还天真的浑然不觉,自以为是触犯了唐律。
“你以为像史万宝这样的人只有一个么?长安城里多的是,包括你舅舅在内也是如此,有句老话不是这么说的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天下总归是我李家的天下,我李家得道了,那跟着我李家的那些功臣,自然该享受他们的功劳,但!”
李世民说到这里,语气徒然一厉:
“但若是鸡犬不守规矩,还想着让依附于他们羽翼下的蝇营狗苟之辈也升天,那就休怪朕不讲往日情面了,高明,你熟读史书,应该明白那些盛极一时的王朝走向衰败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而这样的人,别的本事没有,欺软怕硬的本事却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欺上瞒下,鱼肉乡邻,最终害得百姓们只能走到朝廷的对立面,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死?”
李承乾郑重的点了点头:
“儿臣明白了,父皇是在给所有人提个醒,要他们恪守本分,不要以为立了些功,就能横行无忌!”
听见自己儿子悟性这么高,帝后二人十分欣慰的对视了一眼。
“不错,朕这次就是借敬玄之手给他们提个醒,不要得意忘形!”
李世民总结完了之后,又语重心长的对李承乾说道:
“几位大儒都说你学业不错,但有时候光读死书是没用的,青雀已经明白了这一点,而你还需多加磨砺,最后朕再送给你一句话,这还是敬玄的原话…”
“请父皇赐教。”
“透过事物的现象观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