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杀到湟水断流(第二更)
呼和巴日回头眼中尽是绝望,他忍不住大声惨叫出来,本能抬起手臂去格挡。
一瞬间被铁蹄的洪流淹没,肉酱被马蹄带飞起来。
没有人关注已经成肉泥的呼和巴日。
因为杀戮才刚刚开始,群情激愤的明军将面前所有瓦剌人砍成碎片。
在宽阔的雪原上,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雪雾持续翻腾,密密麻麻的明军铁骑呼啸而过。
咚咚咚……
雪原上的铁蹄声震得西宁城的城墙仿佛都在颤抖。
随着稳步推进后,明军的冲锋开始出现散兵推进,层层散开,扩大冲击面。
后面的郑崇俭站在高坡上,用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战场,瓦剌人溃败的残兵正在大规模朝西南方向逃跑。
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乱窜,密密麻麻,布满雪原。
他又看了看从南边快速冲过去的第二军第一师和第二师的轻骑兵。
就像广袤雪原上的两柄锋利的剑,快速逼近正在朝西南溃逃的瓦剌人。
越来越近,很快就开始进一步追杀。
瓦剌人和乌斯藏人彻底失去了反抗力量。
许多人连救命都来不及喊出来,就被快速追上来的第二军骑兵砍碎。
长刀砍在脑袋上面,砍在骨头上面,拉扯下来,发出尖锐可怕的声音。
五万人,从东城门右路军被冲杀后,到中路军的溃败,引发左路大逃亡,仅仅过去了两个小时。
天象异常,虽然四月初还在飘雪,但温度已经在零度左右。
前面湟水的冰面只是薄薄的一层,许多逃亡的瓦剌人到湟水边,毫不犹豫冲过去,坠入湟水。
不习水性的瓦剌人掉入湟水后下沉淹死。
后面的一看这架势,都在湟水边停下来,但后面明军的追击又迅猛如雷霆。
前进可能活,后退一点死。
无数人选择跳入湟水。
越来越多人在湟水里淹死,后面的人赶到湟水的时候,明军也提着沾满鲜血和肉酱的刀,如同死神一般降临。
在湟水边上,一个个瓦剌人和乌斯藏人被当做青菜萝卜一样砍死。
有的人被砍了十几刀,脑袋砍得密密麻麻的缝隙,还拼命往湟水里爬。
鲜血染红湟水,由于下游还有一些浮冰,水流很缓慢,尸体越堆越多,很快就堆积起来。
傍晚的时候,湟水已经在这里断流,好几里都是红色的。
有些明军的钢刀都砍出了密密麻麻的缺口,甚至砍得翻卷过来,刀口沾满了碎肉和骨渣子。
郑崇俭也算是报了崇祯七年宁夏镇远关之仇了。
镇远关战死殉国的一万明军将士,这两年一直都是他心头之痛,无数次做梦梦见。
现在,他终于释怀。
望着前面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郑崇华叹了口气,说道:“拿酒来。”
郑崇俭将碗里的酒倒在地上,说道:“大仇得报,诸位放心,瓦剌人一个也逃不了,日后我必将其斩草除根,给你们父母和子女一个交代!”
四月初二一大早,朝阳从东方的天空升起来,将阳光洒在人间,照得西宁城暖洋洋的。
城外打扫战场的明军一个个都非常兴奋。
西宁之战结束了,瓦剌人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广袤的雪原成了一张方圆十几里的巨大红色地毯。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总督府。
西宁被围的这几个月,西部军区压力非常大。
西宁位于青藏地区,一旦西宁被敌军拿下,西北重镇兰州城就暴露在敌军的铁蹄之下。
兰州到底有多重要?
它地处黄河之畔,乃是陕西、青藏、甘肃、宁夏交汇之地。
控制兰州,可以保住陕西、宁夏在西垂的门户。
一旦兰州失陷,关中不保。
青藏的瓦剌人和乌斯藏人明显是想趁着明军与吐鲁番开战,趁机并进关中。
四月初二,明军安葬了张寒等三位军政官员。
四月初五,捷报的消息传到兰州城,兰州城的军事危机解除。
大明朝西线的军事危机大大降低。
但郑崇俭却并未撤兵,他见到了吴国贵,这位吴三桂的前任手下。
怎么说呢,吴国贵能在这里坚持好几个月,说明他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
当援军进入西宁城的时候,看到的是已经饿得皮包骨头的军民。
大多数食物是分配给要上战场的士兵,保证他们的供给。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还坚守城池,仅仅这一点,就有许多统帅做不到。
“多谢郑军门前来援助。”
“你不必感谢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郑崇俭不冷不淡地说了一句,然后话题一转:“我这里的粮草你先分下去,让儿郎们好好吃几顿,兰州城后运一些粮食过来。”
“是。”
“战争还没有结束,乌斯藏人和瓦剌人的余孽还没有根除。”
郑崇俭漫无目的地说着。
突然,他说道:“知不知道陛下当时派遣你到西宁城的目的?”
吴国贵说道:“西宁城是大明西边边陲重镇,瓦剌人这些年一直在青藏湟水一带活动,陛下派下官来,是镇守这里,不让乌斯藏人和瓦剌人进入关内。”
“你只说对了一半。”
“下官愚钝,还请郑军门明示。”
“陛下是要收回对乌斯藏的管制,派你来,是让你打头阵,收集情报。”
吴国贵心头一颤,手心不由得布了一层冷汗。
还好这几年他在西宁城还留了一个心眼。
西宁城是青藏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这里有不少商人,这些年他从这些商人那里打探到了不少消息。
如果不是他留个心眼,到时候还真的没办法跟皇帝交差啊。
“朝廷有意对乌斯藏用兵,但这是最高军事机密,你不知道也正常。”
郑崇俭说道:“这次你坚守西宁城有功,我会上报陛下,之后出兵乌斯藏,让你做先锋。”
吴国贵已经听出来郑崇俭真实的意思了,他连忙说道:“多谢大人的栽培,下官不会一定会好好把握这些机会。”
他想了想,说道:“卑职听说,朝廷正在对西域用兵?”
“没错。”
“那咱们要去支援吗?”
吴国贵其实还是想去玉门关的,现在是个傻子都能够看出来,那里才是刷军功的宝地。
郑崇俭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很想去?”
“卑职只是想报效朝廷。”
“留在这里也是报效朝廷,收复乌斯藏也是报效朝廷。”
“卑职明白。”
顿了顿,郑崇俭继续说道:“如果你很想去,等收复乌斯藏,会有很多机会去的。”
其实郑崇俭也想去,因为西域的确是未来,朝廷在那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是钱多没事干的。
而此时的玉门关,吐鲁番的大军,仿佛一望无际。
一瞬间被铁蹄的洪流淹没,肉酱被马蹄带飞起来。
没有人关注已经成肉泥的呼和巴日。
因为杀戮才刚刚开始,群情激愤的明军将面前所有瓦剌人砍成碎片。
在宽阔的雪原上,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雪雾持续翻腾,密密麻麻的明军铁骑呼啸而过。
咚咚咚……
雪原上的铁蹄声震得西宁城的城墙仿佛都在颤抖。
随着稳步推进后,明军的冲锋开始出现散兵推进,层层散开,扩大冲击面。
后面的郑崇俭站在高坡上,用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战场,瓦剌人溃败的残兵正在大规模朝西南方向逃跑。
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乱窜,密密麻麻,布满雪原。
他又看了看从南边快速冲过去的第二军第一师和第二师的轻骑兵。
就像广袤雪原上的两柄锋利的剑,快速逼近正在朝西南溃逃的瓦剌人。
越来越近,很快就开始进一步追杀。
瓦剌人和乌斯藏人彻底失去了反抗力量。
许多人连救命都来不及喊出来,就被快速追上来的第二军骑兵砍碎。
长刀砍在脑袋上面,砍在骨头上面,拉扯下来,发出尖锐可怕的声音。
五万人,从东城门右路军被冲杀后,到中路军的溃败,引发左路大逃亡,仅仅过去了两个小时。
天象异常,虽然四月初还在飘雪,但温度已经在零度左右。
前面湟水的冰面只是薄薄的一层,许多逃亡的瓦剌人到湟水边,毫不犹豫冲过去,坠入湟水。
不习水性的瓦剌人掉入湟水后下沉淹死。
后面的一看这架势,都在湟水边停下来,但后面明军的追击又迅猛如雷霆。
前进可能活,后退一点死。
无数人选择跳入湟水。
越来越多人在湟水里淹死,后面的人赶到湟水的时候,明军也提着沾满鲜血和肉酱的刀,如同死神一般降临。
在湟水边上,一个个瓦剌人和乌斯藏人被当做青菜萝卜一样砍死。
有的人被砍了十几刀,脑袋砍得密密麻麻的缝隙,还拼命往湟水里爬。
鲜血染红湟水,由于下游还有一些浮冰,水流很缓慢,尸体越堆越多,很快就堆积起来。
傍晚的时候,湟水已经在这里断流,好几里都是红色的。
有些明军的钢刀都砍出了密密麻麻的缺口,甚至砍得翻卷过来,刀口沾满了碎肉和骨渣子。
郑崇俭也算是报了崇祯七年宁夏镇远关之仇了。
镇远关战死殉国的一万明军将士,这两年一直都是他心头之痛,无数次做梦梦见。
现在,他终于释怀。
望着前面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郑崇华叹了口气,说道:“拿酒来。”
郑崇俭将碗里的酒倒在地上,说道:“大仇得报,诸位放心,瓦剌人一个也逃不了,日后我必将其斩草除根,给你们父母和子女一个交代!”
四月初二一大早,朝阳从东方的天空升起来,将阳光洒在人间,照得西宁城暖洋洋的。
城外打扫战场的明军一个个都非常兴奋。
西宁之战结束了,瓦剌人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广袤的雪原成了一张方圆十几里的巨大红色地毯。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总督府。
西宁被围的这几个月,西部军区压力非常大。
西宁位于青藏地区,一旦西宁被敌军拿下,西北重镇兰州城就暴露在敌军的铁蹄之下。
兰州到底有多重要?
它地处黄河之畔,乃是陕西、青藏、甘肃、宁夏交汇之地。
控制兰州,可以保住陕西、宁夏在西垂的门户。
一旦兰州失陷,关中不保。
青藏的瓦剌人和乌斯藏人明显是想趁着明军与吐鲁番开战,趁机并进关中。
四月初二,明军安葬了张寒等三位军政官员。
四月初五,捷报的消息传到兰州城,兰州城的军事危机解除。
大明朝西线的军事危机大大降低。
但郑崇俭却并未撤兵,他见到了吴国贵,这位吴三桂的前任手下。
怎么说呢,吴国贵能在这里坚持好几个月,说明他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
当援军进入西宁城的时候,看到的是已经饿得皮包骨头的军民。
大多数食物是分配给要上战场的士兵,保证他们的供给。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还坚守城池,仅仅这一点,就有许多统帅做不到。
“多谢郑军门前来援助。”
“你不必感谢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郑崇俭不冷不淡地说了一句,然后话题一转:“我这里的粮草你先分下去,让儿郎们好好吃几顿,兰州城后运一些粮食过来。”
“是。”
“战争还没有结束,乌斯藏人和瓦剌人的余孽还没有根除。”
郑崇俭漫无目的地说着。
突然,他说道:“知不知道陛下当时派遣你到西宁城的目的?”
吴国贵说道:“西宁城是大明西边边陲重镇,瓦剌人这些年一直在青藏湟水一带活动,陛下派下官来,是镇守这里,不让乌斯藏人和瓦剌人进入关内。”
“你只说对了一半。”
“下官愚钝,还请郑军门明示。”
“陛下是要收回对乌斯藏的管制,派你来,是让你打头阵,收集情报。”
吴国贵心头一颤,手心不由得布了一层冷汗。
还好这几年他在西宁城还留了一个心眼。
西宁城是青藏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这里有不少商人,这些年他从这些商人那里打探到了不少消息。
如果不是他留个心眼,到时候还真的没办法跟皇帝交差啊。
“朝廷有意对乌斯藏用兵,但这是最高军事机密,你不知道也正常。”
郑崇俭说道:“这次你坚守西宁城有功,我会上报陛下,之后出兵乌斯藏,让你做先锋。”
吴国贵已经听出来郑崇俭真实的意思了,他连忙说道:“多谢大人的栽培,下官不会一定会好好把握这些机会。”
他想了想,说道:“卑职听说,朝廷正在对西域用兵?”
“没错。”
“那咱们要去支援吗?”
吴国贵其实还是想去玉门关的,现在是个傻子都能够看出来,那里才是刷军功的宝地。
郑崇俭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很想去?”
“卑职只是想报效朝廷。”
“留在这里也是报效朝廷,收复乌斯藏也是报效朝廷。”
“卑职明白。”
顿了顿,郑崇俭继续说道:“如果你很想去,等收复乌斯藏,会有很多机会去的。”
其实郑崇俭也想去,因为西域的确是未来,朝廷在那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是钱多没事干的。
而此时的玉门关,吐鲁番的大军,仿佛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