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计划开始.
……</p>
……</p>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蓟镇总兵张肃、兴州知州吕文升、刘家家族刘家河、宋家家主宋嵩公、李家家主李慈等人,纷纷赶来了柳子岷的府邸、想要与赵俊臣相见。</p>
面对兴州城内的目前局势,这些人的心情各有不同,或是冷眼旁观、或是忧心仲仲、或是惴惴不安、或是幸灾乐祸。</p>
但现身登场之际,所有人皆是一脸肃容,就好似他们都是顾全大局、忧国忧民的朝野贤良一般。</p>
然而,赵俊臣却是一个奸邪小人,最喜欢欺辱贤良,明明是他主动传唤了这几人前来柳府相见,但待众人匆匆赶到柳府外面之后,却又把他们拒之门外,并没有立即相见,而是让他们就这样候在柳府外面,只召唤了蓟镇总兵张肃一人率先进入府中谈话。</p>
见到张肃之后,赵俊臣顾不上客套,开门见山道:“张总兵,你必然已经知晓消息了,从今天早上开始,兴州城内各大粮行皆是粮价暴涨,一口气攀升到了一石米价五两银子!如今已是民怨再起,百姓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暴动!”</p>
张肃沉着脸点头道:“本将自然是听说了消息,已经紧急从兴州附近调兵支援,也控制了兴州城门,派出将士们戴甲持兵,在城内各处巡视,随时准备镇压暴动!”</p>
赵俊臣表情严肃、连连摇头道:“堵不如疏!百姓们一旦是失去了活路,只凭几队兵士根本吓不住他们!反正迟早都要饿死,那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p>
张肃无奈反问道:“那赵阁臣认为应该如何?”</p>
赵俊臣厉声道:“本阁认为,张总兵应该当机立断,迅速派出军队查抄各大粮行,控制城内所有粮仓,彻查与严惩所有奸商劣绅,代管兴州境内的所有粮食贸易,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兴州境内粮价!”</p>
然而,张肃则是毫无犹豫的摇头拒绝道:“蓟镇与辽东镇不同,也比不上陕甘三边,在蓟镇防区之内,军镇之权并不能压制文臣之权!更何况,蓟镇肩负着守备京畿之重任,乃是九边之表率,除非是陛下亲自下旨,否则就绝对不能擅自出兵干预地方民政,此计绝不可行!”</p>
听到张肃的直接拒绝之后,赵俊臣心中早有预料,但依然是遗憾摇头。</p>
在赵俊臣看来,由蓟镇直接派兵控制局势就是目前的最佳对策。</p>
但很可惜,就像是张肃所言一般,在蓟镇防区之内,军镇权力并不能压制文官之权,所以张肃做事之际就有很多顾忌。</p>
事实上,在九边军镇之中,也唯有辽东镇一家拥有压制境内文官的能力。</p>
但赵俊臣原本就是姑且一试,并没有抱着太大期望,早就猜到了蓟镇不会同意这个“上策”。</p>
古代谋士试图操纵实权者之际,总是会列出“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确实是效果最佳,但可行性最差,“下策”最容易执行,但一定会引致灾难性后果,所以实权者往往就只能选择“中策”了。</p>
赵俊臣现在也是如法炮制,立刻搬出了“下策”试图恐吓张肃。</p>
“难道……张总兵还想再一次的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若是这样的话,很快就会再次引发民乱!只是短短两个月时间,兴州境内就连续两次爆发民乱,这种事情必然是会记入史册的,也一定会影响到陛下的后世风评!到时候陛下他不仅是颜面无存,也必然会恼羞成怒……张总兵,你可以承担这般后果吗?”</p>
张肃皱起了眉头,反问道:“那阁臣说应该怎么办?本将立刻派出快马奔赴京城、向陛下请旨,应该也来得及?”</p>
“恐怕是来不及!民心已经彻底乱了,说不定下一刻就会传来民变的消息!”赵俊臣摇了摇头,终于是搬出了“中策”,道:“这样吧,张总兵把兴州城内的库存军粮借给本阁一半,让本阁利用这部分军粮稍稍稳定一下城内民心,争取更多缓冲时间,然后再想别的办法解决高涨粮价,如何?”</p>
见张肃还是有些犹豫,赵俊臣再次劝道:“本阁知道,让张总兵擅自挪用军粮,同样是不合规矩,但张总兵乃是陛下之心腹,这件事情又是为了稳定民心,而且本阁返回京城之后很快就会为张总兵补上亏空,所以陛下绝对是不会怪罪张总兵的,说不定还会嘉奖张总兵的顾全大局、临机决断!若是引来朝野非议,也由本阁一力承担!”</p>
张肃皱眉道:“蓟镇在兴州城内,确实还有一部分军粮库存,但这些军粮只够兴州守军四千余人消耗三个月,而兴州城内的百姓数量则是高达近十万人,不仅包括了从前就住在城内的百姓,还有大量涌进城中躲避民乱的城外百姓!又因为粮价高涨,百姓们必然是争相抢购,所以别说是借给阁臣一半军粮了,就算是把全部军粮皆是借给阁臣,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消耗!”</p>
赵俊臣面现冷笑,道:“没关系,最多只需是缓冲两天时间就好!等到两天时间之后,本阁自然是有办法压低粮价、稳定民心!”</p>
张肃稍稍沉默了片刻,似乎是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询问赵俊臣的后续计划。</p>
只要不知道赵俊臣的后续计划,那就算是赵俊臣事后把天捅破窟窿,张肃也不必承担更多责任。</p>
沉吟良久之后,张肃终于是点头同意,却又补充道:“但赵阁臣你要与本将立下字据才行!”</p>
很显然,张肃担心赵俊臣事后翻脸不认人,或者是不愿意补上蓟镇的军粮亏空,或者是不愿意站出来为张肃分担责任。</p>
赵俊臣发现,自己在明朝高层文武官员的眼中,还真是形象恶劣、毫无信誉可言。</p>
再次自嘲一笑之后,赵俊臣又转头向李传文点头示意。</p>
只见李传文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直接交给了张肃。</p>
张肃低头一看,却发现这张字条正是自己想要的字据,内容与刚才的商议结果几乎是分毫不差。</p>
“赵俊臣还真是神机妙算啊……”</p>
张肃似是赞叹、似是警惕的评价道。</p>
*</p>
与张肃达成协议之后,赵俊臣终于是召见了吕文升、李慈、宋嵩公、刘家河四人。</p>try{ggauto();} catch(ex){}
待所有人皆是到齐之后,赵俊臣依然冷着脸,也没有邀请他们几人落座,让他们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兴师问罪道:“本阁收到消息,兴州境内的米价一夜间涨了三倍,一石米高达五两银子,简直就是天价!简直是想要逼着百姓造反!</p>
吕文升、刘家河、宋嵩公、李慈!你们四人或是治理地方、或是拥田万亩、或是开设粮行……兴州粮价就是由你们几人一言而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若是你们无法给本阁一个合理解释,本阁一定治你们官商勾结、欺行霸市、鼓动民乱之罪!”</p>
说话间,赵俊臣的目光咄咄逼人、无比冷肃。</p>
面对赵俊臣的厉声质问与冰冷目光,吕文升愈发是惴惴不安,但他也提前准备好了对策与说辞。</p>
吕文升稍稍犹豫之后,起身解释道:“望赵阁臣明鉴,兴州米价之所以是迅速攀升,确实是与我等官绅脱不开关系,但我们也是逼不得已啊!您也知道,兴州刚刚结束了一场民乱,城内涌进了大量流民,而且百姓们依然是惶恐不安,纷纷购粮囤积,但兴州境内存粮数量有限,如今已是供不应求了,好几处粮仓皆已见底,再无余粮卖给百姓,就只能是提价限购了。”</p>
宋嵩公昨晚受到宋启礼的提点之后,此时也是表现积极,率先附和道:“对啊,赵阁臣,我们也不是神仙,无法凭空变出粮食,粮食不足就只能提价限购,不仅是迫不得已,也是天经地义,更是未雨绸缪!</p>
如今只是初夏时节,距离秋收还有很久时间,而且兴州境内的农田因为一场民乱而荒废了一半数量,今年秋收必然是产粮不足,我等缙绅也是损失惨重,所以兴州境内的缺粮困境至少还会持续一年时间之久!</p>
为了顾全大局、图谋长远,就绝不能任由百姓们廉价买粮了,唯有大幅提升米价,才可以限制百姓们购粮囤积,我等缙绅也才可以凑到足够银子从兴州境外继续购买粮食,让兴州渡过未来一年的粮荒困境!否则,再过一两个月时间,就不是一石米售价五两银子这种事情了,而是一颗粮食也不会再有了!”</p>
刘家河偷偷观察了一眼蓟镇总兵张肃一眼,试探道:“自从民乱爆发以来,为了稳定民心、平息局势,我等缙绅又是捐军饷、又是开粮仓、还到处派人维持秩序,为蓟镇将士带路指认乱民,不仅是出了大力气,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几乎是赔光了本钱,现在提升粮价也全是为了百姓们考虑,阁臣您说我们官商勾结、欺行霸市、鼓动民乱,不仅是冤枉了我们,也实在是令人心寒!”</p>
注意到刘家河的试探目光,张肃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道:“本将可以在短时间内平息民乱,缙绅们确实是出了力气。”</p>
刘家与蓟镇关系密切,多年以来一直是积极赞助蓟镇军需,所以张肃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卖给刘家一点面子。</p>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p>
见张肃表态支持了刘家河的观点,几位兴州官绅皆是心中暗喜。</p>
果然就如宋启礼所料一般,张肃即便是转变了立场,也一定会留有余地,只会在一部分事情上给予赵俊臣一定程度的支持,而不会在所有事情上皆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赵俊臣。</p>
只要张肃支持赵俊臣之际有所保留,就绝对不会派出蓟镇守军下场,兴州官绅们短时间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p>
你赵俊臣既不能调动军队,官府力量也是对你阳奉阴违,百姓们则是要依附于我们缙绅,这般情况下你赵俊臣就算是阁臣之尊,也依然是势单力薄,又要如何与我等缙绅为敌?</p>
这般心态之下,吕文升、刘家河、宋嵩公三人皆是情绪安定了许多。</p>
而李慈也终于迈步向前表态,开始了自己的表演。</p>
“赵阁臣,兴州境内的粮荒隐患,目前已是极为严峻,我们宋、刘、李三大家族虽然是辛苦坚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早已是后继乏力、山穷水尽,所以才有今日的粮价高涨!鄙人认为,若是想让兴州百姓有米可购、有粮可吃,唯一可行之策就是把兴州境内的所有缙绅、商贾、地主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携手团结、共度难关!但若是想要团结兴州境内的各方势力,引导他们纷纷出力,唯一可行之策就是由朝廷中枢带头出粮,发挥表率作用!”</p>
说到这里,李慈用一种母庸置疑的语气,意有所指的总结道:“所以,鄙人建议,赵阁臣应该尽快离开兴州、返回京城,请求朝廷中枢出面为兴州援助一批粮食!鄙人相信,只要朝廷带头援助兴州,不论是具体拿出了多少粮食,都一定会让兴州各界受到号召、踊跃出力!鄙人也敢保证,只要阁臣承诺启程返京,兴州粮价一定会应声而跌,迅速恢复至正常价格,甚至还会再低一二钱!”</p>
说完,李慈已是跪在赵俊臣面前,大声叩首道:“恳请赵阁臣为我兴州百姓做主,尽快返京寻援,我等兴州各界必将是树碑立传、永记恩德!”</p>
随着李慈的话声落下,吕文升、宋嵩公、刘家河三人也纷纷叩首,齐声泣求道:“恳请赵阁臣为我兴州百姓做主,尽快返城寻援,我等兴州各界必将是树碑立传、永记恩德!”</p>
总而言之,兴州官绅们的言下之意是,只要赵俊臣立刻离开兴州,不再找他们的麻烦,兴州粮价就会立刻恢复正常,而且兴州官绅们还愿意把平复粮价的所有功劳皆是归于赵俊臣。</p>
至于兴州境内米价高涨的事情,他们不仅完全撇清了自身责任,甚至还有脸向赵俊臣诉苦请功!</p>
看着官绅们的义正言辞的狡辩,赵俊臣再次怒极而笑,恨不得当场杀了他们。</p>
但最终,顾忌于缙绅阶层与张肃的反应,赵俊臣还是决定暂时隐忍,只是抬手向李传文一招。</p>
李传文见状之后,当即就把一份刚刚写好的公告交到了赵俊臣的手上。</p>
……</p>
祝大家新春快乐!</p>
……</p></div>
……</p>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蓟镇总兵张肃、兴州知州吕文升、刘家家族刘家河、宋家家主宋嵩公、李家家主李慈等人,纷纷赶来了柳子岷的府邸、想要与赵俊臣相见。</p>
面对兴州城内的目前局势,这些人的心情各有不同,或是冷眼旁观、或是忧心仲仲、或是惴惴不安、或是幸灾乐祸。</p>
但现身登场之际,所有人皆是一脸肃容,就好似他们都是顾全大局、忧国忧民的朝野贤良一般。</p>
然而,赵俊臣却是一个奸邪小人,最喜欢欺辱贤良,明明是他主动传唤了这几人前来柳府相见,但待众人匆匆赶到柳府外面之后,却又把他们拒之门外,并没有立即相见,而是让他们就这样候在柳府外面,只召唤了蓟镇总兵张肃一人率先进入府中谈话。</p>
见到张肃之后,赵俊臣顾不上客套,开门见山道:“张总兵,你必然已经知晓消息了,从今天早上开始,兴州城内各大粮行皆是粮价暴涨,一口气攀升到了一石米价五两银子!如今已是民怨再起,百姓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暴动!”</p>
张肃沉着脸点头道:“本将自然是听说了消息,已经紧急从兴州附近调兵支援,也控制了兴州城门,派出将士们戴甲持兵,在城内各处巡视,随时准备镇压暴动!”</p>
赵俊臣表情严肃、连连摇头道:“堵不如疏!百姓们一旦是失去了活路,只凭几队兵士根本吓不住他们!反正迟早都要饿死,那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p>
张肃无奈反问道:“那赵阁臣认为应该如何?”</p>
赵俊臣厉声道:“本阁认为,张总兵应该当机立断,迅速派出军队查抄各大粮行,控制城内所有粮仓,彻查与严惩所有奸商劣绅,代管兴州境内的所有粮食贸易,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兴州境内粮价!”</p>
然而,张肃则是毫无犹豫的摇头拒绝道:“蓟镇与辽东镇不同,也比不上陕甘三边,在蓟镇防区之内,军镇之权并不能压制文臣之权!更何况,蓟镇肩负着守备京畿之重任,乃是九边之表率,除非是陛下亲自下旨,否则就绝对不能擅自出兵干预地方民政,此计绝不可行!”</p>
听到张肃的直接拒绝之后,赵俊臣心中早有预料,但依然是遗憾摇头。</p>
在赵俊臣看来,由蓟镇直接派兵控制局势就是目前的最佳对策。</p>
但很可惜,就像是张肃所言一般,在蓟镇防区之内,军镇权力并不能压制文官之权,所以张肃做事之际就有很多顾忌。</p>
事实上,在九边军镇之中,也唯有辽东镇一家拥有压制境内文官的能力。</p>
但赵俊臣原本就是姑且一试,并没有抱着太大期望,早就猜到了蓟镇不会同意这个“上策”。</p>
古代谋士试图操纵实权者之际,总是会列出“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确实是效果最佳,但可行性最差,“下策”最容易执行,但一定会引致灾难性后果,所以实权者往往就只能选择“中策”了。</p>
赵俊臣现在也是如法炮制,立刻搬出了“下策”试图恐吓张肃。</p>
“难道……张总兵还想再一次的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若是这样的话,很快就会再次引发民乱!只是短短两个月时间,兴州境内就连续两次爆发民乱,这种事情必然是会记入史册的,也一定会影响到陛下的后世风评!到时候陛下他不仅是颜面无存,也必然会恼羞成怒……张总兵,你可以承担这般后果吗?”</p>
张肃皱起了眉头,反问道:“那阁臣说应该怎么办?本将立刻派出快马奔赴京城、向陛下请旨,应该也来得及?”</p>
“恐怕是来不及!民心已经彻底乱了,说不定下一刻就会传来民变的消息!”赵俊臣摇了摇头,终于是搬出了“中策”,道:“这样吧,张总兵把兴州城内的库存军粮借给本阁一半,让本阁利用这部分军粮稍稍稳定一下城内民心,争取更多缓冲时间,然后再想别的办法解决高涨粮价,如何?”</p>
见张肃还是有些犹豫,赵俊臣再次劝道:“本阁知道,让张总兵擅自挪用军粮,同样是不合规矩,但张总兵乃是陛下之心腹,这件事情又是为了稳定民心,而且本阁返回京城之后很快就会为张总兵补上亏空,所以陛下绝对是不会怪罪张总兵的,说不定还会嘉奖张总兵的顾全大局、临机决断!若是引来朝野非议,也由本阁一力承担!”</p>
张肃皱眉道:“蓟镇在兴州城内,确实还有一部分军粮库存,但这些军粮只够兴州守军四千余人消耗三个月,而兴州城内的百姓数量则是高达近十万人,不仅包括了从前就住在城内的百姓,还有大量涌进城中躲避民乱的城外百姓!又因为粮价高涨,百姓们必然是争相抢购,所以别说是借给阁臣一半军粮了,就算是把全部军粮皆是借给阁臣,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消耗!”</p>
赵俊臣面现冷笑,道:“没关系,最多只需是缓冲两天时间就好!等到两天时间之后,本阁自然是有办法压低粮价、稳定民心!”</p>
张肃稍稍沉默了片刻,似乎是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询问赵俊臣的后续计划。</p>
只要不知道赵俊臣的后续计划,那就算是赵俊臣事后把天捅破窟窿,张肃也不必承担更多责任。</p>
沉吟良久之后,张肃终于是点头同意,却又补充道:“但赵阁臣你要与本将立下字据才行!”</p>
很显然,张肃担心赵俊臣事后翻脸不认人,或者是不愿意补上蓟镇的军粮亏空,或者是不愿意站出来为张肃分担责任。</p>
赵俊臣发现,自己在明朝高层文武官员的眼中,还真是形象恶劣、毫无信誉可言。</p>
再次自嘲一笑之后,赵俊臣又转头向李传文点头示意。</p>
只见李传文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直接交给了张肃。</p>
张肃低头一看,却发现这张字条正是自己想要的字据,内容与刚才的商议结果几乎是分毫不差。</p>
“赵俊臣还真是神机妙算啊……”</p>
张肃似是赞叹、似是警惕的评价道。</p>
*</p>
与张肃达成协议之后,赵俊臣终于是召见了吕文升、李慈、宋嵩公、刘家河四人。</p>try{ggauto();} catch(ex){}
待所有人皆是到齐之后,赵俊臣依然冷着脸,也没有邀请他们几人落座,让他们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兴师问罪道:“本阁收到消息,兴州境内的米价一夜间涨了三倍,一石米高达五两银子,简直就是天价!简直是想要逼着百姓造反!</p>
吕文升、刘家河、宋嵩公、李慈!你们四人或是治理地方、或是拥田万亩、或是开设粮行……兴州粮价就是由你们几人一言而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若是你们无法给本阁一个合理解释,本阁一定治你们官商勾结、欺行霸市、鼓动民乱之罪!”</p>
说话间,赵俊臣的目光咄咄逼人、无比冷肃。</p>
面对赵俊臣的厉声质问与冰冷目光,吕文升愈发是惴惴不安,但他也提前准备好了对策与说辞。</p>
吕文升稍稍犹豫之后,起身解释道:“望赵阁臣明鉴,兴州米价之所以是迅速攀升,确实是与我等官绅脱不开关系,但我们也是逼不得已啊!您也知道,兴州刚刚结束了一场民乱,城内涌进了大量流民,而且百姓们依然是惶恐不安,纷纷购粮囤积,但兴州境内存粮数量有限,如今已是供不应求了,好几处粮仓皆已见底,再无余粮卖给百姓,就只能是提价限购了。”</p>
宋嵩公昨晚受到宋启礼的提点之后,此时也是表现积极,率先附和道:“对啊,赵阁臣,我们也不是神仙,无法凭空变出粮食,粮食不足就只能提价限购,不仅是迫不得已,也是天经地义,更是未雨绸缪!</p>
如今只是初夏时节,距离秋收还有很久时间,而且兴州境内的农田因为一场民乱而荒废了一半数量,今年秋收必然是产粮不足,我等缙绅也是损失惨重,所以兴州境内的缺粮困境至少还会持续一年时间之久!</p>
为了顾全大局、图谋长远,就绝不能任由百姓们廉价买粮了,唯有大幅提升米价,才可以限制百姓们购粮囤积,我等缙绅也才可以凑到足够银子从兴州境外继续购买粮食,让兴州渡过未来一年的粮荒困境!否则,再过一两个月时间,就不是一石米售价五两银子这种事情了,而是一颗粮食也不会再有了!”</p>
刘家河偷偷观察了一眼蓟镇总兵张肃一眼,试探道:“自从民乱爆发以来,为了稳定民心、平息局势,我等缙绅又是捐军饷、又是开粮仓、还到处派人维持秩序,为蓟镇将士带路指认乱民,不仅是出了大力气,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几乎是赔光了本钱,现在提升粮价也全是为了百姓们考虑,阁臣您说我们官商勾结、欺行霸市、鼓动民乱,不仅是冤枉了我们,也实在是令人心寒!”</p>
注意到刘家河的试探目光,张肃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道:“本将可以在短时间内平息民乱,缙绅们确实是出了力气。”</p>
刘家与蓟镇关系密切,多年以来一直是积极赞助蓟镇军需,所以张肃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卖给刘家一点面子。</p>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p>
见张肃表态支持了刘家河的观点,几位兴州官绅皆是心中暗喜。</p>
果然就如宋启礼所料一般,张肃即便是转变了立场,也一定会留有余地,只会在一部分事情上给予赵俊臣一定程度的支持,而不会在所有事情上皆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赵俊臣。</p>
只要张肃支持赵俊臣之际有所保留,就绝对不会派出蓟镇守军下场,兴州官绅们短时间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p>
你赵俊臣既不能调动军队,官府力量也是对你阳奉阴违,百姓们则是要依附于我们缙绅,这般情况下你赵俊臣就算是阁臣之尊,也依然是势单力薄,又要如何与我等缙绅为敌?</p>
这般心态之下,吕文升、刘家河、宋嵩公三人皆是情绪安定了许多。</p>
而李慈也终于迈步向前表态,开始了自己的表演。</p>
“赵阁臣,兴州境内的粮荒隐患,目前已是极为严峻,我们宋、刘、李三大家族虽然是辛苦坚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早已是后继乏力、山穷水尽,所以才有今日的粮价高涨!鄙人认为,若是想让兴州百姓有米可购、有粮可吃,唯一可行之策就是把兴州境内的所有缙绅、商贾、地主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携手团结、共度难关!但若是想要团结兴州境内的各方势力,引导他们纷纷出力,唯一可行之策就是由朝廷中枢带头出粮,发挥表率作用!”</p>
说到这里,李慈用一种母庸置疑的语气,意有所指的总结道:“所以,鄙人建议,赵阁臣应该尽快离开兴州、返回京城,请求朝廷中枢出面为兴州援助一批粮食!鄙人相信,只要朝廷带头援助兴州,不论是具体拿出了多少粮食,都一定会让兴州各界受到号召、踊跃出力!鄙人也敢保证,只要阁臣承诺启程返京,兴州粮价一定会应声而跌,迅速恢复至正常价格,甚至还会再低一二钱!”</p>
说完,李慈已是跪在赵俊臣面前,大声叩首道:“恳请赵阁臣为我兴州百姓做主,尽快返京寻援,我等兴州各界必将是树碑立传、永记恩德!”</p>
随着李慈的话声落下,吕文升、宋嵩公、刘家河三人也纷纷叩首,齐声泣求道:“恳请赵阁臣为我兴州百姓做主,尽快返城寻援,我等兴州各界必将是树碑立传、永记恩德!”</p>
总而言之,兴州官绅们的言下之意是,只要赵俊臣立刻离开兴州,不再找他们的麻烦,兴州粮价就会立刻恢复正常,而且兴州官绅们还愿意把平复粮价的所有功劳皆是归于赵俊臣。</p>
至于兴州境内米价高涨的事情,他们不仅完全撇清了自身责任,甚至还有脸向赵俊臣诉苦请功!</p>
看着官绅们的义正言辞的狡辩,赵俊臣再次怒极而笑,恨不得当场杀了他们。</p>
但最终,顾忌于缙绅阶层与张肃的反应,赵俊臣还是决定暂时隐忍,只是抬手向李传文一招。</p>
李传文见状之后,当即就把一份刚刚写好的公告交到了赵俊臣的手上。</p>
……</p>
祝大家新春快乐!</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