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进退2难
其实站在喜多诚一中将的角度,他对在此战中丢掉多少地盘,损失多少人马还不是太过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这次失败会对日军在山东地区的统治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侵华日军再能打,连驻台湾和东北的关东军都算上,也不过一百四十万左右,而他们脚下踩着的,却是一个拥有四亿三千万人口的国度!区区百万之众,要占领如此广袤而且人口众多的地区,靠的无非是血腥的屠杀和在战场上用一次次大胜铸就的不可战胜的威名。当他们将不可战胜的神话深深植入被占领地区每一个人的心头之后,他们便能随心所欲,肆意横行。六百多年前蒙古铁蹄践踏欧亚大陆,一两个蒙古兵就敢让一个村庄的人跪在地上然后挥刀挨排砍过去,丝毫不担心他们反抗或者逃走,靠的就是蒙古铁骑所向无敌的威名和无数次血腥屠杀铸造的凶名,那些跪地领死的平民潜意识里就认定自己无法与这些天煞星抗衡,一旦反抗或者逃跑,下场会更加悲惨,所以乖乖排队领死。日军也差不多,区区二十万华北驻屯军占领整个华北,统治一亿多人口,靠的就是战无不胜的威名和嗜血的凶名。日军一旦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只要是条件允许,他们都会马上发起报复,回敬对手一次凌厉的打击,哪怕为此付出沉重的伤亡代价也在所不惜,不是他们死脑筋,而是他们根本就承受不起不可战胜的形象破灭后的冲击。
现在八路军送了他们一场自从占领山东之后未曾有过的惨败,如果不能找回场子,就此罢休,将会对他们在山东的统治造成极大影响。山东日军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八路军强势扩张,地方武装桀骜不驯,使得日军要维持在山东的统治相当的困难,现在再来这样一场惨败,那……
第五旅团和第26骑兵联队都报告说沿途不断遭到民兵和小股八路军的阻击,他们破埋公路,甚至在公路上布设大量地雷,躲在公路边的青纱帐里用机枪扫射公路上的日军士兵,弄得日军寸步难行,每前进一步都提心吊胆……总之,照目前这个速度,这两支部队只怕一个星期都没有办法回到莱阳了。就算他们不顾民兵的袭扰,杀回到莱阳,两个筋疲力尽、严重减员的步兵大队加一个骑兵联队又能干什么?他们要面对的可是胶东军区四个主力团和数以万计的、士气高昂的民兵!
真打不下去了,再打下去,收复失地肯定是没戏的,倒是把第五旅团剩下那两个大队彻底葬送掉倒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第12军还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过去增援的,可问题是胶东那场大战,第12军已经投入了自己所能抽调的三分之一强的机动兵力,而参谋部给出的判断是:想要扭转战局,他们必须出动十个步兵大队,或者两个齐装满员的联队!大队跟联队,大家看出区别了没有?没错,以大队为独立作战单位基本上是华北地区的日军的特色,在华北地区面对灵活机动的游击队,联队制显得比较臃肿,难以适应,所以留在华北打治安战的很多日军师团都是师团-旅团-大队制,大多数旅团下面也没有联队,都是大队。至于联队,那是野战师团、旅团才有的,专门用于大兵团作战。两个野战联队兵力没有十个步兵大队那么多,但是战斗力却比十个大队要强得多。而不管是十个大队还是两个联队,第12军咬蛟牙还是能挤出来的,只是……
鲁东、鲁南、清河、滨海等地区的八路军在沉寂了两个月之后又变得活跃起来,不约而同地向日军的公路、铁路展开破袭。战斗规模并不是很大,但也向日军释放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其他军区的八路军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日军从容抽调为数不多的机动兵力继续扫荡胶东的!如果日军敢继续抽调兵力前往胶东,那么莫名其妙地得到了大批武器装备补充,大大恢复了实力的山东八路军其他军区绝对会给了解来一场翻边战,把山东打个天翻地覆!
面对这样的困局,喜多诚一头痛欲裂。他召开作战会议,在会议上,第12军下辖的各师团、旅团都对皇军在胶东那屁大一块地方接连损兵折将表示惊愕与愤怒,尤其是第59师团的师团长细川中康中将,拍着桌子吼:“胶东八路军太猖狂了!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把他们的气焰彻底打下去,否则我们在山东的声威将受到极大打击!”
喜多诚一冷冷地说:“已经受到极大打击了!”
第六旅团的旅团长奥村半二少将说:“我赞成细川中将的意见,必须果断投入更强大的兵团,将胶东八路军的气焰打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喜多诚一苦笑:“更强大的兵团?按照参谋部制订的计划,想要扭转目前的局势,至少要投入十个步兵大队或者两个精锐联队,一时之间我们上哪抽调这么多部队?而且现在又到了游击队活跃的季节,一旦我们数量有限的机动兵力被拖在胶东,整个山东、河南的八路军都会纷纷发难,去年整整一年苦战所取得的良好态势将化为泡影!”
一帮子将军瞪圆了眼睛:“难道就这样撤退不成?”
喜多诚一苦笑:“只怕现在我们想撤也撤不了了!”
他的担忧绝对不是多余的。现在胶东八路军的军心士气全打出来了,他们在扫掉了莱阳、招远、栖霞等地的日伪军之后,是绝对不会放过狂奔三百里回援,已经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第五旅团那两个大队和第26骑兵联队的,中岛联队两千多关东军骄兵悍将他们或许奈何不了,但第五旅团和第26骑兵联队对他们来说却是一道大餐呀。现在这两支部队别说解莱阳、招远等地之危,连脱身都成问题了!
果然,凌晨四点,一个坏消息证实了司令官的担忧:栖霞失守了。
第13团在解决了赵保原部后开始狠揍吴化文部,以少打多将吴化文部包围在栖霞县城,紧接着,第17团赶过来会合,这下就不是以少打多了,而是典型的以多打少,两个团再加若干民兵将栖霞三面包围。本来栖霞城中有好几千伪军,虽说这帮家伙打仗菜得很,但也是可以撑几天的,可坏就坏在聂团长没把栖霞围死,故意留了一个口子。吴化文已经被赵保原全军覆没的下场给吓着了,一看有生路,哪里还有半点要坚守的心思?在凌晨两点便率领他的部队从八路军放开的那个口子偷偷溜了出去。在他们逃出大半的时候,第13团和第17团突然发难,以强大的炮火猛轰栖霞南城门,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将城墙轰塌,大批八路军潮水般涌进城中。本身吴化文部弃城逃跑就已经让城中伪军人心惶惶了,看到八路军攻势凶猛,他们哪里还有半点守下去的勇气?纷纷夺路而逃,吴化文部架起机枪扫射都没能阻止他们涌上来跟自己夺路,八路军都还没有炮弹打过来呢,他们自相践踏之下就踩死了两三百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吴化文终于带领他的部队逃出了栖霞城,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烟台狂奔。但仅仅走出几里远,炮弹就追了过来,接着是轰隆隆辗过来的坦克和骑兵……
聂团长压根就没给他们留下退路,非要说给他们留了路,那也是死路。
莱阳城的情况也很不好,八路军兵力众多,攻势凌厉,伪军要么死光了,要么投降了,总之现在只剩下不到八十名日军还在拼死抵抗。八路军让这些顽固之极的残兵败将弄得上火,让战斗工兵上。战斗工兵用79榴弹在在日军坚守的建筑物墙壁上轰出窟窿来,然后用火焰喷射器朝里面喷火,把他们活活烧死。虽然还有零星的日军在抵抗,但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招远守军的情况稍好一点,还在坚持,但八路军第14、第15两个团都攻进了城里,在城中老百姓的帮助下压着他们狂扁,还能坚持多久真是个未知数。
现在形势正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解决了赵保原、吴化文之后就意味着莱阳、栖霞、招远三地,除了还在顽抗中的招远守军之外,已经没有成建制的日伪军存在了,八路军可以集中全力去对付还在半路上跟民兵玩躲猫猫游戏的第五旅团和第26联队了。天一亮他们那古怪的飞行器马上就会出击,到时候没有空中掩护、在公路上举步维艰的日军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就算第12军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去增援,也来不及了,他们调兵遣将的速度绝对没有八路军炸弹落下的速度快!
这可如何是好?
一筹莫展的喜多诚一想到了正在青岛收拾残局的中村宏次中将。中村中将跟他是同学,出了名的足智多谋,也许这位智将能给他一些有益的建议。
————侵华日军再能打,连驻台湾和东北的关东军都算上,也不过一百四十万左右,而他们脚下踩着的,却是一个拥有四亿三千万人口的国度!区区百万之众,要占领如此广袤而且人口众多的地区,靠的无非是血腥的屠杀和在战场上用一次次大胜铸就的不可战胜的威名。当他们将不可战胜的神话深深植入被占领地区每一个人的心头之后,他们便能随心所欲,肆意横行。六百多年前蒙古铁蹄践踏欧亚大陆,一两个蒙古兵就敢让一个村庄的人跪在地上然后挥刀挨排砍过去,丝毫不担心他们反抗或者逃走,靠的就是蒙古铁骑所向无敌的威名和无数次血腥屠杀铸造的凶名,那些跪地领死的平民潜意识里就认定自己无法与这些天煞星抗衡,一旦反抗或者逃跑,下场会更加悲惨,所以乖乖排队领死。日军也差不多,区区二十万华北驻屯军占领整个华北,统治一亿多人口,靠的就是战无不胜的威名和嗜血的凶名。日军一旦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只要是条件允许,他们都会马上发起报复,回敬对手一次凌厉的打击,哪怕为此付出沉重的伤亡代价也在所不惜,不是他们死脑筋,而是他们根本就承受不起不可战胜的形象破灭后的冲击。
现在八路军送了他们一场自从占领山东之后未曾有过的惨败,如果不能找回场子,就此罢休,将会对他们在山东的统治造成极大影响。山东日军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八路军强势扩张,地方武装桀骜不驯,使得日军要维持在山东的统治相当的困难,现在再来这样一场惨败,那……
第五旅团和第26骑兵联队都报告说沿途不断遭到民兵和小股八路军的阻击,他们破埋公路,甚至在公路上布设大量地雷,躲在公路边的青纱帐里用机枪扫射公路上的日军士兵,弄得日军寸步难行,每前进一步都提心吊胆……总之,照目前这个速度,这两支部队只怕一个星期都没有办法回到莱阳了。就算他们不顾民兵的袭扰,杀回到莱阳,两个筋疲力尽、严重减员的步兵大队加一个骑兵联队又能干什么?他们要面对的可是胶东军区四个主力团和数以万计的、士气高昂的民兵!
真打不下去了,再打下去,收复失地肯定是没戏的,倒是把第五旅团剩下那两个大队彻底葬送掉倒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第12军还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过去增援的,可问题是胶东那场大战,第12军已经投入了自己所能抽调的三分之一强的机动兵力,而参谋部给出的判断是:想要扭转战局,他们必须出动十个步兵大队,或者两个齐装满员的联队!大队跟联队,大家看出区别了没有?没错,以大队为独立作战单位基本上是华北地区的日军的特色,在华北地区面对灵活机动的游击队,联队制显得比较臃肿,难以适应,所以留在华北打治安战的很多日军师团都是师团-旅团-大队制,大多数旅团下面也没有联队,都是大队。至于联队,那是野战师团、旅团才有的,专门用于大兵团作战。两个野战联队兵力没有十个步兵大队那么多,但是战斗力却比十个大队要强得多。而不管是十个大队还是两个联队,第12军咬蛟牙还是能挤出来的,只是……
鲁东、鲁南、清河、滨海等地区的八路军在沉寂了两个月之后又变得活跃起来,不约而同地向日军的公路、铁路展开破袭。战斗规模并不是很大,但也向日军释放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其他军区的八路军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日军从容抽调为数不多的机动兵力继续扫荡胶东的!如果日军敢继续抽调兵力前往胶东,那么莫名其妙地得到了大批武器装备补充,大大恢复了实力的山东八路军其他军区绝对会给了解来一场翻边战,把山东打个天翻地覆!
面对这样的困局,喜多诚一头痛欲裂。他召开作战会议,在会议上,第12军下辖的各师团、旅团都对皇军在胶东那屁大一块地方接连损兵折将表示惊愕与愤怒,尤其是第59师团的师团长细川中康中将,拍着桌子吼:“胶东八路军太猖狂了!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把他们的气焰彻底打下去,否则我们在山东的声威将受到极大打击!”
喜多诚一冷冷地说:“已经受到极大打击了!”
第六旅团的旅团长奥村半二少将说:“我赞成细川中将的意见,必须果断投入更强大的兵团,将胶东八路军的气焰打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喜多诚一苦笑:“更强大的兵团?按照参谋部制订的计划,想要扭转目前的局势,至少要投入十个步兵大队或者两个精锐联队,一时之间我们上哪抽调这么多部队?而且现在又到了游击队活跃的季节,一旦我们数量有限的机动兵力被拖在胶东,整个山东、河南的八路军都会纷纷发难,去年整整一年苦战所取得的良好态势将化为泡影!”
一帮子将军瞪圆了眼睛:“难道就这样撤退不成?”
喜多诚一苦笑:“只怕现在我们想撤也撤不了了!”
他的担忧绝对不是多余的。现在胶东八路军的军心士气全打出来了,他们在扫掉了莱阳、招远、栖霞等地的日伪军之后,是绝对不会放过狂奔三百里回援,已经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第五旅团那两个大队和第26骑兵联队的,中岛联队两千多关东军骄兵悍将他们或许奈何不了,但第五旅团和第26骑兵联队对他们来说却是一道大餐呀。现在这两支部队别说解莱阳、招远等地之危,连脱身都成问题了!
果然,凌晨四点,一个坏消息证实了司令官的担忧:栖霞失守了。
第13团在解决了赵保原部后开始狠揍吴化文部,以少打多将吴化文部包围在栖霞县城,紧接着,第17团赶过来会合,这下就不是以少打多了,而是典型的以多打少,两个团再加若干民兵将栖霞三面包围。本来栖霞城中有好几千伪军,虽说这帮家伙打仗菜得很,但也是可以撑几天的,可坏就坏在聂团长没把栖霞围死,故意留了一个口子。吴化文已经被赵保原全军覆没的下场给吓着了,一看有生路,哪里还有半点要坚守的心思?在凌晨两点便率领他的部队从八路军放开的那个口子偷偷溜了出去。在他们逃出大半的时候,第13团和第17团突然发难,以强大的炮火猛轰栖霞南城门,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将城墙轰塌,大批八路军潮水般涌进城中。本身吴化文部弃城逃跑就已经让城中伪军人心惶惶了,看到八路军攻势凶猛,他们哪里还有半点守下去的勇气?纷纷夺路而逃,吴化文部架起机枪扫射都没能阻止他们涌上来跟自己夺路,八路军都还没有炮弹打过来呢,他们自相践踏之下就踩死了两三百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吴化文终于带领他的部队逃出了栖霞城,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烟台狂奔。但仅仅走出几里远,炮弹就追了过来,接着是轰隆隆辗过来的坦克和骑兵……
聂团长压根就没给他们留下退路,非要说给他们留了路,那也是死路。
莱阳城的情况也很不好,八路军兵力众多,攻势凌厉,伪军要么死光了,要么投降了,总之现在只剩下不到八十名日军还在拼死抵抗。八路军让这些顽固之极的残兵败将弄得上火,让战斗工兵上。战斗工兵用79榴弹在在日军坚守的建筑物墙壁上轰出窟窿来,然后用火焰喷射器朝里面喷火,把他们活活烧死。虽然还有零星的日军在抵抗,但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招远守军的情况稍好一点,还在坚持,但八路军第14、第15两个团都攻进了城里,在城中老百姓的帮助下压着他们狂扁,还能坚持多久真是个未知数。
现在形势正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解决了赵保原、吴化文之后就意味着莱阳、栖霞、招远三地,除了还在顽抗中的招远守军之外,已经没有成建制的日伪军存在了,八路军可以集中全力去对付还在半路上跟民兵玩躲猫猫游戏的第五旅团和第26联队了。天一亮他们那古怪的飞行器马上就会出击,到时候没有空中掩护、在公路上举步维艰的日军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就算第12军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去增援,也来不及了,他们调兵遣将的速度绝对没有八路军炸弹落下的速度快!
这可如何是好?
一筹莫展的喜多诚一想到了正在青岛收拾残局的中村宏次中将。中村中将跟他是同学,出了名的足智多谋,也许这位智将能给他一些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