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梁王态度(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蒯嗣羽显然是不了解这位在辽东以‘敬业’闻名的杜如明大人。

    “殿下,属下杜如明有急事禀告!”杜如明朝着里面跪着的背影大声喊道。

    这一声,让周围前来吊唁的官员纷纷投去目光,不少的官僚对其指指点点,显然对杜如明如此冒失的行径十分不满。

    在他们看来,孝字大如天,这个时候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来打扰梁王殿下。

    “杜大人,请你离开!”蒯嗣羽语气不善。

    他没想到杜如明居然当众喧哗,这成何体统。

    杜如明脖子一梗,“蒯将军,你要么今天绑了我,要么你就让我进去面见殿下!”

    “你!”

    蒯嗣羽脸色稍怒,若是换成其他人,他一定立刻绑了他。但是杜如明颇得主上看重,他却不能这么做。

    南霁云从灵堂走了出来,看着杜如明。

    “杜大人,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我,由我来转告殿下。”

    杜如明摇了摇头,“事关重大,只能我亲自去向殿下说明。”

    南霁云注视着杜如明,而杜如明亦毫不退让的看着南霁云。

    虞庆则等人围拢了过来,三言两语的劝着杜如明离去,可是杜如明就是不走。

    “杜大人稍等,我去禀明殿下。”

    南霁云留下一句话,转身进入灵堂。

    姜承枭其实听见了杜如明的呼喊,他是故意不加理会。

    “主上,杜大人不走。”南霁云来到姜承枭身边跪下。

    姜承枭缓缓睁开眸子,血丝密布。

    连续几日不睡,他的眼睛已经充血,整个人也疲惫到了极点。

    “裴元俨和尉迟敬南下了么?”姜承枭问了一句和杜如明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情。

    “刚刚收到鹰信,裴将军已经通过太行陉抵达河内郡,尉迟将军穿过滏口陉,抵达了魏郡。”

    闻言,姜承枭出口气,伸手抓了一把黍稷梗放进火盆。

    “皇后她们抵达太原了?”

    南霁云低声道:“昨日到的,尉迟公将她们安排在晋阳宫。”

    晋阳宫就在太原东北方向二里处,那是皇帝的一处行宫。

    其实姜承枭心里面很无语,因为黑兑告诉他,皇后等人是赵王从洛阳营救出来的。

    投奔太原也是赵王和皇帝的决定。

    姜承枭想不通,赵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仅仅是为了一个‘大义’的名分,亦或者让自己庇护她们?

    如果是前者,姜承枭完全不需要,这天下到处都是反贼,他一个皇族的身份足以用来讨伐叛逆。

    如果是后者好吧,姜承枭觉得应该就是后者。

    单单是庇护几个女人,他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偏偏这其中还有几个皇族子弟,这就让姜承枭很不爽了。

    他可没有心情陪几个皇子皇孙玩争权夺利的小游戏。

    “大臣们应该都知道了吧。”姜承枭淡淡道。

    “是的,属下已经将消息全部散了出去。”

    “很好,你密切注意前去拜访皇后的臣子,将他们的名单列出来。”

    “属下明白了。”

    “让杜如明进来吧。”

    南霁云诧异的看了一眼主上,旋即退了下去。

    不多时,杜如明脱了鞋子,弓着身子,轻手轻脚的走到姜承枭身后半步距离,撩开下摆跪下。

    “冒昧打扰殿下,属下知罪。”

    “行了,既然知罪,那就多跪一会儿吧。”姜承枭沙哑着嗓子,说了一句,然后又阖目沉思。

    杜如明苦笑一声,旋即也是整了整衣冠,老老实实跪着。

    他也没话可说,孝大于天,殿下如此孝顺,太原百姓皆是称颂,他自然不能坏了殿下的名声。

    堂内的女眷们哭断气好几个,蜡烛烧尽了几只,光线渐渐的就黯淡了下来。

    杜如明也不知道自己跪了多久,直到有人轻轻碰了碰他肩膀,他才晕晕乎乎的回过神。

    “杜大人,用些清水吧。”一名家仆端来一碗水。

    “多谢。”

    杜如明咕噜咕噜的喝完水,这才发现梁王也在喝水。

    等姜承枭喝完之后,他忍不住道:“殿下,守灵的规矩属下知道,只是殿下现在身负重任,切不可伤了身子。”

    姜承枭将茶盏放回盛盘中,挥手遣退家仆。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不吃东西都是对外的说法,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动作。

    比如姜承枭刚刚喝的茶里面就不是茶,而是熬了好几个时辰的米粥。

    否则,七天都只喝清水,这谁受得了?

    当然,姜承枭相信赵王泉下有知也不会怪他。

    “听霁云说你有急事,说说吧。”姜承枭道。

    此时两人依旧是一前一后的跪着,这可是真跪!

    跪坐和跪是两个概念。

    跪坐,你屁股可以落在小腿上,好歹还有个受力点。

    跪,那就是直起腰板,直起大腿,仅仅靠着膝盖顶着。

    两者相比,显然是跪更难受。

    此刻杜如明就感觉膝盖已经失去了知觉,虽然他们跪在蒲团上,但是跪久了还是会痛。

    听见梁王问话,杜如明连忙回答道:“是的。”

    “说吧。”

    “殿下,现如今先帝已经故去,洛阳又被宇文述所窃,太原的同僚,辽东,幽州诸郡的同僚,心里面都失去了主心骨啊。”

    杜如明话中的意思很简单,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该听谁的。

    简单直白点,那就是再问,殿下你是否登基?

    毕竟,皇帝已经死了,而梁王在太原城外又公开不承认洛阳朝廷,那他们就要另起炉灶。

    这个就很讲究了。

    到底是梁王登基,还是暂不登基。

    如果要登基,他们也好提前准备,如果不登基,他们也要想想凝聚人心的法子。

    毕竟,没有一套稳定的班底,行政效率会大大降低的。

    如果梁王没有拿下太原,目前还是在幽州和辽东,那自然这种问题就不需要考虑。

    因为辽东的关外三郡只知梁王而不知陛下,幽州的渔阳、北平、涿郡、安乐四郡的百姓皆是对梁王感恩戴德。

    只要梁王表态,这几个郡的百姓和官僚自然是对姜承枭的统治没有任何的意见。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梁王已经拿下太原,同时派军进驻了楼烦、离石、龙泉、上党四郡,这些地方的官僚是否忠心梁王殿下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立个牌坊就很有必要了。

    什么牌坊?

    自然是和宇文述一样的牌坊,找一个傀儡皇族扶持登基,然后梁王进位摄政王,总掌大权。

    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现在天下大乱,人心思动,谁知道这些地方的郡守都是什么想法?

    更别说并州这样世家纷杂的地区,他们若是对梁王掌权有意见,到时候可是会出大事的。

    当然,梁王自己也是皇族,自然也是可以登基的。

    只不过,这要看梁王自己的意见。

    这就是杜如明所说的大事。

    这确实是一件大事。

    现在天下皆知皇帝已死,洛阳还上了谥号戾帝,并州地区的官僚都伸长了脖子等着梁王的反馈呢。

    到底是登基,还是不登基。

    “杜大人觉得这个主心骨该是谁呢?”姜承枭轻轻的问。

    他自然是知道杜如明话中什么意思,但是他并不着急。

    “自然是殿下。”杜如明毫不犹豫的说。

    他效忠的人自始至终都是梁王,从梁王赏识他,让他在辽东三郡一展才华开始,他的心就是梁王的。

    “你的意思是让我在并州登基?”姜承枭笑着道。

    他对杜如明的表态很满意,才华横溢的军中干才他需要,运筹帷幄的文臣他更需要。

    杜如明就是这样的人才,这个人在决断方面极有魄力,辽东三郡不少的大事都是这个人顶着压力拍板决定。

    而他的每个决定都是对的,为辽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如果按照人才等级划分,总共五星的话,这个人在文臣中应该可以是五星级。

    更重要的是,杜如明和裴宁清等人不同,他不是什么世家子弟,只是京兆杜氏的旁支子弟,属于出了五服的那种。

    可以说,他和虞庆则,尉迟敬都是可以绝对信任的心腹。

    倒不是说裴元俨、郑如炘、郑如意、裴宁清等人不能完全相信,只是他们做事情涉及了自己的家族,难免会有些为难。

    姜承枭需要的,是绝对忠心,一心一意为他考虑的臣子。

    “不过,我不建议殿下现在登基。”杜如明突然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