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书同文,言同语
郑森说话时还专门压低了声音,毕竟这事儿实在是太重要了。
银矿!炼出来之后可都是钱,而且在日本开矿成本极低,只要给饭吃,多的是日本男人去卖力气。
这个消息还是他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传过来的,左卫门虽然与郑森同父同母,但却被郑芝龙过继给了田川家,并一直负责郑家在日本的生意。
“田川七左卫门与郑家是一条心吗?田川家在日本实力如何?”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道。
日本有大银矿刘鸿渐早就知道,之所以一直没去挖,实在是近两年一直事儿赶事儿,根本抽不出来时间。
日本国一直在刘鸿渐的大计之内,这个后世曾给予华夏人屈辱的弹丸小国,这个永远也喂不熟的东亚第一白眼狼,不将它灭国,实在是不解刘鸿渐心中之恨。
虽然知道郑森在日本有个兄弟,但毕竟这兄弟一直在日本呆着,刘鸿渐必须搞清楚这个左卫门为人如何。
后世很少有人知道,郑森其实是中日混血,他与左卫门一样,母亲都是田川氏,也就是日本人。
但郑森与左卫门不一样,几岁时便被老郑带回了老家泉州,学的是大明语,读的是圣贤书,甚至还专门请了水太凉当老师。
那是彻彻底底的忠君爱国思想集大成者,但左卫门……
刘鸿渐需要一个日本的话事人,但他更需要一个怀着中国心的话事人。
听名字刘鸿渐便大概知道田川家肯定跟德川幕府关系不错,日本的名字很古怪,但去深究的话却又有一番渊源。
比如左卫门、右卫门,其实就是给日本天皇看大门的,但在日本这是个比较荣耀的名字,毕竟只有最忠诚的武士才有这个殊荣。
只是日本天皇一千多年来一直都是汉献帝般的存在,天皇在大名、幕府眼里只是个摆设。
“左卫门一直想来大明,但父亲没有同意,他并不喜欢日本。
至于田川家,自从父亲被大明驱逐,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将家产从我兄弟手中夺走,我的母亲因此没少哭泣。”郑森叹了口气如实道。
田川氏如今就在大明的船队中,自从得知郑芝龙死去,这个倔强的日本女人一个月间头发白了半边。
“恩……左卫门手里有兵吗?”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选择相信郑森的判断。
“德川家并不允许商人雇佣武士,但却对普通倭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过火德川家不会干涉。
田川家有一支八百人的卫队,但其中仅有不到二百人效命于我的兄弟左卫门。”郑森知道兄长在统筹日本,一五一十的道。
“那可不够,你去信左卫门,让他暗中培植人手,本王可以给他们提供最精良的火器,待立了功,本王上奏朝廷赐他个一官半职,让他衣锦还乡。”刘鸿渐笑道。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日本在几十年前刚刚结束了传说中的战国时代。
所谓的战国时代,其实就是几个大户谁都不服谁,为了抢地盘发生的长期战争。
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竟然有数十个势力在混战,可是日本才多大点,所谓的大名混的好的手下有数千人,实力低点的千把人也算是一个势力。
这在大明基本就是来搞笑的,在大明,如果一场战争双方参与人数达不到十万,史书上都不好意思说是大战。
之所以让左卫门培植势力,自然是为了不久之后大明的正式登陆做准备。
大量派遣大明的人过去太扎眼,反倒不如左卫门在当地培植来的稳当,反正那些家伙根本就不在乎为谁卖命。
“可是荷兰人如今已经渗透到德川家,他们想独揽在日本的生意。”
“想得美,北洋水师或许现在没有办法控制南洋,但在大明海域,还容不得荷兰人放肆!”刘鸿渐轻蔑的道。
之所以与西班牙、葡萄牙人谈和,为的就是集中精力搞荷兰人,有台湾卡着喉咙,荷兰人自己就得掂量掂量,更何况北洋水师也不是吃素的。
又七日后,大明舰队终于抵达台湾,还在台湾驻守的秦拱明一看就傻眼了。
两个多月没见,三百余艘战舰组成的北洋水师,回来的时候足足有超过两千艘船。
以至于荷兰人修建的港口根本装不下,并且遭遇了台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堵车,哦,是堵船。
将近六万汉民登陆台湾,接下来的安置问题就够秦拱明忙一壶,农民需要划分土地,还需要跟当地的高山族解释一二,否则说不准会闹出大事儿。
当天晚上,刘鸿渐在欧瓦特曾经的府邸宴请了郑家骨干和秦拱明等人,郑森在没有得到朝廷册封之前,秦拱明依然是台湾代理总督,酒场上又都是年轻人,没过多久便推杯换盏熟络起来。
“伯安,县学的事办得如何了?”刘鸿渐放下筷子随口问道,秦拱明,字伯安。
两个月前刘鸿渐离开台湾时,专门交代了秦拱明,让其在巩固防御的同时,开办县学。
除了给当地汉民孩子提供上升通道,台湾的县学还被刘鸿渐要求向高山族人开放,既然同属一个国家,自然要书同文、言同语。
刘鸿渐不要求高山族人改变自己的民族风俗,也不要求他们必须说大明语,但起码要能沟通。
“哦,王爷,卑职跟当地的一个举人商议,将县学的地址选在了赤嵌城,城内有一座荷兰人的教堂,卑职将里头改了改,直接便可以用。
还有就是高山族,你猜怎么着?”秦拱明少有的露出个蜜汁微笑,还跟刘鸿渐卖起了关子。
“怎么着?难不成一个高山族学生没有招到?不能吧!”刘鸿渐也不恼,皱了一下眉头道。
“怎么会呢!县学如今有六位教谕,其中有两人是从福建那边聘请过来的秀才公,按照您的要求,其余四人皆为匠人。
学生共有六十七个,其中有一半人都是高山族人!”秦拱明得意的道。
一开始高山族人十分排斥什么县学,但秦拱明只是将其中一个匠人带到了太鲁阁族部落内,让其当场演示了如何更有效率的生火、如何储存锻造出更精良的武器等等。
试想,即便是高山族人对之乎者也不感兴趣,但这些明显可以提升部落实力的东西还是十分必要的。
更何况秦拱明打出的旗号就是高山族小孩儿来县学就学,不收任何费用,还管吃住!
“恩,伯安做的不错,这是一个突破口,三年后本王要看到台湾汉人、高山人变成铁板一块!”刘鸿渐肯定的道。
当汉人的孩子与高山族孩子成为同窗、成为好友,台湾才是真正的台湾。
晓之以情,惠之以利,没有任何人是傻子,秦拱明在这件事上做的不错。
在台湾又呆了两日,安顿好一切事宜后,刘鸿渐带着北洋水师赶往大陆,同行的还有郑森以及郑家的数个主要将领。
郑家毕竟不怎么受朝廷待见,想说服小朱和朝臣让郑森提领台湾总督并南洋水师提督,势必需要郑森本人亲自前往。
郑森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对于自己的这位大兄他是绝对信任,并且还主动提出要郑家所有骨干一起进行面圣,足见其报国之心。
从台湾到泉州又是顺风,不过两日舰队便抵达了泉州,只是才一上岸,刘鸿渐变感觉画风有点不对。
银矿!炼出来之后可都是钱,而且在日本开矿成本极低,只要给饭吃,多的是日本男人去卖力气。
这个消息还是他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传过来的,左卫门虽然与郑森同父同母,但却被郑芝龙过继给了田川家,并一直负责郑家在日本的生意。
“田川七左卫门与郑家是一条心吗?田川家在日本实力如何?”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道。
日本有大银矿刘鸿渐早就知道,之所以一直没去挖,实在是近两年一直事儿赶事儿,根本抽不出来时间。
日本国一直在刘鸿渐的大计之内,这个后世曾给予华夏人屈辱的弹丸小国,这个永远也喂不熟的东亚第一白眼狼,不将它灭国,实在是不解刘鸿渐心中之恨。
虽然知道郑森在日本有个兄弟,但毕竟这兄弟一直在日本呆着,刘鸿渐必须搞清楚这个左卫门为人如何。
后世很少有人知道,郑森其实是中日混血,他与左卫门一样,母亲都是田川氏,也就是日本人。
但郑森与左卫门不一样,几岁时便被老郑带回了老家泉州,学的是大明语,读的是圣贤书,甚至还专门请了水太凉当老师。
那是彻彻底底的忠君爱国思想集大成者,但左卫门……
刘鸿渐需要一个日本的话事人,但他更需要一个怀着中国心的话事人。
听名字刘鸿渐便大概知道田川家肯定跟德川幕府关系不错,日本的名字很古怪,但去深究的话却又有一番渊源。
比如左卫门、右卫门,其实就是给日本天皇看大门的,但在日本这是个比较荣耀的名字,毕竟只有最忠诚的武士才有这个殊荣。
只是日本天皇一千多年来一直都是汉献帝般的存在,天皇在大名、幕府眼里只是个摆设。
“左卫门一直想来大明,但父亲没有同意,他并不喜欢日本。
至于田川家,自从父亲被大明驱逐,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将家产从我兄弟手中夺走,我的母亲因此没少哭泣。”郑森叹了口气如实道。
田川氏如今就在大明的船队中,自从得知郑芝龙死去,这个倔强的日本女人一个月间头发白了半边。
“恩……左卫门手里有兵吗?”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选择相信郑森的判断。
“德川家并不允许商人雇佣武士,但却对普通倭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过火德川家不会干涉。
田川家有一支八百人的卫队,但其中仅有不到二百人效命于我的兄弟左卫门。”郑森知道兄长在统筹日本,一五一十的道。
“那可不够,你去信左卫门,让他暗中培植人手,本王可以给他们提供最精良的火器,待立了功,本王上奏朝廷赐他个一官半职,让他衣锦还乡。”刘鸿渐笑道。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日本在几十年前刚刚结束了传说中的战国时代。
所谓的战国时代,其实就是几个大户谁都不服谁,为了抢地盘发生的长期战争。
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竟然有数十个势力在混战,可是日本才多大点,所谓的大名混的好的手下有数千人,实力低点的千把人也算是一个势力。
这在大明基本就是来搞笑的,在大明,如果一场战争双方参与人数达不到十万,史书上都不好意思说是大战。
之所以让左卫门培植势力,自然是为了不久之后大明的正式登陆做准备。
大量派遣大明的人过去太扎眼,反倒不如左卫门在当地培植来的稳当,反正那些家伙根本就不在乎为谁卖命。
“可是荷兰人如今已经渗透到德川家,他们想独揽在日本的生意。”
“想得美,北洋水师或许现在没有办法控制南洋,但在大明海域,还容不得荷兰人放肆!”刘鸿渐轻蔑的道。
之所以与西班牙、葡萄牙人谈和,为的就是集中精力搞荷兰人,有台湾卡着喉咙,荷兰人自己就得掂量掂量,更何况北洋水师也不是吃素的。
又七日后,大明舰队终于抵达台湾,还在台湾驻守的秦拱明一看就傻眼了。
两个多月没见,三百余艘战舰组成的北洋水师,回来的时候足足有超过两千艘船。
以至于荷兰人修建的港口根本装不下,并且遭遇了台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堵车,哦,是堵船。
将近六万汉民登陆台湾,接下来的安置问题就够秦拱明忙一壶,农民需要划分土地,还需要跟当地的高山族解释一二,否则说不准会闹出大事儿。
当天晚上,刘鸿渐在欧瓦特曾经的府邸宴请了郑家骨干和秦拱明等人,郑森在没有得到朝廷册封之前,秦拱明依然是台湾代理总督,酒场上又都是年轻人,没过多久便推杯换盏熟络起来。
“伯安,县学的事办得如何了?”刘鸿渐放下筷子随口问道,秦拱明,字伯安。
两个月前刘鸿渐离开台湾时,专门交代了秦拱明,让其在巩固防御的同时,开办县学。
除了给当地汉民孩子提供上升通道,台湾的县学还被刘鸿渐要求向高山族人开放,既然同属一个国家,自然要书同文、言同语。
刘鸿渐不要求高山族人改变自己的民族风俗,也不要求他们必须说大明语,但起码要能沟通。
“哦,王爷,卑职跟当地的一个举人商议,将县学的地址选在了赤嵌城,城内有一座荷兰人的教堂,卑职将里头改了改,直接便可以用。
还有就是高山族,你猜怎么着?”秦拱明少有的露出个蜜汁微笑,还跟刘鸿渐卖起了关子。
“怎么着?难不成一个高山族学生没有招到?不能吧!”刘鸿渐也不恼,皱了一下眉头道。
“怎么会呢!县学如今有六位教谕,其中有两人是从福建那边聘请过来的秀才公,按照您的要求,其余四人皆为匠人。
学生共有六十七个,其中有一半人都是高山族人!”秦拱明得意的道。
一开始高山族人十分排斥什么县学,但秦拱明只是将其中一个匠人带到了太鲁阁族部落内,让其当场演示了如何更有效率的生火、如何储存锻造出更精良的武器等等。
试想,即便是高山族人对之乎者也不感兴趣,但这些明显可以提升部落实力的东西还是十分必要的。
更何况秦拱明打出的旗号就是高山族小孩儿来县学就学,不收任何费用,还管吃住!
“恩,伯安做的不错,这是一个突破口,三年后本王要看到台湾汉人、高山人变成铁板一块!”刘鸿渐肯定的道。
当汉人的孩子与高山族孩子成为同窗、成为好友,台湾才是真正的台湾。
晓之以情,惠之以利,没有任何人是傻子,秦拱明在这件事上做的不错。
在台湾又呆了两日,安顿好一切事宜后,刘鸿渐带着北洋水师赶往大陆,同行的还有郑森以及郑家的数个主要将领。
郑家毕竟不怎么受朝廷待见,想说服小朱和朝臣让郑森提领台湾总督并南洋水师提督,势必需要郑森本人亲自前往。
郑森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对于自己的这位大兄他是绝对信任,并且还主动提出要郑家所有骨干一起进行面圣,足见其报国之心。
从台湾到泉州又是顺风,不过两日舰队便抵达了泉州,只是才一上岸,刘鸿渐变感觉画风有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