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无敌”的存在
解释完,吴浩看向了罗凯。见对方点了点头表示清楚,吴浩这才接着讲道:“因为不用装驾驶员,所以我们就可以将驾驶舱的空间完全省下来。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够为我们节省非常大的内部空间。这部分空间呢,我们可以用来搭载其它的设备,也可以用来安装电池,增加这款机甲的续航时间。
当然了,因为没有人,所以我们可以舍弃之前一些屈就于载人方面的相关设计和装备,并进行相应的改变。”
“所以从外形上面来看,它要比a型号载人版要苗条一些。虽然苗条了,但是它的实际续航性能,实际上要比a型号载人版要高出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同样的,它也能够装备携带额外的能源背包,提升续航时间。
此外这两种型号最大的不同还体现在智能控制系统,相比于a型号,b型号拥有更强的自主分析决断能力。可以在接到后方面相关命令后,独自执行一些任务。
比如执勤巡逻,它可以沿着相关的线路进行巡逻,也可以承担一些岗哨的执勤站岗警戒任务。
在发现可疑人员后,系统会立即密切跟踪监视,于此同时,上报后方指挥控制中心,以及提醒周边的‘同伴’。这个同伴可以是其它作战单位,也可以是其它的动力机甲。
机甲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后方指挥控制中心的指令,又或者事先预设指令对于这些可疑目标以及突发事件进行自主处理。比如对靠近的可以人员进行驱离,阻挡,制服,扣押等等。如果对方使用武力的话,也可以进行反击。对于一些敌方目标识别后进行攻击消灭等等。
在这方面,我们赋予了这款动力机甲智能控制系统很强大的自主决断能力。它甚至可以根据后方指挥控制中心的相关指令和意图,制定出来相应的行动和作战方案,如果后方指挥控制中心不加干预和选择的话,那么系统将会自主选择一种最佳方案来进行执行。”
听到吴浩介绍到这里,罗凯不由打断他的话道:“我想知道你这里所指的这个最佳方案如何进行判断它就是最佳的方案,有那些特征或者条件吗?”
呵呵,吴浩闻言笑着回答:“这方面要看任务性质,以及后方指挥控制中心的决定。
如果任务优先的话,那么动力机甲的智能控制系统就会选择众多方案中那个完成任务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如果安全优先的话,那么动力机甲智能控制系统则会选择那个危险性最低,安全性最高的方案来执行。
当然了,也有二者兼顾的。
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大数据和ai学习能力,随着前期各方面训练演习数据记录的越来越多,智能控制系统也会进行进行学习分析。然后再遇到任务后,则会根据事先所积累的这些数据资料,从而分析选择出来一条最为合适的方案进行执行。
当然了,这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选择优化,实事求是,灵活应变是核心关键。”
听到吴浩的解答,罗凯点头一边吸收着吴浩所将的这些内容,一边整理说道:“说到底,这种无人化相比于有人化要更加智能一些,也更适合执行一些给特殊任务和高危任务。
但是它相比于载人版有一个非常大的弱势或者说缺点,那就是非常易于受到干扰。尤其是地面战场,干扰源更多,而且更加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如何选择,如何使用,这是指挥员需要认真思考斟酌的问题。用得好了,这东西就是大杀器,无敌的存在。用的不好,这东西就是破烂一堆,豆腐一块,稍微一碰就碎了。”
你分析的没错。吴浩点头笑道:“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做两种型号的原因,就是方便使用方选择。没有差的装备,只有被人用错了地方。”
罗凯对于吴浩的话深表赞同,不过他随即话锋一转冲着吴浩漏出一脸好奇道:“虽然是这么说,但我现在还是好奇,你们这两款动力机甲它的战斗力到底如何。这上面能够搭载什么样的武器,机枪,导弹?”
呵呵,吴浩听到罗凯的话笑了起来。他摇了摇头笑道:“这个还是看使用单位的个人选择了,即便是什么武器都不装,在战场上它赤手空拳也能够发挥很大的战斗力。
当然了,不会有那个指挥官会傻到让这样的大杀器赤手空拳去上战场了,除非执行一些非战斗任务。”
说着,吴浩对着罗凯笑了笑,然后接着讲:“目前在军方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在这两款机甲上面装备了实验了众多武器装备。
比如我们已经成功的将一挺145三管转管机枪装上门,并进行了实弹射击。
为此,我们在这款机甲的身后射击了一个大大的弹药背囊,里面可以装备145口径的机枪弹八百到一千发。
虽然以这款145三管转管机枪的最高射速这点子弹只能够维持三十秒,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会调制这么快的射速。
所以这样的备弹规模,足够用于一场中烈度战斗,而且火力的持续性和压制能力非常的优异。
除了这挺145三管转管机枪,我们还实验了127的版本,它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火力的持续性压制能力更强一些。只不过口径减弱,弹药的威力相对而言会弱一些。
除了这两款大口径机枪,我们还实验了一款咱们国产的762毫米的六管加特林机枪,其最高射速每分钟能够达到六千发。
因为弹药口径小,重量轻,所以这款机甲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三四千发没有问题。
火力压制能力同样非常的恐怖,在战场上有这样一挺移动机枪,足可以压制对方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火力。
除了机枪外,我们还为其装备实验了自动榴弹发射器,装备国产40毫米或者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同样可以携带数百枚榴弹,这对于地面战场的火力压制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当然了,因为没有人,所以我们可以舍弃之前一些屈就于载人方面的相关设计和装备,并进行相应的改变。”
“所以从外形上面来看,它要比a型号载人版要苗条一些。虽然苗条了,但是它的实际续航性能,实际上要比a型号载人版要高出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同样的,它也能够装备携带额外的能源背包,提升续航时间。
此外这两种型号最大的不同还体现在智能控制系统,相比于a型号,b型号拥有更强的自主分析决断能力。可以在接到后方面相关命令后,独自执行一些任务。
比如执勤巡逻,它可以沿着相关的线路进行巡逻,也可以承担一些岗哨的执勤站岗警戒任务。
在发现可疑人员后,系统会立即密切跟踪监视,于此同时,上报后方指挥控制中心,以及提醒周边的‘同伴’。这个同伴可以是其它作战单位,也可以是其它的动力机甲。
机甲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后方指挥控制中心的指令,又或者事先预设指令对于这些可疑目标以及突发事件进行自主处理。比如对靠近的可以人员进行驱离,阻挡,制服,扣押等等。如果对方使用武力的话,也可以进行反击。对于一些敌方目标识别后进行攻击消灭等等。
在这方面,我们赋予了这款动力机甲智能控制系统很强大的自主决断能力。它甚至可以根据后方指挥控制中心的相关指令和意图,制定出来相应的行动和作战方案,如果后方指挥控制中心不加干预和选择的话,那么系统将会自主选择一种最佳方案来进行执行。”
听到吴浩介绍到这里,罗凯不由打断他的话道:“我想知道你这里所指的这个最佳方案如何进行判断它就是最佳的方案,有那些特征或者条件吗?”
呵呵,吴浩闻言笑着回答:“这方面要看任务性质,以及后方指挥控制中心的决定。
如果任务优先的话,那么动力机甲的智能控制系统就会选择众多方案中那个完成任务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如果安全优先的话,那么动力机甲智能控制系统则会选择那个危险性最低,安全性最高的方案来执行。
当然了,也有二者兼顾的。
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大数据和ai学习能力,随着前期各方面训练演习数据记录的越来越多,智能控制系统也会进行进行学习分析。然后再遇到任务后,则会根据事先所积累的这些数据资料,从而分析选择出来一条最为合适的方案进行执行。
当然了,这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选择优化,实事求是,灵活应变是核心关键。”
听到吴浩的解答,罗凯点头一边吸收着吴浩所将的这些内容,一边整理说道:“说到底,这种无人化相比于有人化要更加智能一些,也更适合执行一些给特殊任务和高危任务。
但是它相比于载人版有一个非常大的弱势或者说缺点,那就是非常易于受到干扰。尤其是地面战场,干扰源更多,而且更加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如何选择,如何使用,这是指挥员需要认真思考斟酌的问题。用得好了,这东西就是大杀器,无敌的存在。用的不好,这东西就是破烂一堆,豆腐一块,稍微一碰就碎了。”
你分析的没错。吴浩点头笑道:“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做两种型号的原因,就是方便使用方选择。没有差的装备,只有被人用错了地方。”
罗凯对于吴浩的话深表赞同,不过他随即话锋一转冲着吴浩漏出一脸好奇道:“虽然是这么说,但我现在还是好奇,你们这两款动力机甲它的战斗力到底如何。这上面能够搭载什么样的武器,机枪,导弹?”
呵呵,吴浩听到罗凯的话笑了起来。他摇了摇头笑道:“这个还是看使用单位的个人选择了,即便是什么武器都不装,在战场上它赤手空拳也能够发挥很大的战斗力。
当然了,不会有那个指挥官会傻到让这样的大杀器赤手空拳去上战场了,除非执行一些非战斗任务。”
说着,吴浩对着罗凯笑了笑,然后接着讲:“目前在军方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在这两款机甲上面装备了实验了众多武器装备。
比如我们已经成功的将一挺145三管转管机枪装上门,并进行了实弹射击。
为此,我们在这款机甲的身后射击了一个大大的弹药背囊,里面可以装备145口径的机枪弹八百到一千发。
虽然以这款145三管转管机枪的最高射速这点子弹只能够维持三十秒,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会调制这么快的射速。
所以这样的备弹规模,足够用于一场中烈度战斗,而且火力的持续性和压制能力非常的优异。
除了这挺145三管转管机枪,我们还实验了127的版本,它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火力的持续性压制能力更强一些。只不过口径减弱,弹药的威力相对而言会弱一些。
除了这两款大口径机枪,我们还实验了一款咱们国产的762毫米的六管加特林机枪,其最高射速每分钟能够达到六千发。
因为弹药口径小,重量轻,所以这款机甲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三四千发没有问题。
火力压制能力同样非常的恐怖,在战场上有这样一挺移动机枪,足可以压制对方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火力。
除了机枪外,我们还为其装备实验了自动榴弹发射器,装备国产40毫米或者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同样可以携带数百枚榴弹,这对于地面战场的火力压制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