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谣言
南京城历来就是一个大熔炉,这里生活着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每个人都在这大熔炉里锻炼过。行为处事自然强人一等。尤其会察言观色,捕风捉影更是一绝,然后,经过渲染,添言加醋,于是,一个故事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人的面前。
精彩的故事往往不乏传播者,也不乏听故事的人,尤其是花边消息更令人津津乐道,足以满足各种人的好奇心。
于是,谣言就是这样形成了。
击鞠赛过后,不两天,谣言就出来了皇太后与政事令有私情。
人们亲眼看见皇太后不顾一切冲下看台,跑向政事令,看着政事令,皇太后惊恐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是最初的版本。
一天之后新的版本出来了皇太后冲下看台后抱着政事令,失声痛哭,掀开政事令的衣服,仔细查看伤情,眼里充满了怜爱。
第三天,又有新版本出现政事令受伤,让皇太后丧失了理智,她亲手杀死胡里室,向胡里室砍了无数刀,直到累得连刀都举不动了,才住手,可见她对胡里室的仇恨有多深,皇太后为什么这么恨胡里室?因为她爱政事令太深。俗话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谣言越传越快,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而且,人们宁可相信那离谱的传说,也不愿相信最初的事实。虽然有些在场的人驳斥了谣言,但是谣言仍然像风助火势似的,越来越猛烈了。
“喂,你们知道为什么政事令一直没结婚?”
“我猜他一定是为了那位才没结婚的。”
“肯定是这样,不然,一个大男人怎么不结婚?他受得了吗?”
“就你喜欢往歪处想,政事令可不会这么想哟。”
“政事令怎么想,你怎么知道?你看那位长得那么漂亮,政事令难道不动心?”
“是啊,你知道先帝为什么走得那么早?”
“那还用说,身体被掏空了呗。”
“诶,我说先帝是不是他们害死的?”
“对呀,很有可能呀,先帝那么年轻就去了,按理说不可能呀。先帝的死一定与他们有关。”
“喂,各位,你们看到没有?皇上跟政事令很像,对不对?”
“是呀,的确很像,皇上难道就是政事令的种?”
不利于萧绰的言论,烈火烹油般的熊熊燃烧着,蔓延着,朝堂上都有人窃窃私语。
萧绰被这些谣言折磨得寝食难安,那一道道谣言如绳索一样紧紧地勒着她,让她难以呼吸。她不知道自己为何那天那么失态,她平时的稳重哪里去了?如今,这谣言如箭雨般射过来,顷刻间,让她失去了还手之力。
这几日,萧绰一直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控制住谣言的传播。可是,谣言传播之快,让她措手不及。
这天,下朝后,室昉没走。
萧绰知道他有话要说,便请他去了延寿宫。
室昉没有落座,便说“街上的谣言想必太后已经听见了。”
萧绰没有说什么,眉头紧锁。
室昉说“太后不能任由这些谣言蔓延下去了,那样对太后很不利呀。”
萧绰说“朕也很着急,可朕怎样才能堵住悠悠之口?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吧。”
室昉说“是啊,现在所有南京人几乎都在传播谣言,遏止不住呀。”
萧绰说“爱卿知道谣言从何处传出的?”
室昉摇头道“究竟从哪里传出的不清楚,但一定是那些看击鞠的人最先议论开始的。”
萧绰说“这个,朕也知道,可是,最后这么离谱的谣言是怎么出来的?”
室昉说“不知道。”
萧绰说“能不能查出什么线索?”
室昉说“线索或许能查出来,可是,即使查出了线索,仍然堵不住谣言的传播。”
萧绰想了想,觉得室昉说的是实情,便问“如何才能堵住谣言流传?”
室昉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萧绰说“有什么话,不放直说。”
室昉说“我想有一人可以堵住谣言。”
萧绰看着室昉,半晌才说“除了他,没有别的办法了?”
室昉摇摇头。
萧绰说“好吧,爱卿去劝说他,但是不要逼迫他。”
室昉说“臣知道,在此之前,臣还想请太后,先稳住朝臣,断绝有些人的非分之想。”
萧绰说“爱卿说得对,朕看这些日就有人蠢蠢欲动了,朕心里甚是不安。”
室昉说“太后也不要太过忧虑,现今不比先帝崩殂之时,现在总体朝局稳定,太后的能力也得到国人认可,现南京留守耶律休哥一心忠于太后,其他人即使有非分之想,也要掂量再三。”
萧绰说“虽然如此,朕仍然要谨慎才好,现南京也不止耶律休哥一人执掌大军,五部军,六院军,奚军,室韦军都有自己的首领,这些人势力不可小觑。”
室昉说“五部军,六院军皆听从耶律休哥节制,不会有什么妨碍,奚军势力最大,太后要好好抚恤,臣看奚王是耿直,爽快之人,有恩必报,太后不可失去他。”
萧绰说“这也是你要朕放了弥里吉的原因吧?”
室昉说“是的。”
次日,萧绰在朝堂上大赏朝臣,赏爵赐物,所有朝臣无比欢心感激,特别是奚王筹宁,得到了红筋串珠一条,这串珠虽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纵观大辽,能得到红筋串珠的人,就那么几个,非功劳卓越的人是得不到的。接到串珠的时候,奚王手都发抖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接着又听说,弥里吉也被释放了,奚王感动得泪水直流,恨不得当即就把生命交给萧绰。
谣言对皇太妃胡辇来说,是一剂催化剂。尽管他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但那些谣言还是令她异常亢奋。坊间的谣言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她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像有天助。她相信这些谣言一定会要萧绰的命,让她名誉扫地,灰溜溜地滚下台去。
她每天打听案子的进展情况,提心吊胆地警惕一切风吹草动,暗中准备逃跑计划,一有不利消息,即刻逃往渤海。
但好几天,刑部没有审问出什么眉目,胡里室真是做得滴水不漏,他做得好,虽然没有杀死韩德让,但引起的谣言比杀死他更有威力。现在朝廷中已经有人开始怀疑他们了,只要再添一把火,扳倒他们是大有希望的。
一想到可以扳倒韩德让、萧绰,胡辇就更加兴奋不已。可是,她现在身边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被她所用,她脑子里反复盘算那个人是谁。
第二天,她去了奚王府。
奚王精神焕发,笑容可掬,请胡辇坐了,看了茶。
胡辇看着奚王一直玩着一串珠子,便问“大王的珠子好漂亮,哪来的?”
奚王笑道“是的,非常漂亮,是太后赏赐的。”
“太后赏赐的?”胡辇睁大眼睛问。
奚王说“是啊,红筋串珠,很名贵的。”
胡辇说“红筋串珠都是赏给功劳卓著的人,而且都赏给契丹人,大王是得到红筋串珠的第一个外族人。”
奚王笑嘻嘻的说“可不是,太后的恩情,臣这辈子都报不完。”
胡辇如挨了一闷棍,半天回不过神来,许久才说“你的侍卫弥里吉怎么样了?”
奚王说“哦,已经放回来了,太后真是仁慈大度,怜悯苍生呀,这样的主子,谁还不为她效忠?”
胡辇忙说“是啊,太后真是宽宏大度,哀家还以为击鞠队的人要通通杀掉呢。”
奚王说“是呀,我真没想到弥里吉还会活着回来。”
胡辇从奚王府悻悻而回,她没想到萧绰回放了弥里吉,她不可能不杀他,放了他一定是有目的的,她想笼络奚王,这是肯定的。或许,她另有目的。想到萧绰另有目的,胡辇的心顿时一紧。她拿不准胡里室有没有把他们的密谋告诉给弥里吉,万一告诉了他,弥里吉出入义气没有供出来,而萧绰将他放出来,那不是利用他引出我这个幕后的主谋。这可不好。
弥里吉留不得,胡辇觉得自己担心是有道理的。
当晚,胡辇找来挞马解里。
这个渤海人当初主动要求为景宗皇帝殉葬,皇上、太后、宗室都大为感动,博得一个大忠臣之名,后来,萧绰坚决废除人殉,挞马解里幸免一死。不仅如此,挞马解里还因此平步青云,做到了奉陵军节度使之职,胡辇也因此当上了皇太妃。不然,胡辇也许还在冷宫里呆着。
胡辇很感激这个老家人,当初她像贡品一样送入契丹时,就连同他一起上的契丹。在最初的日子里,挞马解里像家人一样照顾她,给她出谋划策,给她解闷,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后来,又是他一番苦肉计,要用自己的殉葬,换得她的自由,这份情胡辇都铭记不忘。
然而,挞马解里确实是个忠心之人,他要为景宗殉葬,也是真心的。在女伎的事情上,他也是反对的。因此,尽管胡辇十分信任他,却不愿和他商量大事。
今晚叫挞马解里来,胡辇的确是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叫臣来,有什么事?”
胡辇说“节度使,你听到南京近来的传闻吗?”
挞马解里微微一愣,说“皇太妃听到什么?”
胡辇说“就是那两个人的事。”
挞马解里的脸黑了,说“皇太妃想干什么?”
胡辇说“我想再加一把火。”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千万不要这样干,你那一把火烧不到别人,只会烧你自己。”
胡辇不能说什么了,眼里很绝望。
挞马解里似乎看出胡辇的窘情,说“皇太妃若想成大事,手里有兵才好办。”
挞马解里一句话拨开了胡辇眼前的云雾,忙说“哀家也是这么想的,但怎么才能得到兵?”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不要性急,只要留心,总有掌握军队的一天。”
胡辇说“可是哀家不能再等了,哀家已经处于非常危险之中了。”
挞马解里惊诧问道“出什么事了?”
胡辇便将胡里室一事告诉了挞马解里。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莫忧,这事交由我办,保证让他开不了口。”
。
精彩的故事往往不乏传播者,也不乏听故事的人,尤其是花边消息更令人津津乐道,足以满足各种人的好奇心。
于是,谣言就是这样形成了。
击鞠赛过后,不两天,谣言就出来了皇太后与政事令有私情。
人们亲眼看见皇太后不顾一切冲下看台,跑向政事令,看着政事令,皇太后惊恐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是最初的版本。
一天之后新的版本出来了皇太后冲下看台后抱着政事令,失声痛哭,掀开政事令的衣服,仔细查看伤情,眼里充满了怜爱。
第三天,又有新版本出现政事令受伤,让皇太后丧失了理智,她亲手杀死胡里室,向胡里室砍了无数刀,直到累得连刀都举不动了,才住手,可见她对胡里室的仇恨有多深,皇太后为什么这么恨胡里室?因为她爱政事令太深。俗话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谣言越传越快,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而且,人们宁可相信那离谱的传说,也不愿相信最初的事实。虽然有些在场的人驳斥了谣言,但是谣言仍然像风助火势似的,越来越猛烈了。
“喂,你们知道为什么政事令一直没结婚?”
“我猜他一定是为了那位才没结婚的。”
“肯定是这样,不然,一个大男人怎么不结婚?他受得了吗?”
“就你喜欢往歪处想,政事令可不会这么想哟。”
“政事令怎么想,你怎么知道?你看那位长得那么漂亮,政事令难道不动心?”
“是啊,你知道先帝为什么走得那么早?”
“那还用说,身体被掏空了呗。”
“诶,我说先帝是不是他们害死的?”
“对呀,很有可能呀,先帝那么年轻就去了,按理说不可能呀。先帝的死一定与他们有关。”
“喂,各位,你们看到没有?皇上跟政事令很像,对不对?”
“是呀,的确很像,皇上难道就是政事令的种?”
不利于萧绰的言论,烈火烹油般的熊熊燃烧着,蔓延着,朝堂上都有人窃窃私语。
萧绰被这些谣言折磨得寝食难安,那一道道谣言如绳索一样紧紧地勒着她,让她难以呼吸。她不知道自己为何那天那么失态,她平时的稳重哪里去了?如今,这谣言如箭雨般射过来,顷刻间,让她失去了还手之力。
这几日,萧绰一直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控制住谣言的传播。可是,谣言传播之快,让她措手不及。
这天,下朝后,室昉没走。
萧绰知道他有话要说,便请他去了延寿宫。
室昉没有落座,便说“街上的谣言想必太后已经听见了。”
萧绰没有说什么,眉头紧锁。
室昉说“太后不能任由这些谣言蔓延下去了,那样对太后很不利呀。”
萧绰说“朕也很着急,可朕怎样才能堵住悠悠之口?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吧。”
室昉说“是啊,现在所有南京人几乎都在传播谣言,遏止不住呀。”
萧绰说“爱卿知道谣言从何处传出的?”
室昉摇头道“究竟从哪里传出的不清楚,但一定是那些看击鞠的人最先议论开始的。”
萧绰说“这个,朕也知道,可是,最后这么离谱的谣言是怎么出来的?”
室昉说“不知道。”
萧绰说“能不能查出什么线索?”
室昉说“线索或许能查出来,可是,即使查出了线索,仍然堵不住谣言的传播。”
萧绰想了想,觉得室昉说的是实情,便问“如何才能堵住谣言流传?”
室昉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萧绰说“有什么话,不放直说。”
室昉说“我想有一人可以堵住谣言。”
萧绰看着室昉,半晌才说“除了他,没有别的办法了?”
室昉摇摇头。
萧绰说“好吧,爱卿去劝说他,但是不要逼迫他。”
室昉说“臣知道,在此之前,臣还想请太后,先稳住朝臣,断绝有些人的非分之想。”
萧绰说“爱卿说得对,朕看这些日就有人蠢蠢欲动了,朕心里甚是不安。”
室昉说“太后也不要太过忧虑,现今不比先帝崩殂之时,现在总体朝局稳定,太后的能力也得到国人认可,现南京留守耶律休哥一心忠于太后,其他人即使有非分之想,也要掂量再三。”
萧绰说“虽然如此,朕仍然要谨慎才好,现南京也不止耶律休哥一人执掌大军,五部军,六院军,奚军,室韦军都有自己的首领,这些人势力不可小觑。”
室昉说“五部军,六院军皆听从耶律休哥节制,不会有什么妨碍,奚军势力最大,太后要好好抚恤,臣看奚王是耿直,爽快之人,有恩必报,太后不可失去他。”
萧绰说“这也是你要朕放了弥里吉的原因吧?”
室昉说“是的。”
次日,萧绰在朝堂上大赏朝臣,赏爵赐物,所有朝臣无比欢心感激,特别是奚王筹宁,得到了红筋串珠一条,这串珠虽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纵观大辽,能得到红筋串珠的人,就那么几个,非功劳卓越的人是得不到的。接到串珠的时候,奚王手都发抖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接着又听说,弥里吉也被释放了,奚王感动得泪水直流,恨不得当即就把生命交给萧绰。
谣言对皇太妃胡辇来说,是一剂催化剂。尽管他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但那些谣言还是令她异常亢奋。坊间的谣言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她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像有天助。她相信这些谣言一定会要萧绰的命,让她名誉扫地,灰溜溜地滚下台去。
她每天打听案子的进展情况,提心吊胆地警惕一切风吹草动,暗中准备逃跑计划,一有不利消息,即刻逃往渤海。
但好几天,刑部没有审问出什么眉目,胡里室真是做得滴水不漏,他做得好,虽然没有杀死韩德让,但引起的谣言比杀死他更有威力。现在朝廷中已经有人开始怀疑他们了,只要再添一把火,扳倒他们是大有希望的。
一想到可以扳倒韩德让、萧绰,胡辇就更加兴奋不已。可是,她现在身边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被她所用,她脑子里反复盘算那个人是谁。
第二天,她去了奚王府。
奚王精神焕发,笑容可掬,请胡辇坐了,看了茶。
胡辇看着奚王一直玩着一串珠子,便问“大王的珠子好漂亮,哪来的?”
奚王笑道“是的,非常漂亮,是太后赏赐的。”
“太后赏赐的?”胡辇睁大眼睛问。
奚王说“是啊,红筋串珠,很名贵的。”
胡辇说“红筋串珠都是赏给功劳卓著的人,而且都赏给契丹人,大王是得到红筋串珠的第一个外族人。”
奚王笑嘻嘻的说“可不是,太后的恩情,臣这辈子都报不完。”
胡辇如挨了一闷棍,半天回不过神来,许久才说“你的侍卫弥里吉怎么样了?”
奚王说“哦,已经放回来了,太后真是仁慈大度,怜悯苍生呀,这样的主子,谁还不为她效忠?”
胡辇忙说“是啊,太后真是宽宏大度,哀家还以为击鞠队的人要通通杀掉呢。”
奚王说“是呀,我真没想到弥里吉还会活着回来。”
胡辇从奚王府悻悻而回,她没想到萧绰回放了弥里吉,她不可能不杀他,放了他一定是有目的的,她想笼络奚王,这是肯定的。或许,她另有目的。想到萧绰另有目的,胡辇的心顿时一紧。她拿不准胡里室有没有把他们的密谋告诉给弥里吉,万一告诉了他,弥里吉出入义气没有供出来,而萧绰将他放出来,那不是利用他引出我这个幕后的主谋。这可不好。
弥里吉留不得,胡辇觉得自己担心是有道理的。
当晚,胡辇找来挞马解里。
这个渤海人当初主动要求为景宗皇帝殉葬,皇上、太后、宗室都大为感动,博得一个大忠臣之名,后来,萧绰坚决废除人殉,挞马解里幸免一死。不仅如此,挞马解里还因此平步青云,做到了奉陵军节度使之职,胡辇也因此当上了皇太妃。不然,胡辇也许还在冷宫里呆着。
胡辇很感激这个老家人,当初她像贡品一样送入契丹时,就连同他一起上的契丹。在最初的日子里,挞马解里像家人一样照顾她,给她出谋划策,给她解闷,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后来,又是他一番苦肉计,要用自己的殉葬,换得她的自由,这份情胡辇都铭记不忘。
然而,挞马解里确实是个忠心之人,他要为景宗殉葬,也是真心的。在女伎的事情上,他也是反对的。因此,尽管胡辇十分信任他,却不愿和他商量大事。
今晚叫挞马解里来,胡辇的确是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叫臣来,有什么事?”
胡辇说“节度使,你听到南京近来的传闻吗?”
挞马解里微微一愣,说“皇太妃听到什么?”
胡辇说“就是那两个人的事。”
挞马解里的脸黑了,说“皇太妃想干什么?”
胡辇说“我想再加一把火。”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千万不要这样干,你那一把火烧不到别人,只会烧你自己。”
胡辇不能说什么了,眼里很绝望。
挞马解里似乎看出胡辇的窘情,说“皇太妃若想成大事,手里有兵才好办。”
挞马解里一句话拨开了胡辇眼前的云雾,忙说“哀家也是这么想的,但怎么才能得到兵?”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不要性急,只要留心,总有掌握军队的一天。”
胡辇说“可是哀家不能再等了,哀家已经处于非常危险之中了。”
挞马解里惊诧问道“出什么事了?”
胡辇便将胡里室一事告诉了挞马解里。
挞马解里说“皇太妃莫忧,这事交由我办,保证让他开不了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