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落棺
秋夜的凌晨,天空飘着朦胧的寒霜。
我们一行人,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
按照大伯的遗愿,我们准备把他安葬在奶奶的坟边,让他跟奶奶做个伴。
看来大伯对当年没有回来参加奶奶的葬礼,还是很愧疚的,生前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义务,希望他死后在阴间,能够好好照顾奶奶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呀,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趁着在世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多行一些善事,难道不好吗?
老爹抱着大伯的黑白遗像走在最前面,我和磊子跟在后面,一人提着一个白纸糊的灯笼,负责掌灯,灯笼上用黑墨写着一个大大的“奠”。我们的后面,四个抬棺匠呼哧呼哧地抬着棺材,再后面是老黄,背着两根长条板凳。队伍的末尾,是我娘和那个胖女人,一人也是提着一盏白灯笼。
这是我见过最寒碜的一支送葬队伍,所有人加在一起,还不到十个人,让人倍感凄凉。
大伯生前春风得意的时候,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跟在后面的小弟和狐朋狗友只怕也不止十个人吧,可是现在呢?呵呵,无处话凄凉!
奶奶的坟就葬在后山半山腰,距离老屋也不远,估计也就半个钟头的脚程,从这里看出去,能够看见我们的老屋。这是奶奶在临死的时候,亲自挑选的地方。我明白奶奶的意思,她想在死后,也能守候自己的老屋,守候自己的子子孙孙。
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到处都是山林子,所以落坟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基本上是想埋在哪里就埋在哪里,以至于山上随处都能看见一座座的孤坟。夜晚的时候走在山道上,还能看见一团团墨绿色的鬼火,就像野狼的眼睛,怪吓人的。
小时候,很多小伙伴都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但是我却跟常人不太一样,我偏偏喜欢走夜路,喜欢那种一个人静静走在山间小路的感觉,反而让我感到愉悦和安定,所以师父说我,天生就是吃赶尸匠这碗饭的。
我们一路走着,一路往天空抛洒白色的冥币,用白纸裁剪出来的,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孔,跟古时候的铜币一样。
夜风一吹,那些冥币就像白色的蝴蝶,在空中呼啦啦乱飞。
来到奶奶的坟地,坟前已经爬满杂草。
我们每年都会给奶奶上两次坟,一次是清明,一次是奶奶的祭日,但这山林里面杂草众多,每次清理过后,要不了多久,坟前又会爬满郁郁葱葱的杂草灌木。
按照传统,在落坟之前,我们都要把坟前的杂草清理干净。
老爹放下大伯的遗像,拉着我到奶奶的坟前拜了拜,然后在坟头插上招魂幡,也就是我们土话所说的“坟标钱”。
老黄架好长条板凳,四个抬棺匠把棺材放在板凳上,站到边上休息。
然后我,老爹,磊子,老黄,还有我娘,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诸如镰刀之类的东西,开始清理坟前的杂草。
这种脏活累活胖女人自然是不会做的,她把双手笼在袖子里,远远地站着看,就跟监工似的,看着我们忙乎。
磊子低声骂道:“就跟葬得不是她男人似的!”
我摇了摇头:“甭管她的,她就是个极品!”
磊子叹了口气:“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真心觉得吧,你大伯挺瞎的,怎么找这样一个货色?”
我揉了揉发酸的膝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人,形形色色,有的人能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为了功名利禄能够不要尊严,而有的人宁可站着死,也不愿意跪着活。我不评价大伯当初的做法对与否,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坟前清理了大约半个钟头,终于把杂草清理干净,腾出坟前的一块空地,然后我们点了把火,把那堆杂草给烧了。
老爹先到奶奶的坟前点了两根蜡烛,上了三炷香,给奶奶烧了一些纸钱。
老爹抚摸着奶奶的墓碑,神色感伤地说:“娘,你的大儿子回来看你了,虽然回来的有点晚,但总算是回来了,你在下面应该会感到高兴吧!”
胖女人走了过来,催促道:“别整那些有用没用的,赶紧入土吧,天都快亮了,磨叽什么呢?”
这个时候,那四个抬棺匠也休息得差不多了,轮到我们几个休息,他们四人负责挖坑。
老爹在奶奶的坟旁圈了块地出来:“就在这挖吧!”
四个抬棺匠甩开膀子,开始挖坑,冷飕飕的秋夜,四人打着赤膊,甩开膀子,挖得满头大汗,用了差不多快一个钟头,挖出一个三尺见方的长形土坑。
“入土吧!”老爹说。
我点点头,站起来,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围着土坑走了一圈,把那白花花的糯米洒在土坑下面,然后冲磊子扬了扬下巴:“落棺!”
磊子扯着嗓子,用特有的腔调喊道:“落——棺——”
呼哧呼哧!
四个抬棺匠,小心翼翼把棺材放入土坑里面。
我和老爹将剩下的冥币,全都抛洒在棺材上面。
“封土!”我说。
“哎,等等!”老爹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衣兜里摸出一张黑白照片,插。入棺盖的缝隙里面。那张黑白照片,正是之前我见到过的那张全家福,照片上有奶奶,爷爷,还有老爹三兄弟。
“哥,走好!”老爹轻轻拍了拍棺材,退到边上。
四个抬棺匠走上前来,把之前挖出来的泥土,又全部填回土坑里面,一堆又一堆黄泥泼洒在棺材上面,渐渐将棺材覆盖,直至吞没。
封土结束,老爹问我:“九伢子,这墓碑怎么还没送来?”
我看了看时间:“应该快了吧,老刘做事还是很妥当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老刘的声音:“墓碑来啦!墓碑来啦!”
我们去县城的那天,就让老刘打造一口墓碑,之前告知了老刘,让寅时把墓碑送来,老刘果然准时送到了,因为这种事情不能马虎,错过时辰那可就麻烦了。
别看老刘身形削瘦,一个人背着一块墓碑,满头满脸都是汗水。
老刘协助我们,把墓碑往坟前一钉,整个葬礼就算全部结束了。
我们轮流在坟前给大伯上了一炷香,然后磊子取出一串鞭炮,挂在坟前的树枝上,叮嘱我们道:“走吧,记住不要回头哦!”
我们自然知道这个规矩,因为据说如果在离开的时候回头,魂魄就会被死者带走。当然,这个传说有荒谬的成分在里面,只是久而久之的流传下来,也就形成了一种默认的规矩。
后面传来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在山峦间远远飘荡,我们没有回头,一路走下后山。
回到老屋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后院里的公鸡开始打鸣。
劳累了一晚上,大家也都饿了,娘下灶房去给大家张罗早饭。
早饭也就比较简单了,一人下了一大碗面条,加了些辣子和香葱,洒了些猪肉臊子在上面,大家也吃得挺香。
胖女人自然是不会吃的,用她的眼光来看,我们吃的跟猪食没有两样。
胖女人走到老爹面前,从包里掏出一个牛皮信封放在桌上:“你大哥的丧事办完了,我也就走了,这里有五万块钱,一万的棺材费,一万的丧葬费,剩下的钱你们自己留着吧!”
“大嫂,这钱……”老爹想要推辞,胖女人摆摆手说:“这不是我给你的,是你哥给你的!”说完这话,胖女人扭着圆滚滚的屁股,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我们也没有人搭理她,在场的每个人都巴不得她早些离开了。
吃完面条,我给老刘支付了墓碑钱,又给这几个抬棺匠一人一个大红包,一人一百二十块,几个抬棺匠都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对我表示感谢,并向我表示,以后只要我有需要,他们一定随叫随到。
老黄今天正好要去镇上办事,我给了老黄一笔钱,委托他把棺材费送到镇上的棺材铺里去,之前没有钱支付棺材费,还是看在老爹的面上,棺材铺老板才答应先放货,回头再收钱。
天亮之后,大家各自散去,我们也回屋休息。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我和磊子决定去看看陈秀才的伤势好点没有。
我本来想买点水果的,后来磊子说:“不用买水果,你师父的脾性你还不清楚吗?你给他买点卤肉,提两瓶酒,他的伤呀,保证好得快!”
于是我俩买了块卤的猪耳朵,提着白酒来到山神庙,找陈秀才吃晚饭。
“九伢子,回来啦?家里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陈秀才问我。
我笑了笑:“还算圆满吧!您呢,师父,身体好些了吗?”
陈秀才看见我手里拎着的白酒,咧嘴笑道:“我这不是等着你的酒疗伤吗?”
磊子冲我眨巴眼睛:“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师父他老人家,喝酒能治百病!”
我们关上庙门,走进大堂,陈秀才给山神像上了一炷香,迫不及待地搬出一张木桌,拉着我们坐下,自顾自地拧开一瓶白酒:“这几天没有喝酒,真是馋死我了!”
我们一行人,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
按照大伯的遗愿,我们准备把他安葬在奶奶的坟边,让他跟奶奶做个伴。
看来大伯对当年没有回来参加奶奶的葬礼,还是很愧疚的,生前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义务,希望他死后在阴间,能够好好照顾奶奶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呀,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趁着在世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多行一些善事,难道不好吗?
老爹抱着大伯的黑白遗像走在最前面,我和磊子跟在后面,一人提着一个白纸糊的灯笼,负责掌灯,灯笼上用黑墨写着一个大大的“奠”。我们的后面,四个抬棺匠呼哧呼哧地抬着棺材,再后面是老黄,背着两根长条板凳。队伍的末尾,是我娘和那个胖女人,一人也是提着一盏白灯笼。
这是我见过最寒碜的一支送葬队伍,所有人加在一起,还不到十个人,让人倍感凄凉。
大伯生前春风得意的时候,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跟在后面的小弟和狐朋狗友只怕也不止十个人吧,可是现在呢?呵呵,无处话凄凉!
奶奶的坟就葬在后山半山腰,距离老屋也不远,估计也就半个钟头的脚程,从这里看出去,能够看见我们的老屋。这是奶奶在临死的时候,亲自挑选的地方。我明白奶奶的意思,她想在死后,也能守候自己的老屋,守候自己的子子孙孙。
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到处都是山林子,所以落坟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基本上是想埋在哪里就埋在哪里,以至于山上随处都能看见一座座的孤坟。夜晚的时候走在山道上,还能看见一团团墨绿色的鬼火,就像野狼的眼睛,怪吓人的。
小时候,很多小伙伴都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但是我却跟常人不太一样,我偏偏喜欢走夜路,喜欢那种一个人静静走在山间小路的感觉,反而让我感到愉悦和安定,所以师父说我,天生就是吃赶尸匠这碗饭的。
我们一路走着,一路往天空抛洒白色的冥币,用白纸裁剪出来的,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孔,跟古时候的铜币一样。
夜风一吹,那些冥币就像白色的蝴蝶,在空中呼啦啦乱飞。
来到奶奶的坟地,坟前已经爬满杂草。
我们每年都会给奶奶上两次坟,一次是清明,一次是奶奶的祭日,但这山林里面杂草众多,每次清理过后,要不了多久,坟前又会爬满郁郁葱葱的杂草灌木。
按照传统,在落坟之前,我们都要把坟前的杂草清理干净。
老爹放下大伯的遗像,拉着我到奶奶的坟前拜了拜,然后在坟头插上招魂幡,也就是我们土话所说的“坟标钱”。
老黄架好长条板凳,四个抬棺匠把棺材放在板凳上,站到边上休息。
然后我,老爹,磊子,老黄,还有我娘,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诸如镰刀之类的东西,开始清理坟前的杂草。
这种脏活累活胖女人自然是不会做的,她把双手笼在袖子里,远远地站着看,就跟监工似的,看着我们忙乎。
磊子低声骂道:“就跟葬得不是她男人似的!”
我摇了摇头:“甭管她的,她就是个极品!”
磊子叹了口气:“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真心觉得吧,你大伯挺瞎的,怎么找这样一个货色?”
我揉了揉发酸的膝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人,形形色色,有的人能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为了功名利禄能够不要尊严,而有的人宁可站着死,也不愿意跪着活。我不评价大伯当初的做法对与否,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坟前清理了大约半个钟头,终于把杂草清理干净,腾出坟前的一块空地,然后我们点了把火,把那堆杂草给烧了。
老爹先到奶奶的坟前点了两根蜡烛,上了三炷香,给奶奶烧了一些纸钱。
老爹抚摸着奶奶的墓碑,神色感伤地说:“娘,你的大儿子回来看你了,虽然回来的有点晚,但总算是回来了,你在下面应该会感到高兴吧!”
胖女人走了过来,催促道:“别整那些有用没用的,赶紧入土吧,天都快亮了,磨叽什么呢?”
这个时候,那四个抬棺匠也休息得差不多了,轮到我们几个休息,他们四人负责挖坑。
老爹在奶奶的坟旁圈了块地出来:“就在这挖吧!”
四个抬棺匠甩开膀子,开始挖坑,冷飕飕的秋夜,四人打着赤膊,甩开膀子,挖得满头大汗,用了差不多快一个钟头,挖出一个三尺见方的长形土坑。
“入土吧!”老爹说。
我点点头,站起来,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围着土坑走了一圈,把那白花花的糯米洒在土坑下面,然后冲磊子扬了扬下巴:“落棺!”
磊子扯着嗓子,用特有的腔调喊道:“落——棺——”
呼哧呼哧!
四个抬棺匠,小心翼翼把棺材放入土坑里面。
我和老爹将剩下的冥币,全都抛洒在棺材上面。
“封土!”我说。
“哎,等等!”老爹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衣兜里摸出一张黑白照片,插。入棺盖的缝隙里面。那张黑白照片,正是之前我见到过的那张全家福,照片上有奶奶,爷爷,还有老爹三兄弟。
“哥,走好!”老爹轻轻拍了拍棺材,退到边上。
四个抬棺匠走上前来,把之前挖出来的泥土,又全部填回土坑里面,一堆又一堆黄泥泼洒在棺材上面,渐渐将棺材覆盖,直至吞没。
封土结束,老爹问我:“九伢子,这墓碑怎么还没送来?”
我看了看时间:“应该快了吧,老刘做事还是很妥当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老刘的声音:“墓碑来啦!墓碑来啦!”
我们去县城的那天,就让老刘打造一口墓碑,之前告知了老刘,让寅时把墓碑送来,老刘果然准时送到了,因为这种事情不能马虎,错过时辰那可就麻烦了。
别看老刘身形削瘦,一个人背着一块墓碑,满头满脸都是汗水。
老刘协助我们,把墓碑往坟前一钉,整个葬礼就算全部结束了。
我们轮流在坟前给大伯上了一炷香,然后磊子取出一串鞭炮,挂在坟前的树枝上,叮嘱我们道:“走吧,记住不要回头哦!”
我们自然知道这个规矩,因为据说如果在离开的时候回头,魂魄就会被死者带走。当然,这个传说有荒谬的成分在里面,只是久而久之的流传下来,也就形成了一种默认的规矩。
后面传来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在山峦间远远飘荡,我们没有回头,一路走下后山。
回到老屋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后院里的公鸡开始打鸣。
劳累了一晚上,大家也都饿了,娘下灶房去给大家张罗早饭。
早饭也就比较简单了,一人下了一大碗面条,加了些辣子和香葱,洒了些猪肉臊子在上面,大家也吃得挺香。
胖女人自然是不会吃的,用她的眼光来看,我们吃的跟猪食没有两样。
胖女人走到老爹面前,从包里掏出一个牛皮信封放在桌上:“你大哥的丧事办完了,我也就走了,这里有五万块钱,一万的棺材费,一万的丧葬费,剩下的钱你们自己留着吧!”
“大嫂,这钱……”老爹想要推辞,胖女人摆摆手说:“这不是我给你的,是你哥给你的!”说完这话,胖女人扭着圆滚滚的屁股,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我们也没有人搭理她,在场的每个人都巴不得她早些离开了。
吃完面条,我给老刘支付了墓碑钱,又给这几个抬棺匠一人一个大红包,一人一百二十块,几个抬棺匠都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对我表示感谢,并向我表示,以后只要我有需要,他们一定随叫随到。
老黄今天正好要去镇上办事,我给了老黄一笔钱,委托他把棺材费送到镇上的棺材铺里去,之前没有钱支付棺材费,还是看在老爹的面上,棺材铺老板才答应先放货,回头再收钱。
天亮之后,大家各自散去,我们也回屋休息。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我和磊子决定去看看陈秀才的伤势好点没有。
我本来想买点水果的,后来磊子说:“不用买水果,你师父的脾性你还不清楚吗?你给他买点卤肉,提两瓶酒,他的伤呀,保证好得快!”
于是我俩买了块卤的猪耳朵,提着白酒来到山神庙,找陈秀才吃晚饭。
“九伢子,回来啦?家里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陈秀才问我。
我笑了笑:“还算圆满吧!您呢,师父,身体好些了吗?”
陈秀才看见我手里拎着的白酒,咧嘴笑道:“我这不是等着你的酒疗伤吗?”
磊子冲我眨巴眼睛:“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师父他老人家,喝酒能治百病!”
我们关上庙门,走进大堂,陈秀才给山神像上了一炷香,迫不及待地搬出一张木桌,拉着我们坐下,自顾自地拧开一瓶白酒:“这几天没有喝酒,真是馋死我了!”